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文化演讲稿

时间:2023-03-12 08:19:39 讲话致辞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孝道文化演讲稿13篇

  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使用上演讲稿的情况与日俱增,你知道演讲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孝道文化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孝道文化演讲稿13篇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1

  多年前,一曲《常回家看看》,风行大江南北,唱得游子纠结而黯然,唱得空巢老人凄婉而喟叹。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与父母唠唠嗑,是表达孝意的基本方式,也是朴素而必需的人之常情。

  日前有媒体报道,不少网友在网上发起了“算算这辈子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的调查,网友们计算出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的是有十几年,最短的只有十几天。有网友感叹,“这辈子我也许只能和妈妈相处了25天了,我在外地上班,每年只有春节能回家一次。我妈妈今年55岁了,如果上天眷顾妈妈能活到85岁,在她最孤独的那30年里,我在她身边的时间不超过600小时,也就是25天,还不到一个月,这个结果真是太残酷了。”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在此语境中,游居在外的儿女确实应该常回家看看。“孝顺”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孝顺是人伦理道德的一个基本指标,孝顺的基础是尊重,起点是抚育之恩和情感关心的回馈,这可以说是一种责任。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生命授之父母,多年养育之恩,是难以报答的。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位孝老爱亲模范的故事,薛凤宝是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职工薛兆云的妹妹,出生后不久因一次高烧不幸患上了“婴儿瘫”。从那时起,薛兆云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就担负起了照料妹妹的担子,这副亲情的担子一挑就是五十四年,风雨无阻。

  “吃喝拉撒完全不能自理,24小时离不开人。”说到数十年如一日照料妹妹的事,薛兆云一脸平静。“感谢我的嫂子、妹夫们,也感谢我的妻子,他们的理解、支持和付出。”说到全家人对小妹的照料,薛兆云充满了感激。除了这个残疾的小妹,薛兆云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妹妹。他们和薛兆云一样,无怨无悔地付出着,即便是各自成家立业之后,对妹妹的照料也从没间断。除了日常生活上的精心照料,他们还经常用轮椅推着妹妹出来散散步、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那整洁的衣着、安详的神态,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位已经瘫痪数十年的病人。

  “我妹妹的房间必拾掇得可干净了,比我的房间都干净呢。”说到妹妹的饮食起居,薛兆云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因为换领身份证的需要,户籍民警上门给薛兆云的'妹妹照身份证照片,一进门就大吃一惊,不仅仅是因为病人的精神状态好,更多的是因为房间的干净整洁大大超出意料。“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病人的房间。”两位民警发出了由衷地感慨。

  薛兆云的父亲患偏瘫十几年,除了病床上的妹妹,薛兆云和哥哥、妹妹们还分担着轮流照料照料父亲的重任。可能是太过劳累的缘故,20xx年,薛兆云因突发心肌梗塞被送进医院,抢救了三天才脱离危险。出院后,他一如既往地履行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承诺。由于年龄大了,又有心脏病,还要和家属帮着照料刚满月的外甥女,哥哥、妹妹们再次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先别参加轮班看护妹妹的任务了,他坚决不同意。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承诺。

  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们可喜地看到,今天,像以姜峰为代表的这样一批恪守孝道的善良人士依然大有人在,他们付出的是孝心、爱心和耐心,赢得的是尊重和敬意,让我们在感恩的心中重新发现向善的力量,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生活情味,也让我们从生活的细节中寻找到生活的理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如同温暖的灯盏,在辽阔的人间,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2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够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身边关于“孝”的故事。

  吃鱼的故事

  在我们烟台这座海滨城市里,栖霞市是全市唯一不靠海的县级市,戏称“沿海的内陆”。而我的家就在栖霞市的一个小镇上。因此,之前,新鲜的海鱼并不是家里桌上的家常菜。有一次,家里弄了四条新鲜的海鱼,母亲做了三条,留下一条等着我从学校回去再做。中午父亲从地里回来,母亲将其中两条稍稍小点的鱼,端到桌上后宣称......

  我讲的第二件小事

  20xx年的那个冬天,无情的病魔击垮了慈爱的奶奶,一个月时间,奶奶的身体暴瘦,很快变成一个枯瘦如柴小老太太。父亲兄弟几个日夜守护着,不断地为她翻身。皮包骨头的奶奶整日卧病在床,连躺着都变成了一种煎熬。后来,兄弟几个一商量,就让奶奶躺一会,躺累了就轮流将奶奶抱起来,在屋里走走。看着父亲抱着奶奶,小心翼翼,满是心疼,一如抱着婴儿时期的我!那时候奶奶的体重很轻,可从父亲的凝重的'眼神中,却分明感觉他是在拥抱着整个世界!

  这,就是生活中父母所做的一两件小事,小的微乎其微,小的不足为道,但其中的分量又何以言表呢?大多数父母眼里,他们又何曾指望过儿女干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呢?生活不就是由这样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吗?生命不就是这样一代代延续的吗?孝敬父母,从某个角度讲,那是对历史世界的尊重,是对自己生命的敬畏!不忘历史,敬畏生命,是任何一位重孝道、守良知的人天性使然,不必有什么高深的哲理,不必有什么严谨的论证,而这,就足以让我肃然起敬!

  我感谢父亲、母亲用行动所给我讲述的故事,让我成为第一个听他们故事的人,也引导着我去做一个拥有自己故事的人。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思想的力量却照耀穿射了我的整片精神天空。我感谢母亲,感谢她言传身教,感谢她身上体现的那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气和情怀!我感谢父亲,感谢他引导我走向这样一条路,诚恳待人,踏实做事,劳而不怨,惠而不费。世界上能选择的道路很多种,父母引导我走这条路,通向的并不一定是成功,并不一定是鲜花和掌声,但是它通向了孝道,通向了良知,通向了人间的“真、善、美”!在这条道路上,我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夯实脚下一片坚实的土地,能够铸就一颗坚定的内心,还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无所不畏的信念......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3

  孝顺,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话题。子女对父母的孝顺,父母对长者的孝顺,在生活中处处皆可看到。孝顺如同一缕春光,温暖了人们的心灵,孝顺如同可爱的音符,将整个社会变得和谐美丽。

  现今,不孝顺的事例比比皆是。有一位年轻人,考上大学之后私自辍学,在外面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晚上也夜不归宿。他的父母很着急,但是他却毫不理会。一天晚上,他东转西转,转到一家麻将店,这一下可不得了——

  小伙子从这天晚上八点一直打到明天早上,又从明天早上一直打到晚上……就这样日复一日,不停歇的连续打了三天麻将,结果他却突然之间晕倒了。送到医院,竟然是大面积的脑出血,他们的家人很着急。经历了这样惨痛教训,他才懂得了亲情的可贵,从此努力完成学业,找到工作,孝顺他的家人。

  古代,也有许许多多孝顺的事例。一个小孩,名叫孔融。他小时候就非常的孝顺他的父母及长辈。一次他的父亲从集市上买来的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梨,他的哥哥说:“你最小了,你先挑个大的!”但是他却执意不听,他说:“大的应该给应该给哥哥和爸爸,最小的才能留给我。”他的家人及邻居对他刮目相看,说:“小小年纪,真么孝顺真不容易啊!”此人果然后来也有了出息,在朝廷当了大官,他的孝道在民间口口相传。

  孝道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却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话题。在这个现今的世界,只有保持孝道,保持本真的爱,才能将美好的品质发扬光大。其实孝顺。并不是多么高大,它融合于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有用心感悟,用爱坚守,才能将孝道温暖人心!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是弘扬孝道文化。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我们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一个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文化体系。其中,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三行”,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道德规范。综上可见,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中国特色文化,理应继承这份道德遗产,发扬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孝道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力量。孝,狭义上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上说,就是孔子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感恩,狭义上说就是感激父母,广义上说,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基础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孝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

  谢谢!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5

  “百事孝为先”。我背《弟子规》的时候,古人说“孝为先”,意思是学生首先要尊重父母。我妈告诉我,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被“二十四孝”的故事感动了,比如“黄翔暖席”,这些故事是我妈给我讲的,被几代人称赞。今天,我读了邢弢的故事,我忍不住哭了。

  邢弢——他用孝顺和爱描绘了人生最美的轨迹。

  农村少年

  我14岁的父亲死于胃癌,留给他和妹妹2万多的债务,还有一个又聋又哑又疯又疯的母亲。后来她妈妈在羊身上得了癫痫,真的是雪上加霜。妹妹出去读书,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他肩上。从此,他带着母亲踏上了一条艰辛的'求学之路。

  在学习和生活中,他总是记得父亲对他说的话:“任何时候,都要善良、诚实、勤奋、自力更生”。他没有向命运屈服,他乐观而顽强。最终,困难没有打败他,贫穷没有把他磨平,灾难没有击倒他,但力量随着他的生活而成长。

  邢弢的事迹激发了我的思想,洗礼了我的灵魂。

  看着他,想着自己,觉得很惭愧。考虑到父母给了我这么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我应该珍惜我的幸福。

  他的孝顺,他的爱,他的感激,会保持那种弥漫渗透的力量,伴随我一生…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我再也不会害怕了。我会学习他的无畏、自信、乐观、坚韧的精神,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

  让我们互相帮助,沐浴在爱的海洋中,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

  想以一颗孝顺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孝敬父母长辈,在家做一个合格的孩子;尊重老师,团结学生,在学校做一个合格的学生。

  让这种让人潸然泪下的力量,震颤着精神力量的孝顺和爱永远传递下去。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6

  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和父母一起看电视:一个小男孩看见妈妈在给他奶奶洗脚。小男孩想了想,学着妈妈的样子,摇摇晃晃地走着,端着满满一盆水给妈妈洗脚。我妈开心的笑了。我父母很着迷,但我觉得很奇怪。我不知道有什么可看的。

  今天,我长大了,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学会了读书,爱上了读书。我看过很多书,很多都是关于孝道的真实故事:有孝顺的女儿独立照顾母亲,有奥运冠军关心父母,有孝顺的儿子为了救父亲而自残……每一个故事都很感人!看了这些故事,终于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那么喜欢看那个电视了。这是因为孩子们在尽他们的`孝心,深爱着他们的母亲。

  在我们伟大祖国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孝文化是最重要、最值得骄傲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孝顺是一种美德,一种承诺,一种责任。孝顺或者说是对父母的关心和尊重,是对父母和长辈的一种感谢。一个有孝心的人,心地善良,彬彬有礼,勤勤恳恳。

  今天我也拿了满满一盆水去找妈妈帮她洗脚的时候,妈妈笑着说:“宝贝,你懂事了!”我和妈妈对视着,都开心地笑了。这一刻,我们觉得很温暖!原来,孝顺是一件温暖幸福的事!

  我想学学故事里的人物,做一个有爱心有孝心有道德有尊师重道的好孩子。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践行《弟子规》弘扬孝道文化”。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孝”字,上半部分是老子的“老”字,下半部分是儿子的“子”。引意为“老子靠着儿子,儿子背着老子”,古人用最直观的文字,向我们传递了“孝”的真谛。

  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最早记录孝道的,当属《孝经》一书。《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我们人类道德的最高根本,人类所有的教化,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第一篇是入则孝,里面有一句“冬则温夏则”,这是出自二十四孝的一个小故事《扇枕温衾》: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乌鸦尚有反哺之孝;羊亦知有跪乳之恩,更何况人呢?孝道是古今社会永恒的主题,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xx年,陵县开展了“孝亲敬老之星”评选活动,我局职工叶金丽同志当选,她的公公患病多年,神经末梢损伤,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了使公公过上干净舒适的生活,她每天为公公擦洗身子,经过她一年多的精心护理,公公能够基本生活自理,在别人的帮助下能下床走路了。

  俗话说,祸不单行,不幸又落到叶金丽的头上。20xx年7月份她的婆婆查出肺癌,她和爱人与老人搬到了一起居住,照顾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陪伴老人去医院做化疗、放疗,以尽孝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她婆婆身体的癌细胞奇迹般消失了,连医生都深感惊奇。

  陵县公路局这样的模范人物还有很多,市局组织学习《弟子规》以来,我局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五楼会议室的多功能性,建起了公路文化讲堂,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文化创建活动。通过观看视频讲座、集体诵读经典、听取模范报告等一系列活动,使文化讲堂真正起到传播经典文化,提升自我修养的作用。

  今年,我局开展“牵手留守儿童共享幸福蓝天”关爱活动,针对中小学留守儿童,为他们捐赠儿童文学、中外名著、连环画等300余册,解决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监护不力造成的生活、学习、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尽己所能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当干部职工的父母生病住院时,局领导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并送上慰问金,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始终把职工父母的身心健康问题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

  我们弘扬孝道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与边临镇敬老院结对帮扶,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让老年人在物质上有保障,在生活上有照料,在精神上有慰藉,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做到老有所养。我们说,孝道是衡量道德素养的“标尺”,一个人只有有了孝心,才可能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延伸到爱他人、爱社会、爱民族、爱祖国的崇高境界,从而担负起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我局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公益活动。

  利用植树节开展“百万青年绿林汇”植树活动,树立“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观念,弘扬传统文明,争当雷锋精神新传人。

  利用路政宣传日开展“公路法宣传教育”活动,执法人员深入公路沿线村镇、农户等进行宣传,结合《弟子规》学习,将公路法律知识宣传到每个人、每一户,做到人本化教育。

  利用劳动节开展“爱公路、爱家园”卫生大扫除感恩活动,争做学习《弟子规》的践行者。

  综上所述,我们践行《弟子规》弘扬孝道文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呢?

  祝局长在接受陵县电视台采访时说:“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

  最后祝天下所有的父亲、母亲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谢谢!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8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让我参加这次活动的所有人。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传承孝道》。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从我们出生到现在,那个被我们称为母亲,称为妈妈的人为我们做过什么?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奶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的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的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笔;而作为报答,你涂了满墙的抽象画。

  当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漂亮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着它到泥坑里玩耍。

  当你7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球;而作为报答,你用球打破了邻居的玻璃。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辅导钢琴;而作为报答,你常常旷课并不去练习。

  当你11岁的时候,她陪你还有你的朋友们去看电影;而作为报答,你让她坐另一排去。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去把头发剪了,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你一个月的夏令营费用,而你却一整月没有打一个电话给她。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上了。

  当你17岁的时候,她在等一个重要的电话,而你却抱着电话和你的朋友聊了一晚上。

  当你18岁的时候,她为你高中毕业感动得流下眼泪,而你却跟朋友在外聚会到天亮。

  当你19岁的时候,她付了你的大学学费又送你到学校,你要求她在远点下车怕同学看见笑话……

  这就是母亲为我们做的事情,当然,母亲为我们做得还远远不止这些!“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亲爱的同学们,那么我们回报给父母的又是什么呢?你是否在他们劳累一天后为他们递上一杯茶,送上一双拖鞋?是否为他们洗过一件衬衣,哪怕一双袜子?你是否觉察到父亲那已经微微驼了的背,母亲那满脸的皱纹,缕缕的银发?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珍惜父母在身边的日子吧!在我心中,父母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不要的等到我们失去他们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不曾做的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感恩吧。真心的为父母做些事情,哪怕捶捶肩,洗洗碗,哪怕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哪怕给他们长段曲子,讲个笑话!让我们一起将这份感恩之心延续,我想父母的冬天将不再寒冷,黑夜将不再漫长,幸福快乐将常常配在他们身旁!

  再此,我祝愿天下所有父母安康!快乐!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9

  讲孝道是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传统美德,无论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还是黄香孝道的故事,都是我国古代重视孝道的具体表现。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所有的好的美德中,孝是第一位。

  中国古代的董永,为了安葬父亲,宁愿卖身,一辈子甘愿做奴隶;黄香,夏天替父母被蚊子叮,冬天为父母暖床;沉香未救出母亲,把华山劈了。等等都是孝的表现。

  孝,不仅仅是对父母,也是对长辈,讲孝,也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言语,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要尊重父母长辈,不与他们顶撞。在空闲时间,我们要与父母长辈多沟通。与父母关系和睦。

  三千多年来,孝文化一直被传承,发扬。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人们所无视。人们越来越忙,忙到根本都没有时间在劳累一天回到家后,给父母倒杯水的时间都没有。忙到对父母说两句贴心的话都没有。而这样真的是没有时间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不是我们真的忙到挤不出任何一点时间,而是我们那颗赤诚的孝心被麻痹,没有讲孝的意识和责任。

  当今社会上的啃老族屡见不鲜。难道真的是有孝心的人?还有许多人不管老人,老人因无钱治病而死。在马路上,大部分人都不敢扶摔倒的老人,这些都是没有孝心的表现啊。人心冷漠,孝心已无迹可寻。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为我们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我们却连最基本的讲孝都不能做到。三千多年来的优秀美德的文化,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美德,一个承载着历史的文化美德,是怎样都不会被忘记,不能被忘记!

  孝,一个古老民族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灵魂。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10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孝是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传统美德。无论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还是黄翔的孝道故事,都是中国古代重视孝道的具体表现。

  俗话说,一切美德中孝为第一,一切美德中孝为第一。

  在中国古代,董永为了埋葬父亲,宁愿出卖自己,做一辈子奴隶;黄翔,夏天为父母被蚊子咬,冬天为父母暖床;沉香没有救母亲,而是劈开华山。等等都是孝顺。

  孝顺,不仅是对父母,更是对长辈,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行动上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帮助父母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应该尊重父母和长辈,不要反驳他们。在业余时间,我们应该更多地与父母和长辈交流。与父母关系融洽。

  三千多年来,孝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扬。现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人们忽视了。人们越来越忙,忙得一天都没时间给父母倒杯水。我太忙了,没时间和父母说两句贴心的话。这真的是没有时间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不是我们太忙挤出任何时间,而是我们真诚的孝心麻痹了,没有孝心的意识和责任。

  啃老族在当今社会很常见。真的是一个孝顺的人吗?还有很多人无视老人,老人死是因为没钱治病。在路上,大多数人都不敢帮助倒下的老人,这是不孝顺的表现。人心莫莫,孝无痕。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努力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我们却连最基本的孝道都做不到。三千多年来,优秀的美德文化,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美德,一种承载历史的文化美德,永远不会被忘记。

  孝是一个古老民族无尽的精神和灵魂。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11

  德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与命脉,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文明。德孝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独特基因。

  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以孝为本的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因此,弘扬德孝文化,就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牢记,弘扬美德和德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

  几千年来,德孝文化在维护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德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文化。

  它是构建中华社会人伦关系的重要调节器,是中华之根。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弘扬德孝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思想上注重德孝文化,在生活中践行德孝文化,在工作中弘扬德孝文化。德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德孝文化;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孝为基础的社会;德孝文明是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主要文化现象之一。

  德孝文化从家庭伦理出发,把人的爱和责任推向整个社会和国家。以孝敬的心态对待他人、对待国家、对待自然万物,最终形成和谐的家庭邻里关系。

  它可以稳定社会,稳定国家权力。我们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德孝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而今天,我们追本溯源,倡导德孝文化的教育,和促进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样做,就是在弘扬先进传统文化,和培养中国文明的根基,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孝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是人类对社会本质所追求的基本价值。

  德孝文化以“唯人为贵”为核心内容,这既是国家行政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也是自上而下的基本价值观。

  忠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道德行为和中华民族美德的精辟概括。忠于国家,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中国传统的小家庭模式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思想、行为、人际关系等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许多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提醒我们,必须坚持美德和孝道的文化,不能让这种中国文化的根萎缩。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在现代社会,德孝的形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德孝的精神是相通的。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弘扬德孝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体现,是社会生活中人性美的充分展现。

  同学们,我发誓要做个对父母恭敬、孝顺的人。那你能做到吗?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12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落,我一样会珍惜”一声声的歌曲,牵动了我的心弦,使我也不由自主的唱了起来。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校安排了一个《感恩教育》讲座,是著名的关燕老师演讲的。她的话语,是那么的刚劲有力,使在场的所有人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关燕老师举了好几个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例子,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有一位母亲,她女儿的脸受了伤,医生说要用皮肤来补上它,母亲一听,毫不犹豫的对医生说:“医生,我愿意用自己的皮肤来补上女儿的皮肤”说完,她留下了眼泪,接着,又对医生说:“医生,我求求你,救救我的女儿吧!什么我都能为你干,我愿意为你做牛做马,只要你能救我的女儿!”听了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两三分钟的故事,但是,它触碰到了我的心灵,使我泪流满面……

  你们,掐掐自己的大腿,肯定也会感到疼,更何况这位母亲,是用刀——来把大腿上的肉,一块又一块的切下来……

  爸妈,等你们老了以后,不会做的事情,我一定会细心的,耐心的教会你们,因为,曾经,你们也教的我很辛苦。

  是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他们并没有要求我们要还给他们些什么,他们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伟大!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我们,在危险时刻,他们对我们不离不弃,而我们呢,我们给了他们些什么?骂他的一句话吗?跟她顶嘴吗?惹他生气吗?这些,难道就是我们作为子女回报他的吗?

  我承认,我曾经也做过这些事情,而且,我也没跟他们道歉,因为,我没有这鼓勇气,但是,我知道自己错了……

  父亲是船,母亲是帆,载着小小的我,乘风破浪,一切的危险,都有他们承当,使我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健康的身体。

  我仰望蓝天,真想大声说一声:“爸妈,我永远爱你!这辈子爱,下辈子也会爱!”

  感恩,不仅要感恩父母,还要感恩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老师!老师,是默默无闻的,我们并给她们什么,政府只是给他们一些工资,可他们,却尽心尽力的为我们服务。老师,经常站在讲台上,穿梭在课桌间,为我们铺好了人生的道路,只是看我们走不走那条路。

  当我们在周末开心的玩耍时,老师,却在给我们批改着一本又一本的作业;当我们进入梦乡时,老师,却在备课;当我们学不会知识时,老师却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教会我们,老师,一个多么伟大的指导师啊!

  我们上课有时在讲话,但是,你们知道吗?这一节课,老师花了多少分钟去准备这一节课,去准备这一节40分钟的课呢?所以,我们要尊重老师,尊重他的每一节课。

  关燕老师让我们去拥抱老师时,我很感谢她,感谢她给我的这个机会。跟老师拥抱,虽然只是那么短短的几秒,但是,我们的拥抱很温暖,很温馨,真想那几秒,能永远的停下来……

  我再一次仰望蓝天,天还是那么的蓝,真想再大声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我爱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我还要感恩同学,是他们,给了我友谊,给了我朋友,给了我帮助;我还要感恩伤害过我的人,是他们让我变得坚强,勇敢,我还要感恩的人很多很多……犹如天上的星星,沙地上的沙子,数也数不清,数也数不完。

  今天,我终于长大了,学会感恩了……这也多亏了关燕老师的讲座。

  每个人都心怀感恩,那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变得更灿烂!从现在开始,让世界的每个角落充满感恩吧!愿感恩之神捆住我们,永驻人间!

  孝道文化演讲稿 篇13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和文化的古老民族。“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三字经》有句名言“香九岁,能暖桌”。是关于萧的,汉代孝敬长辈,流传千古。他九岁就失去了母亲,这让他懂得了如何孝敬长辈。

  夏天,他帮父亲扇床垫,驱蚊;冬天,他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父亲的床,然后让父亲睡在床上。萧学习刻苦勤奋,不愧为“大话西游,江夏黄桐”。

  相传汉朝有一个叫郭巨的人,他的母亲已经90岁了,家里还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因为家里穷,他只能选择赡养母亲或者子女。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郭巨和妻子连夜将孩子们抬到山里,埋在山里。

  在所有的美德中,孝顺是第一位的,像小黄翔和郭巨这样的孝子数不胜数。我们对孝道并不陌生。似乎从认识开始,我们就经常听长辈的教育:“做一个尊重长辈的.孩子。”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给我的学生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帮父母洗脚。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里的“小皇帝”,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受苦。只是孩子作业本上处理作业的一个标志。

  不仅是孩子,《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也反映了现在人们生活的特点。不断找理由不回家,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人不想让孩子回家做很多事情,只想让孩子回家看看。

  前段时间电视上经常播一则广告:一位老母亲忙了一天,做了一桌子菜,满心欢喜地等着孩子回家吃饭。但是她接连接到家人和孩子的电话,说不能回家吃饭。老人放下电话,独自坐在沙发上,直到深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我忍不住问:“怎么了?”

  现在,我们不需要孩子像小黄翔那样温暖父母,也不需要大人像郭巨那样埋葬母亲。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弃孝道?

  没有!不是!孝道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地方。孩子听父母的话,让父母少操心;成年人从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时间,经常回家陪父母。是孝道的体现。

  父母要对父母更加孝顺,总找不到不回家的理由。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赡养父母,经常回家看望父母,不仅是为了孝顺,也是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

  如果连大人都不孝顺,孩子读“香九龄,能暖桌”也没用。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孝敬父母。

  “孝”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五千年,要发扬光大,传承下去,不能让它在21世纪消失。

【孝道文化演讲稿】相关文章:

孝道文化的心得体会04-12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范文04-12

孝道文化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07-11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精选10篇)05-10

孝道文化演讲稿11-29

传统孝道文化心得体会(精选5篇)05-10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通用6篇)05-10

传统文化孝道心得体会05-19

传承孝道文化演讲稿11-06

弘扬孝道文化演讲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