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教案

时间:2021-01-22 13:32:11 教案 我要投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教案

  授课时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教案

  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资料助读:

  1、《(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 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2、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来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 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富有鼓动性,其文章语言流畅,笔锋犀利,论辩深刻。 《孟子》分为七篇,每篇又分上下两部分。各篇分若干章,以首章中标于篇首的开头数字为题,标题只起区别作用,并不概括全篇内容,这与《论语》类似。全书共261章。它是先秦诸子中文学性较高的著作。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2.学生齐读课文,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注意步骤)

  1.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通“ ”,义: )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 郭: )

  委而去之(去: )

  亲戚畔之(亲戚: )

  池非不深也(池: )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三里之城( ) 地利不如人和( )

  环而攻之而不胜( )

  以天下之所顺( )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兵革非不坚利也( )(4)注意下列加点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 。

  文章开篇提出 ,指出 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 与 、 与 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 , ”的结论,阐明了“ ”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 ”与“ ”进行对比,自然导出“ , ”。

  2.学生依据提示,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册。

  《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示范朗读,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大声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组, 展开课堂竞赛。

  (1)读准下面的字。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②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入则无法家拂士 死于安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 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

  作者从 、 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 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 ,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 , , ”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 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 。接着由 说到 ,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 论证、 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 与 类比,如 事例罗列,如把

  与 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如事例: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2、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 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4.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提示: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 ,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练习作业

  第三课时 练习时间: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加点字注音。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教案】相关文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案11-1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范文11-25

成功申奥的课堂课堂教案07-04

《草原》课堂教案05-29

课堂礼仪教案03-31

礼仪课堂教案03-31

坐井观天课堂教案01-06

匆匆课堂教案04-12

草原课堂教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