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教学工作反思

时间:2021-06-20 13:21: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数除法教学工作反思

  本单元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第二部分是除数为小数的小数除法;第三部分是积、商取近似值;第四部分是循环小数;第五部分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各部分的内容说明如下。

小数除法教学工作反思

  通过“精打细算”“参观博物馆”等情境,说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类似,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此规律的得出是借助实际情境得到的。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又是除数为小数的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为小数的除法都要转化为除数为整数的除法。通过“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情境,学习除数为小数的除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利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为整数的除法。通过“人民币兑换”的情境,学习求积、商的近似值。货币最小的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只要保留两位小数就可以了,由此引入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通过“谁爬得快”的情境,计算蜘蛛和蜗牛平均每分爬多少米。在计算过程中发现商的小数部分会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从而介绍循环小数。通过“电视广告”的情境,学习小数连除、乘除混合、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创设了“到哪个商店去买牛奶便宜”、参观博物馆“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人民币和一些国家的货币兑换等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经验可以解决;除数为小数的除法,学生可以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将其转化为除数为整数的除法。教材安排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精确计算。如“参观博物馆”是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情境中提出了四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的问题,教材呈现了“每人6元多一些”的提示语,引导学生先进行估算。在学生精确计算后,可以引导学生相互验证,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

【小数除法教学工作反思】相关文章: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01-07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07-11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10-21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08-11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11-25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反思08-19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11-26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11-01

关于《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