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3-03-03 16:31:1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

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1

  时值冬季,消防安全教育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一个重点。为使全校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火灾及其危害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通过一系列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师生对“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一信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消防技能,提高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增强了学校防控火灾的能力,确保了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不受损害。

  主题科学

  “治”火拥抱安全

  目的

  1、加深学生对火灾危害严重、防火意义重大的认识。

  2、巩固防范火灾和火海自救的技能。

  3、了解灭火常识,重点掌握科学使用灭火器,实现自救和“救他”

  4、培养临危不惧、见机行事、科学“治”火的意识。

  前期工作

  1、提前布置学生去搜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火灾并了解其惨重后果。

  2、布置学生复习关于平时学到的防范火灾和火海自救的知识,并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

  3、联系学校安全主任,准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班会形式学生对自己收集的资料和知识进行展示和介绍;多媒体展示相关知识;“我当消防员”(消防小演习)。

  教学过程导入:

  展示消防安全教育课的相片,勾起学生对防火、救火知识的回忆。教师设疑:“为什么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讲消防安全?”尤其是冬天来了,天气干燥。引入到大火无情,面对残酷的火灾我们该怎么办的问题上来。

  一、前车之鉴

  学生展示其收集到的近年来有关火灾的事故案例,谈谈观后感,使学生确实能从他们自己收集的'案例中体会到火灾危害和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过渡:火灾是死神的化身,无情的吞噬了许多无辜的生命,可以说“火灾猛于虎”。既然火灾有那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尽量地避免火灾呢?

  二、防患未然(由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特别介绍生活中如何防火)

  1、首先要树立这种安全意识,认识到火灾的极端危性

  2、安全用火用电,注意一些生活中细节

  3、经常保持警惕,排除生活中的一些火灾安全隐患

  三、火海逃生——“逃生知识小测试”

  很多时候我们自身虽然很注意火灾的预防,但是万一火灾在我们身边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怎么样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呢?观看《逃生知识》动画,结合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进行“逃生知识小测试”,巩固防范火灾和火海自救的技能。

  四、科学“治”火——“我当消防员”消防小演习

  面对火灾,我们实在无力控制火势时应该懂得逃生自救,但是,很多时候,火势并未蔓延,火灾并未失控,这时,我们就应该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控制火势、扑灭火灾,避免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果真,我们不但能实现自救,还能“救他”。

  1、播放视频,了解火灾的分类和灭火器的分类,懂得针对不同的火灾用不同的灭火器。

  2、利用动画,测试学生是否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的知识,确保消防小演习的顺利进行。

  3、“我当消防员”消防小演习。请学校安全主任黎强老师进行灭火示范。观看后,学生分组实际操作灭火器进行灭火,通过实践,真正地掌握科学灭火的技能。

  五、总结

  火灾无情,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火灾。万一不幸身边发生了火灾,我们也不要惊慌,要沉着冷静,用自己学的知识有效地保护自己,同时,合理利用消防器材,科学“治”火,实现自救和“救他”。最后,祝愿大家永远都平安、幸福!

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一氧化碳对人的危害,并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到了冬季,尤其是天气最冷时,不免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我们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二、介绍一氧化碳的生成及危害,气压低、吹南风、气温升高的时候特别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即使不是南置的烟囱,雾气大,气压低,空气扩散能力弱,也是导致煤炉排烟不畅的另一个原因。气温突然上升,许多居民将煤炉封得很严实,同时也导致煤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聚积在室内引发中毒。所以,遇有大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蜂窝煤能够充分燃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三、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3、老师点评: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的原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a、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一氧化碳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

  c、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四、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1、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注意事项: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五、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课堂总结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一氧化碳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3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有关煤气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事故的发生。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其实我们家庭也时刻存在着安全隐患,尤其是关于煤气的使用,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

  煤气是一种优质的气体燃料,它具有清洁卫生、方便快捷、节约能源等优点,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煤气又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发生危险,造成事故。

  二、安全使用煤气的知识传授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用事例的'方式讲解)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具体问题涉及:

  (1)怎样识别煤气漏气?

  (2)煤气中毒有那些症状?

  (3)煤气中毒应采取什么措施?

  (4)煤气表灶附近堆放东西有什么危害?

  (5)怎样燃点煤气?

  (6)怎样调节火焰?

  (7)煤气灶的维护保养

  三、让同学们来演绎一些厨房片断,让大家学会如何自救和发现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四、通过该次的主题班会,令学生学会了有关煤气的安全知识,保护了自己又保障了家里的安全。

  五、班会总结

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4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一些煤气中毒的有关知识,能在生活中防止煤气中中毒的发生,保障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

  教学过程:

  一、事件引入。

  20xx年12月2日凌晨,榆林定边县堆子梁中学四年级一女生宿舍发生煤气中毒事件,12名女童中毒,11人死亡。12月12日凌晨,住在马家峁村的一户人家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睡在屋里的三代5口人,有4人死亡。全国各地煤气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据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数排在交通事故和生产事故之后的第三位。

  二、什么是煤气中毒呢?

  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因此,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导致中毒。

  三、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一氧化碳中毒早期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中度症状: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中毒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四、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不透风的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另外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燃烧时,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引起煤气中毒。

  2、家庭使用的`煤气罐,如果漏气或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或使用旧风斗、或风斗过小或安装高度不够。造成煤气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4、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或遇大风倒烟、烟筒被烟灰或其它东西堵塞等,煤气排不出或排量少,大部分扩散在室内,也会发生煤气中毒。

  5、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6、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五、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怎么办?

  1、自救方法:如在使用煤炉、炭盆取暖或使用石油液化气热水器洗澡时,有感到头晕、胸闷的症状时,要尽快打开门窗,脱离现场。若感到全身乏力不能站立时,可在地上匍匐爬行(一氧化碳比空气轻),迅速打开门窗逃生,同时呼救。

  2、急救他人方法:当发现或怀疑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在救护人员赶到前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将可能极大地减少伤亡。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救护人配带有效的防护口罩,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伏入室,关煤气,禁用明火和开关电器以及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

  (2)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3)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4)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保证患者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5)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6)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7)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8)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冬季取暖或使用煤气时,一定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这是预防煤气中毒的关键。遇有大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煤能够充分燃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六、总结

  大家学到了什么?

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5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一氧化碳对人的危害,并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到了冬季,尤其是天气寒冷时,不免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我们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二、介绍一氧化碳的生成及危害

  气压低、吹南风、气温升高的'时候特别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南风倒灌烟囱是罪魁祸首~北方许多居民家中的烟囱设置在房屋的南侧,突然间北风转南风使得许多烟囱发生倒灌现象,煤炉子“”呼吸”不畅,从而导致室内滞留大量一氧化碳气体。即使不是南置的烟囱,雾气大,气压低,空气扩散能力弱,也是导致煤炉排烟不畅的另一个原因。气温突然上升,许多居民将煤炉封得很严实,同时也导致煤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聚积在室内引发中毒。所以,遇有大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蜂窝煤能够充分燃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一氧化碳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人体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气体而导致中毒、缺氧引起的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的疾患。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吸入工业生产一氧化碳、矿井炮烟、内燃机废气以及家庭中燃气热水器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煤气等。

  轻度中毒者,感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无力等。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数小时后即可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以上症状加重外,尚有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躁、步态不稳、嗜睡甚至昏迷。一般治疗1至2天即可恢复,无明显后遗症。重度中毒可迅速昏迷,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深度中毒常并发肺炎、肺水肿、心肌损害、中毒性神经精神障碍。

  三、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处置预案

  1、冬季室内使用煤炉取暖,必须安装烟筒。

  2、定期打扫烟筒里的灰尘,保持烟筒排烟通畅。

  3、若发现烟筒漏气或堵塞,要做到及时清理和补救。

  4、伸出室外的烟筒要加装遮风板或拐角,以防大风将一氧化碳吹回室内。

  5、经常保持燃气器具和一氧化碳管道的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检修。

  6、要经常开窗换气,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7、若发现一氧化碳中毒,首先要立即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并迅速将病人移到室外。

  8、中毒严重的必须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或拨打急救中心电话。

  四、学生谈论自己知道的一氧化碳急救方法,教师总结。

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幼儿园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马上将面临冬季,寒冷的冬天,往往是煤气中毒的高发期。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我们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引入最近我省市报道的煤气中毒事件)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板书】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当然,夏天也会有煤气中毒的事故发生,更多的是发生在我们使用空调的时候。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一、煤气中毒的原理?【板书】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1。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3。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从而使人体缺氧,致使呼吸困难。

  4。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青年人较老年人敏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中毒。

  医生提醒:一氧化碳中毒对大脑神经系统和心悸损害最大,导致供血阻塞、人体缺氧,致残率很高,易造成迟发性脑病,治疗恢复非常难。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二、煤气中毒的原因?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就煤气中毒的原因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①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

  ②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③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或液化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亦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或夏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一台2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三、煤气中毒的症状?:

  煤气中毒的症状

  1、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此时中毒者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率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四、怎样快速处理煤气中毒事故

  (配合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方法/步骤

  1、开窗透气

  如果发现有煤气中毒现象,或者自我感觉有了这种状况,赶紧第一时间打开你的门窗,将室内的毒气散发出去,让新鲜空气流动进来,如果发现中毒者出现昏迷或头晕目眩接近昏迷时,一定要将中毒者送出屋子。

  2、放松衣物

  遇到煤气中毒,如果自己还清醒的话,松开自己的衣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呼吸。如果发现中毒者,则救护人员赶紧松开患者的衣服,裤带等,并且要注意保暖。

  3、清理口内粘液

  煤气中毒之后,要及时对中毒者、特别是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清理,因为一旦中煤气毒的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到口鼻一些体液,这样容易引起患者呼吸不畅,并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4、喂点糖茶水

  如果中毒者还有自己的`意识,还能有吞咽能力,赶紧准备一杯糖茶水,为患者喝下,让患者补充适当的体力,等待进一步的救治。

  5、人工呼吸

  如果发现患者昏迷不醒,或者出现呼呼微弱,将患者口鼻清理后,对患者实行人工呼吸救治,当新鲜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后,中毒不算太严重的患者就能减轻一些症状,但是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式。

  6、联系医院

  若果中毒不是太严重,只出现头晕,恶心,脸色不好看现象,那就将以上几种就只办法实施后,将患者挪到充满新鲜空气且不寒冷的屋子里躺下休息即可,而当患者出现昏迷、心跳加速、或者更严重的症状时,就一定要赶紧联系医院进行专业的救治,万不可轻视。

  学生活动:模拟演练

  假如你小组某同学在洗澡时,煤气中毒,如何急救?

  温馨提示:

  1。一人装作煤气中毒;

  2。将中毒者远离现场1米即可;

  3。组长认真组织,分工合理。

  情境设计一:自己用煤气热水器洗澡时感觉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

  情境设计二:一同学用煤气热水器洗澡时中毒,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口内有呕吐物。

  情境设计三:一同学用煤气热水器洗澡时中毒,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出现发烧现象。

  情境设计四:一同学用煤气热水器洗澡时中毒,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出现昏迷或头晕目眩接近昏迷。

  情境设计五:一同学用煤气热水器洗澡时中毒,出现昏迷,心跳加速,呼吸微弱。

  (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

  (抢救中毒要尽快,因燃气热水器造成的中毒往往由于警惕性不高所致,有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如不加以控制,中毒症状发展较为迅速。因此,一旦发现有人中毒,一定要尽快抢救。

  1、迅速关闭气阀,将门窗打开通气,使中毒者尽快脱离现场;

  2、将中毒者头放平,使其呼吸不受阻碍;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而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病症;

  4、口内若有呕吐物,用手指裹洁净的布轻轻擦拭,以免进入咽腔造成窒息;

  5、中毒者出现高热,可用冰袋或毛巾冷敷;

  6、中毒较轻者可喝少量醋或酸菜水,使其迅速清醒;

  7、若中毒者面色青紫,四肢冰凉,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8、若中毒者心脏已停止跳动,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还应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配合。而且应该在最短的时间里和急救医生取得联系。)

  五、如何防止煤气中毒:

  【板书】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切忌在没有烟囱的情况下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焦炭等可燃物取暖。

  6、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六:集体讨论:

  问题:这次班会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老师小结:防止煤气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煤气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七、作业

  1、回家后,和家人一起找找家中有哪些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安全隐患,当天解决,确保过一个安全、温暖的冬天。

  2、将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讲给自己的父母和你周围的人听,人人争做预防煤烟、煤气中毒的义务宣传员。

  3、办一期有关《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的黑板报或手抄报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