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美德黑板报内容

时间:2023-09-22 12:32:22 美云 黑板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弘扬中华美德黑板报内容

  导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中华美德黑板报内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弘扬中华美德黑板报内容

  弘扬中华美德作文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胸中便仿佛有股热流淌过,汹涌而澎湃,一股自豪却又不知名的感受油然而生。这红旗的红与校门的八个大字“弘毅守志,任重道远”光辉遥相映衬,我们仿佛看到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正在传递着——是的,这是上下五千年来未曾断绝的文明之火,这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

  但是,什么是中华美德呢?语文老师说:“中华美德”是父慈子孝,夫义妻贤,兄友弟恭;待人诚信,为人正直,处事循义;尊老爱幼,扶贫怜弱,……

  数学老师说:“中华美德”是一条长长的线段,它连接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过去,艰苦奋斗地创造灿烂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英语老师说:Chinese civilization is one of the oldest in the world.

  地理老师说:“中华美德”位于地球东半球,它是中国山川秀丽、晴空万里与第一轮阳光所组成的。它是东方不败。

  历史老师说:“中华美德”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气节。

  美术老师说:“中华美德”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它的颜色是光芒而又耀眼的。

  音乐老师说:“中华美德”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动人,它激励着所有中华儿女努力拼搏。

  而我想说:泱泱中华美德,几千年来绵延不息就如那川流不息的江河,遥望历史,纵观古今,中华儿女以自身行动为我们诠释了“美德”含义。

  从孔孟的仁义礼智孝当先到朱子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从廉颇的负荆请罪到孔融的让梨之举,从曾子为儿弑猪到季布千金一诺,从花木兰替父从军到穆桂英挂帅,从闻鸡起舞到悬梁刺股,从卧冰求鲤到弃官寻母,从卧薪尝胆到举粥著书,从三顾茅庐到程门立雪,从苏武牧羊到精忠报国。我们在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了其渊源,而那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如哺之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正象征着那至真至善至纯的美好希冀么?

  但中华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变化在不断发展。从近代至今:林则徐、谭嗣同、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以及感动中国和标兵劳模人物,他们给我们留下心灵的震撼,给这个传统美德逐渐丧失褪去的社会予以触击,在他们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弘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我们亲眼看到了抗洪抗灾抗非典面前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看到神州系列飞向太空,看到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看到了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人都在以微小力量铸成大爱。民族传统美德是一种化身,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力量的化身,新时期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有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万卷等优良传统美德正是建立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上的。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最为核心本质的美德。艾青在他的诗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人民对祖国的感情时刻蕴含心底,如同与父母家人的感情一样永远割不断。这种真挚的感情使多少海外游子常常心怀一腔乡愁,盼望落叶归根;这种感情又使多少身在祖国的人们深感热土难离。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将中华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下去,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家里多一句对父母的体恤关怀,多做一件力所能及之事,在校多一些对老师同学们的问候与微笑,多学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做人根本的道理,在社会上多做文明守法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学校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刚过去的军训劳动和即将到来的运动会正是考验团结、磨砺自我、培养集体荣誉感的大好机会。我们要学会将学与知合而为一,做中华传统的优秀继承者和传播者。

  弘扬中华美德句子

  1、弘扬传统美德,创建和美村庄(社区、家庭)

  2、加强群众教育,共建和谐社会

  3、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4、秉中华美德,遵圣贤教诲,行弟子之规

  5、经典儒学弟子规,礼义廉耻照胸间

  6、学弟子规,页页是金;用弟子规,件件是真

  7、铭记弟子良规,传承中华文化,塑造淳厚校(民)风

  8、古有弟子规,规言、规行、规道德;今有少年学,学美、学善、学言行

  9、古人圣训弟子规千古文明永流传

  10、读弟子规,善人,善己;行弟子规,为人,为己

  11、与经典同行学圣人训,用生活规范彰显人品

  12、弟子规,规弟子;先做人,后成人

  13、学习《弟子规》,儒风圣韵伴我行

  14、学《弟子规》,传承中华美德;做文明人,践行真心行动

  15、半部《论语》治天下,修身还须《弟子规》

  16、中华美德传千年,忠孝礼仪记心中

  17、明了弟子规,泰然处于世

  18、学弟子规,知人知事;懂弟子规,明事明理

  19、学好《弟子规》,走遍天下理不亏

  20、身兼德美,行入孝悌,上善若水,遗善无累

  中华美德核心内涵

  仁 :有仁爱之心 ——唐太宗爱民如子

  义 :重情义 ——荆轲刺秦王

  礼 :懂礼数——孔融让梨

  智 :明智果断 ——空城计

  信 :诚信言而必果 ——尾生沉水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

  l.仁爱孝悌

  不管在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在官方还是在民间,仁德成了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

  从孔子的三母德,到孟子的四母德,再到董仲舒的五母德,都把“仁”列为众德之首。

  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仁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

  对人有爱心,是一切美好品德的开端。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并把它推广开来,淡化了孔子仁爱思想的等级色彩,而融进了较为浓厚的平等意识。发展到后来,儒家思想的继承者明确提出了“博爱之谓仁"的道德主张,进一步将仁爱之心推广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家庭是一切社会组织的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 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儒家所倡导的"孝梯”之道。

  《论语学而》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仁爱的基础。

  君子就是要树立这个基础,基础树立了,大道也就会随之产生。

  《论语学而》还说对近亲有孝梯之心,才能进而泛爱众人,这就是由内而外的仁爱之心。

  孟子认为,子女对父兄的敬爱之情是出于天生的善性,对这种善性要发扬光大,由己及人,只要将对亲人的仁爱之心加以推广,就可以达到社会稳定,天下太平。

  所以,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亲亲”是一个重要的基石。由亲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进而爱护万物,这是儒家推广仁爱之心的典型步骤。

  墨家也提倡仁爱,但与儒家不同的是,墨家提倡的是一种不分远近先后的"兼爱"。

  兼爱是墨家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兼爱的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爱(《墨子·兼爱中》)。

  尽管儒墨两家的仁爱思想不尽相同,但在“仁者爱人”这一根本观点上是相一致的。

  2.重义轻利

  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有关这个问题的"义利之辨"一直为人们所重视,甚至被推崇为治学的开端。

  如刘宗周《人谱类记》就说:“学莫先于义利之辨。”

  “义者,宜也。”(《礼记·中庸》)

  “行而宜之谓之义。" (韩愈《原道》)

  “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千集注》卷一)

  综合这几种解释可以看出,义的基本含义是应该、合宜,具体所指是行为要合宜,

  要说应该说的话,要做应该做的事。

  显然,义是一种行为原则,这种原则表现在内心是对欲望的控制,表现在外部是对言行举止的严格要求。

  孟子则更强调“义”的外部作用,认为“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告子上》)。

  在孟子看来,义是衡量人的各种外部表现的价值尺度,仁则是判断人们有无爱心的道德标准;仁主内,义主外,仁、义相互结合,才是心灵美和行为美的完美表现。

  董仲舒对仁、义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他认为,义与仁是不同的道德规范,仁重在对他人,义重在对自我。

  他说,义是适宜于匡正自己思想行为的道德规范,它着重于对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这种解释,体现了儒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观念。

  儒家学者对“义”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利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

  “利”就是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必须以义为前提, “利”合于义则取之, 违于义则去之。“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所以, “见利”必须“思义”。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只要是不义之利,无论大小,都不能取与。

  先秦儒家还把义利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荣与辱的重要标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淮南子·缪称训》)

  君子看重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义,小人看重的则是个人的利害得失,重义者荣,重利者辱。

  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这种重义轻利的观念,

  在《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中明确辨析了义利对自身滋养的轻重之别: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

  董仲舒承认义与利都是人所需要的,但义是用来滋养心灵的,而利是用来保养肉体的;

  心灵比肉体更重要,所以义对人的滋养价值远远超过了利。

  这种思想发展到后来的宋明理学,便产生了天理人欲的大辩论。

  就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便是这种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

  3.谦和礼让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礼”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可以指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叫礼制;

  可以指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叫礼让;

  可以指具体的礼节仪式,叫礼仪;

  可以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叫礼貌。

  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礼的作用,把礼看做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

  《左传》将礼比作国家的躯干,并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五年》).

  荀子则把礼说成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认为“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 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荀子·礼论》)。

  礼不仅是国家的基石,而且也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必备条件。

  《礼记·冠义》把礼当做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认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论语·季氏》则说:“不学礼,无以立。”

  《诗经》的话更是一针见 血:“人而无礼,胡不逍死?”

  正因为礼对个人的成长如此重要,所以孔子对世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当然,孔子所讲的礼,还不是纯道德意义上的礼,而是贵族阶级内部的秩序和等级关系。

  到了战国末期,荀子强调"隆礼尊贤”,其中的礼就已经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了。

  《荀子·修身》说:“礼者,所以正身也。“

  我们今天所要继承的礼,不是作为维系某种社会等级制度的礼,而是作为一种美好道德品质的礼。

  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主要表现为“让"。

  “让,礼之主也。”(《左传·隐公十五年》)

  对人谦让,是礼的重要道德内涵。

  谦让首先是自己要谦虚,不妄自尊大,不骄傲自满,遇利能辞让,治学能下人。

  这正如《老子》所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尚书》所说的“满招损,谦受益”, 也已成为广为传诵的至理名言。

  谦让其次表现为对人的恭敬,尊敬他人,理解他人,看到他人的长处,虚心向他人学习,是促使自己走向成功的重要方面。

  《左传·僖公十一年》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

  可见,对人恭敬,是礼仪得以实施的关键。

  谦让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

  谦让的结果必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和谐,而“和“正是儒家所致力追求的理想境界。

  《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

  由礼让而达到人世间的和谐安定,反映了作为精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规范的巨大社会作用。

  4.真诚有信

  “诚”有多种含义,但其核心意义是真实而不虚妄。

  诚是作用于人的内心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能够保守内心的本真,真实表露自己的心声,丝毫不加任何的掩饰,真正做到表里如一。

  《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只有首先不欺骗自己,达到内心的真诚,才不至于去欺骗别人。诚的最高境界是“真"。

  《庄子·渔父》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千外,是所以贵真也。”

  真是道家表示自然本体的重要范畴,特指那种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本真。

  人的精诚发展到极致,就可以达到本真的状态。

  本真存于内心,神态显露于外,这种内与外的高度统一,是最为可贵的。

  与诚密切相关的是“信”。

  “信”也有真实的意思,

  如《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其中的“信”就是指的言语真实。

  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信有两层含义,一是讲信用,一是信任。

  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只有自己讲信用,别人才会信任你。

  信来源于诚,诚是信的基础。

  张载说:“诚故信。”(《张载集·正蒙·天道》)

  陆九渊也说:“诚实无伪,斯可谓之忠信矣。”

  信与诚相比,一个重在外部的言行,一个重在内心的态度,这就好比仁与义的关系一样。

  孔子非常重视信的作用,并把它与仁、义相提并论。

  《论语·学而》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意思是说,信接近于义,所说的话就可以兑现。

  孔子把信当做重要的交友原则,要求与朋友交往应该“言而有”(《论语学而》)。

  他时刻反省自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孔子还把信当做治国理民的必备条件,在“食”、“兵”和 “信”三者当中,如果不得已要去掉一个,首先要去掉“兵”,其次去掉“食”,惟独“信”是不能去掉的,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如果为政者不讲信用,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国家也就难以生存。

  因而,孔子感叹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孟子也十分重视信,并把“朋友有信”作为自己的一种社会理想。

  董仲舒则把信列为“五常”之一,与仁义礼智相并列。

【弘扬中华美德黑板报内容】相关文章: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黑板报内容06-16

弘扬中华美德01-28

弘扬中华美德作文精选01-31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01-24

弘扬中华美德作文06-20

爱我中华黑板报内容09-30

传统美德作文:弘扬中华孝道美德01-20

弘扬中华美德高中作文01-24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