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教案

时间:2021-04-06 14:53:46 教案 我要投稿

《周处》教案(通用3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周处》教案(通用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处》教案(通用3篇)

  《周处》教案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全面了解人物,领悟中心意思。

  2、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辩证地分析周处形象,学习他知错能改、勇于自新的品格。

  【文学知识】

  1、刘义庆,南北朝宋文学家。

  2、《世说新语》是我国著名的笔记小说之一,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记载了汉魏至东晋的遗闻佚事。

  3、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早期形式,有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之分。志怪小说的名著有《搜神记》《拾遗记》,以及清代的《聊斋志异》。

  【正音正字】

  (或)说shuì 蹉跎cuōtuó 朝zhāo 彰zhāng

  【积累词语】

  重点掌握:并 尤 冀 俱 竟 始 具 蹉跎 朝闻夕死 令名 彰

  【朗读课文】

  【课文简介】

  本文写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故事按矛盾的产生、发展、解决三个阶段展开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㈠“周处少年时,而处尤剧”,周处为害乡里,与蛟虎并为“三害”。

  ㈡“或说处杀虎斩蛟,有自改意”,写周处杀虎斩蛟后,才知“为人情所患”。

  ㈢“乃入吴寻二陆,终为忠臣”,写周处知错改过,走访名人,自新成功。

  周处的形象是鲜明生动的,从“为乡里所患”到“终为忠臣”,前后判若两人。但他的思想转变却不是突然的,有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处理,而是先让事实说话,写事实促使周处思想转变。如乡里人对他的态度,使他觉悟到“为人情所患”,促使他“有自改意”;接着写他“入吴寻二陆”,陆云开导他学习古人“朝闻夕死”的精神,使他从信心不足到消除疑虑,虚心接受教诲,直至成功,一步一步地完成改恶从善的过程。

  《周处》一文,篇幅虽短,但作者精于谋篇布局,写来处处充满矛盾冲突,其中有周处为乡里所憎恶的情况,有周处杀虎击蛟的恶斗场面,有乡里庆贺周处之死的景象,有“改励”时复杂的心理矛盾。这些,造成行文上的曲折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时是山重水复,但笔锋一转又柳暗花明,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翻译:周处年轻的时候,凶暴强悍,被乡里人(当作)祸害。

  要点:“为乡里所患”:被字句。“始知为人情所患”与此句同。 “所患”: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

  原文: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翻译:(当时)义兴河中又有蛟,山上有白额虎,一起都来侵害老百姓,义兴人称它们是三个祸害,而周处更 加厉害。

  原文: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翻译:有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其实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其中一个。

  要点:“或”:有的,有人,有时。 文言文没有量词,所以翻译时要补充适当的量词。

  原文: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翻译:周处就刺杀老虎,又跳入河水斩杀蛟。

  原文: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翻译:蛟有时浮上水面有时沉入水中,游了几十里,周处同蛟一起(浮沉游动)。

  原文:经三日三夜,乡里皆为已死,更相庆。

  翻译:经过三天三夜,乡里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贺。

  原文: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

  翻译:(周处)竟杀死蛟游出河水,(他)听说乡人庆贺(自己死了),才知道(自己)被大家(当作)祸害,有了悔改的意愿。于是到吴郡寻访陆机、陆云。

  要点:“竟杀蛟而出”:其中的“而”是顺接连词,先“杀”后“出”。

  原文: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翻译: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把(自己的)事情详尽地告诉(他),并表示自己想改正错误可是年纪太大,最终不会有成果了。

  要点:“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其中的“而”是转折连词,可是,但是。

  原文: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耶?”

  翻译:陆云说:“古人重视‘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你的前途还很好。再说一个人怕不立志,担心什么好名声不能传扬呢?”

  要点:“人患志之不立”:其中的“之”是结构助词,使前后的“志”和“不立”都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俗称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原文: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翻译:周处从此改过自勉,最终成了一个忠臣。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

  1、周处“为乡里所患”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㈠凶强侠气。 ㈡暴犯百姓。

  2、“或说处杀虎斩蛟”、“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三句中,哪些词都有“说话”的意思?它们的具体含义又有什么差别?

  “说”,有劝说之意;

  “告”,有告诉、诉说之意;

  “云”,就是说,有用话表示之意。

  3、清河的话有哪两层含义?

  ㈠人贵闻道,不在于年龄大小。

  ㈡闻道后贵立志去做,只要做,就一定能有成就。

  4、周处是一个怎样的人?

  早年“凶强侠气”、“暴犯百姓”,后来知错就改,自新成才。

  5、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课外预习】

  1。读一遍《社戏》,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学习寄语】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

  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周处》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只要能知错就改,就能有所成就。

  2、学习本文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3、体会怎样“把书读厚,把书读薄”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设想:

  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预习理解课,其目标有二,一是掌握文言字、词;二是理解课文大意,提出疑问,为课文的感悟创新作准备。本教案是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

  介绍周处生平,引起学生共鸣。

  处仕晋,为御使中丞,多所弹纠,氐人齐万年反,乃令处距万年。伏波孙秀欲表处母老,处曰:“忠孝之道,安能两全?”乃进战,斩首万计。弦绝弓尽,左右劝退,处曰:“此是吾授命之日。”遂战而没。——《晋阳秋》

  周处,晋之名将,忠勇两全,读了上则短文,大家都为他的勇敢所感动,那么,周处是怎样成为这样的大英雄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

  二、学生齐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三、学生置疑

  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请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师生共同释疑。

  四、亮点探寻:

  (一)、对“凶强侠气”进行探讨。

  (1) 问题提出:周处年少时在人们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为什么是这样?

  (2) 思维拓展:你能根据平时积累,具体设计一个情节来阐释“凶强侠气”吗?

  通过此问设计,其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教给学生把书读厚的学习方法。

  (3) 探寻: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凶强”又要写他“侠气”

  (二)、对“杀虎斩蛟”进行探讨

  (1) 问题提出:乡人为什么要“或说处‘杀虎斩蛟’”?

  (2) 思维拓展:请补充周处杀虎斩蛟的详细过程,说得越惊险越好。

  (3) 探寻:乡里为什么要“更相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三)、对“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进行探讨。

  (1)、周处为什么能成为“忠臣孝子”?

  (2)、通过学习周处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四)、本文虽只有192字,但却写得一波三折,峰回路转,请分析其作用。

  探究学习:

  文章开篇介绍周处“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后,接下来本该直接写他如何为害乡里,可作者却将笔锋一转,谈虎说蛟。乡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实际上是一个圈套,这是文意的再转。乡人希望三横余其一,不料三害皆除,是三转。处竟杀蚊而出是四转。乡里不庆贺周处凯旋,而庆贺他的死亡是五转。周处对此不恼不怒,由此产生悔改之意是六转。寻陆机,陆机不在,是七转。清河在是八转。周处想悔改却又担心无所成是九转。清河再劝是十转。文章真可谓“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句字变。”(刘大櫆《论文偶记》)如此曲折变化,摇曳多姿,引人人胜。

  (五)、为什么课文对周处为害乡里写得简而虚,而对他杀虎斩蛟、自悔自改却写得繁而实?探究学习:

  这是由文章的立意所决定的,本文是一则名人轶事。它意在表现周处的改过自新,彰扬他的自改自励的精神,并借陆云的话阐述了“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而并非展示周处的恶行。周处为害乡里,只是作为表现周处的反衬之笔。

  五、教师引导:

  把书读厚,是补充书中的情节,对书进行评介,仅达到这一步是不够的,书读厚了我们能记住它吗?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吗?这就要求我们把书读薄。所谓把书读薄,就是要善于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指导归纳总结的方法。

  (1)、找出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并把它整理到笔记本上;

  (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字词、通假字等。

  (3)、整理文章结构,归纳文章中心。文章的启示。

  (4)、体会文章结构特点、语言特色。

  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方法下课后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

  六、教师总结:

  “知耻而后勇”,周处这个曾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的`,都能成为“忠臣孝子”,成为名传千古的大英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改正自己的缺点,还总是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天生愚笨呢?这一句名言吧:“人患志之不立。”努力去开创自己的美好人生吧!

  七、作业:

  整理本课知识要点。

  短评:

  抓亮点、拓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新教材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古代文言文的教学中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我想通过抓课文亮点,通过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创新能力得以培养。那么什么是亮点?如何抓亮点?

  所谓亮点,是指课文中学生思维的拓展点,它含蓄而简练,适合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它是课文特色的集中体现,通过对它的探讨,就能使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它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周处》一课的亮点,我认为有这样几处,一是“凶强侠气”,因为它既照应了为乡里所患,又是周处改过自新的内因;同时它有足够的让学生联想思维展开的空间。二是陆云的话,它既是周处改过自新的直接原因,也是作者写作意图的体现,学生通过它就可以同作者进行交流受到启示。

  三是本文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通过它就可以使学生获得写作能力的提高。

  发现了亮点,就要围绕亮点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能调动起来,这一方面决定于学生的素质,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这就不在本文中探讨了。

  《周处》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的翻译,熟读课文并能够翻译全文;

  2、掌握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融说理于叙事之中的巧妙;

  4、感受周处复杂而剧烈的内心活动,明白有错误贵在能下决心改正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掌握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融说理于叙事之中的巧妙。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历史上的周处

  文韬:周处著有《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也曾撰集吴国历史《吴书》。

  《风土记》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等习俗,所依据的便是这一部《风土记》。

  武略:孤军奋战,壮烈牺牲:(周处)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播、系不救。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也。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徇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

  2、周处年少的时候其实是一个恶少,他到底恶到什么程度呢?他又是如何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的呢?答案就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周处》中。

  二、 初读课文,把握层次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个别朗读

  2、参考课下注释,根据你对故事的理解自读课文,要求:通过语速、语气的变化表现故事情节发展。 个别朗读

  3、齐读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

  三、 围观恶少

  1、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表现周处怎样的人物形象?文中是用哪一个词加以概括的?

  “凶强侠气”

  2、“凶强侠气”这个词包含哪几层意思?

  凶——凶暴乡人更相庆

  强——强悍

  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3、文中作者如何体现出周处的“凶”“强”“侠气”?

  凶——为乡里所患暴犯百姓 三横

  强——尤惧杀虎斩蛟 或浮或沉 行数十里 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

  侠气——或说处……即有求于己则义不容辞

  4、“凶”“强”“为乡里人所患”我们可以理解,但“侠气”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的理解中多少有点见义勇为的意思,为什么也会“为乡里所患”呢?你怎么理解?

  引导学生意识到:“讲义气”的前题是“辨是非”

  四、 内心的震撼

  1、周处的人生在什么时刻发生了转变?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2、周处当时心理活动会是怎样的?——为周处写一段50字的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的要求:

  有承前——对过去的反思和悔恨

  有启后——对未来的思考和决心

  (不要误将他人的惧怕当作尊敬,应当思考如何获得真正的尊敬)

  五、 虚构的陆云

  1、周处想要改变自己后,他做了什么事情?

  入吴寻二陆

  2、既然已经想好要改变自己了,周处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入吴寻二陆”呢?(引导学生从“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入手思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周处内心受到的刺激很大,要彻底改变自己需要很大的决心和信心,所以周处想要从贤人处获得方法和信心

  3、陆云是从哪些方面来开导周处的?

  学习再迟也不晚——明道理

  前途尚有希望——析现状

  立志必定成功——鼓信心

  4、对比周处(238—299)和陆云(262—303)的年纪,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周处年少时候,陆云还没有出生,这个故事有虚构的成分

  3、这个故事中虚构出陆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品读陆云对周处说的话,对比之前学过的前秦寓言故事)

  故事的道理不再通过作者之口说出,而是借文中人物之口说出,说理不再是独立于故事之外的,而是融入故事之中的。从而使故事浑然一体,更加自然——是写作手法的进步

  六、 复习巩固

  1、通过这则故事,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完成课本后的练习。

【《周处》教案(通用3篇)】相关文章:

关于《周处》教学教案课件03-12

周处文言文翼翻译01-07

历史典故之周处除“三害”11-16

节能宣传周教案04-24

幼儿园节能宣传周活动教案(通用6篇)04-22

通用小学安保处工作计划模板04-24

温暖在细微处作文(通用6篇)03-28

校园一处景物作文(通用15篇)12-19

大班安全教育周活动教案04-21

中班安全教育周方案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