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花团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26 11:51:0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百变花团教学反思范文7篇

  篇一:《百变团花》教学反思

百变花团教学反思范文7篇

  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尝试用折剪的方法探究团花设计、制作的奥妙,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课前我从多方面搜集资料,并仔细阅读,分析与课题有关的作品,然后进行试制范画,努力把教材理解深透。课堂上,我首先用直接剪纸教具导人新课,然后利用课本上几组民间团花作品,从而了解到团花在生活中的用途,进而激发学生要亲手设计的热情。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不同折法,了解对边折和对角折两种折纸方法。为了解决“折”的方法正确而进入“剪”的环节,尝试让同学先进行思考、研究,剪去哪一部分才能出现圆的外形,然后再强调“捏住圆心”剪去一角。通过欣赏百变团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采用演示法,直观材料进行示范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以加深对学习对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同时也采用讲授法,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启发思维以及进行思想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儿童。这些天真浪漫的孩子,既渴望增长知识,又需要愉快地玩耍。教师利用范图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激动不已的时候,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些团花吗?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些团花啊?在引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时候,演示讲解折、剪纸团花的制作过程,学生都能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展示不同纹样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喜好设计纹样,在设计剪纸时,给同学们放音乐欣赏,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折、剪团花完成作业时,将团花作品展示在准备好的剪纸花瓶上或用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1、课前可安排学生搜集团花在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剪”团花的外轮廓时,语句啰嗦;

  3、可启发学生再用不同折法剪制出更丰富的团花作品,如十六边、六边形。

  篇二:《百变团花》教学反思

  剪纸源于我国,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随着现代剪纸的发展和中小学美术课剪纸内容的增加,使儿童,青少年的剪纸活跃起来。剪纸,作为一种民族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剪纸,作为当代的一种美育手段,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

  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有折纸相结合的艺术,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取一张纸,用一把剪刀,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只需一会儿功夫,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图案来。我利用美术教学的机会,对剪纸艺术的课程及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第一堂课:将剪纸艺术带进课堂——“剪纸太难了”

  运用剪纸方法表现百变团花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我要设法让孩子们喜欢剪纸,激发他们对剪纸的兴趣。我给他们讲述剪纸的历史,告诉学生这是咱们中国传统的艺术,别的国家可没有我们这么高的剪纸艺术。我还让孩子们在课后收集各种剪纸图案,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我将自己的剪纸作品作为奖励赠送给学生,让孩子们对剪纸也有初步的兴趣。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设计,孩子们欣赏书中团花作品,并试着折,剪。可是要用剪纸的方法来表现就成了问题,再生动的造型,再美丽的内部花纹,对于初学剪纸的孩子来说都是难以把握的。满心欢喜设计出的团花,可剪刀只能在外形上打转转,对那细致的内轮廓只能望而兴叹了。忙碌了半天,效果不佳。“剪纸太难了!“孩子们都在唉声叹气……

  第二堂课:改变教法——“剪纸真有趣”

  看着学生交上来的一张张不成样的剪纸作业,我陷入沉思,问题出在哪儿对于初学的儿童来说,首先要把握好造型。设计时必须先折后剪,折很重要,折时更要抓住团花的外形特征,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先让学生欣赏百变团花,观察百变团花与其他剪纸的不同,得出百变团花的特点——折,剪。接着让学生合作探究百变团花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制作百变团花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然后欣赏课文中团花的不同折法与不同花纹,最后让学生实际创作。学生在实践创作中特别注意剪法,折法,掌握得更迅速准确。当孩子们看到亲手做出的美丽的剪纸作品时,情不自禁地说:“剪纸真有趣!“那种快乐感,成就感将鼓舞孩子们更加热爱剪纸艺术,热爱美术学习。

  首先,作为教师自己应该学而不厌,利用各种机会,途径深入生活,了解传统的民间艺术,要以高度的热忱担负起传承我国优秀艺术的使命,用自身的热情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并在学习中感受她的魅力,逐渐提升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将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深入浅出地呈现给学生,就要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就应该让学生多些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远比结果更有意义。

  篇三:《百变团花》教学反思

  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尝试用折剪的方法探究团花设计、制作的奥妙,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课前我从多方面搜集资料,并仔细阅读,分析与课题有关的作品,然后进行试制范画,努力把教材理解深透。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在备课的时候,设计教学过程中用什么方法、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启发联想、怎样解决具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努力利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播放《春节序曲》音乐导入新课,然后利用课本上几组民间团花作品,从而了解到团花在生活中的用途,进而激发学生要亲手设计的热情。然后在通过比较的方法了解剪圆的关键是“折的越多、剪的越圆”最后再出示各种纹样,教给学生如何装饰出漂亮的团花。本节课通过欣赏百变团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采用演示法,直观材料进行示范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以加深对学习对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同时也采用讲授法,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启发思维以及进行思想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儿童。这些天真浪漫的孩子,既渴望增长知识,又需要愉快地玩耍。愉快教育的核心是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因为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例如,利用范图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激动不已的时候,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些团花吗?老师想亲手制作一幅美丽的团花,你们能提示老师制作的方法步骤吗?在调动起学生强烈兴趣时,演示折、剪团花的制作过程,这样,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制作过程当中,更好的掌握了团花的制作方法。展示不同纹样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喜好设计纹样,在设计剪纸时,给同学们放音乐欣赏,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折、剪团花完成作业时,将团花作品展示在准备好的剪纸花瓶上,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1、课前可安排学生搜集团花在生活中的应用;

  2、可启发学生再用不同折法剪制出更丰富的团花作品。

  篇四:《百变团花》教学反思(606字)

  剪纸艺术起源与我国,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团花就是一种最简单,易于掌握的剪纸。从二年级开始,教材就有了剪纸系列内容,比如二年级的《百变团花》,三年级的《吉祥图案》,四年级的《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由易到难,让孩子们了解剪纸,学习剪纸。

  课本中首先呈现的《对马团花》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我们逐步从团花的图案及寓意,团花的的制作方法及纹样设计来学习,学生们剪出各式各样的团花。在孩子们剪团花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剪散了,经过反复的尝试探究,明白了剪散的原因,是在折的时候这错了,或是设计图案时把外围的角当成了团花的中心。问题找到了,再制作是就不会出错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剪了不少团花。

  在展示作品时,我借鉴课本当中的团花花瓶,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团花组合到一起,拼贴成花团锦簇的花瓶。刚开始他家都剪大的团花,贴上几个之后,发现花瓶中的团花要有大有小,拼贴的位置要错落有致才好看,于是孩子们又剪了些造型别致的小团花来点缀。学生们剪团花时还发现,用的彩纸颜色比较浅,贴到白色的底上不明显,必须用颜色鲜艳的,还要让花瓶中的花颜色搭配的好看。这样的展示,即让孩子们考虑构图,又要考虑色彩的对比、搭配,比我原先只是展示到黑板上效果要好的多,学生们所体验到知识的应用的也多。

  看到自己剪得团花组成的大花瓶,孩子们非常有成就感,更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要达到目的的方法很多,有的方法很生硬,有的方法很巧妙,我们何不多用心思考,让过程和结果更完美。

  篇五:《百变团花》教学反思

  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大量不同的团花,观察并找到它们的共同点,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团花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学习折纸时,我没有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不能掌握折纸的正确方法和规律,更谈不上得到能力的提高。在这堂课上我赋予学生一个新的角色——小评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式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并要求学生找找其中的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

  在学习剪纹样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进行尝试制作,由于个体差异,作业质量差异也很大,有的甚至剪散了,我认为,有主见的失败优于有依赖的成功。经过学生的互相探讨,成功经验的介绍等等,在一次次尝试中学生都成功地剪出了不同的团花,他们乐与探究,敢于创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知识的获得是创造性活动的基础,而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知识的发现,从而进行再次创造。通过对这一堂课的反复实践和反思,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摆脱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习惯,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提高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

  篇六:《百变团花》教学反思

  《百变团花》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它是由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艺术,有着制作简便和便于学生接受的特点,对启发小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通过剪团花,探究折叠中的小窍门和巧妙的花纹设计能剪出奇妙的图案来,从而对学习美术保持一定的兴趣和热情,并且能体会到祖国优秀的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大胆创造美的能力。

  学习者是二年级学生,通过小学一年多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折纸和剪纸的技能。教学中采用小组内的探究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该课设计符合美术新课标,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面就本课教学进行剖析:

  一、根据教学设计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二、教学中的可以保留的:

  1、课的导入:突出了本节美术课的本体的东西,以过年的方式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入学习角色。以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为了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尝试体验练习环节,重视学生体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并进行相应的练习指导,练习指导也多用启发式教学,学生思维比较开阔,整个过程从易到难,层次递进清楚,突出探究内容更具创造性,方式也强调与人合作的要求,从个体示范到合作创造,体现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到创造的思维发展过程。

  3、在教学中创设疑问、探索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通过剖析范例,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如折法的不同、剪边的不同、所剪的纹样的不同),找到基本的方法。引导学生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让学生掌握剪折团花的技巧,在“百变团花”的“变”引发思维。通过启发、引导及示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解决重、难点。

  4、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学习剪纸语言,了解剪纸艺术。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艺术感知能力。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1、当提问还有几种折纸方法时,学生的回答有很多种,这说明学生的发散思维很强,有时甚至于超出了我的思考范围,又考虑到时间问题,没有很好的进行引导,学生上前来进行展示。学生由于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很可能会挫伤积极性。在以后备课时,应多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2、教学中没有十分注意学生的参与面,少数学生在折、剪中有畏难情绪,教学中没能及时的关注他们,从而导致这些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四、课堂教学突发灵感:

  把课堂教学看成是学生学习过程这一流程中的一个中转站。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前、课后、课内、课外进行自主学习与研究,教师将学生搜集的学习资料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之一,让学生能充分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课内外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谈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达到课堂教学尝试和广度的拓展。

  五、学生建议:

  课堂气氛太活跃,同学们争着回答问题有点乱,后排同学听不大清楚。

  六、思考与改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需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仿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探讨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将激励他们不断探索,从而踏上成功之路。新课标指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我们教师应该作为主导,起向导作用,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的条件。”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达到美术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听了支艺老师的课,也反思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使其体验到创作活动的快乐!并在全班展示有特色的团花剪纸,使其他学生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开拓自己的思路,剪出各种各样有新意的团花剪纸。由此可见,差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差异随时都会发生转换,教师在看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有差异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所以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固然重要,学生互动更具独特的魅力。因为,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都是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些后进生的某些思维,或许某个闪光点往往能补充学习好的学生的不足,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探索、合作学习、生生互动,渐渐缩小,恰似滚雪球,不断地使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连为一体,同步前进。

  篇七:《百变团花》教学反思

  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尝试用折剪的方法探究团花设计、制作的奥妙,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课前我从多方面搜集资料,并仔细阅读,分析与课题有关的作品,然后进行试制范画,努力把教材理解深透。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在备课的时候,设计教学过程中用什么方法、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启发联想、怎样解决具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努力利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用直接剪纸教具导人新课,然后利用课本上几组民间团花作品,从而了解到团花在生活中的用途,进而激发学生要亲手设计的热情。“研究”环节通过看书上的步骤图,让学生与老师一同尝试“折”这一步骤,并且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不同折法,了解对边折和对角折两种折纸方法。为了解决“折”的方法正确而进入“剪”的环节,尝试让同学先进行思考、研究,剪去哪一部分才能出现圆的外形,然后再强调“捏住圆心”剪去一角。通过欣赏百变团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采用演示法,直观材料进行示范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以加深对学习对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同时也采用讲授法,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启发思维以及进行思想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儿童。这些天真浪漫的孩子,既渴望增长知识,又需要愉快地玩耍。能不能正确处理这对矛盾呢?愉快教育就是解决矛盾的金钥匙。愉快教育的核心是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因为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例如,利用范图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激动不已的时候,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些团花吗?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些团花啊?在引起学生求知欲相当强烈时,演示讲解折、剪纸团花的制作过程,学生都能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展示不同纹样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喜好设计纹样,在设计剪纸时,给同学们放音乐欣赏,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折、剪团花完成作业时,将团花作品展示在准备好的剪纸花瓶上或用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1、课前可安排学生搜集团花在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剪”团花的外轮廓时,语句啰嗦;

  3、可启发学生再用不同折法剪制出更丰富的团花作品,如十六边、六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