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25 13:04:4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学反思

  “研究弹性物体的共同点”教学片断: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学反思

  师: (师出示一个吹有气的气球)问:当我用手按这个气球时,它有什么变化?手松开后呢?

  生: 用手压气球时,气球会被压扁,松开手后气球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师: 让我们来做一次这个实验,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实验,教师提醒学生: 实验时先要注意观察它们的外形,再观察对它们施加各种作用力后外形发生的变化,最后观察去掉这些力后外形的变化) 师: 说说你们在实验中的发现吧!

  生: 原来气球是圆圆的,当我把它往下压后它就变成扁的了,等我松开手后它又变成原来的样子了。

  生: 我们小组也是这样。

  师: 如果用其他的物体做类似的实验,会不会也有同样的现象呢?请同学们用实验桌上的材料试一试。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生(边演示): 我拿弹簧做了实验。原来弹簧是这样的,我用力压后就压扁了,松开手它又恢复原来的形状。

  生(边演示): 我们也是用弹簧做的实验,我们是把弹簧向外拉,发现弹簧被拉长了,松开手后,弹簧又恢复原来的形状。

  生: 老师,我对他的还有补充。原来这个弹簧是直的,我用力折后就变弯了,松开手它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

  师: 不错,富有创造力。一个小小的.弹簧你们就想出了这么多实验方法!其他小组呢?

  生: 我是用钢尺做的实验。钢尺原来是直的,我用力后就变弯了,去掉力后它又变成直的了。

  生: 老师,我的实验结果跟他们不一样,我是拿橡皮泥做的实验。我把橡皮泥搓成圆球,用力压它就被压扁了,松开手后它仍然是扁的,没有恢复成原来的

  形状。

  师: 是吗?有没有和他一样的同学?

  生: 我是这样的。

  生: 我们小组也是这样的。我们还拿黏土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也没有恢复原来的形状。

  生: 我们拿海绵做了实验。原来海绵是长方形的,用力一捏,就变成一团,松开手又恢复原来的长方形。

  师: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有些物体被我们压扁或者拉长后,形状会发生变化,松开手后又会恢复原来的形状。但是有些物体就不行,如橡皮泥、黏土等。

  生: 像气球、弹簧、橡皮筋、钢尺、海绵等物体受到力时,会改变原来的形状,当去掉力时又会恢复原来的形状。

  师: 同学们总结得真好!其实物体的这种性质就叫做“弹性”,而这种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

  教学反思:

  1、《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我想本环节的活动能较好地达到这一要求,学生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应该是记忆深刻、终生难忘的。

  2、科学来源于生活,使教学贴近生活,散发生活气息。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以学生喜爱的玩具--气球引入教学,然后对身边其他弹性物体展开研究,把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对于学生最好的教育.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小组的实践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延伸出更多对于科学未知的兴趣和思考才会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说课稿11-02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04-12

关于《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说课稿03-18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说课稿范文07-03

关于《物体形状改变以后》的教学设计06-27

最新《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说课稿范文08-27

其他教案-物体形状改变以后11-23

小学科学《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范文01-25

《物体的形状》的教学反思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