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

时间:2023-03-07 11:00:32 教案 我要投稿

《鸟的天堂》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鸟的天堂》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鸟的天堂》教案15篇

《鸟的天堂》教案1

  教材简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景象。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3、感受南国风光的美丽及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自由快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两次经过了“鸟的天堂”,两次见到了不同的情景。谁能具体地来说一说。

  学生答。

  (师板书:树鸟)

  2、谁见过大树?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绘一下你见到过的大树。

  (高大的,参天的,几个人抱不过来的……)

  3、这样的大树,或者比这更大的树,你还想看吗?

  (播放课件,展示)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你是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大树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大树的?请大家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大树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说出自己的理由。

  2、学生读。

  3、交流:

  全身心地看,赞美地看,惊讶地看,疑惑地看……

  说理由时,就势读相关的语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作者是这样看大树的,那他又是怎样写大树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树的大?并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体会。

  2、学生品读。

  3、反馈:

  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并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四、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1、请你再读读第二段:

  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把它划下来,反复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2、出示:

  ⑴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着重理解体悟“一簇”、“堆”、“另一簇”、“一点儿缝隙”把这棵大榕数的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的景象写出来了。

  ⑵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颤动”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颤动”是怎样的动?

  (抖动的、发抖的。)

《鸟的天堂》教案2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决字词

  1、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教师正音:一拨兴奋

  3、生字教学

  1:榕树,白茫茫

  (1)什么是白茫茫?

  (2)一般来形容什么?

  (3)你能来说一句话吗?

  (4)课文中又是形容什么的呢?课件出示: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4、生字教学2:船桨、空暇

  (1)辨析字形:暇与瑕

  (2)辨析字义:暇与瑕

  (3)语境理解:应接不暇——

  5、生字教学3:耀眼

  (1)认识偏旁:耀

  (2)理解字义:什么样的光?

  (3)右半部:羽

  (4)练习书写:耀

  6、完成学习报告单

  [辨课: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块的形式出现,针对性强,教师指导也很扎实。]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梳理写作思路: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2、分清段落:树——鸟

  3、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修改报告单第一栏。

  4、梳理学生的质疑问题。

  [辨课:化极少的时间理清文本写作脉络,提翎而毛顺,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清晰的思路。]

  三、第一次走进“鸟的天堂”

  1、老师读课文第1——6自然段,学生想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自读想像加深体会。

  3、交流:作者哪些词句为我们展示了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

  (1)……真是一株大树!

  (2)教师范读,强调“一株”,为什么?(板书:一株大树)

  (3)这株大树到底有多大呢?教师出示图片,生惊叹。

  (4)感情朗读

  (5)“株”能否改成“棵”?

  4、学习第8自然段,交流报告单:你读出了什么?

  (1)绿、生命力强

  (2)理解:一簇——(板书:枝繁叶茂生命力强)

  (3)感情朗读,读出逻辑重音。

  (4)这时你想说什么?(生机勃勃)

  (5)玩味“颤动”一词的妙用。

  (6)感情朗读

  (7)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画出第一句,思考与下面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8)出示视频,教师范读。

  (9)学生用一句话来赞美大榕树。

  (10)反复朗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1)这美丽的背后蕴含着什么?(生命力、顽强、茂盛、独特的美)

  (12)这鸟的天堂里为什么没有一只鸟?

  [辨课:品词析句,披文入情,这是传统语文的精髓。教者运用得当,效果较好。]

  四、再次走进“鸟的天堂”

  1、这里的鸟的天堂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2、结合学习报告单,再读重点段落,想想作者哪些词句为我们展示了鸟的特点?

  3、板书:群鸟飞舞。从大的,小的,黑的,白的,你又看出了什么呢?(教师小结作家语言的简练。)

  4、玩味几个“有的”,体会到什么呢?(板书:自由快乐)

  5、指名读第13自然段,思考又写了什么?(板书:叫声好听)

  6、作者为什么要单独写画眉鸟呢?(作者揭示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7、自由解答学习报告单中的疑惑。重点解决: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快乐自由安全的地方)

  8、布置作业:

  (1)修改学习报告单中的二三四项内容,下节课交流。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辨课:比较欣赏的是作者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兼顾,另外学习报告单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也很好奇,可惜没有参与真实的课堂之中。]

  比较研究:

  这是一堂比较理想的小学语文课。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生字教学很扎实,二是品词析句很到位,三是言语形式得到应有的关注。既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传统思想,又能体现现代语文新的思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区别还是比较明显,这个差异表现在言语实践活动的训练力度上,小学教学偏重于感性认知,中学教学则向前推进了一步,强化了言语技能的迁移。另外在创造性阅读方面,中学语文走在了小学前面。对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案的方式,解放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更大力度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型发展。]

《鸟的天堂》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做巢、树梢、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创设情境。

  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2、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板书)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2、自读课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3、检查。

  ①标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读。

  ②组成小组、轮读课文,互相检查读音。

  ③课文写了什么景象?(相机板书:榕树鸟)

  三、再读课文,细细体会,把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榕树”、“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认真读读直接描写它的段落。

  2、你特别喜欢的语句用“——”画出,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3、自读相关段落、语句,圈圈画画。

  四、按照学生意见,选择学习内容,随机学下任一方面:

  重点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静态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找出作者描写榕树的句子勾画体会,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①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简笔画板书让学生了解“绿叶的多”、“枝上生根”等特点。

  ②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对学生各自的见解均给予肯定。

  ③通过教师参与的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感受。

  ④通过自己对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园的树。”

  重点学习第12、13自然段,体会“群鸟纷飞”的动态美。

  1、播放“群鸟纷飞”的课件,让学生形象感受这部分动态美的描写。

  2、教师引导: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尽情地感受这部分语言文字描绘的美。

  (学生可站、可坐、可请老师、可找小伙伴)

  3、利用学生美术课上画的小鸟,并把它们“放飞”到大榕树上(配上欢快的音乐)

  4、引导学生想象小鸟在榕树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5、再读课文,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五、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1、播放“小画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画眉,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可写一段文字,读一读;可写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笔,画一画……)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种,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3、交流感受,教师相机评价,指导。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板书:树鸟

  师: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到鸟的天堂去参观参观,看看生机勃勃的大榕树,认识认识伶俐可爱的小鸟。好!现在让我们划着小船,一起走进鸟的天堂。

  二、学习第2大段

  师:呀!前边的河面渐渐地变窄了,我们看到什么?

  生:榕树

  1、浏览课文第二段,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

  远-----近。远看(56)近看(79)分别在哪节?

  2、远看大榕树是怎么样?朋友们都争起来了,你听!

  注意:教师将先由学生录好的磁带播放一次!

  学生甲:哇,好多的榕树哦!

  学生乙:什么好多榕树呀,这是一棵!

  学生丙:不对不对,明明就是两棵嘛!

  3、到底是几棵呢?我们来看看榕树的真面目(出示图片)

  生:是一棵大树

  4、对呀,这棵榕树真是非同一般呀,这个朋友说是一棵,而那个朋友说是两棵,其实它的真面目:是_______一棵大树_______(生齐答)板书:大

  5、是,下面自由读7、8自然段,作者近看大榕树写了那些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生:丫枝叶

  追问:枝有什么特点?(找出句子,读句子,有数不清的丫枝……)

  老师用一个字来概括枝的特点板书:奇

  6、近看大榕树从枝写到叶,看看树叶有什么特点?____出示第8自然段幻灯(读句子)

  这段课文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请你用“------”将联想的句子划出来。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有了这些联想,把静物写活了,写出了它的生机勃勃)

  谁能像老师一样用一个字概括这段话?(茂)

  7、生读:那你也可以用富有感情的语气读读这两句,你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师:如果你站在这样的大树下你想怎么说?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句话包含作者怎么样的感情?(赞叹惊喜)板书:赞美

  8、有感情朗读第8自然段。

  9、船在树下泊了片刻(…………)生接读。

  10、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主要写了大通书静静的美,为什么没看到一只鸟?(栖息)

  11、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怎么样的场面呢?这次是在早晨,阳光明媚,我们又到了鸟的天堂。

  三、学习第三大段。

  1、听课文12自然段录音,找出课文中的一对反义词。(清静——热闹)

  2、为什么热闹呢?你从哪些句子看到热闹?幻灯出示:到处都是……

  A齐读——B分析:那些词说明鸟多?——C女同学和男同学分读)板书:叫飞扑

  3、在13自然段中哪个词也能写出鸟多?指名朗读(应接不暇)

  4、“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不过来。课文指鸟太多,作者眼睛都来不及看。

  请你找出课文的句子读一读(生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生说)

  作者写了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后,又特写了一只?(画眉鸟)

  5、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先总写后分写,从面到点,抓住事物的特点,就写得更具体了,也更加表现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

  6、齐读这一句。

  7、练习(联想):结合图片幻灯出示

  这儿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很快活,有的的还有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展示了它的静态美(板书:静)。第儿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时候,展示了小鸟的动态美。(板书:动)所以作者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齐答)

  大自然中,像这样的奇观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新的知识,现在让同学们自己去寻找大自然的奥秘,并仿照《鸟的天堂》用一段话把这处景物描述下来。

《鸟的天堂》教案4

  一、设计理念: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式,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教学重点是想想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体会“鸟的天堂”之美,鼓励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把握好的词句,善于积累,运用,并能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感受。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教师和同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每一个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中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我这次讲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这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傍晚,群鸟已经归巢,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并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清晨,正是群鸟出巢的时刻。重点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充分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快乐。结尾时又由衷地写出了“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除此之外,他们的形象思维正不断地丰富与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但好奇心与求知欲依然很强。这些都使本课教学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

  四、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式。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排,本组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在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时,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制定如下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学难点是理解“鸟的天堂”为什么的确是鸟的天堂,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

  六、教法分析

  1、本篇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奇丽的“天堂”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语言表现形式简洁,有节奏,有乐感,谱写的是一曲动人的生命力的赞歌。因此,我将借助多媒体机器采用“情境教学法”,用画面再现情境,用导语创设情境,用朗读感受情境,渲染情境,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以此优化全文的教学情境。

  2、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悟情。教师的范读,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学生的多层次读,旨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语言,陶冶情感。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么分的?课文的哪一部分讲的是大榕树?哪一部分描写了鸟的场景?

  出示学路建议一

  二、 精度课文,感受情趣

  (一)学习“大榕树”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描写榕树样子的.词句。思考:作者看到的大榕树是什么样子?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描写大榕树的?

  2检查反馈:

  大榕树: 1.大

  学生交流

  (1)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2)重点体会“真”字。

  生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生读: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生读: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堆”。(说明树叶的多而密)

  生读: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4)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你体会出了什麽?

  3.看图片: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出示学路建议二

  (二)学习“鸟”的部分

  过渡: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见到了什么?作者写出了鸟的什么特点?找出重点词句。

  1.出示图片:“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检查反馈:

  指名朗读描写鸟的特点的词句,提问:哪些句子写出了鸟多的特点?

  指导朗读,配合课件,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感受鸟之多。

  5自由读课文第12 13自然段,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想想这种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1)生读: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理解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生读: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理解“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用“应接不暇”(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生读: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理解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生读: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从中体会到了什麽?(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

  投影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7.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正的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三、 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1.2 自然段有关内容,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 2自然段有关句段,尝试用静态 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的意思。讨论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八、板书设计

  大榕树 大 茂盛

  鸟的天堂(静态)

  鸟 多 欢快

  (动态 )

《鸟的天堂》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榕树 ”等词语。

  2、通过多媒体来理解和感知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5、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6、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天堂》。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我们内心在问:天堂比喻什么天堂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出示课题:鸟的天堂

  二、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3、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照耀:(强烈的光线)照射。本课指叶子十分翠绿明艳。

  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静寂:指没有声音;很静。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的确:完全确实;实在。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

  白茫茫:形容一望无边的白(用于云、雾、雪、大水等)。

  纠正:改正(缺点、错误)。

  逼近:主动地靠近、接近。

  不可计数:不能计算,形容很多。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雨》《雾》《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2、写作背景

  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有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奇特的大榕树。树冠大得出奇,浓阴笼罩着约20多亩的土地,独木成林。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成了鸟的天堂。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朝出晚归,灰麻鹤暮出晨归,一早一晚,鹤群一出一归,盘旋飞舞,掩映长空,嘎嘎而鸣,蔚为壮观。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4、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5、带着问题读课文:《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玩。

  第二部分:(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三部分:(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四部分:( 14 )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桨、榕、纠、桩、涨、塔、梢、暇、眉、抛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木+庄=桩 木+容=榕

  氵+张=涨 木+肖=梢

  (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

  榕—木+火=熔 暇—日+王=瑕

  晕— 日+扌=挥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桨、榕、纠、桩、涨、塔、梢、暇、眉、抛”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桨:下边的“木”字要扁,撇和捺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纠:左窄右宽,“纟”要写的小一些。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桩: “木”字要小,“庄”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榕:左窄右宽,“谷”字上面的撇、点要小,下面撇和捺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涨:“氵”和“弓”偏左,“弓”字变窄。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塔:“土”左偏旁时要变窄小,横变成提。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梢 :“木”字要小,“肖”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暇:左窄右宽,“日”旁,不要写成“目”。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眉: 上小下大要的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抛 :“扌”字要扁,“九”要舒展。

  组词、造句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陆续 白茫茫 榕树 纠正 不可计数 树梢 应接不暇 画眉

  (四)课堂练习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与赞美。

  四、布置作业

  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五、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十四个生字和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⑴ 读准字音:

  “颤”读 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 yìng;“一簇”中“簇”读 cù;“隙”读 xì。

  ⑵ 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 ”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

  质疑问难。

  二、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三、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 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

  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 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

  ⑴ 描写“大”的语句:

  ①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

  ④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⑤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⑵ 描写“美”的语句:

  ① “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② “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③ “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出示投影片: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5、指导朗读:

  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再读思考: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⑴ 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

  ⑵ 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读:

  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四、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2、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三课时

  〖明确目标

  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投影出示自学提纲

  默读思考集中交流、整理:

  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

  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

  “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

  五、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用“ ”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___”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中国点水花。

《鸟的天堂》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3.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教学难点

  1.理解句意: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文中五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鸟的天堂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的远景、近景图,鸟的天堂中众鸟纷飞的录像;出示有关练习题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有些榕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成天在树上飞呀,叫呀,生活得那么自由,那么欢乐,所以人们把这儿叫做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二、资料交流,解决问题。

  1.针对以上问题,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2.检查交流情况。

  (1)能利用资料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如:鸟的天堂在哪儿?鸟的天堂里有些什么鸟?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老师随机利用课件或展示台展示有关资料。

  (2)不能解决的问题存疑,留待理解课文时解决。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谈谈你进行了怎样的预习?

  1.学生谈到生字新词的问题时,出示课件(或小黑板)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不可计数逼近静寂留恋停泊一株缆绳颤动

  应接不暇一簇纠正缝隙昨天灿烂桨错过

  2.学生谈到读书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进行评议。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榕树大、鸟儿多等)

  五、再读课文,理清内容。

  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那美丽神奇的景象。你们愿意再读读课文吗?

  1.默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中又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分别在书上做好标记。(给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

  (1)填空练习:

  课文写了作者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只看到了,没有看到,所以他认为;但当他第二天再经过时却看到了,他觉得。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解决简单的问题,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整理。)

  3.全班交流:

  解决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还不能解决的继续存疑,老师将与课文重点部分密切相关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

  2.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为什么说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第二个不加?

  3.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

  5.“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

  六、作业:写字。

  提示:“株、桩”分别由“朱、庄”加木字旁组成,“纠、错、昨”与“叫、借、作”比较记忆,知道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浆”是上下结构,注意与“将”区别。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给本节课留下了许多要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追随巴金先生去鸟的天堂感受那里美丽和谐的景象。

  二、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1.作者第一次来鸟的天堂,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板书:大榕树)

  2.指名读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

  ①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请找出有关语句。

  ②课文描写了大榕树的哪两个特点?

  3.交流。

  ①读一读你找的句子,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

  (板书:远、近)

  ②句子中的“逼近”可换作什么词?表示什么意思,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4.(课件展示)就是这样的一株大榕树,作者从远到近,又描写了大榕树的两个什么特点?(板书:大、美)

  5.四人小组讨论,画下你找到的描写榕树“大”和“美”的句子,并读一读。

  6.出示句子,感受榕树的“大”和“美”。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我看清了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1)自由读句子,从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树大、根多、枝多)

  (2)你能用另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计数”吗?(“不计其数”)

  (3)“卧”字说明了什么?想象: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能用你学过的词语赞美一下大榕树吗?

  (4)读句子,体会榕树的大!

  (师范读,生评价,指名读)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齐读句子。

  (2)“堆”说明了什么?(茂盛)

  (3)榕树什么时候的叶子是翠绿的?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令它们发光?

  “颤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颤动?请给它换个词,比较哪一个更合适?“新的生命在颤动”是什么意思?

  (4)面对一株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指导读句子。

  (男生读,评价,女生读,范读,齐读)

  7.在这两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哪几个方面来写?(板书:枝、干、叶、根)

  8.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作者笔下的大榕树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宁静、悠远、美丽、幽雅)这种对事物静止状态的描写,我们称为静态描写。(板书:静态)

  三、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1.第一次来鸟的天堂,作者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大榕树的静态美,第二次,他又看见了什么?

  课件展示。小鸟出来了,鸟的天堂里出现什么壮观景象?

  2.学生观看录像,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3.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这种热闹情景?(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4.为什么出现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什么把小鸟给引出来了?找出句子,朗读体会。

  5.从这段描写中,你又知道了什么?(鸟的种类多,大小、颜色不一,形态各异)

  6.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找出一对反义词:静寂——热闹)

  7.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从哪儿看出作者“应接不暇”。你能用“应接不暇”说一句话吗?)

  8.哪一只小鸟引起了巴金爷爷的注意?找出句子,读一读。小画眉为什么兴奋?它会唱些什么呢?

  9.如果你就在鸟的天堂,看到这些,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个别读,评价,齐读)

  10.你觉得小鸟出现后的热闹场面,和大榕树的宁静幽雅有什么不同?这种对处于活动状态的事物的描写,我们称之为动态描写。(板书:动态)

  11.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然名不虚传。

  四、再读课文,练写解说词。

  1.从描写大榕树和众鸟纷飞的情景中选择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2.师: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通过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和对众鸟纷飞的动态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美。现在,“鸟的天堂”已经成了一处旅游观光胜地,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一篇解说词,介绍那里的美丽景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解说词。

  4.现场解说。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8、9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先后两次欣赏了鸟的天堂里一动一静的美丽景致,当他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感受作者的留恋与赞美之情。

  1.指名读最后一段,找出写巴金爷爷离开时心情的有关词句。

  2.为什么作者对鸟的天堂有一点儿留恋?

  3.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为什么说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第二个不加?

  4.除了留恋,从这句话你还能读出什么?(赞美)

  5.指导用留恋、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全文。

  1.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2.“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什么?(大榕树)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联系上下文找出原因。(①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②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3.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

  4.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5.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6.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7.师总结:

  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哪!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四、作业。

  1.选词填空。

  陆续继续连续

  (1)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2)我们学校()三年被评为“文明卫生单位”。

  (3)同学们()走进了会场。

  2.读读下面的词语,用“逼近、应接不暇”各写一句话。

  不可计数逼近静寂留恋停泊一株

  应接不暇一簇纠正缝隙昨天灿烂

  3.课外找一找,读一读巴金先生的原文。

  备课参考 巴金简介

  巴金,(1904-20xx),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有小说《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等。

  关于榕树

  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的叶、根、树皮均可入药。

  关于“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荫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时,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一说是《小鸟的天堂》),更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天马河中有游艇,可供游客观鸟和游玩。

  巴金简介

  巴金,(1904-20xx),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有小说《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等。

  关于榕树

  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的叶、根、树皮均可入药。

  关于“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荫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时,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一说是《小鸟的天堂》),更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天马河中有游艇,可供游客观鸟和游玩。

《鸟的天堂》教案8

  一、设计理念: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利用问题、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读中议;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深刻领悟鸟的天堂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榕、桩、恋3个生字,理解陆续、颤动、应接不暇等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联想的作用。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情感目标:

  感受南国风光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

  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

  五、教学设想: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一系列问题要素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基于此认识,我们设计了依托教材、借助问题、运用语言的`学习思路,促使学生积极地研究课文,理解、收集、整理、运用有效信息。

  六、教学准备:

  课前指导预习、课件、收集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预习。

  预习提纲:

  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运用有关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想象一下你脑海中的鸟的天堂。

  ③借助网络简要了解鸟的天堂。

  ④仔细读课文,想想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⑤把课文中最能体现鸟多的语句划下来。

  ⑥试着找出课文中感情洋溢含义较深的句子。

  2、记录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

  (二)检测预习,初解问题。

  1、检测预习:

  ①指名朗读字、词,特别是多音字数、干。随机正音、评价。

  ②完成作业本第1、2二题。

  ③说说课文描述了怎样景象?

  2、小组讨论交流各自问题卡上的问题,初次解决问题。

  (三)集体反馈,分析问题。

  1、小组代表提出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教师板书问题,梳理归纳。同一问题不再重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解决板书的问题。

  3、集体讨论交流,再次解决问题。教师擦掉已解决的问题。

  4、确定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

  (四)再读课文,探究问题。

  1、学生再次读课文自主探究重点问题。

  2、教师设问、点拨、引导,启发学生探究重点问题。

  ①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呢?

  昨天我看到了什么?(板书:大榕树)

  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

  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请找出描写榕树的词句。

  你读懂了写榕树的哪些词句?

  ②因为没有看到一只鸟,作者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

  第二天我看到了鸟,为什么两次看到的景象不同呢?(板书:黄昏,早晨)

  找到写鸟的段落,和同桌一起读几遍。

  想想自己喜欢哪些句子,用横线划下来。

  (五)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集体讨论,以读为本,解决问题。

  榕树:

  第7自然段

  好大的榕树,好多的枝干,纵横交错,多么奇特呀!放录像,范读。

  一起美美地朗读。

  第8自然段

  ①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能不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把那么多的绿叶读出来。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②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自由朗读。

  比较:(那叶子真绿啊,颜色真明亮啊,富有生命力。)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原句穿插了联想,把树当作人来描写,显示出了它的勃勃生机。)

  你更喜欢哪一句?自己思考后,在小组里讨论。

  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

  放录像,引读:这么多的绿叶可是生命的象征啊,瞧,那么多的绿叶――

  小结:好大的一棵树,多么茂盛的一棵树,我们每个人面对这棵美丽奇特的树时,都会让我们的心和作者一起赞美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儿:

  你喜欢哪些句子?说理由。

  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见那只,第三只又飞走了。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板书:到处 到处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有 有 有)

  有感情地朗读。

  看录像,引读:这里的鸟真多啊,到处――

  画眉鸟:

  作者说画眉鸟兴奋地叫,它的歌声真好听,你想画眉鸟会唱些什么?(穿插思想教育:我们要爱鸟,争做一名大自然的卫士。)

  我们邀请女生通过朗读展示画眉鸟的歌声。

  总结:引读12~13自然段,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六)检测目标,开放问题。

  1、扩展延伸

  过渡:许多名家游览之后即兴而作,写了很多关于鸟的天堂的文章。

  ①网上浏览名人佳作。

  ②推荐作品:鸟的天堂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这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如果大家还想继续欣赏这南国的风物,就请读一读巴金的《旅途随笔》。

  2、检测目标

  ①背诵课文最后三自然段。

  ②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木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 ,到处都是 。 的, 的, 的, 的,有的 ,有的 ,有的。

《鸟的天堂》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桨、榕、纠、逼、潮、禁、暇、抛”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大榕树的茂盛和生命力强的特点。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初步了解静态描写。

  4.拓展阅读,积累语言,能加入自己的理解介绍“鸟的天堂”。

  二、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大榕树的大和生命力强的特点,感受大榕树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能加入自己的理解介绍“鸟的天堂”。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全文。

  1.在你们的心中,怎样的地方是“天堂”?板书“天堂”怎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板书“鸟的”

  2.巴金爷爷笔下的“鸟的天堂”,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那儿有一株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大榕树,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每天清晨,万鸟齐鸣,凌空翱翔,形成了南国的一大奇观。请带着你对“鸟的天堂”的美好想象齐读课题。

  3.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4.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1)读句子,注意生字的拼音。课件

  ①三支桨(jiǎnɡ)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yuè)曲。

  ②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shù)目不可计数(shǔ)。

  (2)读词语,注意带点字的拼音。课件

  rónɡjiūbīcháojīnpāoxiá

  榕树纠正逼近涨潮不禁抛在应接不暇

  ·······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到底是四年级的学生,能在预习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见闻,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见闻,最后又写了哪些内容呢?板书:次数→一→二

  第一部分(1~9):“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板书:(1~9)

  第二部分(10~13):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板书:(10~13)

  第三部分(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2.一株榕树便是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三)品读“榕树”,学习写法。

  1.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伴着黄昏板书:黄昏的红霞,走近这株神奇的树,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朗读,也可以看屏幕。(课件配乐朗读7、8自然段。)

  2.你仿佛看到了一颗怎样的榕树?板书:榕树(引导体会:“大”、“绿”、生机勃勃、茂盛等。)板书:茂盛、生机勃勃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它的?从哪个句子中体会到的?板书:由远及近

  4.“逼”字可以换成什么词?作者在这里用“逼”字说明了什么?

  5.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划出描写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的句子(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6.汇报,交流:你从哪儿体会到榕树的茂盛?。

  相机:(1)谁来读这一句(课件“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①突出了“真是”——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什么?(真的是第一次看见这样奇特的树,很惊讶。)

  ②突出了“大树”——你听出了什么?(榕树确实很大。)

  ③突出了“一株”——说说你要表达什么意思?(是一株榕树,而不是开始说到地许多株,或是两株。)

  :语文就是这样有意思,不同的读法我们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受。让我们一块儿齐读这一句,读出你的感悟。

  (2)你说说“不可计数”的意思。榕树枝干的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能从课文中找相关句子读一读吗?(“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

  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图片)介绍: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当它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渐渐粗大,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所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停顿一下后)相当于100多个教室(停顿一下后)。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出来。

  (3)还有哪个句子写出了榕树的茂盛?(课件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这是一个什么句?(拟人句)这个“卧”字仿佛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板书:静态请把这种安宁的感觉读出来。

  (4)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榕树,引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生齐读第7自然段。)

  7.继续交流,作者还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

  (1)请反复轻声自读第8自然段,把你的疑问提出来。

  (2)指名汇报,学习小组长记录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能解决几个就解决几个。

  (4)指名汇报,互相补充。

  (5)指导朗读:

  ①榕树的生机勃勃就表现在:那风吹是——新的生命,那鸟动是——新的生命,那阳光的照耀是——新的生命,那新发的嫩芽是——新的生命,所以(齐读)课件“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强调:新的生命)

  ②这是树叶在颤动,是生命在颤动,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赞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强调:颤动)这也是我们的心在赞叹——(齐读):课件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8.让我们用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吧!齐读7、8自然段。

  (四)拓展阅读,迁移练笔

  1.师:巴金爷爷不愧是语言大师,了了数笔,便把观察的时间、景物、特点、顺序、的方法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板书:时间、景物、特点、观察顺序、写法。而榕树那宁静、充满生命活力的美更像一首优美的诗静静流入我们的心田。

  2.同样是榕树,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描述。同学们,课前,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描写榕树的精彩片段?请同座交流一下。

  3.假如你是第一只飞到这儿的鸟儿,将怎样用几句话描绘它的美,以吸引同伴们到此安居?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可以用课前收集到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4.全班交流。

  相机:课件

  在你们美妙文笔的召唤中,一只鸟儿飞来了,一群鸟儿飞来了,千万只鸟儿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齐读)——鸟的天堂。

  (五):文学巨匠巴金爷爷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呢?我们明天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

  板书设计(含第二课时):

  25鸟的天堂

  次数时间景物特点观察顺序写法

  一(1——9)黄昏榕树茂盛、生机勃勃由远及近静态

  二(10—13)早上鸟儿多、欢快由面至点动态

  (:14)“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鸟的天堂》教案10

  语文教案-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18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寂静、应接不暇。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3、找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读一读,能够读出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读、悟、议

  教学过程 :

  一、课题导入 ,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出示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思考: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2、每次看到了什么景象?用“---------”找出有关的语句。

  3、每次看后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划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课文写了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见了 ,没看见 ,所以他认为 。但当他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却看见

  听见了 他感到 。

  2、《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感情朗读,评读。

  四、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喜欢那一次?你能读给或将给你的同学听听吗?

  五、这篇课文作者写的很美,你认为那些地方写的没?为什么?

  六、小结:

  板书设计 :

  课文写了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见了 ,没看见 ,所以他认为 。但当他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却看见

  听见了 他感到 。

  教学反思: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后,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评议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让学生看着早上没有鸟的这一棵大榕树,启发学生想想说说,“百鸟欢闹”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在教学中,我还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比较、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

《鸟的天堂》教案11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浙江省松阳县谢村乡中心学校 叶关玉)

  教学目标:

  1、认识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体会大自然的美。

  2、分辨课文中写的事物与联想,体会这些联想的作用

  掌握生字,理解“颤动、应接不暇、留恋、逼近、展示”等词语。

  3、理解为什么“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体会静态与动态描写方法。

  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难过风光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联想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跟着作者到过“鸟的天堂”,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什么呢?

  板书:第一次:黄昏 榕树

  第二次:早晨 鸟

  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

  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景象是不同的,你喜欢作者那一次的描述,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说说你的意见。(讨论后提问,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

  过渡:好,我们先和作者一起欣赏榕树。

  你喜欢作者描写榕树的那些句子,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下列(1)、(2)句子,并让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请同学们看看挂图、读读句子,你喜欢作者的描写吗?结合图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指名让一位学生上台指着图说。)

  B、小结:这句话写出了榕树“枝上又生根”,有许多“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所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作者看了会觉得怎样呢?(惊奇)

  板书:枝干多

  c、谁能把作者的感受读出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来读)?

  (2)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问:你喜欢这句话是因为作者把榕树的什么写了出来?指名说说。(写出榕树茂盛、充满生命力)

  板书:茂盛

  A、少茂盛呢?谁来说?

  (榕树的茂盛表现在叶子多而密;颜色鲜艳、明亮、富有生命力。)

  B、“颤动”是指叶子怎样,谁可以做“颤动”这个动作(“颤动”是指微风吹动下一闪一闪的样子。)?

  问:读了“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作者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而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谁愿意把你想到的画面说出来?(方佛看到大榕树的树叶绿得耀眼,绿得发亮,一闪一闪的样子,使人感到大榕树充满活力的勃勃生机。)

  C、看到这充满生命力的大榕树,作者的感受怎样,指导学生读。

  D、再读最后一句话: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里包含着怎样的感情,你悟出了吗?读出这样的感情。(读出赞叹、惊喜之情。)

  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学法,迁移运用,继续学习课文第三段。

  小结学法:刚才我们学了“大榕树”这一部分,作者抓住榕树大、茂盛、充满生命力的特点来写,对大榕树进行静态的描绘,突出静态美。我们学习的方法是:(1)找自己喜欢的`句子;(2)说喜欢的原因;(3)读出喜欢的感情。那么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学习课文第三段。

  板书:静态

  过渡: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天堂”原比喻幸福美好的环境,这里比喻特别适合鸟儿生活的环境),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呢?(榕树茂盛幽静。农民们不许人来捉他们)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作者心情会怎样呢?

  创设情景: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这一次在早晨,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起初四周围非常清静。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请一位同学学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老师拍手),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出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很多同学学鸟叫)。我们继续拍掌(掌声不断)。树上就变得很热闹了。

  作者怎样描述树上热闹的景象呢?(根据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A、“我”注意地看着这么热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呢?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我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看漏了那只,第三只有飞走了。)

  “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作者怎样写自己的眼睛“应接不暇”,写出了当时的什么心情?

  B、作者终于看清了一只画眉在兴奋地唱着好听的歌,表达作者的什么感受呢?你可以把作者的感受读出来吗?(读出对画眉鸟的喜爱之情)

  看幻灯体会众鸟纷飞的奇妙景象。并练习(联想):这儿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很快活,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小结: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看见许许多多欢快活泼的鸟。着重写了鸟的大小、颜色、活动的变化,这是动态描写。 板书:动态

  当我们的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流去时,我感到怎样?谁愿意把原文中的话读出来?

  作者发出由衷地赞美:“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A、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因为这是引用朋友的说法。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因为这是自己亲眼看到的确确实实的景象,这句话既表明“鸟的天堂”的名称是名副其实。又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发自内心的赞美和留恋。

  B、齐读。(读出作者的感受。)

  四、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讲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作者描述的方法也不同,有静、有动,同学们都喜欢。这是因为作者能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所以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写出自己的感受。我们应该像作者那样才能够写出好文章。

《鸟的天堂》教案12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认识南国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榕树上中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 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掌握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

  2.理解重点语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难点:

  学习、体会做这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语句情中研读,境中探究。

  教学用具:

  媒体课件,朗读录音,字词卡片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思考:“天堂”是什么意思?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二、自由读文,理解课文内容

  1、思考:作者几次到鸟的天堂?

  2、指名读第一次、第二次到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三、指导分段:

  思考:(媒体课件出示)

  1、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

  2、文章开头就写了“我们”已经到了鸟的天堂么?

  3、在到鸟的天堂前写了些什么?

  4、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还是我们在鸟的天堂吗?

  5、课文可分几段?

  四、学习第一段

  讨论回答:

  1、这段讲“我们”在去鸟的天堂的路上,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你从对天气和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们”又怎样的心情?

  3、感情朗读第一段。

  (评析:从题目的关键词语入手,设疑激趣,直奔文章重点。文章较长,第一课时从整体入手,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围绕学习问题进行讨论,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

  第二节

  一、引言:上节课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课文,分了段,学习了第一段内容,那请同学们思考:

  师:我们已经陪伴着作者两次游览了鸟的天堂,那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书上的句子来回答。)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课件出示这个句子,全班齐读。)

  师:观察句子,发现了什么?

  生:有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一个有引号,一个没有呢?

  师:还有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师:同学们问题抓得真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教师板书: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师:好,以上问题我们在学习课文中逐步解决。

  (评析: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感受谈起,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仅仅抓住重点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引导学生去探索。)

  二、学习新课

  师: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鸟没有?

  生:没有。

  师:那看到了什么?

  生:大榕树。

  思考:那文中是怎样描写大榕树的呢?

  (学生自由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读后交流,读懂了描写榕树的那些内容或语句?

  生:我读懂了:“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有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句话是说榕树枝干多,不可计数,也从侧面讲榕树非常大。

  生:我读懂了:“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这句话是讲榕树特别大。

  生:我读懂了:“那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句话是讲榕树的叶子多而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大 :枝干不可计数

  茂盛:叶多而密

  师:“不可计数”怎么理解?为什么会枝干这么多呢?想知道么?

  生:想知道。(学生理解“不可计数”)

  师:“不留一点缝隙”说明什么?

  生:叶多、密、茂盛

  (出示投影:指名到黑板前说出枝、 干、 根)

  师:一起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有无新的了解?

  投影描写“我有机会……伸进泥土里。”的媒体投影。

  师:枝上生根也是根,为什么它会伸进泥土里呢?这说明什么?

  生:这是因为土地潮湿,垂下来才会伸进泥土里,天长日久也成了树干,这不仅说明榕树大,也说明榕树很古老。

  师:这是榕树特有的美,应该怎样读呢?(师指多名学生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真有感情。

  师:继续看书,还有新的发现吗?文中除了描写榕树大、茂盛外,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绿。

  师: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些榕树不仅绿,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师:(出示媒体课件)美吗?

  生:美。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品词析句,感受到了榕树的大、绿、茂盛,进而感受到了榕树的美。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识。)

《鸟的天堂》教案13

  情景说明: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副其实,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身临其境 探索创新 实现对话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及反思。

  教学要求: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难点:分辨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教学准备:“鸟的天堂”投影片一套。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引领学生走进“鸟的天堂”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1—4自然段),把你知道的内容告诉给大家,教育论文《身临其境 探索创新 实现对话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及反思》。

  生:(自由回答)

  生:我知道了时间、地点、人物。

  师:(过渡)船快到了河中心,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许多株茂盛的`大榕树。

  板书:大榕树

  二、与榕树对话

  师:同学们,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吗?(出示投影片)

  生:是

  生:不是

  师;从投影片上可以看出,榕树具有什么特点?

  生:榕树很大,是一株

  板书:远看——枝大叶茂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7—8自然段,把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告诉给同学们,大家一起学习。(出示投影片,学生观察,想象情景)

  师:你会怎样赞美大榕树?

  生:(给学生自由充分发言回答问题的机会)

  生:近看是一株大树。

  生: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生根,绿叶多,翠绿的颜色,明亮。很奇观。

《鸟的天堂》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个人的阅读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和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知道著名作家巴金吗?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巴金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这节课,我们就在巴金先生的引领下,一起走进我们南国的一个梦境般的地方——鸟的天堂。(板书课题)

  2、配乐讲述传说。

  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

  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这就是——齐读课题。

  3、揭题,读题

  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呢?

  生自由交流(景色优美舒适……)

  我在网上下载了不少“鸟的天堂”的图片,它确实如你们所想象的,是个很美的地方。只看图片,就是一种享受,让人陶醉,它的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和感受再读课题——

  3、学习生字词。

  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这儿有三个生字,三个多音字,看他是否全读准了?

  (课件出示:一簇簇不计其数树梢做巢应接不暇兴奋)

  (1)正音;

  (2)理解“应接不暇”;

  (3)指导书写“巢”和“暇”。“巢”上部分是三个“﹤”,要写的匀称,这是鸟的一家三口,下面是个扁“日”是鸟的窝,建在这树木上,所以“巢”就是鸟的——家。“暇”是日字旁。

  4、理清层次。

  借助预习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汇报交流。

  到底是六年级的学生,能再预习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且理清了文章的。你们的表现让我感到骄傲。下面清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两词去了鸟的天堂后,有怎样的感慨?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

  堂啊!

  指导朗读:能不能把这感慨的味道读得再浓一些?突出“的确”,齐读。

  5、质疑。

  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

  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二、重点读“树”,品味写法

  1、初步感受榕树的美。

  (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师配乐朗读课文1——9自然段。

  学生听后谈感受,总结榕树的特点。(你仿佛看到一棵怎样的树?)(大绿茂盛生机勃勃)让学生写到黑板上。

  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板书: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

  默读课文的4——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

  交流榕树的“大”

  (1)随机出示:“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指名谈体会,突出“一株”,指名读,自由读。

  (2)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出示图片)介绍: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

  所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3)指导读,体会榕树的大。

  知道这株榕树究竟有多大吗?咱们的操场大不大?这一株榕树所覆盖的面积相当与咱两个操场,甚至比两个操场还要大。

  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出来。

  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树却覆盖整个小岛,形

  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还有那里具体写了榕树的“大?

  随机出示:“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

  抓住“卧”字来体会:一个“卧“字仿佛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小结: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字啊,她静卧在水的中央,独立成一个小岛,是那么的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啊。所以作者这样感慨——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榕树,引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

  榕树了……

  体会榕树的“茂盛”、“绿”

  (1)随机出示:“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如果把“似乎”去掉,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比较读。指名说。

  师小结:这“似乎”不是没有,更不是绝对,而是带有神秘的,那种捉摸不透的,让人浮想联翩的的生命的感觉!把这种似有似无的神秘感读出来。指名读。

  (2)感受“生命力”

  读这句话,大家有没有疑问?

  (“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还可以与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自由读,体会,交流。

  师小结:那是风吹,是鸟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的嫩芽,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是榕树显示出来的茂盛的生命力,所以——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感受树的美

  这是树叶在颤动,是生命在颤动,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赞叹——(齐读):这美丽

  的南国的`树。”

  这也是我们的心在赞叹——(齐读):这美丽

  的南国的树。”

  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

  的勃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

  齐读第八自然段。

  指导交流背诵。(好的语言应该积累。)

  三、迁移练笔,引向读“鸟”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什么能如此的美丽,除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还有天马村的人们对它的爱护。几百年来,人们把这棵大榕树看作是一棵神树,把树上栖息的鸟看做神鸟,不许人们去触动它,如果谁打鸟,就会受到家法的惩治,多少年来天马河的人们就是以他们最纯朴的环保意识,保护着鸟,保护着树,所以,天马村的人们至今仍然拥有——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正是由于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南国的人,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

  居乐业?请你写下最能打动他的话。

  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交流。

  生写,写完后交流。

  就在你的召唤中,一只鸟飞来了,两只鸟飞来了,千百只,千万只鸟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

  生读:鸟的天堂。

  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这次,我们没有失望,不仅看到了群鸟出巢的热闹场面,而且听到了百鸟齐鸣的动听音乐。那是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请同学们回去后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二部分,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如果有机会,你们可以去广东,去鸟的天堂——那梦境般的地方。

《鸟的天堂》教案15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老教材六年级的一篇课文,也是浙教版十二册的一篇课文。笔者有幸三次教学这篇课文,却有着不同的经历。教学工作似乎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但毕竟又是“岁岁年年人不同”。初识《鸟的天堂》,让我羞愧不已;再遇《鸟的天堂》,“暇”字困扰我很久;三遇《鸟的天堂》,难题接踵而至:鸟很多,会不会造成灾害呢?

  初识《鸟的天堂》

  ── 羞愧不已

  第一次教学这篇课文,由于经验不足,主观上很想上好课文,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但殊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办?借鉴名师的,相信热闹的名师课堂照搬照套后,也会出现在我的课堂上。可事与愿违,课堂死气沉沉,别无它法,只好匆匆收场。现在已记不起自己是怎样熬过那“漫长的课堂”,也不知道教学的思路。只记得课后作业时有许多同学写错了“应接不暇”的“暇”,我还大发雷霆,责怪同学们读书不认真。现在想一想那时的我是多么无知,真有愧“老师”二字(因为关于“暇”上课根本没有教学,笔者自己也经常写错),这能埋怨学生吗?这是学生的错,还是老师的错呢?

  再遇《鸟的天堂》

  ──关于“暇”字的困扰

  时光荏苒,两年之后,我第二次教学这篇课文。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如何解决“暇”字以及第一次教学的难堪成了一道难题,怎么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让第一次的难堪重演。我虚心求教,研读教材,日夜思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点眉目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也许能解决以前的难堪。对于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采取的方法是:抓住重点词语导入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

  1.抓住重点词语导入课文:

  上课之前先出示两个词语“枝叶繁茂、应接不暇”来考考同学们说说它们的意思。因为“枝叶繁茂”很简单,但“应接不暇”很难,尤其是“暇”字的'意思和字形对同学们就很难,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暇”字写成“目”字旁。我预设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解决此问题,由于不知道意思,所以就导入课文《鸟的天堂》学习“应接不暇”及“暇”的意思。很快同学们就找到了这个词语,根据上下文知道文中“我的眼睛应接不暇”是因为鸟太多,来不及看鸟,从而理解到“暇”的意思是“空闲”,进一步明确“暇”字的偏旁部首是“日”,而不是“目”。然后再和“碧玉无瑕”的“瑕”进行比较。这个词语及生字就这样被攻破了,也达到了抓重点词语导入课文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然后读课文找一找有没有容易读错的字及词,解决字词难点关。

  2.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就是抓重点词语“枝叶繁茂、应接不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先让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枝叶繁茂”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很显然是用来形容榕树的;通过“应接不暇”同学们会感受到鸟很多。刚好这就是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主要景物,从而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然后比较两次去鸟的天堂不同点。这也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

  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就是抓重点词语“枝叶繁茂、应接不暇”感悟体验文本,本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就是榕树和鸟,除了以上所谈到的“榕树枝叶繁茂和鸟多”的特点之外,然后让学生找一找榕树和鸟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这样就为第二课时的再读文本,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感悟和体验榕树的“大”和鸟“在榕树上生活的非常幸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设置了一个悬念,让同学们焦急地等待上第二课时。就这样由易到难,最后文章的难点就会不攻自破。课堂上的效果终于让我满足了一次,课后我经常回味无穷。

  反思: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怎样上?

  1.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学习是有易到难的过程,同样学习语文也是有易到难的过程。特别是语文的第一课时先要读通文本,然后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而笔者第一次教学这篇课文时,第一课时就导入课文直奔重点或难点句段,研读重点句段,深究文本主体,理解课文。可是学生反映平平,总是不能达到老师预设的效果。深思其原因:是学生不能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读,有的只是读一、二遍课文,有的只是读了文章一、两段内容,有的甚至一遍不读就去理解、感悟文本,探究文章内涵、品味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结果是学生读不准字词,读不通语句。语文第一课时,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引领学生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初步领悟文章内涵,如果学生连这些要求都不能完成,试想:我们的孩子究竟拿什么去进一步的学习。至于品评文字,体会情感,升华思想,那也只能是教师心中的“空中楼阁”。

  2.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体会其内涵。把词语教学与对课文的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有利于今后迁移运用。这样既避免了把语文的第一课时当作“拼音课、识字课”,又解决了课文中生字难关。从课后作业情况来看,效果很好,只有一位同学写错了,他是因为不认真,把“日”写成了“目”。第一次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字最少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错,有的同学甚至错了五六次。更有甚者,等到他走上工作岗位当老师还分不清,因为笔者就是其中的一员,而且不止听到10位同事问这个字的偏旁是“日”还是“目”。

《鸟的天堂》教案16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图片、PPT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练习法等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景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步骤。

  (二)了解观察五法并会使用,掌握写景作文的几种写作顺序。

  (三)熟练掌握写景作文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的写作方式。

  (四)通过本课的学习,基本能够熟练地写出写景作文。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难点:能够熟练地写写景作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哪些关于写景作文的方法或技巧,引出本课主题——写景作文的技巧,本课将以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为参照,为生讲解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及方法。

  (二)新课讲授

  1、生自由朗读《鸟的天堂》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下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

  2、师提问生《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作者分别是怎么得来的。(太阳、红霞、石子路、河、大树、小船、竹竿、桨、榕树、鸟)

  3、师和生讨论作者写到的这些景物都是怎么观察到的(生:都是眼睛看到的),师提问生出了用眼睛看到的这些景物,作者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观察到什么景物呢(用耳朵听到了鸟叫声)。

  4、师为生讲解,观察景物出了可以用眼睛看(这是最直观的.方法)、用耳朵听(比如夏天我们可以听到蝉鸣、蛙叫等),还可以用鼻子闻(比如我们可以用鼻子闻下过雨后泥土散发出来的清香)、用嘴巴品尝(比如我们可以品尝荔枝和西瓜的甜美),最后,我们还可以感受身边的美景(比如夏天我们觉得很热,这就是在感受夏天)。

  5、师指名生总结观察五法(看、听、闻、尝、感受)。

  6、师提问生是否知道《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是用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头天傍晚、隔天早上),引出写景作文的写作顺序。

  7、师引导生如果要写一片游记可以使用什么顺序来写文章(游览顺序)。

  8、师引导生如果要写当下看到的美景,我们可以使用什么顺序(空间顺序)。

  9、师指名生总结写景作文可以用哪几种顺序来写(时间顺序、游览顺序、空间顺序)。

  10、师引出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小学作文最常用的作文结构是总—分—总的顺序,并提问生总—分—总的顺序分别对应文章的哪几个部分(开头、中间、结尾)。

  11、师为生讲解在写开头时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方法(要开门见山指出要写的景物),师提问生在《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作者是否有开门见山提出要写的主要景物,并为生讲解作者在开头涉及的无关“榕树”的景物,是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

  12、师结合《鸟的天堂》课文的主体部分为生讲解在主体部分有什么要注意的,有哪些方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详细描写、注意写作的顺序)。

  师指名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生在最后一段作者是如何写的(抒发感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不舍以及惊叹),引出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建13、议抒发感情使文章更加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14、师提问生文中的优美句子有哪些,并请生说明认为该句优美的原因(三职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比喻句;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拟人)。

  15、从生提出的优美语句,引出修辞手法在写作中运用的重要性(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等。

  (三)作业布置

  使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写一篇你想和大家分享的写景作文。

《鸟的天堂》教案17

  一、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或词组12个和3句优美句。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梢暇恋”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

  “颤”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yìng“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

  ②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

  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

  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第一段。

  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

  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2、学习第二段:

  (1)出示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______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描写“大”的语句:

  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

  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描写“美”的语句:

  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②“有许多根垂到地上??

《鸟的天堂》教案18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学情分析

  本班为我校四年级二班,本班共有24名学生,男17人,女7人。纵观本班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大都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在语文学习兴趣方面较好,动手、动口练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是重点,在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不断加强情感教育,能从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大榕树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感悟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受到大榕树美的熏陶,感受南国风光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3)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同学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身的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并要求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鸟的天堂》教案19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臵疑。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臵、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鸟的天堂》教案20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锻炼品词析句的能力,鼓励用读书声演绎对文本的感悟,飞扬他们的想象力,培养说话的兴趣,说得大方,说得精彩,说得有个性;

  2、通过巧设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斑斓的图片、生动的动画、活灵活现的录象,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充分感悟,学得“实”、练得“活” ;

  3、课文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向学生展现了这自然天成的神奇景观。引导学生在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更能体悟出美好事物的背后还需要人们的爱护,才能永远维持这份美好。

  [教学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引领他们品析词句,体会情感,感悟课文,读出情趣,说出妙想,鼓励个性化发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文本感悟的基础上,放飞想象,激发个性思维,大胆、大方、有组织、有条理地说出在这“天堂”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像中的景观。

  [教学流程]

  一、信息酝情

  1、屏幕出示信息,吸引注意:

  “嗒、嗒、嗒、嗒……”在铿锵有力的打字声伴随下,信息内容极富节奏地逐字出现:“在广 东 省 新 会 市 天 马 村 里 有 一座 小 岛, 每 年 都 有 成 千 上 万 的 游 客 到 那 儿 旅游。(学生自发地、轻声地、有节奏地跟读信息)

  2、引发思考:看了这条信息,有什么感兴趣要问的?

  [设计分析]:独特巧妙的信息导入法,让学生在课伊始便为鸟的天堂的魅力所震慑,既激活兴趣,又撩拨了求知欲,巧妙而不着痕迹。

  3、引入课题:连巴金爷爷听说了,也到那一看。哇!果然,好一个[教师惊喜地指向黑板上的课题](学生一起说出:鸟的天堂)!好一个——(教师声音悠扬拉长,学生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说出:鸟的天堂)!

  [设计分析]:契机引入课题,并指导朗读课题,通过教师语气的层层递进,充分激起学生的情感。

  二、理文铺情

  1、层层剥笋、梳理文脉:

  ①巴金爷爷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讲述,教师归纳并板书: 榕 鸟

  ②找出写榕树的段落,想一想作者又重点介绍了榕树什么特点?

  学生讲述,教师归纳并板书: 大

  茂盛

  2、感悟“生命力”,引入重点段落教学:

  这么庞大、这么茂盛的榕树,一切都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感受榕树那旺盛的生命力吧!

  [设计分析:通过找两个“重点”引导学生简单而又清晰地梳理文脉,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单刀直入跃入重点段落。]

  三、重情入读,体验延伸

  这一环节的学习,拟分以下四个学习板快:

  [板快一]:巧读绎情

  [屏幕出示]:课文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全段。

  2、指名读第一句: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调控策略]:学生朗读若不到位时,教师指导:榕树用上了它全部的生命力,你呢?全部都用上了吗?再试试好不好?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朗读指导,在教师感情充分渲染下,感染学生,学会如何在朗读中有声有色地表达情感)

  3、指导朗读第二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词语呢?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那么多、一簇、堆、一点儿”等语言文字进行体会,领悟其精彩之处。)

  [调控策略]:学生朗读若不到位,如未将“堆”字语气加强,读出“多、茂盛”之感,教师配上动作范读,一簇/堆在/另一簇上(双手顺着节奏相互交替叠上,作堆状)

  4、指导朗读第三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①欣赏录象:绿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②深情朗读:让我们轻轻地,用欣赏的.语气,一起来读吧。

  [调控策略]:学生读后,教师再范读。在“颤动”一词前面,教师作停顿处理,问:这一停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将品词、想象、朗读一气呵成。

  5、师生接读第四句:这美丽的(生:南国的树)。

  [设计分析]:这是写榕树茂盛的一段话,共有四句话,教师因文而异,通过范读、抓关键词品读、配画读等多种方式,在朗读教学中,时而析词解意,时而借图抒情,时而直抒胸臆,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懂、读好、读够味,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画面;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神韵和魅力。

  6. 体悟“闲笔”魅力

  榕树茂盛这段,巴金爷爷的妙笔生花写得多神,同学们也读得很有感情。可下面这一自然段(出示课文第九自然段)语句似乎没那么精彩。请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巴金爷爷是不是随便写的?

  让生发现:

  ① 写“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目的是?

  ② 谁能欣赏“岸上很湿”“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语句之妙?

  ……

  [设计分析]:在精读榕树茂盛语段之后,巧读本段看似随意拈来的“闲笔” ,引导学生去发现,那些平实的语句中,却包含着丰实的信息内涵。从中悟出“闲笔不闲”的魅力。再一,从动口读转到用心读,教学板块中形成了张、弛的节奏,课堂紧松有度,情趣自然活跃。

  [板快二]:寻迹释情

  [屏幕出示]:课文第七自然段

  1、发现方法:爷爷是怎么写它的大呢?

  ①发现了吗?巴金爷爷用了一个成语。

  教师板书: 成语

  (学生找出:不可计数)

  ②划出一个拟人句。

  教师板书: 拟人句

  学生找出后指名读: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调控策略]:若学生在读时将“卧”字强调了出来,则问:你这个卧字读得特别强调,能说说为什么吗?顺势理解“卧”一字使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榕树独具的生命力;若学生在读时并没有注意将其强调,则由老师进行范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卧”进行理解。

  ③再划出写榕树生命力强的动词。

  教师板书: 动词

  (学生找出“垂、伸、卧”等动词)

  [设计分析]:这个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了作者描写榕树所用到的三种方法,旨在为下面自由观察想象榕树并进行描述的环节设下了伏笔,让生在学会方法的基础上,能够仿用、还可活用,以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方法去表述。

  2、观察并描述:

  师:我们坐着小船来到鸟的天堂啦!我们像巴金爷爷一样用心来观察,也来描述一番吧!

  [画面一]:鸟瞰榕树远景图

  预设:远观榕树哟——

  △ 远远看去那株榕树真大啊!

  师:这巴金爷爷已用过了,重要的是要有你自己的描写语言。

  比如生成:

  △ 这株榕树多么翠绿,卧在水中像点缀在蓝宝石中的一颗绿宝石。

  师:是你的发现,有你自己的语言,好!

  [画面二]:近看榕树枝条纵横图

  预设:你们也逼近榕树啦——

  提示:可不能再用“不计其数”了,还有其他的成语哩。

  比如生成:

  △ 榕树这纵横交错的枝条多像一张蜘蛛网。

  师:“纵横交错”用得好!“蜘蛛网”作为比喻更是恰如其分!

  △ 这无数的枝干,多像无数条蟒蛇相互缠绕着,你们觉得像吗?

  师:多么栩栩如生的比喻!这枝干仿佛活了一般。能用上更惊叹些的语气来夸夸它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说话)

  △ 大家瞧,这就是大榕树的枝干,它多像一条条粗细不同的巨绳捆绕在一起。

  师:“粗细不同”?你从哪观察出的?能指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生指着图中的枝干进行介绍——培养学生观察与描写相结合,体会想象是建立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

  [设计分析]:学生上台指着图进行具体形象的描述,面对着枝条纵横交错的奇观,用自己丰富的语言将其描绘,生动之处,让学生如解说员一般,指着图中具体的景物细细说来。教师煽情式的评价,让学生乐于观察、表述,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一石二鸟。

  [画面三]:夕阳下风情无限的榕树图

  预设:从未见过在夕阳那暖暖的霞光笼罩下的大榕树,如此浪漫、充满无限风情的景象也是巴金爷爷不曾提到的。难道你们不也想“美”它几句吗?

  ……

  [设计分析]:同样是鸟的天堂,巴金爷爷有他的观察点,我们有新的观察点。同样是鸟的天堂,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观察发现。这一板块的教学,通过文本感受、辞藻欣赏,以巴金爷爷的写榕树的“大”的方法作为凭借,再配上图片以视觉感官上的刺激,进行接下来一步步的观察与描述。不仅深化了对文字的感悟,还能尽情想象,进行充分的语言训练,鼓励个性化发言,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洋溢的舞台,让书本化身为学生丰富联想的翅膀。

  [板快三]:画动情生

  1、设悬念:写了榕树,不写鸟,行吗?

  [设计分析]:设个悬念,引起学生的关注。

  2、初解:

  [屏幕出示]:课文第十二自然段

  指名一学生读后进行归纳: 这儿写了鸟儿的什么特点?

  师板书: 多

  热闹

  3、读享情趣:

  师:巴金爷爷把这众鸟纷飞的情景写的可有情趣啦!我们一起来读吧。

  步骤一:

  在学生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的时候,教师当起了导演,慢慢引入情境之中:嘘——这时候是非常安静的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师压低手势,引读)起初——(音渐长渐弱)周围是静寂的(读“静寂”二字前悄含一口气,读时轻轻叹出,创设幽静而深远的意境)学生跟读。

  步骤二:

  ①当学生读到“我们把手一拍”时,教师招呼起来:拍掌啊!(带领学生从寂静转为热闹)

  ②当学生热烈地拍起掌时,教师提示:是“一拍”啊。怎算“一拍”?顺势导入课文朗读,教师面露惊喜的表情:“我们把手一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三读“我们把手一拍” ,读中有了动作,读中有了表情,读中有了深深的震撼)

  步骤三:

  ①在学生读到“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的时候,播放动画:一只大鸟鸣声一亮,拍打着翅膀从榕树那茂密的树丛间飞了起来,直入云霄。师提示:继续拍掌的话便会看到更壮观的景象。

  在热烈的掌声之中,动画继续播放:紧接着两只、三只、四只……无数只鸟儿目不暇接地从树丛间的各处飞了出来,清脆地鸣叫着,有的高飞,有的盘旋,有的停落水边……

  配合着画面内容,师生接读:这时候,到处都是——(生:鸟声),到处都是——(生:鸟影)。(充满动感的热闹场面,师生互动的精彩瞬间)

  步骤四:

  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老师当起了演员,手指前上方,惊讶地叫到:“瞧,大的!”突然,又指向另一方向,惊呼:“小的!”再换角度:“花的!” 、“黑的!”……

  (朗读同时,引领学生认识从形状、颜色、动态三个方面写鸟的“多” )

  [设计分析:教师紧扣文本,巧妙地抓住学生获得信息的主渠道——视觉,同时还通过教师的语言,优美的乐曲等中介手段,使信息的传入更加多元。当动画的播放、学生的拍掌声、鸟儿的齐鸣声起时,整个课堂热闹纷呈,学生在视听等多种感官刺激下,激情洋溢,师生配合接读众鸟纷飞一段,融画面、声效、语言、动作于一体,形成一个动感教学,有声有色,文字中的情趣充分得到体悟。

  [板快之四]:说趣渲情

  1、读画眉鸟的趣:

  [屏幕出示]:画眉鸟在枝头的图与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指名读。

  2、说众鸟儿的趣:

  [屏幕出示]:群鸟戏水图

  (学生上台指图进行描述,引导其说得具体,如外形、动作,说得生动,可以加上丰富的想象,将其拟人化。)

  [设计分析;丰富的想象力的培养、充分的个性化语言的表达是本节课的重点,亦是难点,利用灵动的多媒体手段,创造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真真正正地进行语言训练。]

  四、流露真情

  多么有趣的画面!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比如生成:

  △ 真想去看看巴金爷爷笔下那富有魅力的鸟的天堂啊!

  师:我也没去过,好想去啊!你去的时候别忘了叫上我哦!

  △ 我想去看看那儿现在还是不是这样美丽,有没有被人类破坏了。

  师:是啊,这是大自然多么珍贵的礼物,每个人都有责任爱护它。

  △ 我们福州要有这样的环境该多好啊!我以后要创造出像鸟的天堂一样迷人的风景线。

  师:我想,经过你的努力一定会实现这个愿望的!

  [设计分析]:改去一般谈感受的做法,在品读课文意犹未尽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此时此刻真实感情的流露,呈现动感教学。

  五、笔下见钟情

  编写导游词:神州旅游公司要招聘几位小导游啦。考题就是为这个鸟的天堂写一段精彩的导游词。回家好好准备,下节课就是神州旅游公司的招聘大会。

  板书: 鸟的天堂

  成语

  大 多

  榕树 鸟 动词

  茂盛 热闹

【《鸟的天堂》教案】相关文章:

鸟的天堂教案 课文《鸟的天堂》教案09-26

鸟的天堂的教案06-11

《鸟的天堂》教案02-25

鸟的天堂教案07-04

《鸟的天堂》的教案06-19

教案:鸟的天堂01-05

《鸟的天堂》教案10-31

《鸟的天堂》教案07-20

鸟的天堂教案02-17

鸟的天堂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