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加》教案

时间:2022-07-01 16:57:40 教案 我要投稿

《进位加》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进位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进位加》教案(精选20篇)

  《进位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课件、小棒、课本11页主题图,例3主题图

  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第11页主题图)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师:怎么算?

  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5+37=(板书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境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用小棒摆一摆。

  师:在35根小棒下面放35根小棒怎么放?

  生: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7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

  师: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

  生:5根和7根先相加是12根。

  师:12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吗?(能)怎么放?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生:把12根小棒其中的10根捆起来(边说边放),把这1捆放在整捆处。

  师:结果怎样?

  生:上面的3捆加下面的3捆是6捆,再加上刚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和剩下的一捆合在一起是72根小棒。(多找几名同学边说边摆,说过程)

  2.用竖式算一算。

  师:把刚才的动作(放在整捆处的1捆)在竖式上该怎么写?

  (1)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列出竖式。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个位上5加7得12,如何向十位进“1”?个位上怎样写?(演示从“小棒图”过渡到下面的竖式图。)

  3.讨论算法。

  师: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竖式计算与上节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巩固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两位数加法要注意哪三条。(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师:请大家翻到课本14页,看看你总结的和课本上的是否一样。(指导学生看课本)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小棒,形象地在脑中建构竖式的形成过程,以“动作”为出发点把小棒十根一捆放在整捆处内化到竖式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更形象,便于理解掌握。)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课本14页下面的“做一做”。两名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订正时,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完成练习二中的3~6题。

  3、完成课本14页“做一做”下面的思考题。

  教师要结合实例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关键是先找到一个两位数,使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得9。然后再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交换位置就得到另一个符合条件的两位数。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所学,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同时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后反思:

  这节课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小棒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特别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处,进位1的处理,为了让学生不遗漏,在加十位时先用进过来的小1加,上课时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说计算方法时也很熟练。但写课堂作业时,却出现了不少的错误。

  《进位加》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着重解决的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问题,结合这一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算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用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交流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加深认识,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对算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回顾计算过程,明确算法。

  在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得出计算结果后,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计算过程,并对比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确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然后总结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游戏激趣,复习旧知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做游戏,于是就想在课前和大家玩一个“问答游戏”,我来问你来答,看一看咱们班谁的反应快,谁又能说得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幻灯片出示口算题:

  20+20= 20+7=

  60+30= 40+5=

  30+50= 30+8=

  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生2: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入手,复习学过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64页例1情境图。仔细观察,和同桌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预设

  生:小林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

  3.你能根据所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师:怎样列式?

  生:求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就是把小林写完的和要写的字的个数合起来,列式是25+2。

  (生回答,师板书列式:25+2=)

  4.出示另一条数学信息:“我才写了20个字”,你们能根据这条数学信息,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给学生时间考虑)

  预设

  生: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生回答,师板书列式:25+20=)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问题意识。

  《进位加》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课本第36-3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650+9060+90

  8+370+80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37+25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二.新授

  出示例题图,学习例题。

  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43=

  2)学生尝试笔算。

  3)指名说计算办法。

  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

  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

  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

  4)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

  5)请学生在书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

  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26=

  2)请学生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3.归纳

  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

  (组织学生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

  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6576334

  +243+646+569

  208712893

  2)汇报。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图意。

  2)怎样列式?

  3)独立计算。

  4)汇报。

  4.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计算。注意对齐数位。

  2)你是怎样验算的?

  四.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三位数加法笔算要怎样算?

  板书设计:

  进位加

  85+143=85+126=

  8585

  +143+126

  208211

  教学反思:

  《进位加》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例题以小朋友摆画片为题材,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着重解决进位的原理;再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试一试让学生在例题的基础上学习一位数加两位数。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再引导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看卡片口算。

  4+6=( ) 4+9=( )

  20+13=( ) 30+3=( )

  5+9+30=( ) 8+2+40=( )

  2.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24+2=( )你是怎样算的?

  [评析:复习铺垫针对性强,注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第l题中的口算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又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知识理清思路。第2题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人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中情境图。三个卡通人物分别介绍自己的名字后用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各自说了什么?你从他们的对话中还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2.老师板书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略)。讲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真多,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24+6=( )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 24+9=( )

  三、探究新知探究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张?24+6=( )

  1.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

  2.提问:先算4+6=10接下去怎么办?你能用小棒摆摆吗?

  3.学生学具操作后,班内交流摆法,并联系摆法说说打算怎样算。

  4.老师根据学生说出的思路整理板书:

  5.分小组讨论:24+6初复习时口算的24+2算法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在哪里?

  6.交流总结:个位相加得到10怎么办?

  [评析:老师没有把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充分发挥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发现得数是10,与原有认识发生矛盾时,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探究问题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24+9=( )

  1.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探究24+9的算法。

  2.分小组交流操作过程。

  3.大组交流。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4.图式结合,进一步理解算理。

  5.比较并挑选自己喜欢的算法。

  6.小结:个位相加超过10怎么办?用谁去加整十数?

  [评析: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试一试:你想怎样计算?8+24=口5+39=口

  1.学生独立计算后,与同桌交流是怎样算的。

  2.提问并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论第一个加数是一位数还是两位数,都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如果个位相加满10怎么办?

  四、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1)全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圈一圈,算一算。

  (2)交流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想想做做第2题。

  (1)分组计算。

  (2)比较:同组的4题,都是先算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

  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读出条件,弄清题意后独立解决。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三名小朋友各买了什么?指名说说每人各应付多少元?什么意思。

  (2)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导学生分别用三句活回答解决的问题。

  5.开放题:下面的口里可以填几?25+口=3口

  总评: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新,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注意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教师能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探索、发现、解决新问题,真正体现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申,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人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题的设计不但巩固了新知识,还激励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的欲望。

  《进位加》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之后,巩固加强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细心计算。

  2、解决竖式写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题目:27+34、34+36、61+9、83+7、32+48、23+67(同桌分做3题,同时请学生板演)

  二、课堂练习

  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都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它们,今天就让我们去人民公园检验计算能力。

  1、出示公园门牌,首先进公园要买票,如果说你和爸一起去。(成人票:36元。儿童票18元)你们一共要花多少钱?

  谁能根据买门票和事编一道应用题?

  2、公园里开设了野生动物领养区,因为现在野生动物得不到保护,受到了人类的随意捕杀,如果你有爱心的话,你可以任意领养两只小动物,每个动物都有标价

  3、你想买哪只汽球?算对上面的得数,这只汽球就是你的

  三、课外作业:

  课本13页第4题

  《进位加》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2、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相应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的“凑十”方法。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

  教具准备CAI课件,小棒。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问你们答。9的好朋友是几?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还记得春姑娘来了,万物都睁开了眼睛,冰雪融化了,柳树发芽了,动物们乐了,这种景色美吗?

  师:为了让天更蓝,水更绿,人们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很多的树绿化我们的环境,学校也为了保护环境,使小朋友有更好的学习氛围,淘气他们在校园里开展了植树活动,这是他们一年级两个班的植树情况:[出示课件]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数一数一班种了几棵树?

  师:我们再来看看二班种了几棵树?

  师: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三 、探索新知

  1、师:我们来一起解决“两个班一共植了多少棵?”

  想一想,你是如何列式呢?

  生:8+6或6+8

  2、师: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可以把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找来帮忙,用它来帮一帮。

  师:把你认为好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听吧!

  3、 全班交流8+6你是怎样算的?

  谁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寻找最优计算方法。

  4、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个计算更简便呢?

  5、试一试8+8=7+8=8+4=5+8=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8+几的加法,在计算时,我们往往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在计算,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

  四、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读图,动手圈一圈,如:先把10个圈在一起,再计算出结果。

  2、指导完成练一练。

  第1题:通过摆一摆,结合数学模型来巩固“凑十”法。

  第2题: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体会“凑十”的过程,巩固“凑十”的计算方法。

  第3题:结合图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

  第5题:通过连一连来巩固进位加法。

  第6题目的: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运用进位加法来解决问题。

  五、在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请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设计 有几棵树(8加几)

  8 + 6 = 14 8 + 6 = 14

  作业设计 练一练 P82 第4题。

  课后反思

  《进位加》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的两辆车)今天我们就和全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好吗?

  2.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四个班的小朋友)可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呢?

  3.师: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6+30=6635+34=6930+35=6536+34=70)

  4.师:大家真能干。这些算式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

  二、新授

  1.教学“不进位加”中的例1、例2。

  (1)学生独立尝试。

  ①师:请你从这四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用列竖式的方法去计算。不会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课本第9页,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

  ②请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

  ③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6+34这题先不讲)

  (2)小组讨论。

  ①师: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列竖式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汇报: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式要注意什么?

  2.教学“进位加”中的例3。

  (1)36+34=70。

  ①师:这里还有一题,你是怎么算的?(请刚才板演的学生说一说)

  ②师:哦,先算个位上的6+4=10,怎么写呢?在个位写几?十位呢?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个小小的1,表示1个十。再算十位上的3+3=6,6+1=7,合起来就是70。

  (2)教学例3:36+35。

  ①师:大家能通过计算帮助学校解决了乘车的难题,真了不起。可我还有个难题,就是一班和三班能合坐一辆车吗?为什么?

  ②师:请你列竖式计算,并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③学生尝试。

  ④师:你是怎么算的?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算法?为什么这道题你们都从个位算起,不从十位开始算了呢?

  (3)算法:列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我们前面说的,还要注意什么?

  3.出示课题。

  (1)师:这三道算式和最后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2)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笔算就是列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3)师:你认为什么时候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比较好呢?

  4.全课: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三、练习

  1.买商品。

  (1)师: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皮卡丘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它想买两件小家电,我们陪它到家电城看看好吗?(电脑演示商品)

  (2)师:谁来为皮卡丘介绍一下商品?

  (3)师:皮卡丘只有90元钱,请你帮它选两件小商品,用竖式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

  (4)学生计算。

  (5)汇报:你为皮卡丘选了什么?一共用了多少钱?

  2.比一比谁最棒。

  师:皮卡丘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忙。它请我们四人小组每个小朋友轮流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其他三个小朋友列竖式计算,提问题的小朋友还要负责批改。最后还请你们一下你们组的小朋友做得怎么样。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为皮卡丘买商品的活动。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学生汇报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这时有学生反驳说如果要进位的话,你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向十位进1后,就要把十位擦掉重新写,这样比较麻烦,所以不能从十位算起。学生说得非常好,但我没有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试试,而是继续按教案进行教学,这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的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

  《进位加》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书P11例3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板算。34+53

  2.口算。

  (1)7+68+49+56+8

  7+55+86+64+6

  3.订正板算。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11例3。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看P8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

  二(3)班有多少人?(35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

  得到6捆11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追问:个位满十,十是10个什么?(10个一)

  向十位进1,1是1个什么?(1个十)

  (2)根据上面用小棒摆的过程,写竖式算一算。

  提问:怎样写竖式?(相同数位对齐。)

  36

  +35

  提问: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好算,还是从十位加起好算?说说你的想法?

  请看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从个位加起。)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

  提问:个位6加5等于几?(11)

  个位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位上?放在十位上要写几?为什么写1?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十位上只能写1,这就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向十位进1的1,写在哪儿?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为什么不能写在横线下面?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可以在十位上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个小1,这个小1,叫做进位1。表示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1。

  36

  +315

  1

  提问:十位上怎么算呢?互相说说看。

  你能说说十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教师说明;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算到这里还没算完,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也就是7个十,所以十位应该写7,然后再在横式等号后面写71。

  36

  +315

  71

  请同学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通过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2.请同学用刚学到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做复习中老师改过的题37+53边做边说计算过程。

  提示:个位7加3得10,个位满10,怎么办?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个位7加3得10,满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

  3.学生独立做教科书P11做一做中的两题。

  注意下边的提示,边做边说过程。

  4.小结。

  提问: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提问:与复习板演题比较,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它们有什么不同?

  复习:个位相加不满十。

  新课:个位相加满十。

  师讲:像今天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的加法,就叫进位加法。

  板书:进位加法。

  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要注意什么?

  三、小结:

  笔算加法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书上的小朋友还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如果从十位加起,要注意什么?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还可以从十位算起,算十位,一定要看个位满不满十,个位满十,十位相加的和要多1。

  四、练习。

  1.小红和爸爸去海洋馆参观,成人票36元,儿童票18元,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

  列式:

  写竖式:()

  ()

  ()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2.做教科书P13练习二的第3题.在书上做,请同学边摆边算边说过程.

  3.笔算下面各题.独立在本上做,教师边巡视边检查.

  25+63=76+5=32+28=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6+35=

  3636

  +315+315

  《进位加》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不进位)。

  2、能运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笔算的对位方法,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对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百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首先,我们先来复习我们之前就学过的一个知识,就是十以内的加法。

  教师随机说出十以内的加法,同学快速说出答案。这样经过大约五分钟的反复练习,使同学对之前学的十以内的加法进行很好的复习和巩固,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师:大家翻到课本的第11页,看这幅图。

  通过观察图画,组织学生讨论从图画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师:大家再翻到课本的第12页,看例题1。

  在学生看题的同时,板书:“例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分析题意,找出有用的数据。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这个题怎么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35+2=。

  师:很好,现在我们已经列出了算式,怎么计算呢,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告诉我? 同学们积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不同的算法。

  师:很好,大家都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的方法,那就是列竖式计算,大家看黑板。

  师:我们首先用数小棒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书上的图,大家讨论一下怎么用数小棒的方法来算。

  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重点突出在数小棒的方法中,将整十的和不足十的零散小棒分开计算。

  师:现在我们学习怎样写竖式,其实就是把数小棒的方法用数字表示出来。大家看黑板。

  教师板书竖式:

  35+ 2

  师:大家看黑板,看看这个竖式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归纳出加法竖式的几个特点:一是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二是加号和横线缺一不可,加号表示加法,而横线是把加数与和分隔开来。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竖式的写法,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怎样计算。

  边板书边讲解:从个位开始加,将上下两个数的个位加起来,写在横线下,然后再加十位,和写在横线下。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数小棒的计算过程理解加法竖式的运算方法。注意强调竖式的计算应从个位加起,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得出的和也应该与加数各位对齐。

  在讲解例题结束后,再次强调和总结不进位加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和书写规范。

  2、巩固练习。

  师:现在大家都应该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了,我现在就请几个同学上来完成做一做的练习来检验一下大家都有没有学会,看一看我们能不能把新学的知识运用起来。

  请五位同学上讲台做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32+6=24+3=5+43=21+3=4+33=

  强调:列竖式、注意书写规范、计算正确。

  对五位同学做的进行点评,好的予以表扬,不好的指出错在了哪里,进行更正,并强调正确的书写规范。

  3、教学例2。

  师:请大家看课本13页的例题2。

  板书:“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教师引导同学分析题意,找出有用数据,并列式。 板书算式:35+32=。

  师: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加法,只是我们之前算的都是一个两位数加一个一位数,现在两个加数都是两位数,该怎么用竖式计算呢?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试着列竖式计算一下。

  教师根据学生列竖式计算的情况,总结计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

  35+ 3267

  4、小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列竖式计算的方法,着重强调几点:各位对齐、加号与横线、从个位加起。

  师:相信同学们现在也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了,我们就来练习一下。 请四位同学上讲台算做一做的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33+43=24+61=53+22=37+40=

  根据同学做的情况进行讲评。再次强调不进位加法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

  三、总结。

  《进位加》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进位加的运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创设情境。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8+5= 9+6= 7+5= 3+1+1=

  5+6= 7+8= 8+8= 4+2+1=

  2.请帮小白兔找到要拔的萝卜。

  34+5 26+32 56+40

  96 39 58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5+37=,学生试算,交流方法。

  2.摆小棒。说摆法。问:一捆几根?捆好的有几捆?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5+7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协商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5+31与35+37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你觉得应该还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问题?

  二、拓展运用

  1.算一算

  2,看看下面藏着几?

  26+48=☆4 39+14=☆3 60+39=☆9

  37+12=☆9 54+16=☆0 45+8=☆3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进位加》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算法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

  3. 初步体会估算在解答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算法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你喜欢玩具吗?

  师:我也喜欢玩具。(出示模拟商店)小胖努力学习,取得了进步,今天妈妈特地带他来玩具店买玩具,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小胖想买足球和长颈鹿玩具,一共要多少元呢?怎样列式呢?你是怎样算的?

  生:34+25

  师:怎么计算,可以怎么想呢?

  生:(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算法)

  二、探究新知

  师:小胖又改变了主意,他不想要长颈鹿了。他想买足球和小飞机,可妈妈只带了60元,够不够?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小胖算一算吗?

  师:一共花了多少钱?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38+25

  师:小胖估计了一下要60元,你说够不够?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丁丁也说不够,到底够不够算算就知道。

  (1)探究算法

  ①学生独立使用位值板摆小圆片或小组合作摆。

  ②全班交流、自愿板演并说想法。

  ③师:大家开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算法,但计算结果都相同。那现在能肯定小胖的估算结果够不够吗?

  (2)归纳算法

  师生共同观察、讨论:

  第1、2种是先两位数加整十数,再两位数加一位数; 第4、5、6种是先两位数加一位数,再两位数加整十数; 第3种是整十数加整十数,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 这几种算法都是通过分拆,变为原来学的本领进行计算。

  问:你喜欢哪一种?

  三、巩固练习

  1. 练一练

  师:如果我买小熊和船模,怎样列式?要多少元呢?请你们同桌两人一起帮我算一算,好吗?

  生:28+29 学生汇报算法。

  (1)自己先将选的两样玩具的钱数列式计算、验证先前的估算结果够不够。 如娃娃和足球27+25=? 50元 帆船和汽车29+56=? 80元

  (2)交流算法,集体评价。

  (3)数学书第3题。

  学生任选两题计算(可用不同算法)、组内交流核对。

  2. 选择。(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

  (1)15+37=( )

  ① 42

  ② 52

  ③ 62

  (2)49+24=( )+ 23 =73

  ① 60

  ② 69

  ③ 50

  3. 判断。(对的用表示,错的用表示)

  (1)26+18=34 ( )

  (2)75+19=94 ( )

  4. 请你动手算一算,看看谁算得最快最正确?

  38+29

  27+34

  47+34

  34+28

  25+48

  48+38

  5. 现在每组都有100元体育用品店的购物券。请你们小组合作,用这张购物券来买体育用品,每种物品仅限一件!看看哪一组买的用品最多,总价最接近100元!

  哪个小组按要求挑的体育用品最多,总价最接近100元,而且计算正确,哪组就是今天的冠军!

  四、课堂小结

  今天去玩具店有何收获?

  《进位加》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且能进行正确算。

  (二)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

  (三)培养学生计算完要主动进行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学连续进位的方法。

  难点:连续几次在同一题中运用进位法则,学生感到不习惯,容易出错,教学时应避免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笔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2.同时口算

  (1)8+6+1= 6+4+1= 7+5+1= 9+3+1=

  (2)9+4= 9+8= 4+7= 7+6=

  6+8= 7+6= 2+8= 5+5=8+8=

  3.订正板演并小结

  师说:做计算题的时候,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就要用原来的竖式验算,这样,就可以保证做一题对一题。

  (二)学习新课

  1.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说:通过刚才的复习,老师知道大家前面学的进位加法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看谁学得快,看谁学得好。(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2.出示例5

  求385与765的和。

  (1)找好、中、差6名同学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上独立做。

  (2)集体订正,找一名好同学说计算过程,教师同时板演:

  385+765=1150

  (3)教师总结

  师说: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同学们第一次做这种题,在老师没讲的前提下,完成得很好,但在以后的练习中,很容易忘记加进位1,有时不该进位的又多加进位1,这都是不对的,所以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每做一道题都要进行验算。

  (三)巩固反馈

  1.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画钩,错的画叉,并改过来

  2.做一做

  (1)笔算下面各题

  (2)笔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①275+769= ②847+1368= ③638+793=

  ④6875+125= ⑤8697+935= ⑥986+1104=

  3.文字题

  (1)8607与999的和是多少?(2)比431多569的数是多少?

  4.思考题: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一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是在学生掌握了不连续进位的加法基础上学习连续进位的加法。

  在复习准备过程中,先复习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然后进行口算练习。口算练习分两个层次,一是8+6+1,7+5+1之类的口算,当学生能熟练无误地完成这类口算时,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连续进位的过程。二是20以内进位加的口算。

  在学习新课时,由于学生已掌握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道理,只是学生初次做这种连续进位的加法,感到不习惯,常常不该进位的也进位,该进位的却没有进上去,所以,教师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但在这一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错,及时纠正,要进行正式的小结,总结这些易错的地方,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先安排了一道判断题,把容易错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判断出来,并改正过来,然后完成“做一做”、文字题等。

  板书设计(略)

  《进位加》教案 篇13

  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课本第15—17页例1、练习四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育学生要保护野生动物。

  三、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课本15页的情景图,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3+5811+57+35+2815+45

  23+7517+4027+6838+15

  (二)探究新知

  1、新授: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

  师出示15页的动物图片。

  2、学习例1

  (1)师出示中国特有动物的种数统计表。

  (2)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

  (3)师投影出示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4)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98+25)

  (5)学生尝试进行计算

  (6)找学生说说在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并解决的方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

  98从个位加起:8+5=13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

  +25十位9+1=11再加上进位1是12,满十向百位进1。

  123十位写2,百位写1,98+25=123。

  课堂小结:我们学会了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计算认真,不算错数,不抄错数。

  3、做一做(课本16页)

  找学生上黑板演算,其他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停止。

  (三)课堂作业

  课本第16页做一做2,17页练习四第2题。

  《进位加》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口算大赛

  6+30= 60+8=

  40+3= 50+7=

  3+90= 20+5=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课件展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地板书例1的问题。

  2.学习例1。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1)学生列出算式:35+2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学生数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也就是37根。

  生3:我是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算出来的。

  ……

  师:拨计数器的过程可以用一种形式展示出来,那就是竖式。

  3.学习竖式。

  师生拿出计数器,一边操作一边提问:

  算35+2时,先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加2时应在哪一位上拨几个珠子?

  师讲解竖式的写法:先写第一个加数35,再在35的下面左侧写上“+”,右侧写2。你们认为“2”应对着35的3还是5呢?(通过计数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不困难)最后在加数下面画上一根横线,表示等号。

  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议一议。

  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的方便,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上5+2=7,7应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小组讨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4.变式训练。

  (1)二(2)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2)二(3)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三、巩固新知

  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尝试,再说说是怎样对位的。

  六、教后反思

  《进位加》教案 篇15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理,能正确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经历比较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的异同的过程,加深对笔算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笔算。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层次练习

  (课件出示) 口算:30+20 50+26 92+4 61+25

  35+32 3+45 13+72 44+53

  (二)第二层次练习

  1.请每位小朋友写两道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2.写完后每位小朋友用竖式算一算。

  3.把小组内同学的题分分类,有什么相同点或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加法、算理都一样。

  不同点:有的需要进位,有的不需要进位。

  小结:笔算加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第三层次练习

  闯关游戏

  1.第一关:计算 (课件出示)

  4 3 2 9 4 0 6 2

  + 3 4 +4 4 +3 8 +2 9

  (先各自练,再指名板演,然后校对)

  2.第二关:分蘑菇

  课件出示第8题: 兔妈妈采了很多蘑菇,准备分给兔宝宝们。于是兔妈妈先分给每个兔宝宝一只篮子,咦?蘑菇上怎么有道数学题呀?原来兔宝宝们要找到蘑菇上算式的结果与篮子里的数相同才能吃到它。这下兔宝宝们可着急了,你们能帮帮小兔吗?

  3.第三关: 在○里填上“>”、“<”、或“=”

  4+38○40+38 76+21○99-5 67+9○69+7

  83-3○83-8 57-5○38+17 25+47○35+35

  提示: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有的题可以依据算理不计算直接比较,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简单推理能力。

  4.第四关:实际应用

  书柜里上层有38本书,中层有26本书,下层有34本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提示:学生能够选择需要的相关信息进行正确计算。

  (四)小结并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行了练习,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其实用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帮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呢。(板书课题)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进位加》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进位加的运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创设情境。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8+5= 9+6= 7+5= 3+1+1=

  5+6= 7+8= 8+8= 4+2+1=

  2.请帮小白兔找到要拔的萝卜。

  34+5 26+32 56+40

  96 39 58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5+37=,学生试算,交流方法。

  2.摆小棒。说摆法。问:一捆几根?捆好的有几捆?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5+7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协商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5+31与35+37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你觉得应该还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问题?

  二、拓展运用

  1.算一算

  2,看看下面藏着几?

  26+48=☆4 39+14=☆3 60+39=☆9

  37+12=☆9 54+16=☆0 45+8=☆3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进位加》教案 篇17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11页情境图,第12———13页例1、例2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口算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础。而本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新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的方法突破新课的难点,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1、教学情境图

  (1)导入。

  教师: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看,他们来到了博物馆门前,小精灵明明正热情地欢迎他们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

  (2)引导学生看懂情景图。

  (3)学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每班人数、每班有2名带队教师。)

  2、教学例1

  (1)导入。

  (2)引导学生列式,并揭示课题。

  教师:要求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5+2=

  教师板书课题:加法。

  (3)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4)探究加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笔算的方法和算理。

  (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明确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例2

  (1)导入。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37人,那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边说边出示例2)?

  (2)指名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35+32=

  (3)组织学生尝试计算。

  (4)巩固两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四、课堂作业

  第12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第13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进位加》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会正确的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3、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以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且,本班大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都很不错,但也有个别学生计算较慢,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对于大部分学生的指导外,还特别要关注计算较慢的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经常进行口算练习。

  教学重点:

  会正确的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规避计算错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那谁来说一说你们都上哪旅游过?旅游的时候你们感觉怎么样?

  生:非常高兴、非常开心“”

  二:探究新知

  师:的确,我们大家都很喜欢旅游,旅游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今天,我们书中的一个小学,假如这就是我们学校。我们要组织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去旅游,参观历史博物馆。我们打开书11页一起来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请把这些有用的信息用铅笔给底下画横线标记出来。

  生:观察图画,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二(1)班有35 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班有34人。

  生2:我发现每个班都有两名带队老师。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教师随即板书:

  二(1)班35名学生 2名老师二(2)班有32名学生2名老师

  二(3)班有37名学生2名老师

  二(4)班有34名学生2名老师

  (两辆汽车用图片代替)

  师:现在我们学校准备了两辆大巴车专门来送小朋友们到博物馆参观。但是每辆汽车准乘70人,如果让你来设计乘车方案,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自己设计乘车方案,可同桌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第一种:二(1)班和二(2)班二(3)班和二(4)班

  第二种:二(1)班和二(3)班二(2)班和二(4)班

  第三种:二(1)班和二(4)班二(2)班和二(3)班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帮助老师设计了3种乘车方案,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要想知道二(1)班和二(2)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算一算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人?

  师:真棒!谁会列式?

  生:35+32=

  师:那我们如何计算呢?

  生:用一年级所接触过的前后排队法(即竖式法)。

  师:那同学们还记得前后排队法的要求是什么吗?

  生:数位要对齐

  师:非常好!其实前后排队法真正的名字叫竖式法。你还记得竖式应该怎么列吗?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列出来35+32的竖式。(教师巡视,找4人到黑板列)。

  师:刚才大家都在练习本上试着写了竖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黑板上的小朋友列的对不对?

  师:四个小朋友两个人列对了,还有两个人数位没对齐,问题比较多。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认真的学习列竖式解题。

  (1)我们先要写出个位和十位

  十位 个位

  (2)把两个数按十位个位对齐写

  3 5

  3 2

  (3)在左下方标清“+”加法运算,还是“-”减法运算

  (4)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相加得数写个位下,十位相加得数写十位下。

  6 7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也计算出一班和二班总共坐67人。下面我们来算一算二(3)班和二(4)班总共多少人?谁会列式?

  生:37+34=

  师:这个式子应该怎么计算呀!个位相加得11应该怎么处理呀!

  生:不知道。

  师:既然我们不会计算这个式子,给自己设置了这么大一个障碍,老师现在也不会算啦!那就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我们这样的安排不合理。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知道第二种和第三种哪一种安排合适吗?

  生:想!

  师:记得我们一定要确保每个小朋友都能坐上车。

  老师给小朋友们提示一下,遇到个位相加大于等于10时就说明安排是不合理的。现在四个人一组,开始挑战。看哪一组能够最先把我们所有的小朋友安排好,老师会加分。

  (8分钟后)

  师:同学们算出来哪种是合适的吗?我来请几组的代表来发言。

  生1:第三种合适

  生2:第三种合适

  生3:第三种合适

  师:你们和他们算得一样吗?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看看第三种是否是合适的。

  第二种:一班和三班

  十位 个位

  3 5

  + 3 7

  个位相加得12大于10,安排不合理。

  第三种:一班和四班

  十位 个位

  3 5

  + 3 4

  6 9

  69<70

  二班和三班

  十位 个位

  3 2

  + 3 7

  6 9

  69<70

  刚好每个小朋友都能坐下。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但是,老师刚才在底下转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都出现了计算错误。那么我们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呢?同学们现在请拿起笔,跟老师一起来计算54+34。

  按(1)放慢速度,看清数字

  (2)我们先要写出个位和十位

  (3)把两个数按十位个位对齐写

  (4)在左下方标清“+”加法运算,还是“-”减法运算

  (5)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相加得数写个位下,十位相加得数写十位下

  (6)回头在检查一遍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竖式的书写方法和运算顺序,大家学得都很认真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

  三、课堂练习

  1、13页做一做。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的第二题,要求列竖式,注意书写的格式。

  四、巩固提高

  玩具飞机 玩具汽车 火箭 轮船

  23元 12元 17元 30元

  (1)、小明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辆玩具汽车,一共要用多少元?

  (2)、小红有50元钱,可以买哪几样玩具?

  (3)、小青想花最少的钱买两样玩具,他可以买哪两样玩具?

  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五、课后作业

  让家长出10道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题。要求用竖式的标准格式计算,不能出现计算错误,漏写答案。

  《进位加》教案 篇19

  【教材依据】

  《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设计思想】

  教材从回顾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开始,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等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学目标】

  情感:利用原有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知识,通过观察情境图,适时动手摆小棒,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结合进位加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小养成仔细计算、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热爱国家。

  价值观: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

  1、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意义。

  2、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法选择】

  以活动为主,适当伴有讲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对比、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比较、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教学准备】

  教科书第11页情景图、第14页例3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师指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时可以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一位数相加,也就是先算个位上的数。】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竖式计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导入新课(出示第11页情景图)

  师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2、学习例3(出示第14页例3图)

  35+37=

  ①、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a、指导学生分别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学生自主摆小棒。

  c、同学交流摆放结果。

  【方法一】:先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师总结一、二方法的相同点: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②、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交流:

  a、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 35

  b、计算时从个位加起。 + 37

  c、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72

  d、我想从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以前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儿相同,哪儿不同。

  4、通报学生总结结果

  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5、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先算()+()=()+ 24个位是()+()=()

  ()再算()+()=()十位上是()+()=()

  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书练习二第4~7题。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在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的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学习环节。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快学会新知识,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1、动手实践。学生通过摆小棒活动,诱导学生把单根相加,够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从而暗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在探究能否从十位加起时,我故意让学生试一试,不强调“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进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从十位加起的,也有不进位的,或是进位后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最后告诫学生这种方法很麻烦,不可取。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按合作学习的要求,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探究,乐于交流。

  总之,在教学计算时,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抽象化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进位加》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

  2.通过提供的实物,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突破进位加的难点,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途径和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掌握算法。

  2.体会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8+4=9+9=26+4=14+5=

  7+8=50+13=9+6+1=5+7+1=

  2.笔算。42+56=

  说一说: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小精灵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37=。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小棒摆一摆。

  (1)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摆小棒。

  (2)小组讨论交流,后集体汇报。

  指名汇报:先把5根和7根合起来是12根。满了10根小棒要捆成一捆,剩下2根。再把3捆和3捆合起来是6捆,再加上刚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7捆多2根就是72根。(多指几名同学边说边摆)

  2.竖式算一算。

  师:把刚才的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写出来,你会吗?

  (1)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个位上7加5得几?该怎样写?十位上又是几加几?(演示从“小棒图”过渡到下面的竖式图。)

  达成统一认识:先算个位5加7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

  再算十位3加3得6,再加进1得7。

  【设计意图】

  此环节重点突出单根相加满10根,把10根捆成1捆的过程,理解进位的道理,图形结合,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笔算的对位和算理。要求不仅能“做”,并且能说出“想”的过程,是一种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应用。

  3.加深对算法的理解。

  同桌复述计算过程。

  4.讨论算法。

  师: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竖式计算与上节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小结:笔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应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5.设疑:要是从十位加起,你觉得计算有没有更方便?

  三、巩固深化

  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练习二第5题。

  提问:下面的计算对吗?错在哪里?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三道题的计算过程,对照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注重让学生指出错误在哪里,并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3.完成练习二第6题。

  本题主要是让学生先判断个位相加有没有“满十”,再判断十位需要不需要进1。

  4.脑筋加油站。

  2()4 7 ( )2 3 6

  +6 9 +( ) 9 + 2 8 +()9

  9 4 8 6 6 0 5()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经历纠错的过程,使学生明白笔算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避免出错。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教后思考:

【《进位加》教案】相关文章:

进位加优秀教案11-13

小学《进位加》教案03-04

《进位加》教案15篇09-25

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04-09

《不进位加》教学反思01-04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教案01-15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的教学设计11-19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教学设计10-1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教学设计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