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孤独对话语文教师心得

时间:2021-06-10 18:09:31 话语 我要投稿

与孤独对话语文教师心得

  与孤独对话

与孤独对话语文教师心得

  杭州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胜建

  观摩2006年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归来,来不及细细品味,就奔波于琐事之中。突然蔡少来电,说能否点评一课,也好,能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不胜荣幸。

  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课是语文课?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学界争鸣不已,众说纷纭。我个人以为,具有语文味的课才是语文课,没有语文味的课再好也不是语文课。那么,怎样的语文课才是语文味的呢?这就又回到语文的本质属性上来了。新课程对语文性质的争论一锤定音:“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可见,工具性是根本,人文性是建筑在工具性基础之上的重要属性,失去了工具性的浸润,人文性犹如墙上芦苇。因此,根植于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玩味于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无穷,是完成了识字教学后的语文课的根本任务。诚然,如果只停留于语文味的课,在当下还不算是一堂好课,因为它还缺少一个统帅的灵魂,那就是能把这些语言文字紧密团结在一起的主题思想,或者说是人文性的东西。也就是说,能把两者完好的结合在一起,于语言文字的浸润中,水到渠成地感悟到作品背后的东西,才是有深度的语文课。

  我们的阅读教学,根本上说是一种还原性阅读,是要最贴近作者意图的阅读。而要了解作者或作品的真正意图,作为读者,当然是从其语言文字中去探寻去发现。走进文字,走进文本,进而走进作者,与他们对话,乃至完成一种生命的解读和升华。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般途径,也是一个语文教师初次拿到文学作品后的阅读途径。问题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该如何操作?王荣生先生把文本的价值分为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新课程伊始,为什么有许多语文课听起来像思品课,原因在于教师把文本的原生价值当作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忽视了文本的教学价值。阅读不等同于阅读教学。我非常赞同余心源老师的话,他说“语文性阅读目的在学语文,立足于语文——语言形式,文章的内容为学习语言形式服务;而一般阅读目的在于获得思想内容,语言形式服从于内容的理解。”语文课中阅读教学,目的在于弄清楚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在于弄清楚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文形式表达这样的内容。而这个“什么”“为什么”是必须让我们的学生体验和感悟到的,学生的获得和语文成长是我们教师的最终目标。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断言: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具备高度、厚度和宽度。所谓高度,就是对文章的把握,确立自己的教学主题或立意(此主题或立意不仅仅是文本主题或立意),这个立意的建立是以教师文章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目标的定位高低。这一点,犹如写文章,立意高低决定了文章的水准。而所谓厚度,是从语言文字来说的:一方面我们的教学能否从语言文字中起步、感染、体验、生成乃至获得,表现为语言文字的浸润是否充分、到位;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学能否追问一个为什么,即为什么要这样写或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最后一个,宽度,就是我们的教学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我们的教学要让大多数学生习得、获得、悟得,而不是只为少数学生甚至精英学生服务。简言之,一堂好课,三者缺一不可。然当下比较流行的.好课,往往是前两者有余,而后者不足,成为为少数学生服务的课堂。

  如此,我们再来看一下刘新颜老师执教的《雪》。

  先说高度。从刘老师的教学设想和课堂教学实际操作来看,无疑是做得比较好的。她把这篇文章的解读,定位在鲁迅精神(这是一种个性解读,因为不同的解读有很多,这只是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这种思想内容(人文性)的获得,实质上是如前所说的一般性的文章阅读,只是不同的人阅读的归结点不同而已,仅就这个“不同而已”就显示出教师解读文本水准的高低。如果说能解读到这个点上就说明刘老师高,未免太低了。因为这里的主题把握仅仅是教师的解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题,应该是怎样让这样的解读深度使我们的学生从容的领悟,从具体的描写中领悟到鲁迅情感的脉搏,从语言文字中领悟到鲁迅的精魂。文本主题并不就是教学主题。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雪的象征意义——鲁迅的内心情感世界——鲁迅的精神,拨开云雾见青天,还原为文本的本来面目(确实,鲁迅的《野草》是自己内心情感世界的流露)。这是教师自身的解读化为课堂教学的主题。不仅如此,她还让我们的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一代大师的精神世界。由“雪”而至 “精神”,由“文字”而直至“人的灵魂”,植根文本,又超越文本,不露痕迹。

  再说厚度。其实这是语文味的体现。既然语文就是语言文字,那么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具体内涵及其形式。刘老师这堂课我以为做得非常扎实、有效。我们可以从刘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来看,在第一个环节中有两个问题:(1)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里的每个问题都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主体,尤其是后面的这个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完全要求或指向我们的学生,要获得认识必须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探究。“滋润美艳”、“活泼”、“生机”、“热闹”、“干燥”、“升腾”、“奋进”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句子,在学生完全沉入文本后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还有在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分析了两种雪的特征之后,教师用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追问了一句“鲁迅笔下的雪仅仅是雪吗?”再次促使我们的学生一头扎进文本,从雪的表象里思考抽象出内在的东西。这里的雪不仅仅是雪,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它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内心的含蓄表白。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江南:雪和蜜蜂、山茶、梅花、人——人、雪、物共融的美好画面,而朔方:雪和旷野、天宇——孤独,孤独中纷飞。此时此地的雪,其实就是鲁迅自己的内心思想的写照。虽然孤独,但朔方的雪是否寂静、停留?不,它仍然旋转、升腾,旋转、升腾。在这个旋转升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雪的精魂,鲁迅的精魂。

  最后说宽度。好的设想并不一定就能产生好课。课上的好不好,有没有收获,应该是学生说了算。但这个学生说了算,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在课后去向学生了解情况,而是从教师听课的层面来看。因此,它主要是两个因素:课堂的学生反映和学生反映的程度、范围。第一个因素:课堂的学生反映,这个反映主要指学生有没有理解老师的意图,能不能在老师的引领下自由独立的学习文本,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是合乎文本合乎语言规律的。在这堂课中,三个环节的阅读、语言浸润,因为刘老师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所以学生的走进雪走进鲁迅,自然顺利,并没有很大的障碍。我们可以从学生的体验、举手、发言、表述、交流,独立的概括和叙说中得到印证。至于第二个因素,那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设计要让大多数学生接受,要让大多数学生学有所得,不能只为少数尖子生,甚至整堂课只有师生在唱三人转、五人转。刘老师的课,不仅学生的反映活泼,举手众多,而且还表现出争抢着发言。从现场看,大多数学生都动了起来,或举手或发言或交流,并不是只有一二个学生在做精彩的发言。所以,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由自觉地学习、体悟,真正体现了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真正实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

  虽然教学设计很到位,但并不等于课堂教学操作很到位。因此,在教学现场,我们也发现了两个软肋:

  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的缺乏,制约或影响了学生对文本,尤其是对鲁迅精神的体悟。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氛围,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情绪,使教师的情绪、学生的情绪和文本的情绪融合在一起,共同营造一种“教学场”,从而使学生在这个“场”中自觉自愿游刃有余。正如战士在战场、角斗士在角斗场一样有血性有斗志。但从比赛的现场看,刘老师明显缺乏这样一种激情,一种鼓舞学生士气的机制。

  二是深度的挖掘缺乏必要的语言浸润和资料帮助解读,显得略微生硬。因为要从一篇文章中读出鲁迅的精神,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有点难度,必须要援引一些资料加以引导,帮助理解和解读。虽然,刘老师援引了背景资料、专家学者的解读以及对鲁迅的评价,但由于在衔接上处理不当,导致多数学生一下子难以从雪的精魂到鲁迅的精魂,最多只能体悟到雪在灰暗的天宇下升腾奋飞,很难想象到鲁迅在困境下孤独的情境,以及鲁迅在孤独中不沉沦,依然奋斗的精神。这也是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必须要加以克服的瓶颈。

  一孔之见,请各位同仁指正。

【与孤独对话语文教师心得】相关文章:

孤独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作文09-11

孤独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800字作文05-16

孤独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作文2篇07-15

与神对话读书心得04-03

片区小学英语教师对话教学的培训心得07-04

《孤独之旅》读书心得04-11

《孤独之旅》心得感想10-14

教师中的对话作文07-27

浅谈语文课堂生生对话中的教师功能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