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时间:2023-05-31 09:59:43 松涛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通用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通用10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1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各种各样的尺

  2、幼儿每人一把尺子。

  过程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课件:各种各样的尺

  (1)请幼儿将自己认识的尺子给小朋友介绍。

  要求说出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教师讲解各种尺的特征。

  2、讨论交流

  请幼儿说一说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二、比较尺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找出尺的不同点。

  (1)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2)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2、找出尺的共同点。

  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小结: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三、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1)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

  (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3)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

  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实际测量: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

  (1)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

  (可让幼儿反复测量,说出测量距离。)

  (2)讨论:为什么你们测量的课桌长度会出现不同的数字?

  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3)教师帮助幼儿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域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2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过程与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

  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

  出示记录表格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课后延伸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3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全面正确地评价自己,营造良好的自己情绪。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理性全面地看待自己。

  【知识目标】

  1、了解认识自己的途径。

  2、理解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自己的方式。

  【难点】

  理性全面地看待自己。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蜗牛与妈妈》的对话片段:小蜗牛对自己拥有又硬又重的壳非常不满意,与蜗牛妈妈进行了对话。通过观看视频,并设置问题:大家想一想小蜗牛为什么会哭?

  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师总结:小蜗牛因为没有全面地看待自己,导致了它的不开心。在生活同学们同样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从而导入本节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自己途径

  1、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认识

  活动一:认识自己大赛

  过渡:同学们了解自己多少呢?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写出有关自己的信息,稍后请同学展示分享。

  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同学们都写了很多自己的信息。大家想一想从这些信息中可以分析出,应该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

  学生思考并回答,认识到可以从生理、心理还有社会方面来认识自己。

  2、自己评价

  过渡:刚才大家已经了解到可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等方面评价自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自己呢?大家请看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我是一名女生,今年18岁了,来自边缘山区,家境贫寒,大学以前的时光都在小山沟里面度过,性格内向,平时说话不多,来到这里上大学,我感觉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自己没见过世面,知识面很窄,在同学面前什么都不懂,个头矮小,长得又不好看,家里不如别人有钱,甚至连我以前引以为豪的学习成绩在大学里也没有了任何优势,我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等,怕身边的同学瞧不起自己,内心特别痛苦。

  材料二:播放《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的歌曲:每一个晚上,在梦的旷野,我是骄傲的巨人。每一个早晨在浴室镜子前,却发现自己活在剃刀边缘。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在呼来唤去的生涯里,计算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外表冷漠内心狂热,那就是我。我很丑可是很温柔,我有音乐和啤酒,一点卑微一点懦弱,可是从不退缩。

  以前后四人为小组,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对比一下这两则材料,他们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自己?

  学生代表进行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我们可以通过自己评价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己评价,能够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而且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3、他人评价

  活动二:我是小记者,请问您是怎么评价我的?

  过渡:有人说:“想要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他人的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现在大家做一名小记者,各自访问三个同学,请他们说出对自己的评价。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稍后同学进行分享,并思考应该如何对待他们的评价。

  学生分享,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访问认识到了不一样的自己,同时对自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以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二)认识自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活动一:童年的我与现在的我

  过渡:大家一起回顾童年的我与现在的我,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我们就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环节三:巩固提高

  大家一起唱《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且随着我们的成长会不断的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我们就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业:大家一起来畅想一下十年后的我们是如何,下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板书设计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4

  一、设计意图

  在现代社会中,尺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幼儿时时处处接触到尺,但缺乏对尺的了解,此活动是让幼儿在看看、摸摸、比比、讲讲的过程中发现尺的异同之处,了解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一)让幼儿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现尺的异同之处。

  (二)使幼儿注意观察尺在日常生活的运用。

  (三)帮助幼儿了解简单的测量及观察尺度的方法。

  (四)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请幼儿搜集各种尺,并向家长了解其用途。每组一只篮子。长积木、游戏棒、纸条若干。视频仪一台。

  四、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尺上有刻度。

  “六一”儿童节体检时,保健阿姨为小朋友们量了身高,用什么来量的?(尺)尺是怎样的呢?请你们从篮子里拿出来看看、摸摸。

  问:你拿来的尺和量身高的尺有什么地方相同?(引导幼儿发现尺上都有竖线─即可度)

  老师将一把直尺放到视频仪上,帮助幼儿观察感知。

  问:尺子为什么都有这样的竖线?如果没有会怎么样?(有了刻度人们才知道测量的结果)

  (二)引导幼儿发现探索尺的不同之处。

  我们知道了尺上都有刻度,那它们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呢?(引导幼儿与同伴比比、说说、了解相互之间有哪些不同)

  谁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讲述。如,尺有的硬,有的软,有的长,有的短;尺的形状不同:有的长方形,有的三角形,有的半圆形,;制造尺的材料不同:有用塑料做的,有用木头做的,有用钢条做的,有用皮做的;有的尺上有数字,有的尺上没数字;有的尺中间还有镂空花纹、图形;有的尺还可以伸缩……尺各种各样。

  帮助幼儿小结:长短不同、形状不同、材料不同等,相同的是都有刻度。

  (三)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尺子的用途,帮助幼儿了解尺的不同与其用途有关。

  (1)人们制造了这么多尺,有什么用呢?(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裁缝用尺量人的体形,用尺量布裁衣,哥哥姐姐用尺做作业,叔叔用尺量做家具、装饰、建房,体育场上用尺量跑道、测成绩等)

  (2)他们是不是用任何一种尺都可以工作?

  幼儿讨论。

  老师假设性提问:如果木工师傅用短尺量家具,裁缝用硬尺量身体,学生用软皮尺做作业,行吗?(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尺适用不同的范围)

  (3)你还看见有什么样的尺?人们用它来干什么?

  (四)操作、探索测量物体的简单方法

  你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吗?请你从篮子里拿一样东西,量一量它有多长?

  (1)幼儿尝试操作。

  你量了什么?怎么量的?

  (2)请幼儿演示。(引导幼儿相互评价选的尺子好不好用,量的.方法对不对)

  (五)总结,激起幼儿进一步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今天我们观察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了人们生活离不开尺,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观察,看看还有什么样的尺,人们用它干什么?

  五、活动延伸

  (一)把尺放在科学区,引发幼儿进一步搜集的兴趣。

  (二)继续观察尺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日常生活中继续尝试测量物体。

  六、活动评价

  本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看看、摸摸、比比、讲讲的过程中发现尺的不同和共同之处,了解尺在日常生活的运用,增加对尺的认识,从而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一定的认知基础。在活动中老师没有过多的讲解、说明,只是提供了足够的可操作性材料,为幼儿的探索创造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通过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幼儿紧紧围绕主题,自己去探索发现,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活动中老师放手不忘导,在恰当之处,帮助幼儿归纳小结使幼儿的认识得到升华。

  另外,借助大班后期幼儿对1-10数字的认识,大胆尝试探索简单测量方法及学习看尺,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开发。

  本活动没有把认识尺作为目的,而是在继续搜集中不断探索。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部位进行测量,掌握收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2、感知测量工具的长短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体验用身体部位测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能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自然测量。

  2、物质准备:视频、笔、纸。

  活动过程:

  一、《图图的测量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动画,参与讨论。

  ①了解脚步测量的方法。

  把前面一只脚的脚跟和后面一只脚的脚尖接起来,首尾相接,沿着一条直线走,就能变成一把脚尺,这把脚尺真方便,可以帮我们量地面上的.东西。

  提问:为什么爸爸和图图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小结:因为,爸爸的脚大,图图的脚小,测量物的大小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二、自主测量,巩固方法

  1、说说身体上还有哪些“尺子”。

  师:请你想一想,我们的身体上还藏着哪些尺子?

  小结:手臂、肩膀、手指、指甲盖……都是可以测量的“尺子”。

  2、用身体部位测量物体。

  师:这些有趣的“尺子”可以测量什么呢?我们一起试试吧!

  ①用手臂测量桌子、大树。

  ②用肩膀测量门宽。

  ③用食指测量蜡笔。

  ④用脚掌测量楼梯宽度。

  小结:根据测量东西的大小,我们采用不同的身体部位进行测量。我们的身体真是一把神奇的尺子,用手臂、手、脚……都可以当尺子量东西。

  三、迁移经验,联系生活

  师:山谷中的回声也是测量山谷距离的好方法,你们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有趣的测量?我们下次再见!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6

  活动目标

  混龄教育活动是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间的活动交流,共同学习,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以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幼儿间的责任感和信任度,更好地发展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我们大连市实验幼儿园就一直立足于混龄教育的研究和实施。旨在把最美好的一切交给孩子。我依托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前期经验的积累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大班幼儿的活动目标是知道手和脚都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进一步积累测量的经验。大班幼儿的活动目标是能进行测量和记录活动,感知量的相对性。而混龄核心目标是能与同伴分工合作,乐意大胆尝试,体验用身体测量的乐趣。所以,本次我希望通过《我家的漂亮尺子》这一混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间的交流和交往,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使幼儿在欢乐的活动中长身体、开心智。

  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我依托于绘本《我家的漂亮尺子》,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体,在活动中添加了混龄元素。活动前后更是进行了近一步的延伸,使幼儿在活动中有了很大的提升。幼儿间的情感也有了更浓的融合。

  本次活动我主要针对于大班年龄和大班年龄的幼儿。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就大班幼儿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程度制定适合的活动,以方便幼儿的学习,从而让幼儿乐于参与,有兴趣尝试,让幼儿在自在探索中,发现办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效果

  活动前,我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规划,我结合中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把整个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活动开始前,我做了很多精心的准备。我为活动准备了多条小路,以供活动操作时的选择。还为幼儿准备了符合年龄特点的记录单,方便幼儿测量后进行记录。考虑到幼儿参与的人数和场地需要,我选择了三楼的教室进行活动。

  第一环节,计划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谈话导入,和幼儿共同进行经验的回顾,引出对于新知识的探索。

  活动开始之初,我带领幼儿们共同观看PPT,用谈话导入新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教师:我们平时常用的尺子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上面都有什么呢?

  教师:这些尺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平时常用的尺子上面会有数字、刻度,虽然它们的形状、长度不同,但是都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第二环节,探索环节。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先通过幼儿对故事的倾听和理解,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尝试,从而初步体验手尺测量的方法和乐趣。

  出示ppt

  教师:小豆子家也有一把尺子,但是这把尺子很漂亮,很神奇。它虽然没有刻度,没有数字,但是却可以量出物体的长度。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关于这把尺子的故事?

  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

  教师边讲述,边向幼儿渗透用手尺测量的概念和概念。

  ●脚尺

  教师:小豆子是怎样用脚测量的?

  教师小结:左脚右脚按顺序放上去,脚跟连脚尖,从头量到尾。

  教师:那后面有六条小路,请每组挑选一条喜欢的小路,从起点到终点,脚跟连脚尖量一量。并分别将量出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表格里。

  教师:那当一个小朋友在测量时,另一位小朋友应该做什么呢?

  教师:好,现在请两个小朋友间互相商量一下,做好取记录工具和测量的分工。

  测量活动开始。

  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的测量活动。

  活动后,大家进行交流。

  教师:请说说你测量的是哪条路,测量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进行测量。

  教师:那我有了疑问,后面的小路都是一样的长度,为什么大家测量的脚印数却不相同呢?

  教师小结:哦,我们知道了,即便是测量同一条路,但是因为我们脚的大小、长短不同,所以我们测量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再次出示ppt,讲述故事。

  教师:我们通过刚才的测量知道我们的小脚是一把很神奇的尺子。那我们身体还有哪个

  部分也可以作为尺子呢?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手尺的概念和用手尺测量的基本方法。

  ●手尺

  教师:妈妈是用什么来测量的呢?

  教师:妈妈是怎样用手来量的?

  教师简单的示范,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尝试,自己动手进行测量。

  教师:怎样才能让手尺尽量不变呢?

  教师梳理小结:是的,我们在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手尺张到最大,每个手尺都一样长,这样一个手接着一个手,首尾相接的去量,才能量的准确。

  教师:那现在老师想知道你们的身高是多少,可是没有尺子,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师:我们怎样量才能使量到的身高最准确呢?

  共同梳理注意事项:测量时身体要站直、要按照直线量得直直的,要把手尺张到最大,首尾相接的去量。

  教师: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请大家把量好的数据记录在这张记录单上,大果果量出的数据记录在大笑脸的旁边,小果果量出的数据记录在小笑脸的旁边。

  教师:好,现在请两个小朋友间互相商量一下,做好取记录工具和测量的分工。

  测量活动开始。

  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的测量活动。

  测量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交流测量的结果,并小结测量的方法。

  第三环节,回顾环节。本环节通过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环节。

  教师:其实,我们的手、脚都很神奇,它们不断能吃饭、走步,还能量量物体的长、宽、高。可以说我们的身体就是一把灵巧、漂亮的尺子。

  经验与反思

  本节活动是一节混龄活动,旨在让大班幼儿通过操作和合作能够积累测量的经验。而大班幼儿能够能进行测量和记录活动,并最终感知量的相对性。整个活动的目标设定是以指南为基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旨在激发幼儿数学探索的兴趣和测量经验的积累。整节活动我设置了计划、探索、回顾三个环节。活动中注重对幼儿观察能力、探索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孩子合作游戏。同时,活动中我还创设了相应的游戏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幼儿们都能够愉快的动手进行操作探索,在和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合作中积累自身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交流。当然,在活动中我也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活动中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握,对问题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同时也要注重对幼儿提问的积极有效的应答。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7

  【知识引入】

  尺子又称尺、间尺,是用来画线段(尤其是直的)、量度长度的工具。尺上通常有刻度以量度长度。有些尺更在中间留有特殊形状如字母或圆形的洞,方便用者画图。

  尺通常以塑胶或铁,不锈钢,有机玻璃制造,亦有以硬纸、木、竹,铝,皮革等制造的。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大班,在他们的笔盒里有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铅笔、橡皮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文具,尺却使用的较少。尺有什么用?怎样使尺子?大班生为什么要用尺?是幼儿感兴趣而又疑惑的问题。设计此活动目的在于扩展幼儿对尺的认识,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寻求,解决疑问,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满足幼儿渴求学习的愿望。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 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过程建议】

  1、 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分组讨论交流。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 集中交流。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4、 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延伸提示】

  1、 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 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博览会。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拃)及脚(脚印)作为自然测量的工具。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进一步积累测量的经验。

  3、乐意大胆尝试,体验用身体测量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记录表、笔、衣服,活动室内布置六条小路。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顾:我知道的尺

  1、师:你们认识这些尺吗?它有什么用?

  2、师:这些尺的长度、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幼:可以用来测量。

  教师小结:尺上面都有刻度,虽然它们的长度、形状不一样,但是都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我给你们介绍一个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多多,多多的妈妈测量物体都不用尺子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现场探索:理解"身体尺"

  1、手尺(引出长度单位"拃"的概念。)

  (1)师:妈妈是用什么来测量的?

  幼:妈妈是用手尺进行测量衣服的。

  (2)师:妈妈是怎样用手来量的?什么是"拃"?

  教师小结:把手伸直,从大拇指的尖尖头量到小指尖尖头这么长的距离叫"拃"。

  (3)这里有两件衣服,谁愿意来试试。

  师:你们认为他们测量的怎样?为什么?

  教师小结:后面一个手和前面一个手接起来,这样首尾相接才能量的`准确。

  手伸直一拃,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小指按住不动哦。

  再来,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又一拃。

  (4)师:怎样才能让手尺尽量不变呢?

  教师小结:我们在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手尺张到最大,每个手尺都一样长,这样一个手接着一个手,首尾相接的去量,才能量的准确。

  师:小手真有用,平常小手能做很多事情,现在小手还能做量一量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一把漂亮的尺子,它叫作"拃"。

  2、脚尺

  (1)师:多多用身体的什么部位量了哪里?上面的10和12是什么意思?

  (脚能不能做漂亮的尺子呢?用脚印来量到底是怎么个量法呢?谁能来试试?)

  (2)师:多多是怎样用脚测量的?

  教师小结:左脚右脚按顺序放上去,脚跟连脚尖,从头量到尾。

  (人有两只脚,一个脚印量完了,后面一个脚印可以接过来,脚跟去靠脚尖。原来我们身上的脚也这么管用,不但可以走路做运动,还可以做一把漂亮的尺子。)

  3、幼儿操作

  (1)要求:这里有红色、黄色和蓝色的几条小路,挑选一条自己喜欢的小路,从起点到终点,脚跟连脚尖量一量。并将量出的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交流:请说说你测量的是哪条路,测量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进行测量的?

  三、延伸部分:拓展经验

  1、师:多多家还有些什么?

  2、师:猜猜多多还会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量呢?

  (师:我们的身上就只有这两把尺子吗?我们的书还没有看完,后面还有好多页,漂亮的尺子也不止这两把。老师把书放在教室里,喜欢的话可以去看一看,看看到底有几把尺子?)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手、胳膊、脚,量量长、宽、高,我们的身体就是灵巧的尺子。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9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大班,在他们的笔盒里有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铅笔、橡皮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文具,直尺却使用的较少。直尺有什么用?怎样使用直尺?大班生为什么要用直尺?是幼儿感兴趣而又疑惑的问题。设计此活动目的在于扩展幼儿对直尺的认识,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寻求,解决疑问,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满足幼儿渴求学习的愿望。

  二、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尺子,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进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感受到和同伴一起探索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子,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四、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子。

  (1)分组讨论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子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子,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集中交流。

  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子。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子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子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子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4、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子,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子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子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子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子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子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六、活动延伸:

  1、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子”博览会。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10

  活动目标

  1、了解尺在生活中的用途。

  2、了解简单的测量方法,喜欢用尺测量物体。环境创设收集软硬长短形状制作材料等不同的尺若干。

  重点与难点

  了解尺在生活中的用途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体检时,医生是用什么给你量身高的?

  2、尺是什么样的?请幼儿从篮子里拿出尺看一看、摸一摸。

  3、你看到的尺是怎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尺上有竖线。

  4、尺上为什么都有竖线?

  二、认识不同的`尺

  1、教师请幼儿观察各种尺,说一说尺的不同。

  2、教师总结:尺有的硬有的软;有的长有的短。尺的形状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半圆形。尺的材料也有不同、有塑料的、木头的、金属的。

  三、说说尺的用途

  1、人们制造了这么多的尺,有什么用呢?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裁缝用尺量人的形体、用尺量布做衣服;哥哥姐姐用尺做作业;工人用尺做家具、造房子等。

  3、哥哥姐姐做作业时用的尺和工人叔叔造房子用的尺一样吗?

  4、你还见过什么样的尺?人们用它来干什么?

  四、尝试测量物体

  教师给每一小组长积木、游戏棒、纸条若干。

  请你选用一样物品,用尺量一量它有多长?价值分析:

  通过让幼儿观察尺了解尺的基本特征。

  引导幼儿知道,有了刻度人们才知道测量结果。

  通过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不同的尺有不同的功能。

  初步了解测量的基本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相关文章:

大班认识钟表数学教案11-03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月历01-29

认识球体大班数学教案11-30

《认识时钟》大班数学教案11-25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钟表03-15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日历03-16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日历11-06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01-04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半点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