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反思

时间:2021-07-03 14:07:1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

  通过《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过程,笔者发现应从以下几方面对这节内容进行反思: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

  一、对三维教学目标的反思

  化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新课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就是使学生重点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如何利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突发事件,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二、对教学环节上的反思

  1.新课导入

  以全球瞩目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为切入口,播放一段视频资料,有关工业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酸雨的危害的,使学生感到震惊和渴望,震惊的是酸雨的危害太严重,渴望的`是急切想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这时,顺理成章的引出课题: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欲知酸雨如何形成,得先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通过创设求知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在视频文件播放时,由于教师没有及时提示学生应该透过现象看物质的化学性质,很多学生过渡关注酸雨危害的严重后果,甚至有些学生在议论今后下雨时,被雨水浇后会不会掉头发等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有些偏离课题的中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为完成本课题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2.内容重组

  新课程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二氧化碳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借二氧化碳的水溶性和水溶液的酸性,与二氧化碳相比,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吗?其水溶液是否显酸性呢?哪一个的酸性强呢?从组成上分析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相似,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但是也有不同的性质,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硫还有漂白性,再从化合价分析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这样既过渡自然又环环紧扣。

  由二氧化碳的性质引出二氧化硫的性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比、学会分析,但不可过多的复习二氧化碳的知识,点到为止,一定要做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3.实验探究

  这节课总共设计了四个实验探究:

  ①二氧化硫的水溶性实验;

  ②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的验证实验;

  ③二氧化硫与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

  ④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验证。

  探究活动过程中,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探究活动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亲身体验探究过程,感受其乐趣、培养了协作、动手能力。在探究中感受思维的乐趣及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突破了重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口头表达能力,自信心,树立环保意识。

  但是,在实验探究过程中:

  ①教师帮助设计了实验方案,没有给学生一个大胆创新的空间,同时也错过了发现学生潜能的机会。

  ②探究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过强,对学生放手不够,还是不够相信学生。

  ③教师有时介入得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有时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还有一些不必要的指导,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一些不够充分的指导,以免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各科新教材中大都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有的提供了许多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或素材,而不是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呈现在教材中,意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对于这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

  另外,在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实验验证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有些同学提出异议,认为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具有的漂白性,这是学生认知上的歧义,但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忽视的问题,主观主义太强,对固定实验未作出任何疑问,应该也要和学生一样,增强问题意识。

  课后,借鉴很多的实验改进方案,最后采用将品红试纸伸入到二氧化硫气体中来验证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这样既避免想到亚硫酸的影响,又在加热时不会有过多的二氧化硫从溶液中分解出来。实验简单易行,又能避免学生在认知上的歧义。今后,教师在实验改进和创新中应该加大力度研究。

  4.学生评价

  因学生层次的差别和班级学生人数教多,虽然尽可能的关注每一个学生,但是真正做到及时、适时把握机会赞赏学生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

  三、提升环节反思

  每节课重点、难点的真正的突破也需要一些必要的练习来巩固和帮助学生提升能力,但是由于没有事先安排好学生预习的指导工作,导致最本节课的提升练习没有完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与新课程同行,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是教学模式、动作化的场所。学会关爱学生,学会激励学生,学会创新,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