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小学生教案

时间:2021-04-15 19:10:14 教案 我要投稿

我的母亲小学生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母亲小学生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母亲小学生教案范文

  我的母亲小学生教案1

  学习目标:

  1. 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

  2. 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

  3. 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胡适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同学们都预习了吗?那我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预习的?预习时都做了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的:

  1、字词。(直接讲,不上黑板。)

  2.人物形象。

  3.分几个部分。(的文眼。)

  4.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都做了很好的预习。那同学们阅读过程中有没有思考,并形成自己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两种情况:1.有,那就请学生提问,仅限3位。2.没有,要求同学们以后阅读一定要带着思考、带着问题阅读,这样才更有阅读价值。)

  二、教师:从同学们预习反馈来看,如何阅读、预习写人散文的方法也就能得出:其实,总的归纳起来就是写了什么(1、2、3)?为什么写(4)?怎样写的(5、6)?其实这是读任何文章我们都需要思考的,只是不同的文章我们思考的具体问题不同罢了。当然,最根本的前提便是我们要思考。

  1、字词等基础知识。

  2 、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3、人物的形象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4、写此人的目的是什么?

  5、文章是如何安排结构和详略的?如此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6、赏析文中的优美语句,或理解文中的疑难语句。

  三、老师问几个问题,看看能不能借此来解决同学们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夹杂了老师自己的理解,借此与大家共享。

  1.分别请学生读胡适的简介与最后一段:“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一胡适14岁就一个人在外闯荡,却成为近现代史举足轻重的大家,她的母亲功不可没,母亲究竟是如何影响他的? 请大家阅读文章,分条列出。注意在文中划出你的依据。(注意文中的修饰性词语:从不、轻轻地哭(效果)、请宗族本家)

  (1)谆谆教诲,不断反省自己。

  (2)严格督学。

  (3)保护孩子自尊心。

  (4)疼爱胡适。

  (4)温和、宽容、忍让、善良:对待大哥及其债主、处理与两位儿媳之间的矛盾。

  (5)坚持原则,正直刚烈,不受别人侮辱。

  投影课本中没有的母亲对胡适的帮助。

  2.从中可以看出,有的是母亲对作者刻意的教育,有的却是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对胡适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下,胡适一步步成长起来。从中也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投影):温和、宽容、忍让、善良、刚烈……

  3.我们再换个角度审视母亲,母亲还是一位不容易的人。文章中有一句直接体现母亲的不容易?痛苦。

  痛苦体现在何处?

  (1)寡妇、后母

  (2)胡适大哥赌钱欠钱,除夕在债主的吵骂声中度过有6、7次

  (3)两位媳妇喜欢摆脸色(最下流的事)

  (4)流言蜚语对母亲人格的中伤。

  投影课本中没有的有关母亲的介绍。

  思考:突出母亲的痛苦有何作用?

  (1)母亲生活的不易,更好地衬托了母亲温和、宽容、忍让、善良的品质。

  (2)注意那个时代。封建影响极其严重的时代。胡适的母亲23岁便成了寡妇,一位没了丈夫的寡妇在其所在的宗族中是很没有多少地位的,大家还记得《祝福》中的祥林嫂吗?他就是死了丈夫没了儿子没了地位而被赶出家门,所幸她还有胡适啊。这就是为什么她如此严格要求胡适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亲一方面要把胡适抚养成人,同时,作为后母后婆,她还要照管丈夫前妻留下的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又不甚懂事的儿子儿媳,这就使得“母亲”的处境十分艰难和尴尬。而她的不露怒色、轻轻地哭泣、请族人评理其实也是母亲处事的智慧,她用她的品德与智慧,赢得了家人的尊重,让儿子走上了正轨。

  4.我们再换个角度,大家能不能从文章中挖掘胡适的品质。

  (1)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2)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提醒学生是怎样的语言风格?)整文章语言质朴、平和,未见一点矫揉造作、辞藻华丽之感,感情却极显真挚。(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段自由朗读,体会质朴语言所带来的真挚的感情。)

  谦逊、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谦谦君子的风度。

  这样的品格是谁影响的?而这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结果,更能衬托其母亲的伟大。

  5.文章结构安排: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何这样安排?(机动板块,如果来不及,可以做课后思考作业。)

  (1)这课文节选自胡适先生四十岁时所写的自传体散文《四十自述》,传主实际是作者本人,作者写母亲是把母亲作为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就写了较多的自己童年的经历。(关注书下的的注释)

  (2)“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

  (3)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写自己在母亲影响下的进步相呼应。

  6.回头看看同学们的问题有没解决完(相机而动)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

  2.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

  3.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

  以上便是这节课我想与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希能有所收获。、最后让我们集体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感受胡适对母爱的感激与怀念。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结束本节课。

  我的母亲小学生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真挚、深沉的母爱。

  二、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

  三、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法国大作家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我国著名的亲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他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富。十三岁时慈母长逝,当他挥洒如椽之笔发宏遒之论时,也会怀念到母亲的美丽,丰富的情感,能干的才具,可爱的性格。他饱蘸情感,挥笔写下了《我的母亲》,再现母亲那慈爱的动人形象。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1、理解识记字词。2、结合课后第一题,课文写了母亲的几个生活片段,来表现母亲的爱子情深。

  (二)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引读回忆母亲的四个片段。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2、对第一个片段元宵夜的巡阅,重在诵读欣赏,体会母亲对幼儿的呵护和爱意。表现母亲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对第二个片段涌流的泪珠,重在体会母亲的同情心和循循善诱的良师素质。

  对第三个片段丰富的心灵世界,通过精读这一片段,重在理解母亲期待严训而又心疼儿子的矛盾心态,引导学生懂得写人之心态,要善于写出心灵中复杂矛盾的一面。

  对第四个片段劳碌的身影,重在体会母亲的勤劳和才干以及我的歉疚和激动之情。

  (三)、体会语言细腻、真挚、深沉的特点。

  本文的句式一般较长,多用修饰,注重描摹,强腻刻画。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并作出分析。

  如“我自己咆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母亲前用坐在旁边缝纫着的限定,哭着前用唏唏嘘的泪如泉涌修饰,声音前用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修饰,绘声绘色,描写细腻,结构严密。这句话如果改成短句,似乎可说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母亲也哭着,她坐在旁边,唏唏嘘嘘嘘,泪如泉涌……声音呜呜咽咽,断断续续,时时勉强说着打得好。”意思虽没有增多或减少,但似不能表明唏唏嘘嘘,泪如泉涌与哭着等的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描写的细腻程度上似有了 一定的差别。

  细腻描写的语言中有着真挚、深沉的感情。例如:“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句话所揭示的内容,这句话所流露的感情,则是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依附于男子,几乎无独立身份可言这一现象的深沉的谴责、控诉之情,也似乎包含着一种深深的自责,感叹号的使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情。

  (四)强化训练:

  1、在横线上,填进恰当的成语。

  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交妇含冤的美好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 ,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睢着, ,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 的挥泪痛哭一顿。

  2、体会加点词语的感 情色彩。

  (1)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

  (2)不幸又有一次中断,背不下去。

  (五)课堂小结:由于母亲在作者十三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来塑造母亲形象的,表现了母亲的爱子情深,母亲的感情丰富,母亲的勤劳能干。

  (六)布置作业:

  你还记得自己母亲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吗?写出几个片段。

  我的母亲小学生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3、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容,丰富文化素养。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深厚内涵和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母爱是一个包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的话题,从古到今,有很多歌颂母亲的作品(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同学们一定还会记得我们小时侯经常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但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走进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二、胡适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爱慈祥。

  质问:依据事实问清楚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2、学生自由阅读,批注文章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⑴ 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⑵ 勾画出文章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_________的人”的句式组织语言,评价母亲的形象。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3、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以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4、学生通读全文,体味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深层的内涵和写作方法

  1、学生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章,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⑴ 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它内容好象与课文内容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⑵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以外,还花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3、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的母亲管束我很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⑵ 为什么说她是“严父”?

  ⑶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忍的地步,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的侮辱。

  通过以上这些事,表现了母亲以下的品行:她是一位恩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对我严格要求,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话伤人感情。

  五、拓展延伸

  1、从你的阅读积累或生活积累中将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2、母亲节快到了,你将给母亲送一件怎样的礼物呢?为什么?

  3、代表胡适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4、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的母亲小学生教案4

  一、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并在阅读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

  任何文本或话语都是由一定言语材料组合而成的,它外显为一定的语言文字形式,内含着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语文课的味道在于"细读品味",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在反复涵咏的过程中碰撞情感的火花。

  二、文本解读:

  《我的母亲》节选自《胡适自传》中"九年的家乡教育"部分,文章重点不是写母亲的形象而是写母亲对胡适的训导和影响,表达胡适对母亲真挚而深沉的感激之情。文章语言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读来让人感动不已。

  三、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干深入理解文章主旨,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从作者质朴的文字中品读出母亲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感激之情。通过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体味母亲、学会理解、懂得感恩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文章重点写了母亲对胡适的言教和身教,整堂课立足这一点,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段、句、词来感受和体会母亲对胡适的教育和影响。因为母亲这种的教子方法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胡适的心理,从而理解母亲的这种独特的教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者照片、简介。

  学生谈对胡适的印象、感觉。

  教师引出课文:许多名人、伟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

  (二)与作者对话。

  作者最想对母亲表达的是什么感情?找到直接抒发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的段落(4、13两段)并朗读,细细品读关键词句,如:第4段中的"恩"和第13段中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都"等词句,从中感受胡适对母亲真挚而深沉的感情,并理解文章主旨:感激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和极大极深的影响。

  (二)与文本对话。

  从4、13两段中的"训练"和"影响"分别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两部分内容:5-7段、8-12段。

  1、母亲对胡适的"做人的训练"有许多独特之处,对此你如何看待?

  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可能会生发出一些独特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感受,可能会谈到"我能够理解胡适母亲教子方法,我从中感受到母亲对胡适的期望和慈爱";也可能谈到"如果我母亲也这样教育我,我一定受不了,胡适怎么会忍受得了呢";还可能谈到"母亲每天唠叨,我会嫌她烦,不理她"等等,一些因为学生不同生活经验而产生的个性理解和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寻胡适的心理,在讨论和品读关键词句中感受母亲对胡适的教之严中深藏着爱之慈,深藏着母亲对胡适的期望。也正因为母亲这种独特的"做人训练",使胡适一步步朝着"完全的人"发展。

  2、母亲对待他人和对待胡适的态度是不同的,胡适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由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细微处,找到母亲与其他人相处时胡适的所见、所感:母亲如何对待我的败子大哥,如何对待我的两个极难相处的嫂子,又是如何面对浪人五叔。在对关键词句的品读中感受母亲的宽容、仁慈、温和的性格;同时学生也找到体现胡适当时的心理的句子,如第8段中"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第9段中"我渐渐明白…"第10段中"我总听见前堂…我开了房门…"从中深入体会胡适当时的心理,感受母亲对胡适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

  3、引入材料:梁实秋谈胡适、彭红《好人胡适》,具体感受母亲对胡适极大极深的影响。

  引入材料:胡适的《奔丧到家》和《先母行述》中的语句。进一步感受胡适对母亲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四)朗读最后一段结束本节课。

  设计创意:

  1、直入主题:课堂一开始,学生在问题"胡适对母亲最想表达的感情是什么?"的引领下进入作者心灵,直接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并在品读词句中深化自己的感受、深刻领会文章主旨。

  2、促进生成:在"与文本对话"环节中,问题:母亲对胡适的"做人的训练"有许多独特之处,对此你如何看待?这一教学问题的设计,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平台,促进课堂的生成。

  3、文本细读:本设计重视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细微处品读文章,在咬文嚼字、反复涵咏的过程中交流感情、碰撞思想,进而提升阅读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的母亲小学生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范文12-29

《我的母亲》教案课件05-09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3篇02-25

读老舍《我的母亲》有感范文08-30

高一我的母亲作文范文11-23

感恩母亲的英语范文:我的妈妈05-06

老舍《我的母亲》读后感范文08-25

《母亲》课件教案05-09

我的母亲原文12-15

我的母亲,我心中的母亲800字-母爱作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