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蝴蝶》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09 10:34:50 晶敏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只蝴蝶》教学反思(精选5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只蝴蝶》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只蝴蝶》教学反思(精选5篇)

  《三只蝴蝶》教学反思 1

  我设置的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学习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2、体会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活动重点、难点:学习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对话与短语,学会关爱同伴之情。

  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我设计了三只蝴蝶的小图片,反面贴上小磁铁,这样可以根据故事发展,移动小图片,来吸引幼儿的眼球。

  2、设置提问: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好朋友,小朋友看看,它们是谁呀?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出示三只蝴蝶图片)这三只蝴蝶在花园里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创设情景。

  二、分段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目的:采用分段理解故事,唤起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通过画面调动幼儿看、听、说等多种感官,使幼儿能掌握故事中蝴蝶与花朵的对话。为达到目标1作铺垫。

  1、一天,它们在花园里玩,突然,发生什么事了?提问:雨点落在身上感觉怎么样的?(目的`,让孩子们理解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的含义)那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想想办法?

  2、它们飞到了哪里?是怎样向红花姐姐请求的?红花姐姐是怎么说的?三只蝴蝶又齐声说什么?

  3、提问:接着它们飞到了哪里?三只蝴蝶齐声向黄花姐姐请求什么?黄花是怎么说的?三只蝴蝶又齐声说什么?

  4、三只蝴蝶在大雨中飞来飞去,找不着避雨的地方,真着急呀!可他们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朋友。小朋友们你会帮助蝴蝶吗?怎样帮?

  《三只蝴蝶》教学反思 2

  在故事《三只蝴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故事表演这一环节,发现我们中班幼儿对扮演角色非常感兴趣,特别是爱表演的张翼小朋友显得特别兴奋,活动结束了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于是我在区域活动的表演区提供了一些道具和头饰,张翼小朋友首当其冲,把最喜欢的红蝴蝶头饰带在头上,可能其他的小朋友对这个故事表演没有当初感兴趣,也有可能其他区域新投放的材料更吸引他们,总之,到故事表演区的只有张翼小朋友和另外一名幼儿,而且那位小朋友只呆了一会儿也走了,看得出张翼小朋友非常失望,自言自语地说:“你们不演,我一个人演”,于是她一会儿演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一会儿演红花、黄花、白花,一会儿戴这头饰,一会儿戴那头饰,有时头饰还缠在发夹上,取也去不下来,弄得手忙脚乱,小脸涨得通红,而且嘴里的故事老是被打断,看样子,她的.兴致渐渐低沉下去,最后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去,故事表演,幼教之友《故事表演》。

  第二天,我就在表演区准备了许多画有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以及红花、黄花、白花的硬纸板、竹片、回形针、两面胶、浆湖以及几只装有沙子的脸盆,活动开始了,张翼小朋友第一个走过去,接着,也有几个幼儿围了过去,拿起桌上的东西议论起来:“这是什么?没有带子,不是头饰呀”,“这竹片要它干什么?”张翼小朋友歪着头想了想说:“我们可以把硬纸板粘在竹片上,可以拿在手里玩呀”,其他小朋友也纷纷赞成,于是他们动手操作起来,有的用浆湖粘,有的用两面胶,有的用回形针,最后他们发现用回形针最方便,最牢固。一会儿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红花、黄花、白花一下子“飞”到了竹片上,小朋友把它举在手里蹦来蹦去,这时张翼小朋友又发现了桌子上的大脸盆,端详了一会儿就兴奋地叫起来:“对了,我们可以把三朵花种在里面,把三只蝴蝶拿在手里,这样我可以一个人来表演了”,她马上把红花、黄花、白花插在了沙子里,一边有声有色地讲起了故事,蝴蝶在她的手里翩翩起舞,一会儿飞到这里,一会儿飞到那里,从她充满笑脸的脸上,可以看出她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由此我体会到儿童的发展是孩子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的,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并善于观察,从幼儿的反应中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和兴趣,了解孩子内在发展的需要,及时创设适宜的环境条件,提供适合孩子的材料,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孩子展现自我提供宽松自由的空间,给予孩子自我发展的机会,让孩子的需要得到充分地满足,促进孩子最大程度地发展。

  《三只蝴蝶》教学反思 3

  表演游戏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表演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对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兴趣和需要是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出发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掌握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需要和经验。而幼儿的已有经验不但是表演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而且决定着表演游戏的发展方向。然而,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多方面的,他们的经验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倾听他们之间的对话发现其关注点。

  案例一:

  语言活动中,孩子们对故事《三只蝴蝶》很感兴趣,尤其喜欢小蝴蝶的花翅膀翩翩起舞的动作。于是,在表演区里经常几个孩子聚在一起飞呀、舞呀,但我们发现孩子的表演只是复述故事中的一些对话,没有头饰,更谈不上表情变化。孩子们有这样的兴趣,引起了教师的注意,在老师的引导和支持下,幼儿不断探索创设相关的游戏情境,一个以幼儿自主探究的主题表演游戏《三只蝴蝶》开展了起来。

  反思: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引导他们通过观察交流,发现同伴之间形象的表演打扮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能起到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动机的作用。把握幼儿生成活动的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关注幼儿生成活动中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形成对幼儿生成活动正确的价值判断, 并予以适时适宜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教师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指导的策略,进一步推进游戏课程中生成活动与预设活动整合,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案例二:

  在《三只蝴蝶》表演游戏初次开展中,幼儿在头饰的吸引下很有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在戴上头饰以后,都各自表演动作,存在对文学作品不熟悉和不能与同伴相互配合进行表演的问题。表演的故事显得较平淡。

  反思:中班幼儿对于表演游戏暂时只有头饰的经验,缺乏相关服装、道具的经验。单纯的头饰装扮,不能帮助幼儿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以,他们的表演不够积极、主动。因此我们应通过创设相应的表演情景,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动机。还根据故事的.情节,引导幼儿讨论该怎样布置游戏的场景,并一同准备布置。如装饰蝴蝶美丽的翅膀、布置漂亮的花园、设计花姐姐的道具等,从三维空间上给予幼儿故事表演情境的感受,引起幼儿身临其境生动表演的欲望。

  案例三:

  一次游戏后的交流评价时,杨晶扮演的红蝴蝶提出:“我觉得我演的很好,我是一边发抖一边请求避雨的,可是有的小朋友还笑我。”于是,我立即引导幼儿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大家请她再那样表演一段,这次片段演完后大部分孩子们都觉得有意思:“这样一边发抖一边请求,让人看了觉得很生动”,“我就想到坐在妈妈自行车后面很冷的感觉”,有几个孩子当下就不由自主的学起她来。并由此引发了探究表情的第二阶段表演游戏。

  反思:在游戏的整个过程(包括准备阶段),会出现很多问题情景,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中,问题自然呈现在幼儿的视觉中,只要教师退一步,通过讨论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这样就能促发幼儿更积极地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把活动引向深入的作用。在任何一个主题的探究性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都需要教师改变原来在活动中死背教案、很少顾及孩子表现的状况,在与孩子共同的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不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点而能及时做出专业判断进行有效支持。

  整体反思:

  1.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合作意识正处在萌芽阶段,如果没有游戏的组织者,他们很难通过自己的协商来共同完成一件事。

  2.幼儿对该作品的接触时间较短,对于以表演游戏的形式开展也没有完全熟悉,需要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不断的指导与评价。

  3.虽然要求幼儿的表演游戏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来选择、自己来设计、自己来表演,但尊重幼儿的意愿并非抹杀教师的作用,尤其是在每一个表演游戏开展的初级阶段,教师一定要学会观察并善于观察幼儿的在游戏中的表现,适时的点拨和指导,发挥表演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三只蝴蝶》教学反思 4

  《三只蝴蝶》这一个故事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理解与表演的。在活动的一开始就以谈话的方式引出了三只蝴蝶,教师问,这三只蝴蝶它们会发生什么事呢?你们想知道吗?这样的导入会引发孩子们的猜想,以及激发孩子们的.注意力,可以看出孩子们是否想仔细听结果的欲望。

  活动中的挂图片让孩子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整个故事会怎样发生。故事中,三只蝴蝶同样结构的问话与回答,便于孩子们的学习与理解。还有就是教师逐步循序渐进,然后有规律的提问,让孩子们进行有顺序的进行表述,有利幼儿对对话的学习与模仿。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挂图,幼儿很快的就了解了故事中的主要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让他们扮演小蝴蝶的角色来学习其中对话,幼儿兴趣很浓,故事中的这些对话都具有一定的语言结构,一下子幼儿就能很快的掌握。

  故事中的对话首先还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然后再个别的形式来进行,逐渐增加难度。对于故事中让幼儿感受到同伴之间要相互关心,要相互帮助,幼儿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有些孩子还觉得为什么这三只蝴蝶都要去淋雨呢。对于这种情况,个人觉得,有时遇到问题,还是要灵活机动,可以自己单独去找避雨的地方,所以教材里的有些情节并不适合现在的孩子们。

  《三只蝴蝶》教学反思 5

  活动前,我准备了红、黄、白三种花及三种蝴蝶的头饰;搜集了儿歌《蝴蝶花》和《三只蝴蝶》这个故事视频;制作了ppt课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多次修改。可以说,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为激发幼儿们的兴趣,在《蝴蝶花》的音乐声中,我带领幼儿“飞”进教室,然后我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先出示三只蝴蝶,用问题的形式把故事的角色展示给幼儿,把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调动起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紧接着通过故事视频把故事展示给幼儿,真实形象的'画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好奇心被激发、注意力被吸引,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提高活动效果,我改变了以前先口头讲述故事再提问的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看视频,让静的东西动了起来,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踊跃参与角色表演。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活动,较好的完成了教学预设。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活动再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应该怎样做更团结友爱,在玩玩具时,不争不抢,大家一起玩,学会分享;玩滑滑梯时,不推不挤,团结友爱,讲秩序;上下楼梯时一个跟着一个走……这一环节的设计,提高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效果良好。

  这节课,虽然课前精心准备、课上认真引导,但是也存在不如意的地方,比如环节之间过渡不够自然,评价语言不够丰富等,都是今后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三只蝴蝶》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三只蝴蝶教学课件03-30

《三只蝴蝶》教学设计03-31

三只蝴蝶教学设计04-01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蝴蝶》09-22

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蝴蝶》(精选11篇)05-19

《蝴蝶》的教学课后反思06-12

《蝴蝶的家》教学反思04-12

《蝴蝶的家》教学反思05-17

蝴蝶的家教学反思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