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自然资源课堂教案

时间:2021-06-14 09:57:02 教案 我要投稿

工业与自然资源课堂教案

  【教学设计】

工业与自然资源课堂教案

  1、本课采用多媒体技术,将理论知识形象化。

  2、采用录象和讲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以达到相互交流信息的目的。

  【案例描述】

  (复习导入)略。

  (新课教授)

  一、原材料资源

  1、: 来自农业——一部分

  来自自然界——大部分

  2、人类使用的历史发展

  石器时代 铁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电子计算机时代

  (看一看,想一想)结合书上的“读与思”展开。

  4、矿产资源

  非金属 金属

  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

  (练一练)学生活动

  二、能源介绍:

  1、太阳能:太阳是一个巨大、久远、无尽的能源。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但太阳能也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能流密度低;二是其强度受各种因素(季节、地点、气候等)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这两大缺点大大限制了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

  2、核能

  开始:1941年12月,在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建议下,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了名为“曼哈顿工程”的计划,要赶在希特勒之前,全力以赴研制出原子弹。从1941年至1945年,历时5年,共动员了50万人,15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耗资20亿美元,用电占全美国电力的1/3。原子弹的实际制造是在后来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科学家奥本海默的领导下,于1943年末完成的。1945年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国政府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核能开始被用于和平事业。1954年6月,前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尽管它只有5000千瓦的发电功率,但它揭开了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新纪元。核能发电作为一种新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40多年来,世界核电发展史证明了核电是一种经济清洁和安全的能源。发电站的.综合成本比核电站要高出38%。法国的核电成本只是燃煤火电的52%,燃煤火电站会向大气排放大量污染物,而核电站不会排放任何污染物。到1995年,全世界共有432座核电站在运转发电,中间只发生过两次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而且都是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自1988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世界各国已不再使用本身欠安全的石墨堆,而且增加了安全壳保障措施,我国核电站采用的就是较为先进的压水堆。因此,核电站比以前更加安全可靠了。

  我国的利用:目前我国已有浙江秦山和深圳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发电,今后我国还将建设4座核电站,到2010年使核电总量达到2000万千瓦。

  3、地热能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在有些地方,热能随自然涌出的热蒸汽和水而到达地面,自史前起它们就已被用于洗浴和蒸煮。通过钻井,这些热能可以从地下的储层引入水池。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老的技术现在依然富有生命力,新技术业已成熟,并且在不断地完善。在能源的开发和技术转让方面,未来的发展潜力相当大。地热能是天生就储存在地下的,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既可作为基本负荷能使用,也可根据需要提供使用。

  5、水能

  6、风能

  (巩固复习)略。

  练习

【工业与自然资源课堂教案】相关文章:

自然资源教案01-28

对自然资源的学习教案06-05

自然资源教案示例03-25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06-06

自然资源的学习教学教案04-14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案11-26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教案04-15

关于自然资源教案三篇02-14

关于自然资源教案3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