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波尔卡教案与反思

时间:2021-11-02 11:40:33 教案 我要投稿

单簧管波尔卡教案与反思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单簧管波尔卡教案与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簧管波尔卡教案与反思

  教材分析:

  《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以波兰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器乐曲,这首经波兰作曲家、单簧管演奏家罗修斯卡改编成的乐曲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后来,乐曲又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独奏曲和合奏曲。“波尔卡”是起源于捷克民间的一种二拍子的快速的圆圈舞。全曲轻松活泼、情趣诙谐、旋律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设计思路:

  本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趣味情景,律动体验”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设了做梦这样一个情景,以“小蜜蜂采蜜”这样一个离孩子生活很近的情故事,结合图形谱运用听赏、旋律线条感受、律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聆听、感受、体验、发现、创造、表现中享受音乐的主题旋律带来的轻松活泼、情趣诙谐的特点。本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教师通过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审美态度。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的情绪、节奏,表现乐曲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结合图形谱,运用音乐律动的方式来感受表现音乐。

  3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西洋木管乐器——单簧管的形状、音色和演奏方式。

  (2)初步感受乐曲各个部分的旋律,能听辨出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感知、表现波尔卡音乐的欢快、流畅的情绪。

  教学难点:分辨乐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特点。

  教具准备:琴、多媒体、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渲染气氛————了解波尔卡

  1、随《微笑波尔卡》律动。

  2、简介波尔卡。

  3、看波尔卡舞蹈视频。

  二、介绍乐器、感受音色——————了解单簧管

  1、看单簧管图片

  2、听音色,看演奏姿势并模仿吹奏。

  3、揭题。

  4、简介单簧管。

  5、辨别单簧管与双簧管的形状,音色。

  三、欣赏教学——————《单簧管波尔卡》

  (一)整体感受,初步聆听

  1、初听:律动。这个音乐有可能表现的是什么?

  2、故事导入

  3、复听:师画图谱,生聆听观看。

  4、发现了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提示:音乐一样的时候看到的是(花)。

  不一样的时候看到的是(小草、柳树)。

  主题花出现了(3)次。

  (二)分段聆听,逐步深入

  1、A段音乐:做旋转的动作。

  (1)初听:花的音乐给我们的感觉?

  (2)复听:律动。

  (3)用“嘣”随琴慢速模仿。

  2、B段音乐:滑滑梯,一上一下。

  (1)初听:小草的音乐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

  (2)再听:律动。

  3、A段音乐:用“嘣”随琴慢速模仿。

  4、C段音乐:做舒展的动作。

  (1)初听:柳树的音乐与小草相比有什么不同?

  (2)复听:律动。

  5、A段音乐:律动并哼唱。

  (三)完整欣赏:律动。

  四、课堂延伸、拓宽视野

  1、创编《劳动波尔卡》

  2、欣赏萨克斯版《单簧管波尔卡》

  五、总结风格、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本节课设计的导入上,我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采用做梦,小蜜蜂采蜜的故事贯穿始终,使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故事讲完了,曲式结构也就出来了。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知生活,提高认识能力,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二、从曲式结构入手,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结构特点。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整体———部分———整体欣赏的方法,沿着蜜蜂采蜜的路线,运用动起来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地有步骤地听辨音乐,首先利用旋转的动作,抓住乐曲的主题(A段)。每听一遍乐曲,总要针对一定的问题去听、去思考。以诱发其好奇心,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认真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比去听其他段落。在聆听中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性质特点,它们都很喜欢,有较高的积极性,突破了音乐欣赏沉闷枯燥的缺点,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欣赏教学首先要学会听,本节课所有教学形式都是在不影响听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做过多的花样分散听的注意力。选取最简单,最单纯的版本,让学生能很深刻的记住单簧管的`音色。

  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音乐。在本节课中,乐曲欣赏次数较多,但由于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并不感到重复乏味。相反多次的欣赏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印象。每次聆听后先听听学生的对音乐的理解,尊重学生的意见,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不束缚学生的思想。

  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用生动的故事、形象直观的图谱区分乐曲结构;用律动参与的方法感受音乐的情绪。

  不足之处:

  一、学生的想象力太过束缚,不敢大胆想象。也不太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二、可以适当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有自己创编的时间。

  三、音乐课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比如:对视频画面清晰度的处理,音乐长短的裁剪等。

  四、说话语速过快,不易低段学生的理解。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地感到在音乐教学中,将游戏,表演、律动等诸多形式引进课堂,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听、玩、、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的学习,是变苦为乐学的良好途径,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音乐探索能力是需要在不断的音乐体验和音乐实践中提升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此基础上,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上好每一堂课。

【单簧管波尔卡教案与反思】相关文章:

《单簧管波尔卡》大班教案12-14

《单簧管波尔卡》评课稿01-05

采薇教案与反思11-26

《化石吟》教案与反思03-30

《蟋蟀的住宅》教案与反思12-26

《使至塞上》教案与反思12-16

背影教案与教学反思素材01-03

《化石吟》教案与教学反思11-26

化石吟教案与教学反思07-17

《朱鹮飞回来了》教案与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