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26 09:44:5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反思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我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课前,我组织同学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效果的资料,让同学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反思

  其次,抓住训练点,生发开出,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我先要求同学结合自身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说说农耕社会人们还没有什么。接着,引导同学交流自身收集的20世纪科学效果的有关资料后,又要求他们继续说下去,20世纪的我们还拥有一些什么。在这样的对比过程中,同学既感受了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巨大的区别,又在收集资料中积累了语言、模仿运用中训练了语言,有效地培养了同学的听说能力。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写的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绚烂前景。

  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因此,我在教学这课时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同学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同学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同学只有在课前占有大量的相关资料,才干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才干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认知,发生新的体验。20世纪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和发明,课前我安排同学搜集、阅读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又能培养同学的课前参与能力,体现在生活中学习的大语文观。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反思10-26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0-2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06-30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06-19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范文07-02

《呼风唤雨的世纪》案例及教学反思10-25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反思范文10-28

有关《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反思10-30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