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的反思

时间:2021-07-09 18:43:2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对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的反思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实施具体的教学行为、获取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高,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和提高,但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依然普遍存在。

对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的'反思

  现在,我仅就自己个人的“低效”和“无效”行为的原因作一次反思,以期望自己能在反思中成长。

  原因之一:教师和学生缺乏充分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有效”必“有备”。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我有时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缺乏周到的物件材料准备和精心的教案设计。学生也常有学习用具、相关资料、课前预习准备不足的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特别值得一体的是我和学生有时在课前未做好良好的精神准备。有时,我未能放下世俗烦恼,学生也未能定心凝神。这样的课堂缺乏心神兼至的效果,因此,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原因之二:教学过程缺乏清晰的层次

  教学本应该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有效”必“有序”。“有序”教学并不是要教师完全按预定程序进行教学,它强调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方法。但我时有教学环节层次不分明、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无序”行为。教学时,因为欠缺目标明确、合情合理的预设,所以学生无法生成连贯、系统的知识。

  原因之三:课堂容量偏小

  课堂的容量大小是提升单位时间内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的重要指标。要“有效”必“有量”。但是,我有时因过度拖沓或安排松散,造成完成任务小,落实目标少的“低效”局面。

  原因之四:对“课程难易度”把握不准

  教学是有难易之别的。要“有效”必“有度”。太难了,学生接受困难,反而会得不偿失,再说也没有必要过分拔高要求,加重学生负担。但是,如果连基本的难度都未达到的话,教学就会形成过度缓慢发展的状态。然而,道理归道理,我在实际教学时难免也要出现偏颇。因此,“课堂难易度”的把握也降低了教学效果。

  原因之五:教法和学法的不得当

  要获得“有效”的教学结果,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要得法,即要“有效”必“有法”。

  我的“小组讨论”有时就因分工不明、时间不够、问题缺乏价值处于“低效”状态。学生学课文、阅读理解的不得法也导致了教学的“低效”。

  ……

  反思是为了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相信,我会将“无效”“低效”提升“高效”的。

【对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的反思】相关文章:

导致教学低效无效的原因论文05-28

探究教学低效无效的致命原因论文08-12

《动物和行为》教学反思10-22

导致教学低效无效的一个致命原因论文05-07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反思03-29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反思01-24

社会行为的教学反思10-09

社会行为教学反思01-28

在教学中学会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