数学《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1-02-01 09:15:3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数学《求平均数》教学反思范文

  1、“根本就没算”——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

数学《求平均数》教学反思范文

  第一次求平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由于数据非常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2、“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

  第二次平均枝数时,我故意出示1枝,2枝,15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好像比较难。”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教师无痕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了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优化了求平均数的算法,理解了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这样小小的`改动,显然不满足于建立起两种求平均数方法的联系,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根据数据的特征,灵活选择算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意识。

  3、“根本不用算”——对比中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我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这条看似“重复劳动”、“没有什么价值”的改动,却大大提高了本题的思维含量,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一位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另以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不变,平均数当然不变,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

【数学《求平均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求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1-04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1-12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7-11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1-07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范文05-04

《求平均数》优秀教学反思11-04

关于《求平均数》教学反思11-03

《求平均数》教学纪实与反思11-02

《求复杂的平均数》教学反思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