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教案

时间:2021-07-11 11:20:3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乒乓球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乒乓球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乒乓球教案三篇

乒乓球教案 篇1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乒乓球运动应从幼儿园抓起,从幼儿学起。在幼儿园中利用乒乓球玩各种游戏。不仅能使幼儿对乒乓球产生浓厚的兴趣,萌发热爱国球、立志成才的情感、而且对陶冶幼儿的身心,培养幼儿机智、灵敏、勇敢、顽强的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

  现介绍十三则乒乓球游戏:

  一、掂球

  一手(左右手均可)握(直握或横握)球拍连续向上掂球。可让幼儿计数一次能掂多少个,还可比赛谁的球掂得高、接的着、掂得多。

  二、打吊球

  把一只乒乓球用线栓住,吊在活动室内或室外的绳上(注意高矮适当),让幼儿用球拍学习正抽、退档、削球、可以比赛谁打得吊球数量多。

  三、对墙击球

  一手握球拍对着墙击球,可比赛谁打得球多。

  四、打球

  可根据儿年龄特点,设置乒乓球台,让两名幼儿对打球。

  五、端球

  一手握球拍,上面放一个乒乓球,端着球赛跑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端得稳、跑得快。

  六、摸球

  把乒乓球用线栓住,吊在合适的高度上,让幼儿纵跳用手触球。

  七、拍球

  让幼儿在地面上像拍皮球一样拍乒乓球,比谁拍得多,或拍着球走、跑或花样拍球。

  八、投球

  准备一个篮子或纸箱,让幼儿在不同距离向里投乒乓球,比谁投的准。

  九、滚球

  用纸盒或其他材料设置一个山洞,让幼儿站在不同的距离向山洞滚乒乓球,比谁进的多。

  十、吹球

  在活动室的桌子上搭好一座小桥或一个山洞,让幼儿用嘴吹乒乓球过桥或钻过山洞。

  十一、夹球

  将左(右)手的食指和小指翘起夹住乒乓球,可进行夹球接力赛,还可以比赛谁从盒里夹出的乒乓球多。

  十二、纸上滚球

  在报纸或包装纸的中央挖一个和乒乓球一样大的洞、两人一组一起抓住纸的四角,将乒乓球放在纸上滚动,比一比哪一组的球没有掉进中央的洞中既为胜。

  十三、转球

  将破损的乒乓球切成半球状,拿一块塑料垫板,滴上几滴水,把半个乒乓球放在水上,向任意一方倾斜塑料板(注意上面的水不能洒落),乒乓球就会随水的流动转动起来。如果在球里面涂上不 同的颜色,转动起来会更好看。

乒乓球教案 篇2

  1、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固体和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5、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6、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7、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能够举例说明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有利和不利之处。

  9、能举出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利用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例。

  教 学 重 点 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 学 难 点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 瘪乒乓球、玻璃杯、热水、烧杯、烧瓶、带玻璃管的胶塞、红墨水、水、酒精、橙汁、酱油、可乐、小胶圈、记录表、蜡烛、金属垫圈、塑料瓶盖、木板、小钉、细线、气球、空塑料瓶。

  教 学 过 程 授课变更

  (一)导入新课:

  1、师: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你注意观察过吗?

  2、师演示实验:对试管里的水进行加热,学生看到试管里的水溢出来了。

  3、师演示实验:出示瘪乒乓球,把它放在热水中,瘪乒乓球鼓起来了。

  4、师:冬天的电线比夏天的电线紧等生活现象。请你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

  5、学生汇报,填写在62页。

  (二)学习新课:

  1、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师:下面我们来猜想一下: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商品为什么不装满?水还没有烧开就从壶中溢出来?

  (2)学生猜想,汇报。

  (3)师:下面小组根据各组的猜想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难度教师进行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

  (5)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液体受冷体积收缩,受热体积膨胀。

  (7)师:(出示温度计)这是我们用过的温度计,你们知道它是根据什么原理使液面上升或下降的吗?

  2、固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师:冬季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绷得比较紧,夏季比较松,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2)学生猜想,汇报。

  (3)师:下面小组根据各组的猜想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难度教师进行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

  (5)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固体受冷体积收缩,受热体积膨胀。

  3、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师:是什么原因使瘪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它就能鼓起来?

  (2)学生猜想,汇报。

  (3)师:下面小组根据各组的猜想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难度教师进行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

  (5)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气体受冷体积收缩,受热体积膨胀。

  (7)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8)教师小结: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巩固练习:

  1、你能利用物体的这一性质解释书上66页这些现象吗?

  2、你还知道哪些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的现象呢?画在书上。

  3、汇报交流。

乒乓球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小兔救乒乓球》的内容;通过观察实验了解乒乓球能在水中漂浮这一特性。

  2、能用完整的语言正确回答听讲故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描述观察实验中发现的现象。

  3、懂得同伴间要互相帮助,具有初步的探索兴趣。

  【活动重点】

  了解乒乓球漂浮这一特性;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的语言正确回答听讲故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描述观察实验中发现的现象。

  【活动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探索并正确描述乒乓球能在水中漂浮的特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知道乒乓球很轻,并了解乒乓球具有弹跳这一特性。

  材料准备:挂图,透明水桶、乒乓球、水。

  【活动过程】

  一、听讲故事,理解内容。

  1、师(出示挂图一):你们看,它是谁啊?(幼儿自由发言)

  2、借助挂图二、三教师讲解,幼儿看图听故事。

  (1)师:小乒乓球掉到哪里啦?它怎么会掉到井里的呢?乒乓球很害怕,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呢?(幼儿自由发言)

  (2)师:(小结)小朋友们真热心,想了很多办法帮助小乒乓球。老师替小乒乓球谢谢你们了。

  3、师(出示挂图四):有两只小白兔听到小乒乓球的呼救声,也赶来了。

  4、师:小白兔想的什么办法来救小乒乓球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往井里倒很多水小乒乓球就能慢慢浮上来呢?(幼儿自由发言)

  二、观察实验,探索奥妙。

  师:下面老师要做一个小实验,你们仔细看看小乒乓球是怎么慢慢往上浮起来的。

  师:小乒乓球浮上来了吗?怎么会浮上了的呢?(幼儿自由发言)

  师(小结):小乒乓球很轻很轻,它不会沉到水底下,它一直都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只要我们不断往水桶里加水,小乒乓球就会跟着水一起往上浮,小乒乓球就会得救了。

  三、完整听讲,总结延伸。

  师(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两只小兔救小乒乓球的故事,知道乒乓球很轻,能漂浮在水面上。小朋友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做乒乓球漂浮的实验,好吗?

  附故事《小兔救乒乓球》

  小乒乓球活泼可爱,但是却很调皮。

  一天天气真好,小乒乓球又偷偷溜出去玩了。它一边跳一边唱歌,心里真高兴。“咦,这是什么呀?”小乒乓球发现前面有一口枯井,“不知道里面有什么,让我去看看。”说着,小乒乓球鼓足了劲儿用力一跳,只听见“扑通”一声,原来是小乒乓球用力太猛,一不小心摔到了井里了,疼得它“唉哟、唉哟”地直叫。

  井里黑乎乎的,小乒乓球可害怕啦,一边哭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啊!谁来帮帮我?我掉到井里啦!”两只小白兔正好从井边走过,听见小乒乓球的哭喊声,往下一看:“是你呀,小乒乓球!别着急,我们马上想办法救你。”两只小白兔一商量:“好!就这么办。”它们拿着水桶跑到小河边,提了一桶水就往井里倒——就这样一桶又一桶,小乒乓球终于慢慢浮上来了。

  望着小白兔擦汗的样子,小乒乓球难为情地说:“谢谢你们,小白兔!多亏了你们。”

  小白兔笑着说:“不用谢!你以后出去玩可要小心点,再见!”

  小乒乓球也挥挥手说:“再见!”

【关于乒乓球教案三篇】相关文章:

关于乒乓球教案四篇01-27

关于乒乓球教案4篇02-10

乒乓球教案汇总5篇02-13

乒乓球教案汇编7篇02-11

乒乓球教案范文10篇02-09

精选乒乓球教案4篇02-06

乒乓球教案合集10篇01-23

乒乓球教案汇编六篇01-19

有关乒乓球教案三篇02-09

乒乓球教案汇编九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