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教案

时间:2022-01-10 10:55:25 教案 我要投稿

分数的教案(精选2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的教案(精选2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数的教案(精选23篇)

  分数的教案 篇1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两盒铅笔(两盒中所装铅笔数不同)、12根小棒、实物投影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这个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教材先安排了“拿铅笔”活动,使学生体会同样是“1/2”,铅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铅笔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然后,教材又安排了一个“说一说”的活动,联系“一本书的1/3”等实际情境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画一画”是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一个□,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同。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了解起点。

  1、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谁能说出几个你喜欢的分数?

  2、这些分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说说各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3、你还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二、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一)拿一拿

  1、出示两盒铅笔(两盒中所装铅笔数不同),问:谁能拿出盒中铅笔的 ?

  2、你准备怎么拿 ?发现什么问题?都是 ,为什么拿的支数不一样?

  3、每一个同学都拿出你所有铅笔的 ,比一比,说一说发现。

  3、从刚才拿铅笔的活动中你明白了什么?

  4、归纳提升: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二)想一想

  把6支、9支、12支铅笔分别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支数可以怎样表示?(1/3或者2支、3支、4支)

  三、体会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关系

  根据分数拿出相应的数量。

  1、12根小棒,请拿出12根小棒的

  思考:这里的分子1表示的是什么?(是1支还是1份)

  2、12根小棒,请拿出12根小棒的 。

  (同学相互说分数并拿出数量。)

  四、在练习中进一步体验

  1、基础练习:

  看图写分数:

  表示用分数:

  2、拓展练习:

  (1)说得对吗?请说明理由。

  (2)、选一选

  ①由一段木料的 估计这段木料有多长。

  ②由一段图形的 估计这个图形。

  (3)、填一填:

  通过学生填数、观察,使学生体会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认识整体“1”

  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分数的教案 篇2

  教学内容:课本p98-10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物和图形,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纸片、两张圆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师:今天是星期天,小明要过生日,他请好朋友小红一起到郊外玩,看,他们都带了哪些什么好吃的?(看大屏幕)(4个苹果、2瓶矿泉水、还有一个大蛋糕。)

  师:把这些食品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各分得多少?你会分吗?(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得1瓶)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板书:平均)(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了这块蛋糕的一半。)

  师:怎么分?(动画演示)一半在数学上用什么数来表示呢?(1/2),1/2就是分数,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操作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现在把蛋糕分成了几份?2份中的1份,就是1/2。谁会读?我们一齐来读读!

  师:这一份是1/2,那另一份呢?(出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它指的是谁? 现在谁能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呢?

  2、教学试一试

  师: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我们可以得到它的1/2。那么一张长方形纸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它的1/2呢?(出示长方形纸)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师:都完成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伙儿看看的?展示学生作品,并将其贴在黑板上:

  ①对折 同意他的折法吗?一样的举起来。

  ②纵向对折 涂色的这部分是长方形的1/2吗?

  ③斜折 这样呢?

  师:他们的折法不同,有的横,有的竖有的斜,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为什么说他们都是1/2啊?(都是一半,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而涂色的正好是其中的一份。)

  小结:只要把一个东西平均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认识了1/2,现在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1/3、1/4……)

  师:想不想用一个图形表示出想认识的分数?用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来。

  反馈交流:讲一讲,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平均)……

  老师收集了一些纸片,你看到了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出示:正方形1/4、长方形1/4、圆形1/4。

  (都表示1/4。)

  师:为什么他们形状不一样,却都是1/4呢?(因为他们都是平均分成了四份,表示的都是其中的一份。)

  师:那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出示:学生画的1/2、1/4,比较这两个图形,1/2和1/4哪个更大?你怎样比较1/2和1/4的大小的呢?

  生:从图上直接看出1/2>1/4

  师:同样大小的两张纸片,一张平均分成2份,一张平均分成了4份,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师:再来看这一张长方形纸片。老师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绿色的部分就表示它的1/8。看看,和上面的1/2、1/4相比,你们知道谁大谁小吗?

  3、 出示练习

  4、写分数

  分数的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98-100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能用折纸涂色与实际操作表示相应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分子是1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理念:

  1,创设情境,感觉生活中的的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2,小组合作,提供材料,主动探索;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故事引入:CAI出示故事动画

  故事梗概:一只猴妈妈带两只小猴子上山郊游,到了半山猴妈妈分了一只蛋糕,明显示一大一小。小猴子一只高兴,一只沮丧;到了山顶猴妈妈把一只蛋糕半均分给两只小猴子,小猴子都高兴的吃了起来。

  学生仔细看故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2)谈话:看完故事思考为什么两次分蛋糕小猴子表现不一样?

  第二次两只小猴子分的一样多,这样分的方法叫做平均分(板书)

  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能分到多少?我们学过表示“半个”的数嘛?

  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也就是分数(板书:分数)

  学习自由发言

  学生尝试回答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索

  1、认识二分之一

  (1)提问:“半个”可以用那个数表示?

  出示平均分一个蛋糕的CAI动画

  谈话: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其中一份就是一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写作

  (板书)猴哥哥拿了蛋糕的二分之一,猴弟弟拿到了蛋糕的多少呢?(CAI动画出示)

  (2)对于分数这个朋友新朋友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2、提供材料,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好的正方形纸,用折纸的方法来表示二分之一,在小组中交流一个你折的二分之一在哪儿?

  实物投影仪出示几种正确折法,并让折的同学说说谁是谁的二分之一;

  (2)CAI出示下列图形判断图中阴影部分是不是整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并说明理由。

  (3)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的例子

  3、深化操作,认识几分之一

  (1)谈话:谁来猜一猜分数王国中除了二分之一还有哪些分数?

  学生看课本认识分数线分子分母,小组中同学交流

  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表示的?

  学生口答,教师相机板书出...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2)谈话:老师提供一些材料给大家请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自已喜欢的分分数。

  (3)谈话:把你表示的分数介绍给小组同学。

  (4)指名几个小组代表把找到的分数介绍给大家,说说找的过程,同时实物投影仪演示。

  (5)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4、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谈话:我们一起一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的圆纸片先比较大小?

  小组中选择两名同学分别折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并涂色.

  怎么比较两张纸片中涂色部分的大小?各用什么分数表示?谁大谁小?(板书<)还可以怎么说?

  CAI再次出示比较过程

  (2)谈话:请小组中第三名同学折出八分之一.

  你想用与哪个分数比较?与小组中的同学交流一下.

  (3)出示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动手,老师指导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参与小组活动

  1题直接填写集体订正

  2题用手势表示

  学生用语言表述或是到前面来动手操作演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出示CAI

  画面为上面是空白的两幅同样的图,下面是分数,学生口头判断填<或>,再由CAI出示正确涂色图直观验证。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3、CAI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

  (1)《科学天地》大小约是黑板的几分之几?(变色闪烁显示)

  (2)《艺术园地》大约点黑板的几分之几?(变色变色闪烁显示)

  (3)哪一部分大?怎么想的?

  2

  集体讨论

  学生口答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谈话:通过全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

  今天学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你还想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指名回答

  别的同学可以补充

  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和会用较直观的手段来表示几分之一。所以本课的设计从学生的感兴趣的故事入手首先重点突出了“平均分”这个概念,再认识二分之一与学生生活实践联系较多的分数,再用直观手段来认识较抽象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最后通到学生自已动手来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学过程中辅以CAI教学软件,使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参与到学习中来,享受一个快乐的脑力运动过程。

  分数的教案 篇4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五课时

  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4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 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 = = (分米)

  分数化成小数: =2.10.75=1.575(分米)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 (分米)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分数的教案 篇5

  教学内容:课本第6~8页。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难点: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使学生能进行灵活的计算,并能根据乘数特点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练习二的第9题

  2.计算。练习二的第7题

  二、新授。

  1、统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明确:因为整数都可以看成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乘以分数,因此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只要记住一条,即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具体计算时碰到整数和分数相乘不必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又表明算法合理。

  3、练习

  4、指导学生判断积与被乘数、乘数间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以比1大的数,积比被乘数大;乘以比1小的数,积比被乘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5题。

  2、深化练习。练习二的其他题

  四、作业布置

  教学反馈:

  分数的教案 篇6

  教案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分数、假分数,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③渗透集合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教学用具 投影仪,例1、例2的直观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填空。3÷4= 8÷11==()÷( ) =()÷( )

  二、探索研究

  1.认识真分数

  (1)出示例1,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比较例1中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 、 、 的分子都比分母小)。

  (3)联系直观图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为什么?

  (4)指出:像 、 、 这样的分数都叫做真分数。你能再举几个真分数吗?提问:什么样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2.认识假分数。

  (1)出示例2 直观图,指点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2)联系直观图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为什么?( =1, 和 都大于1)

  (3)像 、 、 等都是假分数。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有什么特征?板书: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3.揭示课题。从上面的直线图中可以看到,分数可以分为几类?哪两类?

  4.认识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1)观察上表中的分数,哪些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

  (2)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商是多少?观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结论:当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这些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数的教案 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3页。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 ,并写上 。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阴影部分是原图 ?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2、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2)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3)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四份之一。

  (4)小结:像1/2、1/4这样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比较,再跟小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比较,你发现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分数比较大小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

  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第1~3题。

  分数的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彩纸条

  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认识几分之一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分数吗?

  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1/4,2份是它2/4,3份是它3/4,4份是它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几分之几?

  板书:1/10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几分之几?

  板书:2/10

  3份是它几分之几?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6、完成教科书第94页“做一做”第1题。

  (三)教学例6

  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

  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比较,再跟小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

  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比较,你发现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基本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分数的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教具:、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

  学具:圆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板面包(8个)图片(分格)、12个苹果图片

  教法与学法: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课前交流:

  师:老师很荣信,来到美丽的太极城――旬阳和你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特别的开心,孩子们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怎么没见你们的掌声呢?

  生:鼓掌

  师:谢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

  生:想

  师:我不能白送给你们,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们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课积极表现、勤于思考、善于发言你们就有机会得到哟。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考考我们班孩子们看你们的数学水平达到五年级的水平没有?(出示两块橡皮泥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分别出示左右手,问学生几块?

  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现在老师把它们合在一起,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

  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平还局限于一年级)

  预设二:1(你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

  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引出“整体”)

  师:(竖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就是——与众不同)老师现在又把这一整个橡皮泥平均(强调平均分)分成2份,同学们看看,现在我左手拿的是这整个橡皮泥的多少?

  生:一半、0.5、

  师:有文字表示的,幼儿园都会,有小数表示的,三年级学过。但我要表扬用分数表示的同学,你太给力了,懂老师会理解老师,你一语道破老师的天机了。你能给给大家说说 中间一条线表示的是什么?“2”是这个分数的什么?1又叫分数的什么呢?现在老师左手用分数表是?右手呢?这是几个 ?两个 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1”

  师:经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已经达到了五年级的水平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这时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分数的意义。(板书并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以分橡皮泥共同研究了分数是怎么来的。其实,分数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据科学家研究,仅次于自然。古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古代分数的产生。然后听老师给我们作的介绍(PPT出示介绍录音)

  师:现实在你还在哪儿见过分数(谈生活中的分数)

  生:音乐中,八分音符等于 ,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创设智力陷井,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对分数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进行了一次再现的过程。再次为下面学习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做好铺垫。学生从历史、现实的生活中,初步了解分数的产生、应用的广泛性,呈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操作研究

  师:分数重要吗?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汇报交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好,首先我们就来围绕什么是分数来研究研究。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研读教科书第46页的知识,小组交流,打开准备的学具袋,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这个分数。

  2.反馈交流

  师:我刚才转到看了一下,收集了这些表示 的方法,现在我请他来告诉大家表示的方法?

  生一:(投影展示)我把圆片一个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老师指导语言的表达:同学们请听我说,我是把……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嗯,你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 。真有想法。

  生二:(投影展示)我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

  师:你也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 的。真好,同学们,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 的吗?

  生三:我是这样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原折,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 的。

  师:你很有主见了。你把1米长的绳子也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 的,我们把一米长的绳子也可以称为一个计量单位。请坐。同学们,刚才这三位同学给我们分享了用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计量单位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涂上不同的颜色,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一个物体的 。除了上面的这样一个物体外,你还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

  生四:我是把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 的。

  师:嗯?你的 是多少面包?

  生五:2个

  师:(疑惑)上面同学样表的示的 都是1部分,怎么这次的 却是2个了呢?

  生:上面是一个物体,下面是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个面包,把这2个包看作是1份,就取这1份。所以8个面包的 表示就2个面包了。

  师:你的分析真到位。哪个同学能用刚才这个同学一样的方法表示12个苹果的 。

  生:我表示12个苹果的 是3个苹果,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个,把这3个苹果看作是1份,就取这其中的1份。所以12个苹果的 是3个苹果。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不仅学的快还用的快。像8个面包、12个苹果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 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示 ,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为概括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为理解单位“1”做好铺垫。

  3.归纳定义,认识单位“1”

  师:同学表现的非常积极。发言的同学条理清楚声音响亮,听讲的孩子认真仔细思考有序。(用展示刚才5个同学汇报的几种情况)现在请大家用心的观察、比较、分析用 所表示的物体或计量单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一:相同的地方,我们都是平均分成4份(板书:平均分),表示其中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分的物体不同,分的物体的总数不同。

  师:我们把什么物体平均分了?

  生: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些面包、苹果。

  师:回答的非常好!在这里,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板书:整体 单位“1”)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成单位“1”?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研究发现,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可以用 表示,这样的3份呢?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量,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 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

  分数的教案 篇10

  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按本节课的顺序)

  (1)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写法。

  (2)“单位1”的理解。

  (3)分数的意义。

  (4)分数的“单位”。

  重点:所授之识均为重点。

  难点:既知是难点,上课之前已想办法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予以克服,上课之时何来难点。

  教学过程:

  一、拉近学生距离:向学生问好(用激情洋溢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情绪,并引导学生观察、读懂教师的表情、动作,使学生被老师的行为所吸引。)

  二、有效引导,引出分数,解决“写法、读法、各部分名称、初步理解意义”这4个任务。

  1、大家会分东西吗,下面看老师分,大家要注意看,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A老师分的是什么“东西”?

  B我是怎么分的?

  C分成了几份?

  D红颜色的占其中的几份?

  连起来说一句话:老师把( )( )分成了( )份。红颜色的占其中的( )份

  (1)将一段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了3份,红的占其中的2份。

  老师把(一条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了(3)分,红颜色的线段占其中的(2)份。

  (2)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红的占其中的5份。

  老师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6)份,红的占其中的5份。

  (3)将8只羊平均分成4份,红色的羊占其中的(1)分。

  老师把(8只羊)(平均)分成了(4)份,红的占其中的(1)份。

  2、引导:

  (1) 大家注意,我们把下面这句话的意思用简单的形式来表示: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18

  数学中许多较为复杂的语言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形式来表示,大家觉得爽不爽?

  (2)我们今天再来爽一爽

  A课件回到将一条线段平均分成3段的画面。

  “老师把(一条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了(3)分,红颜色的线段占其中的(2)份。”这句话实在太长了,我现在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大家说好不好?引出分数“三分之二”( ),(在显示过程当中明确分数的写法。)教师明题,这个数叫分数,它读作“三分之二”下面的3叫做“分母”上面的“2”叫做“分子”(该部分全部由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教师提问: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什么意思?反过来问一下:在这里“三分之二”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两份。

  B课件回到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红的占其中5份的画面。

  将“老师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6)份,红的占其中的5份。”用分数表示。(已经可以叫学生自己说、写了)之后让学生回答: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什么意思?反过来问:“六分之五”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表示其中的5份。

  C课件回到将8只羊平均分4份,红色的占其中的1份的画面。

  将“老师把(8只羊)(平均)分成了(4)份,红的占其中的(1)份。”这句话用分数表示。由学生来完成。反过来问→“四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8只羊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

  三、单位“1”的认识

  给出另一个新的分数“二分之一”问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认可,但提出疑问:你难道知道一定是分这个东西吗?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A可以分西瓜 B可以分菠箩 C可以分小鸭……

  总之,我们很多东西都可以分,但在分的时候,我们都把他们当成“一个整体”来看,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可以给他们取一个统一的名字:单位“1”,大家说好不好,不好,你取取看。1为什么加引号的问题解决。

  (通过课件,使学生明确单位“1”)

  四、深入理解分数意义,分数的单位的认识

  1、练习巩固:课件演示

  (1) 上面是一个空心的圆,下面是一个分数:四分之三

  让学生说说:要你做什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用颜色表示(取)其中的三份。(或: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

  回答清楚以后由学生自己完成。

  (2) 出示一条线段:下面是一个分数:十分之七

  让学生说说:要你做什么?(让学生用两种方式来回答。)再由学生完成。(除了用颜色涂以外,教师教另一种表示方法,为教学例1做准备。

  (3)出示例1,让学生弄请清和(2)的区别,明确是将0~1之间的线段分一下。然后完成例1。

  完成其余2~3题。

  2、分数单位的认识

  1)分母是3的最小分数想一想是几?分母6的最小分数是几?分母是8的最小分数是几?

  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分数的分子都是“1”,取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分数单位”

  2)练习

  三分之一()是哪些分数的分数单位?说一说各含有几个分数单位。

  六分之一( )是哪些分数的分数单位?说一说各含有几个分数单位。

  八分之一( )是哪些分数的分数单位?说一说各含有几个分数单位。

  练一练第5题。

  练一练第6题。

  五、巩固练习:完成书上其余练习。教师巡视批阅。

  六、课堂总结:

  以一个分数为例,说一说(1)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写法。

  (2)分数的意义。

  (3)“单位1”的理解。

  (4)分数的“单位”。

  六、拓展题

  有一位老伯将17头牛留给他的三个儿子,他给大儿子二分之一,给二儿子三分之一,给小儿子九分之一,你会帮他们分吗?怎么分?他们各得几头?

  七、作业布置:

  《作业本》

  分数的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 理解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含义,了解正数的实数指数幂的意义;

  2. 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会进行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相互转化,灵活运用乘法公式幂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化简.

  教学重点:

  分数指数幂的含义及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化简.

  教学难点:

  分数指数幂含义的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化简.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1.复习回顾: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说出其结果

  (1) (2)

  (3) (4)

  2.情境问题:将 25, 24推广到一般情况有:

  (1)当为偶数时, ;(2)当为n的倍数时, .

  如果将 表示成2s的形式,s的最合适的数值是多少呢?

  二、数学建构

  1.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 )

  2.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 )

  3.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 ,

  三、数学应用

  (一)例题:

  1.求值:(1) ; (2) ;(3) (4)

  2.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式中a>0)

  (1) ; (2) ;

  (3) (4)

  小结: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化简: ;

  4.化简:(1)

  (2) .

  5.已知 求 的值.

  (二)练习:化简下列各式:

  1. ;

  2. ;

  3. (a>0,b>0)

  4.当 时,求 的值

  四、小结:

  1.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整式运算律及乘法公式在分数指数幂运算中仍适用;

  4.指数概念从整数指数幂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同样可以推广到实数指数幂.

  五、作业:

  课本P63习题3.1(1)2,4,5.

  分数的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请一位同学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其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是不是整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1、以前我们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几份?想一想: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依次出现糕点图、正方形图、1米长的线段图)

  2、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

  出示图片“苹果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个苹果?

  每份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出示图片“熊猫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只熊猫玩具?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4只熊猫玩具是其中的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3、将下面的两幅图与上面的三幅图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点与相同点?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整体1,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各自的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

  (板书:单位“1” 若干份 一份或者几份 分数)

  4、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面的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单位“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分子、分母表示的实际意义。

  3.使学生受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引入

  1.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分数

  你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2. 练习十三第3题。

  3. 动手操作

  老师提供了三样材料:正方形纸片一张、画有一分米长的线段的纸条一个、6个三角形。我们动手给它们平均分,看看你能找到哪些分数?

  配合讲解,实物展示。

  ① 动手折一折,涂上阴影并标出分数。

  你得到了什么分数?这个分数表示什么?

  ② 在线段上标出分数。

  “一分米长的线段”同①(顺势学习分子分母表示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分数的意义

  1.像这样,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板书: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还能用整数表示吗?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2.(紧接着上面两个操作)6个三角形,你能给它平均分成几份?又得到了什么分数?动手试试看。

  你还能给6个三角形怎样平均分,又找到了什么分数?大家动手再试试看。

  3.刚才我们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做第74页上面的两道题和练一练的第二题。(注意辨析)

  4.不管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说成把_平均分。刚才的分数都把谁看作了单位“1”?

  生活中,你还想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例)

  5.老师这里有一个分数-,你猜猜看,老师把谁看作了单位“1”,也就是把_平均分成了2份,取这样的1份?

  你能说得与别人不同吗?能说得更有新意吗?

  6.谁来说说 表示什么?〖根据板书,揭示意义。〗

  7.让某一小组站出来2名学生,老师也站进去,问:2名学生占我们3人的几分之几?你能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吗?

  为什么同样是2名学生,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三、巩固拓展

  1. 说出下面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我国人口数约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耕地面积仅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

  ①想:把_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_份,_表示这样的_份。

  ②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2. 分一分

  ① 动手分一分:有10根小棒,取出它的。怎么取?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② 智力大冲浪:老师口袋里有一些小棒,拿出它的正好是4根,口袋里原来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想的?

  3.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图略)

  ③ 为什么不平均分的也能用分数表示呢?

  ④ (板书=)我们继续探究这个等式,还可以揭开其它的数学奥秘呢。期待课后大家有精彩的发现!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认识了单位“1”;知道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母分子表示的意义。)

  分数的教案 篇14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123页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能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学情分析:在第七单元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对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有了初步认识,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并能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相信大部分学生学得较好。但毕竟是初次学习分数,可能会存在一些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不清晰,对比较分数大小等知识点混淆等现象。所以,在复习时既要照顾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稍欠的学生,又要考虑让已经掌握较好的学生的发展,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板书: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读、写分数比较大小简单的分数加、减法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二、基本练习

  1、看图说一说能否用分数表示,能的说出分数。

  2、抽取其中一个分数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3、比较大小问:你能比较题1中哪两个分数的大小?(生自由比较)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

  练习:从小到大排一排

  ①2/108/10 6/10

  ②1/51/10 1/7

  ③1/83/8 1/164、

  加减法1/4+2/4=8/10-1/10=2/5+3/5=1-8/10=1/8+3/8+2/8=8/9-2/9-5/9=

  说一说:计算这些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练一练:数学书126页第9题、第10题,教案。

  5、解决问题

  ①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用这样的1份做幸运星,3份做花,做幸运星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幸运星比做花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五,还剩这杯水的几分之几没喝?

  三、拓展练习

  1、完成123页第12、11题 指导第11题

  先问:你觉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数?练习并校对可能有学生用不同方法表示8分之4,教师可问:这几个分数的大小是怎样的?

  2、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①(见课件)

  ②完成123页动脑筋

  3、爬山坡比赛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时,东东用了八分之二小时,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时,谁跑得最快?

  分数的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探究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理解和掌握简单分数的加、减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迁移和类推能力。

  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究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体会学习是实践、探索的过程。能自觉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敢于提问、专心做习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并理解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掌握算法。提出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算法、理解算理的过程中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孩子们,看,这是谁?圣诞老人今天走进我们的课堂,瞧,他带来了许多礼物准备送给你们呢!圣诞老人话外音:孩子们,你们好!我的礼物背后有一些问题需要你们解决,你们有信心吗?(课件播放)

  2、引入(课件出示)

  (1)圣诞老人的第一份礼物,是什么?

  (2)(指名)问:琪琪,这块巧克力平均分成几份?

  继续问:琪琪,如果你分得3份,那么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明明(琪琪同位),你分得2份,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提问:两人一共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呢?你们能列式吗?

  学生接话齐答:圣诞节。

  学生齐答:圣诞老人。

  学生看大屏幕画面深受感染,表现很有信心,齐答:有。

  学生看到屏幕上的画面,高兴齐答:巧克力。

  琪琪看屏幕画面作答:巧克力平均分成8份。

  琪琪答:我分得这块巧克力的3/8。

  明明答:我分得这块巧克力的2/8。

  被教师随机问到的学生作答,而其他学生关注地倾听。

  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列式,积极要求汇报。

  教师随机请出两位学生作现场举例,提问自然贴切,切实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

  (1)指名学生列式,师板书:3/8+2/8

  师:3/8+2/8等于多少?你们想自己试一试吗?

  好,你们可以借助长方形代替巧克力,先把它的3/8涂上红色,表示琪琪吃的,再把它的2/8涂上绿色,表示明明吃的。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2)交流: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涂色?

  师:3/8+2/8等于多少?(板书5/8),5/8后面有没有单位名称呀?

  (3)师再用课件演示3/8涂红色,2/8涂绿色。

  师:5/8是怎么得来的?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指名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5)师:孩子们真聪明,现在知道琪琪和明明一共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2、学习简单的分数减法。

  (1)师:琪琪分得巧克力的3/8,明明分得巧克力的2/8,你能提一个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当学生提出:“琪琪比明明多分得多少?”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多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来表述完整。)

  师:谁能列式?板书:3/8-2/8

  (2)师:还以长方形代替,现在算一算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课件出示问题)

  (3)3/8-2/8等于多少?

  你是怎样算的?组织全班交流。

  (4)师问:现在知道琪琪比明明多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真不简单!自己学会了新知识。谁能说说我们今天学的是什么?

  分数的教案 篇16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2~133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 读、写分数,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1、(1)做期末复习第4题。

  (2)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以 为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并说明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4)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空白部分。

  2、做期末复习第5题。

  (1)学生做在书上, 米、 米表示什么?

  (2)补充练习:

  7分米是 米; 56分米是 米。

  6厘米是 米; 28厘米是 米。

  3、 是( )个 , 是( )个 。

  米是( )个 米。

  4、做期末复习第6题。

  (1)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说—说 ○ 、 ○ 是怎样比较的?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1)做期末复习第7题。

  (2)补充练习

  2、(1)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铁路。甲队修了这条公路的 ,乙队修了这条公路的 。两队共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2)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是 千米,他已走了 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分数哪些知识?

  分数的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分数大小。

  2.会计算简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有关分数加减法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意识。

  课 时:5课时

  分数的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分数与分数相乘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布置要求,引导预学

  1.复习迎新

  口头列式

  (1)80的 是多少? (2) 的 是多少?

  二、预习反馈,诊断查学

  课中进行预习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三、目标引领,探究导学

  (一)、创设情境

  以前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贴的长方形纸,涂色部分分别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对它们进行操作,并引出新课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4 出现教材中的图形

  然后问:画斜线部分是12 的几分之几?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由此明确:12 的14 是18 ,12 的34 是38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求12 的14 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求12 的34 呢?

  师问: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

  打开书P45完成

  提示:根据填的结果各自想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

  学生进行讨论得出: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2、教学例5

  (1) 让学生说说23 ×15 和23 ×45 分别表示23 的几分之几?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 计算这两道题吗?学生试做订正完后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

  (2)验证比较

  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23 再画斜线表示23 的15 和23 的45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学生观察比较

  3、归纳总结

  比较刚才计算的每个积的分子、分母与它的因数的分子分母,讨论有什么发现?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 ,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练习

  1、完成P46的试一试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在计算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四、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推广

  同学们,下面着几道题你回计算吗?

  出示:211 ×3= 4×56 =

  请同学们先完成P46的填空,提醒学生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来计算

  讨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1)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2)实际计算时可以直接按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3)也可以整数与分数直接进行约分后再计算。这样更简便

  教师进行示范如P46

  2、练习完成P46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用直接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巩固练习,反馈练学

  1、做练习九的第1题 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2、做练习九的第3题说出错的原因

  3、做练习九的第4题看谁算的最快

  五、课堂总结,拓展思学

  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

  教后记:

  分数的教案 篇19

  教学内容:课本第6~8页。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难点: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使学生能进行灵活的计算,并能根据乘数特点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练习二的第9题

  2.计算。练习二的第7题

  二、新授。

  1、统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明确:因为整数都可以看成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乘以分数,因此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只要记住一条,即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具体计算时碰到整数和分数相乘不必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又表明算法合理。

  3、练习

  4、指导学生判断积与被乘数、乘数间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以比1大的数,积比被乘数大;乘以比1小的数,积比被乘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5题。

  2、深化练习。练习二的其他题

  四、作业布置

  教学反馈:

  分数的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

  1. 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

  2.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经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3. 通过对算理、算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乘法意义及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现在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 ( )

  2. 如果取这 的 ,现在得到的是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看图得出结论 )

  3. 如果再取这 的 ,又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图验证)

  【设计意图:讲课一开始采用了看图说分数的方式引入,既是对分数意义的一个回顾,也为本节课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提供了形的依托。】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 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 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

  3. 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 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把1个正方形看作1公顷,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 公顷,再把 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公顷。

  分数的教案 篇21

  教案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分数、假分数,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③渗透集合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教学用具 投影仪,例1、例2的直观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填空。3÷4= 8÷11==()÷( ) =()÷( )

  二、探索研究

  1.认识真分数,教案《《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案》。

  (1)出示例1,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比较例1中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 的分子都比分母小)。

  (3)联系直观图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为什么?

  (4)指出:像 这样的分数都叫做真分数。你能再举几个真分数吗?提问:什么样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2.认识假分数。

  (1)出示例2 直观图,指点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2)联系直观图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为什么?( =1, 和 都大于1)

  (3)像 、 、 等都是假分数。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有什么特征?板书: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3.揭示课题。从上面的直线图中可以看到,分数可以分为几类?哪两类?

  4.认识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1)观察上表中的分数,哪些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

  (2)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商是多少?观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结论:当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这些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数的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掌握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基本方法,明确算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利用上一节课的分类情况,例:9/4;

  (二)展开;

  1、、用图示表示9/4;

  2、、用算式表示:9/4=8/4+1/4=2+1/4=2又1/4。读法:二又四分之一;意义:表示由整数2和真分数1/4组成--叫做带分数。

  3、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

  第一组学生:把11/4化成带分数

  第二组学生:把2又3/4化成假分数

  1)自主研究;

  2)交流;

  3)比较,观察;

  4)说说想法,发现了什么?

  (三)发现规律与方法;

  1、课本P30-3;自主填空;

  2、交流,说想法;

  3、规律与方法。

  (四)练习;

  1、练习与应用1;

  注意点:有不被分割的完整的独立图--写成带分数,说明有整数出现;无完整的不被分割的图出现--写成假分数,说明都是分数,没有整数出现。

  2、练习与应用2;

  注意点:在理解掌握算理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出简便的方法,直接写出结果,提高速度和正确率;

  3、练习与应用3;

  注意点:在理解掌握算理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算方法,提高效率和正确率。

  课结束。

  练一练(4)

  教学目标:

  1、通过概念的运用练习,将其纳入到自己已有有数的知识结构中,构建与稳固数的结构络;

  2、能熟练地运用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知识进行解题,熟练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3、从知识之间的联系中感受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预设:

  教学预设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知识:

  1、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的复习。

  2、完成课本P31练习(4)第一题

  3、呈现知识结构。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

  分子能被分母整除

  分数(整数)

  假分数

  分子不能被分母整除

  (带分数)

  二、技能训练。

  1、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

  (1)、借助图的直观性,用带分数与假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完成练习第2题。

  讨论带分数与假分数的判断过程,和它们联系。

  (2)带分数与假分数和互化练习,完成练习第5题

  (3)带分数和整数化假分数的练习。完成练习第6题。

  2、比较带分数、、假分数、整数的大小

  (1)完成练习(4)第3题

  (2)汇报讨论: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与带分数比较,既可以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再比较分数部分;也可以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分母相同时,比较分子的大小。

  (3)、借助数轴,进一步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和整数的大小关系。完成练习第4题。

  说说4比18/5多多少?

  由3往前数1小格的数是多少?

  由2往后数2小格的数是多少?

  完成练习第7题。

  3、应用与探索

  按要求说说分子A分母B之间的关系

  (1)是真分数

  (2)A/B是假分数

  (3)A/B是可以化成整数的假分数

  (4)A/B是可以化成带分数的假分数

  4、:

  (1)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特征

  (2)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关系及互相转化的方法。

  学生回忆真分、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概念,并叙述各自的特征。

  学生以直观图为依托,进一步理解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联系。

  学生根据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完成第5题。

  学生完成第6题。讨论整数化成指定分母的假分数的方法。

  学生在完顾第3题的基础上,汇报讨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三者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

  完成练习第4题、第7题

  分数的教案 篇2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分数乘除法虽然在学习时分为两个单元,但两者密不可分,若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定义,分数除法的计算也是先转化为分数乘法再计算,所以将分数乘除法集中安排进行总复习。

  分数乘除法需要复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倒数的意义,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含稍复杂的)等等,这么多的知识点,很显然一节课是难以完成复习。

  在复习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时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分数乘除法的核心的、基础的知识作为总复习的内容。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这些数和运算的意义虽然看来很简单,恰恰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理解不透,掌握不扎实,就运用不自如,就无法正确解决后面复杂的运算和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的认识与运算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2.过程能力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的意识和习惯,对本册所学内容形成认知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教学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典型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自我回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通过学生对数的多样化的不同分类中,使学生自主建立数的结构网络,然后让学生重新去品味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达到了深化知识学习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活动过程。我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节课尝试建立“建构知识系统”的自主学习模式。借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采取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谈话的内容如下。

  “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获得了很多数学技能,你们的数学能力提高了,人也变聪明了。但仔细想一想,是不是有的知识可能也忘记了,是否学要我们去复习呢?这样才便于你们进入中学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对本学期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的欲望,希望能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更加系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对全册知识内容的做一个简单地整理。

  我提出: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本册书的全部内容,今天我们开始对我们所学的知识整理与复习。你能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那些知识吗?

  先让学生独立回忆与思考,然后抽学生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目录,提问:你能把我们所学的内容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想用什么方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针对学困生,可以让他在同桌的帮助下整理。

  完成后先小组交流,然后抽学生汇报展示。

  接着我再提出:这些内容哪些是有联系的?请把有联系的内容分成一类,可以怎样分?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抽学生汇报。

  多抽几个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的意见一致,则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如果学生的意见不一致,可以把学生的不同意见都板书出来,再组织学生讨论,看哪些知识与哪些知识联系得最紧密,通过讨论逐步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板书本册教材的知识体系。

  然后我再加以引导: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发现这本书的知识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和概率。

  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数的认识与运算,在数的认识和运算这部分内容中,分数乘法和除法联系得最为紧密,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分数乘、除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采取问答及思考整理形式,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为下一步的分类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进行完全册的简单复习之后,复习分数乘、除法的基础知识

  我首先设计了一组基础题:12

  提出:不计算,你能判断这四道题中哪道题和哪道题得数相等吗?

  学生讨论后能够回答出

  12

  我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判断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所以12

  你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是:分数乘、除法是有联系的,而且从它们的计算方法上就能发现它们的这种联系。

  能说一说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边回答计算方法,教师边作板书。

  然后让学生用计算方法,把教科书第97页第1题完成在练习本上。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接着再让学生思考:想一想在分数乘除法的口算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出在分数乘除法的口算中,要注意哪个数与哪个数约分,头脑中要记住是哪个数和哪个数约的,约后的结果是多少,然后用约后的数相乘。这些约分和计算过程都是在头脑中一次性完成的,每个环节的错误都会影响到计算的结果,加上还要考虑口算速度,所以口算比笔算难度要大一些,思想要高度集中,重点思考是怎样约分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结合教材设计的基本练习题,帮助学生激发起原有的知识记忆,为整理形成知识脉络打下基础。】

  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之后,复习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引导:通过前面的复习,我们知道同学们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我们怎样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呢。

  以教材第97页第2题为例进行复习。

  先让学生从统计图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然后提问: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意大利在2012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

  中国在2012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

  日本在2012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

  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全班解决。

  例如:怎样求意大利在2012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呢?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求意大利的金牌数要用俄罗斯的金牌数来乘1

  /

  3,即24×1

  /

  3。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分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中国的金牌数又该怎样求呢?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求中国的金牌数要先设中国的金牌数为x枚,然后列出方程(1-7

  /

  19)x=24,再求出解。

  再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引导学生说出: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计算。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提问:从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用分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自己求出日本的金牌数。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的例题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典型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在例题的处理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进行迁移、类推,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与对知识的消化,加强学生对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灵活应用。】

  三、巩固新知

  本环节我一共安排了2个练习。

  1.教材第97页第2题。

  先让学生同桌间交流,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反馈,集体订正评价。

  2.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四第10题。

  处理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学生反馈,可以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订正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学生对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的更加熟练,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

  本环节我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然后我再进行全课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分数的教案(精选23篇)】相关文章:

【精选】分数除法教案4篇12-30

分数乘法教案汇总八篇12-31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9篇12-30

【热门】分数除法教案3篇12-29

【精品】分数除法教案四篇01-05

分数除法教案范文五篇01-03

【必备】分数除法教案三篇01-02

分数除法教案合集五篇01-01

分数除法教案汇总10篇01-01

【精华】分数除法教案四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