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时间:2024-02-06 07:28:49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1

  1、分设肉类、水产类、蔬菜、原料加工洗涤区或池,并要有明显标志.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存放要在相应场所进行,不得混放和交叉使用。

  2、加工肉类、水产类、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要分开使用,并要有明显标志.盛装海水产品的'容器要专用。

  3、各种食品原料不得就地堆放。清洗加工食品原料必须先检查质量,发现腐烂变质、有毒有害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不得加工。

  4、蔬菜类食品原料要按“一择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彻底浸泡清洗干净,做到无泥沙、无杂草、无烂叶. 5、肉类、水产品类食品原料的加工要在专用加工洗涤区或池进行。肉类清洗后无血、毛、污,鱼类清洗后无鳞、鳃、内脏,活禽宰杀放血完全,去净羽毛、内脏。

  6、做到刀不锈、板不霉、整齐有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加工结束及时拖清地面,水池、加工台工具、用具容器清洗干净,定位存放;切菜机、绞肉机等机械设备用后拆开清洗干净。

  7、及时清除垃圾,垃圾桶每日清洗,保持内外清洁卫生. 8、不得在加工、清洗食品原料的水池内清洗拖布。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2

  一、统一使用铜陵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发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晨检表》。

  二、食品安全管理员作为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晨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和监督饮食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晨检的工作及岗前饮食从业人员手消毒工作,杜绝饮食从业人员带菌上岗作业.对未取得健康证的员工应监督其在取得健康证后上岗,对健康证过期员工应及时提醒其办理健康证。

  三、从业人员必须自觉履行岗前健康状况申报制度,发生高热、腹泻、咳嗽、呕吐、皮肤破损化脓的.职工应自觉离岗就诊休养.凡瞒报、缓报自身病情上岗作业的,一经发现予以从严处罚直至下岗或辞退处理。

  四、凡发生严重高热、腹泻、咳嗽、呕吐、皮肤破损化脓职工的从业部门,当日内应做到按级报告,并做好受控工作。

  五、饮食从业人员高热、腹泻、咳嗽、呕吐、皮肤破损化脓的,恢复上班前应凭病假单和医疗诊断书到食堂登记,诊疗休假日按出勤计算,工资、奖金照发。

  六、“饮食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晨检确认记录本”应悬挂在食堂主要位置,便于职工申报登记,任何人不得代理登记签名,一经发现将追究第一责任人和代理登记签名职工的责任,予以严格考核处理. 七、做好“饮食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晨检确认记录本”的保管工作,不得缺页、破损。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3

  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2、洗刷消毒员必须熟练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严格按照“除残渣一碱水(或餐洗净)一清水冲一热力消一保洁_tool' style='background-color: #ff0;padding:0px'>〃的顺序操作。药物消毒增加一道清水冲的.程序。

  3、每餐收回的餐饮具、用具,立即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4、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餐洗净、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餐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将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

  5、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6、洗刷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冲洗拖布。

  7、洗刷消毒结束,要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8、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4

  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2、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的'健康查体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3、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参加一次查体,每年到期前一个月参加健康复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4、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5、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食品的生 产经营。

  6、定其检查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发现无有效健康证明者,应调离岗位并及时督促其办理。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5

  1、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查体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明方可上岗。

  2、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卫生技术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

  3、坚持科学的洗手习惯:操作前、便后以及从事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应洗手,先用消毒液消毒,后用流动水冲洗。

  4、从业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或销售场所内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不得穿工作服入厕。

  5、从业人员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做其他影响食品卫生的行为,不得直接抓取直接入食品或用勺直接尝味。操作用具用后不得随处乱放。

  6、从业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形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置于帽内。

  7、从业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6

  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在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食品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3、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4、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6、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7

  1、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索证、验收以及台帐记录保管等工作,台帐应妥善保管并随时可供有关部门查验。

  2、米购食品(包括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要按照《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执行。

  3、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从固定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等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采购清单。

  4、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票据。

  5、按照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妥善保存备查。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6、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毒有害、质量不新鲜的食品及原料,以及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标识不清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8

  一、配餐间工作人员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洗手消毒,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戴罩和一次性手套。

  二、认证检查食品质量,发现提供的食品可疑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立即撤换做出相应处理。

  三、传递食品需用专用的食品工具,专用工具消毒后使用,定位存放. 四、配餐前要打开紫外线进行紫外线消毒30分钟,然后对配餐台进行消毒。

  五、工作结束后,清理配餐间卫生,配餐台无油渍、污渍、残渍,地面卫生清洁,紫外线消毒30分钟。

  六、配餐间按专用要求进行管理,要做到“五专”(专用房间、专人制作、专用工具容器、专用冷藏设施、专用洗手设施)。其他人员不可随便进出,传递食品从能够开合的食品输运送窗进行.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9

  1、依法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注社会食品安全预警提示,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 2、制作凉菜、烧卤熟肉、生食水产品、西式糕点、裱花蛋糕等直接入的较高风险食品,必须有相应许可项目,并应严格按照专间要求进行操作.禁止超许可范围经营和超出供餐能力承接大规模聚餐活动。

  3、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食品原料应保证来源合法安全,禁止生产经营《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食品。

  4、加工经营过程避免生熟交叉、混放。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加工、存放;员工要经常洗手,接触直接入食品的应消毒手部,发现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及化脓性皮肤病者,应即暂停其接触直接入食品工作;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5、凡是接触直接入食品的物品,应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对其表皮进行清洗消毒,或剥去果皮后食用.蔬菜烹调程序:一洗二浸三烫四炒。使用禽蛋前应先清洗、消毒外壳。

  6、熟制食物应烧熟煮透,尤其是肉、奶、蛋及其制品以及海产70°C。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60°C以上)或冷藏(10°C以下),如在常温下保存,应于出品后2小时内食用. 8、禁止使用河豚鱼、毒蘑菇、发芽马铃薯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及原料,餐饮业禁止使用亚硝酸盐.

  9、豆浆、四季豆等生食有毒食物,应按要求煮熟焖透,谨慎提供贝类、海螺类以及深海鱼的内脏,有效预防豆浆、四季豆、瘦肉精、雪卡毒素等中毒。

  10、外部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品加工及售卖间,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11、如有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应迅速组织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救治,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停止生产销售可疑食品,保留可能导致食物 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用具和现场,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10

  一、食品经营单位必须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食品安全有专人管理和负责。

  二、《食品卫生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悬挂于醒目可视处。

  三、食品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四、工作人员上班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五、保持餐厅内外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和消毒工作,做到每餐一打扫,每天一清洗。

  六、食用工具每次用后洗净、消毒、保持洁净。

  七、盛装垃圾的'容器应密闭,立即及时处理,搞好“三防”工作。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学生个人卫生管理制度05-25

员工宿舍个人卫生管理制度(精选18篇)08-09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07-09

餐饮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大全)06-16

食品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精选12篇)08-01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5篇)07-14

餐饮从业人员管理制度5篇06-16

餐饮从业人员管理制度(8篇)06-29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精选24篇)09-07

餐饮从业人员管理制度(6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