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制度

时间:2023-07-28 12:36:49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数据管理制度2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据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据管理制度20篇

  数据管理制度1

  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xx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知识产权利益和技术资料的储备,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所有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均由企业管理部负责数据管理和备份。

  二、根据公司情景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一般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重要数据主要包括:财务数据、技术部门图纸、商务部标书、服务器数据等。

  三、一般数据由各部门每月自行备份,部门经理负责整理归档后刻盘,系统管理员每半年对一般数据资料进行选择性收集归档。

  四、重要数据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具体细则如下:

  1、财务部每月底将当月电子帐、表格等数据统一整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刻盘,由财务部保存。

  2、技术部门已定稿的图纸、商务部标书须在每月底前,由各部门的文件管理员上传至PDM系统,由系统管理员做备份保存。

  3、服务器的.ERP、PDM、CRM等数据由系统管理员在硬盘做每日备份,并在每周六午时统一刻盘保存。

  五、当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更新变动,以及服务器应用系统、软件修改后均要在改动当天进行备份。

  六、备份数据所使用的刻录机、光盘均由系统管理员保存,当刻录机故障或光盘不足时应及时联系维修或购买,确保备份工作的正常进行。

  七、所有数据备份工作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详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八、如遇网络攻击或病毒感染等突发事件,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系统管理员进行处理,同时将团体情景记录到备份档案中。

  九、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如发现不及时上传资料、故意隐瞒资料或没有及时执行备份任务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数据管理制度2

  1.1目的

  为规范公司数据备份及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数据和技术资料的储备,物制订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各部门有电脑使用权限的员工

  第二章备份制度和要求

  2.1根据公司情况备份的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一般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

  重要数据主要包括:财务数据、服务器数据等;

  2.2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把电脑内的不可外泄的数据进行加密,设置10位以上的密码,密码3个月要进行更换;

  2.3除临时的文件外,其他文件要用文件夹的形式分类存放,即先建立好文件夹,然后把相应的文件放到不同的文件夹中;

  2.4 网络管理员将在服务器上为每个有电脑的员工建立文件夹,并分配用户名和密码(每人都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员工在自己电脑上通过网络,输入自己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看到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打开此文件夹后把自己电脑内整理出的'文件夹全部拷贝到此文件中,拷贝的周期是每周至少一次;

  2.5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如发现不及时上传资料、故意隐瞒资料等,将进行严肃处理;

  2.6 网络管理员会抽查员工备份数据的日期,如发现一周以上未上传数据将进行警告,一个月未上传数据的将进行问责; 网络管理员把员工上传的数据进行备份,备份到另外介质,如硬盘、移动硬盘、光盘等;

  2.7系统工程师负责ERP、OA数据的每日备份,备份数据的副本会保存到安全介质中;

  附则: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信息部。如有未尽事宜,报请公司总经理后执行。

  根据公司要求:

  所有员工电脑内重要的文件都要进行备份,

  数据管理制度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集团信息化发展要求,充分利用数据资源为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服务,保证各类信息合理、有序流动和信息安全,确保集团信息化建设快速协调有序安全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集团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中平,20xx,188号)、等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各职能部室,直属和特设机构、专业化公司、事业部、区域公司及其所属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二章管理范围

  第三条本办法管理范围包括:各单位与生产、经营、办公、安全等相关的应用系统和数据,以及为其供给支撑的基础设施资源、计算存储资源和办公终端资源等。

  第三章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第四条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是集团数据资源管理体系的最高层,负责审定集团有关数据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办法,负责审核有关标准、规范、重要需求等。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集团信息办)负责集团数据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指导集团数据管理工作,查处危害集团数据安全的事件。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数据的采集、传输、使用、安防、备份等管理工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信息通信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信通公司)作为技术支撑及运维部门,负责集团数据中心的运维和运营工作。

  第四章数据分级管理

  第五条根据数据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重要性,结合有关保密规定,按照集团级应用系统和数据、厂矿级应用系统和数据、区队(车间)级应用系统和数据分别制定管理标准。

  第六条集团级应用系统和数据,技术管理由集团信息办负责,业务管理由相关业务处室负责,运维管理由信通公司负责。厂矿级应用系统和数据由各单位信息管理部门管理,集团需要利用的管理数据和生产数据要同步上传到集团数据中心。区队(车间)级应用系统和数据由各单位信息管理部门管理和维护。

  第五章数据标准管理

  第七条集团信息办负责集团数据编码和接口标准的统一规划和标准制定,负责对集团及各单位应用系统的数据标准管理进行引导和考核。各单位新建应用系统应严格执行集团下发的数据编码和接口标准,在用应用系统应根据自身实际逐步按照集团标准进行完善。

  第八条数据编码和接口标准应贴合以下要求:

  (一)数据编码应能够保证同一个对象编码的唯一性及上下游管理规范的'一致性;

  (二)接口应实现对外部系统的接入供给企业级的支持,在系统的高并发和大容量的基础上供给安全可靠的接入;

  (三)供给完善的数据安全机制,以实现对数据的全面保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很多访问,以及很多占用资源的情景发生,保证系统的健壮性;

  (四)供给有效的系统可监控机制,使得接口的运行情景可监控,便于及时发现错误并排除故障;

  (五)保证在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系统平滑的移植和扩展,同时在系统并发增加时供给系统资源的动态扩展,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六)在进行扩容、新业务扩展时,应能供给快速、方便和准确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数据资源管理

  第九条基础设施资源集中管理。为了避免信息机房等基础设施资源重复投资建设,造成资金浪费、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各单位应充分利用集团数据中心资源,集团信息办负责统一协调集团及各单位的基础设施资源。

  (一)各单位未经集团批准不得私自新建、改建、扩建信息机房。

  (二)集团数据中心要按照《集团机房建设技术规范》建设,满足各单位应用系统及数据统一到集团数据中心所需的各项使用要求。

  (三)各单位现有机房自行管理、统一管控。各级信息管理部门作为主要职责部门,要保证信息机房各项运行指标到达集团要求。

  第十条计算存储资源集中管理。为了消除“信息孤岛”,实现集团数据共享和集成,提升数据安全防护等级,各单位所需计算和存储资源,要统一使用集团数据中心的云计算资源,做到资源集中、高效利用。

  (一)现有的集团级应用系统及数据(安全监测系统除外)、各单位应用系统及数据(直接用于生产安全、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监控的系统除外)要按照在用服务器、存储的服务年限和系统生命周期科学制定迁移到集团数据中心的计划和方案,并报集团信息办批准后实施。

  (二)新建应用系统原则上不再购置新的服务器和存储,所需计算和存储资源应使用集团数据中心的云计算资源。各单位如有特殊生产要求,确需购置服务器或存储的,需报请集团领导批准,由集团信息办备案后,按集团采购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三)对于当前集团网络不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可向集团提出申请建设集团区域性数据分中心,并根据建设进度制定应用系统和数据迁移计划。集团区域性数据分中心建成后,新建系统需要集中部署、分级管理。

  第十一条办公终端资源集中管理。为了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实现节能降耗,集团级应用系统要统一使用集团数据中心云桌面,并在厂矿和区队(车间)级应用系统中逐步实现全面使用。

  (一)各单位新建系统所需计算机和新增办公用计算机要使用集团数据中心云桌面。

  (二)原有集团推广的应用系统所使用的计算机,以及各单位在用的计算机,分别由应用系统主管部门和各单位按年度提出云桌面更换计划,逐步完成云桌面更换工作;集团信息办负责协调和监督。

  (三)各单位申请云桌面使用,应与信通公司签订租用协议,由信通公司负责云桌面运维,各单位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云桌面管理。

  (四)对于当前集团网络不具备实施云桌面替换条件的单位,应协同集团相关部门接入集团网络或建设集团区域性数据分中心。在网络接入后或集团区域性数据分中心建成后,按计划完成云桌面的部署工作。

  第十二条各单位使用资源应按集团规定支付相关费用。

  第七章数据分析管理

  第十三条数据分析是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生成的数据进行分析,充分发掘数据中蕴涵的信息,用数据描述现状,预测趋势,规范生产行为,优化管理流程,加强经营监管,供给决策支持。

  第十四条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应加强对各单位数据分析的指导,鼓励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自行组织开发业务选题和数据模型,组织经验交流,提高分析水平。集团信息办要做好数据分析引导和管理工作,为集团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服务。基层各单位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数据资源,不断探索和创新数据分析方法,规范数据分析程序,提高数据分析质量,做好本单位各项应用的数据分析工作。

  第十五条集团级数据分析、处室级数据分析和厂矿级数据分析分别由集团信息办、相关业务处室和各基层单位负责策划和实施,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和考核。

  第八章数据应用管理

  第十六条数据应用是指利用数据分析的成果,查找存在问题,开展业务运转状况评估,提出改善措施,提高管理水平,规避管理风险。

  第十七条各级信息管理部门应加强数据应用。集团信息办负责代表集团对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数据共享应用的统一规划并制定标准。各单位要严格按部门、按层级落实数据应用工作,对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挖掘和应用,为各级领导决策供给依据。

  第九章数据安全管理

  第十八条各级信息管理部门应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主要包括:数据访问的身份验证、权限管理及数据的加密、保密、日志管理、网络安全、容灾备份等。

  第十九条为统一规范操作权限,各单位应明确工作人员的录入权限、访问权限及维护权限的管理部门,任何人不得擅自设立、变更和注销。

  第二十条各级信息管理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系统数据及介质资料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制定和明确管理员用户和数据查询用户的操作权限及规程。

  第二十一条对数据的各项操作至少要建立运行日志,严格监控操作过程,对发现的数据安全问题,要及时处理和上报。管理员应掌握和运用数据库访问审计技术,实现对数据库操作的监测和追溯。

  第二十二条各级信息管理部门要加强用户身份验证管理、网络安全管理,采取严格措施,做好计算机xx的预防、检测、清除工作,建立针对网络攻击的防范措施,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

  第二十三条各级信息管理部门要加强数据的容灾备份工作,建立数据容灾备份机制,保障系统应急恢复和数据溯源。重要数据要上传至集团数据中心备份。

  第十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解释权归集团。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本文印发之日起执行。

  数据管理制度4

  一、为了提高我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加强数据管理,明确数据传输、数据检查、数据库管理、数据安全工作的责任,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数据传输是指我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批量信息数据或规定信息数据的发送、接收过程;数据检查是指对要发送数据和已接收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逻辑性检查;数据库管理是指对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所属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数据库的管理;数据安全是指对于数据传输和数据库的信息安全管理。

  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信息中心(含信息化归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信息中心)负责牵头实施数据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各工作部门应加强数据录入、数据更新工作,不断提高数据应用工作水平,配合做好相关数据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

  四、数据传输

  (一)信息中心应落实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网络维护人员,明确管理责任,每日对网络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实记录网络运行日志,发现网络运行故障及时予以排除,确保工商行政管理网络通畅运行。网络运行日志应包括运行日期、各个端口运行状况、服务器工作状况、通信设备工作状况、故障处理排除情况、责任人员签名等内容。

  (二)网络维护人员对要发送信息、数据应进行最后检查,对有缺、错、漏项的应要求录入部门进行补正,对违反网络安全有关规定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应拒绝发送。信息数据发送完成后,应及时通知接收方查收。

  (三)接收方网络维护人员应及时对接收数据进行检查,发现数据益出、数据断点、接收失败应及时排除问题并通知发送方重新发送,确保数据库的完整。

  (四)不经过网络维护人员处理的直报信息、数据,由发送部门和接收部门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处理,网络维护人员应给予技术帮助。

  (五)在启动应急预案时,网络维护人员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确保网络畅通并及时发送、接收信息数据。

  五、数据检查

  (一)各级信息中心应按照《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数据质量检查制度》规定的办法,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数据质量检查,通过坚持不懈的开展这项工作,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数据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数据检查项目,应根据上级金信工程建设要求和本地开展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具体拟订。

  (三)对于在数据检查中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及时通报相关单位进行补正和重传,相关单位接到通报后,应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补正和重传工作,确因工作量大等原因,不能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的',应及时报告上级信息中心,并组织力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补正和上传工作。

  (四)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擅自改变数据指标体系,擅自违反或扩大数据指标逻辑内涵进行处理的数据,应比照前款规定及时予以纠正和补传。

  (五)各有关部门对于数据质量检查和补正上传工作应当积极配合,不得设置人为障碍或无故拖延。

  六、数据库管理

  (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信息中心应指定专人负责对数据库的管理,数据库管理人员应明确管理职责,定时对数据库进行检查,检查情况应记入运行日志。

  (二)数据库管理人员应视工作量情况,以不影响工作为原则,每1~5天进行一次数据备份。不得因数据备份不及时、不完整造成工作损失。

  (三)数据库管理人员发现数据库不安全隐患或病毒威胁时,应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或制止,必要时可以切断用户接入并向有关领导报告,安全隐患或病毒威胁消除后,应及时将切断用户接入。

  (四)计算机使用人员应自觉接受数据库管理人员的监督,不得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录入、传输、查询、保存涉密信息数据,不得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安装、运行涉密程序、软件,不得使用非涉密计算机联接、访问涉密信息网络。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下载、安装、使用与工作无关的程序、软件。

  (五)数据库批量录入、查询必须做好书面记录,如实记载录入查询的时间、数量、录入查询人姓名等有关情况。

  (六)数据库中的过期、冗余数据每半年进行一次清理,清理中发现需要删除的数据,应书面报省局信息中心,经核对批准后方能进行。未经正式批准,不得擅自删除数据。

  (七)数据库上传和接收数据,按照本规定第四条办理。

  七、各级信息中心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工商行政管理数据标准的贯彻执行。在应用中发现数据指标体系有不满足、不适应工作需要的问题,应及时书面报省局信息中心,由省局信息中心统一做出修改。不得擅自增加、减少或改变数据结构。

  八、数据管理责任

  (一)因违反上述规定导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许可出现过错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因违反上述规定导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出现过错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因违反上述第四条第(二)款、第六条第(三)款、第(四)款规定,造成泄密的,依据国家安全保密和计算机安全管理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除以上情形以外,如违反上述规定,视情况每次扣减该单位绩效分1~5分,个人责任的追究办法,由被扣分单位研究决定。

  九、本规定适用于我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各类信息数据管理。

  十、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数据管理制度5

  数据中心作为主机托管的提供者,应尽力保障数据中心环境中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从而达到高水平的管理,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作为数据中心的客户,有责任和义务来了解数据中心的管理制度,并遵守数据中心的有关规范,从而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作,也为保障客户系统的安全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一、安全保密制度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密规定。

  (2)不得泄露有关数据中心的机密信息、数据以及文件等。

  (3)不得泄露服务器客户资料如账号、密码等信息,严禁盗用其他客户的账号和IP地址。

  (4)未经授权,任何人都不得进人数据中心非公开区域,不得接触和使用数据中心或其他客户的设备,不得干扰和妨碍数据中心或其他客户的正常工作。

  (5)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变换机房内网络及服务器等设备的安装环境,不得擅自更改网络及服务器等设备的各项参数。

  (6)严禁随意挪用、变换和破坏机房内的公共设施。

  (7)配合数据中心管理人员和保安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如有违反安全保密制度的情况,将视其情节轻重,根据数据中心管理规定,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果该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交由公安检察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客产出入机房制度

  1.进出机房的'管理制度。

  ①严禁携带照相机、摄像机及强磁物进人机房。

  ②机房内严禁吸烟,不得乱扔废弃物。

  ③请穿鞋套进人机房,出门时,请将使用过的鞋套扔到指定的地方。

  ④禁止客户在机架以外的地方放置机器设备,禁止私接电源。

  ⑤对违反本管理规定造成的后果和损失,该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2.机房出人证管理规定。

  ①用户在签署托管合同后可至数据中心客户服务机构办理托管机房出人证,具体需要l张照片、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单位介绍信。由证件持有者在有效期内专人使用,用于日常系统维护。注意:每个托管用户只允许办理2张机房出入证(个人用户仅限1张)。

  ②此证件只为数据中心客户办理。

  ③出人证仅供持证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

  ④持证人若不慎将证遗失,应及时通知客服人员,重新办理。

  ⑤用户维护人员人事变更,应及时到客户服务部办理出人证注销、变更手续,若由于用户原因导致出入证人证不符,延误维护工作,或维护人员离职不通知数据中心而导致离职人员对服务器操作而出现的问题,责任由用户自己承担。

  ⑥如遇紧急情况,经数据中心主管的认可后,紧急维修人员必须提供有效证件方可进入。

  ⑦临时无证维护人员进入机房,须事先由客户发介绍信、证明(内容应包括:进入机房的事由、时间、人员姓名、有效证件号码和加盖公章等相关信息)至数据中心客服机构,得到批准后,方可进人。

  ⑧若用户出入证遗失,应携带本公司介绍信(并注明已遗失)及时到数据中心客户服务登记注销,并补办出入证。

  ⑨用户合同终止时,应将机房出入证退回数据中心客户服务机构,进行注销。

  ⑩对违反本出入证管理规定造成的损失,数据中心不承担任何责任。

  3.设备进出规定。

  ①新用户在服务器上架前,应提前24小时和业务人员确认是否已经将《数据中心托管开工单》下到IDC机房,以便机房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准备工作。

  ②用户服务器进人机房前应去除包装箱等纸质材料,并由机房管理人员根据工单进行验收并确认,无关设备一律不得进人机房。

  ③原则上一台服务器只允许分配一个IP地址、一个网络端口。如有特殊情况,以合同规定为准。

  ④客户撤机应向客服人员提供设备清单,客服人员收到撤机清单后,依据设备清单检查用户设备(包括设备型号、数量),开具"出门条",用户方可搬出机房。

  ⑤客户需搬出设备检修或更换设备时,应将印有身份证复印件及盖有公司公章的搬机申请文件交客服部,申请文件内容要求有:单位名称、设备型号、数量、搬机日期、搬设备人员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客服人员检查用户设备与内容一致,开具"出门条",用户设备方可搬出机房。

  数据管理制度6

  1目的:展现、保持、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的机会,进行持续改进。

  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数据分析的管理、收集、传递、处理和利用。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各实现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全过程;公司从监控和测量以及其它相关的渠道所得到资料的分析。

  3术语(略)4职责办公室负责分类、收集和汇总分析各部门的数据。

  生产部负责生产统计过程控制的实施。

  品质部负责利用统计技术进行过程质量控制。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数据收集、分析、反馈、传递。

  5工作程序工作流程职责程序说明使用记录办公室

  1、见《质量目标及管理办法》。

  绩效统计完成情况表各部门

  2、各部门按《质量目标及管理办法》要求的周期收集汇总绩效数据,原始绩效数据可以是书面文本或电子文档,但这些表单的格式均需按《记录控制程序》要求备案。

  各部门报表办公室

  1、趋势图,各过程均应使用此图分析绩效趋势。

  2、排列图,适用于不合格的统计分析,利用此工具找出主要问题。

  3、控制图,适用于制造过程,由多方论证小组在《控制计划》中确定要控制的特性及控制方法。生产车间负责人或车间质量巡检人员负责描绘和监控控制图。

  4、其它如推移图、柱状图、饼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趋势图排列图控制图各部门

  1、各部门对本部门的`绩效数据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应与预定的经营指标比较,如果没有达到指标,应分析未达到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各部门1、如果分析结果表明达到了当时的目标,但总体趋势不良,应分析原因,采取预防措施。数据分析后应优先针对顾客相关的绩效不良采取措施。

  纠正/预防措施表办公室

  1、各部门领导负责定期收集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的统计数据,具体见《质量目标及管理办法》。数据的统计应能做到有根有据,必要时能追溯到原始记录。

  2、办公室保存所有的数据分析记录,按《质量目标及管理办法》规定的周期督促各部门提交数据,并检查所提交数据的规范性,必要可要求相关部门重新提交。并按《记录控制程序》归档,以便在需要时查阅。

  无数据指标及收集周期数据的收集数据分析工具数据的分析分析后的措施数据汇总与存档

  6.支持文件:质量目标及管理办法

  7.相关质量记录:

  QS20-01排列图QS20-02趋势图

  数据管理制度7

  1、目的

  通过对沟通管理、信息管理、数据管理,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及反馈有关信息,开展数据统计和分析,识别改进的机会,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和有效。

  2、范围

  适用于对内、外部信息的管理以及对数据分析的管理。

  3、职责

  3.1总经办是本公司信息和数据分析的管理归口部门。负责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信息管理、外部有关信息数据收集和分析管理。

  3.2各职能部门根据其职能管辖范围,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数据,并实施管理。

  4、程序

  4.1沟通管理

  4.1.1总经办是公司信息管理中心,依此建立的信息网络构成了内、外部沟通的系统,通过内外部沟通实现本公司质量管理活动。

  4.1.2各部门负责按本规定要求,开展内外部沟通活动,实施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处理和利用。

  4.1.3内部沟通

  a)内部沟通的形式:

  纵向沟通:适用于在行政、业务管理中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流传递。主要沟通形式有员工大会、经理例会、工作会议、请示汇报、文件、报表;

  横向沟通:适用于在业务管理中同级之间的信息流传递。主要沟通形式有内部网络、电活、内部刊物、工作联系;

  员工大会--向全体员工通报公司经营活动信息、传达各项政策法规、下达经营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实施思想意识教育、宣传满足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的重要性;

  经理例会--总经理了解各分管副总经理及各部门的阶段工作内容和工作进展情况,布置工作任务、处理落实措施、检查贯彻执行

  工作会议--向下属传达公司政令、工作要求。布置阶段工作任务、处理问题、障碍,落实实施方案、检查实施效果;

  请示汇报--超出自已的职责权限范围,需要得到上级指示后才能进行工作的,应向上级请示。下级应当向上级汇报下列事项:上级布置的工作及交办事项的完成情况、在质量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难点、经验教训及改进建议。请示汇报的方式有口头或书面请示汇报;

  内部网络--发布共享信息,实现行政、业务管理沟通;

  内部刊物--是公司信息交流平台,传布企业文化、宣扬公司经营理念、发布行业信息,开辟内部论坛,提供综合信息;

  文件沟通--总经办以行政文件的形式向各部传达有关政策、董事会或公司的工作要求。实现上下信息的传递沟通;

  表式文件沟通--公司的表式文件根据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业务报表和体系表式二大类,执行《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设计并规定业务报表及其传递要求,实现业务和体系信息的沟通和传递。

  4.1.4外部沟通

  通过外部沟通,了解和掌握顾客的需求、市场需求和市场动态,并及时将顾客的需求转化为对服务质量控制的要求。

  4.2信息

  信息是以事实为依据,实施质量管理、进行决策的基础资源,信息由量化信息和非量化信息构成。

  4.2.1信息源的分类

  a)内部信息源:来自公司内部的信息;(管理活动、内部沟通的`信息)

  b)外部信息源:来自公司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供方、顾客、合作者或社会等方面的信息)。

  4.2.2外部信息主要包括:

  a)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

  b)市场情报和业内动态的信息;

  c)相关方的信息:

  供方的信息(物资供方、施工方、提供服务供方的资信、能力、业绩)

  投资商、业主、社会的信息(需求、期望、社会发展及趋势)

  d)顾客对本公司提供的工程产品、营销服务的评价信息(顾客满意、顾客投诉、顾客建议)。

  4.2.3内部信息主要包括:

  a)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贯彻、实施方面的信息;

  b)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信息(内审、管理评审);

  c)工程产品质量的监测及其分析、处置方面的信息;

  d)营销服务过程及服务质量的监测及其分析、处置方面的信息;

  e)开发项目调研、策划方面的信息;

  f)工程产品特性、服务特性实现及其开发策划方面的信息;

  g)工程产品质量动态、销售动态分析及其控制方面的信息;

  h)持续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实施方面的信息;

  i)员工的信息(员工满意及合理要求);

  j)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

  4.3信息的管理

  4.3.1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各自职责范围内相关的信息。

  4.3.2信息的识别

  a)信息的形式可以是书面材料及其他介质形式;

  b)对收集的信息,收集部门应进行核证,把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失真信息筛选剔除,保证传递信息的真实性。

  4.3.3信息的分类

  根据信息的特征及其对质量活动的影响程度,信息可分为常规信息和异常信息。

  a)异常信息

  重大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包括施工单位)

  突发性事件且构成对公司的声誉和形象影响的事件;

  违反有关管理规定构成的责任事故(质量、安全);

  顾客投诉或抱怨并已构成严重不合格事件;

  体系发生严重不合格。

  b)常规信息

  经营活动、质量活动中获取的大量的非异常信息。

  4.4信息的受理和处置

  4.4.1常规信息的受理和处置

  a)常规信息发生后,应按相关质量活动的规定进行沟通和传递。由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并作好记录;

  b)对于本部门无法处理或必须跨部门衔接的,信息获得部门应以信息单报总经办,由总经办组织协调处置;

  c)信息的沟通和传递

  由上向下传递的信息: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层层向下传递,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由下往上传递的信息:经主管部门审核后逐级向上传递,由职能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横向传递的信息: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按质量活动规定的沟通渠道,在相关部门间交流。

  4.4.2异常信息的受理和处置

  由信息获取部门编制信息单:

  a)顾客投诉--报营销部受理处置;

  > b)工程质量、安全质量事故--报工程部处置,处置部门必须在二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工程部应即时报总工办、总经理;

  c)其他信息--由总经办受理处置。异常信息处置部门必须在受理后24小时内进行处理;

  d)异常信息的全部处置资料必须报总经办备案。

  4.5数据分析

  数据即量化信息。对量化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应采用数理统计技术,从中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

  4.5.1数据的范围

  数据主要来自对市场的调研和预测、体系运行过程的监视和分析、工程建设管理营销过程的监测和分析、工程产品和服务结果的监测及分析、顾客反馈的统计和分析等活动。

  4.5.2数据的收集

  通过信息网络渠道,系统地收集数据,应做到:准确、完整、及时。使数据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的特征及变化情况,便于及时分析、有效地确定并采取改进措施。减少或避免损失。

  4.5.4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执行《统计技术的应用》的相关要求,对收集的各类数据正确运用数理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寻求数据变化的规律,以便在以下方面提供证实或应用;

  a)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以及识别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

  b)销售趋势以及对营销策略的调整;

  c)顾客满意程度与公司管理目标的符合性,以及识别顾客的期望并转化为管理和工程技术控制要求,持续提高工程产品质量;

  d)质量意识、经营理念与市场规律的符合性,以及企业文件建设;

  e)持续改进的有效性的必要性;

  f)对供方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战略上的调控;

  g)经营活动的决策。

  4.5.4信息、数据管理有效性评价

  a)部门应定期向职能管理部门提交各类报表、分析报告。职能管理部门应进行汇总、分析、提炼、积累素材,呈报总经办备案,提供高层领导决策;

  b)总经办应于每年十二月份定期评估信息管理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找出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信息管理工作。

  4.6有关信息及数据按《记录控制程序》,由相关部门予以保存。

  5、相关文件

  5.1记录控制程序dh/qp-4.2.4

  5.2与顾客有关要求的评审程序dh/qp-7.2

  5.3统计技术的应用dh/qc-8.4-01

  6、相关记录

  6.1信息单qr/zb-35

  数据管理制度8

  为规范对数据电脑的使用管理,保证中心数据计算机安全、高效地运行,加强对电脑资料与数据文件的保管、保密和电脑维护工作,特制定以下规定:

  1、将数据电脑落实到职责人,数据电脑职责人负责设置进入电脑的密码和进入电脑文件的使用权限,负责人将要做好电脑数据的保密、保管和软硬件的维护工作,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换不一样保密方法或密码口令。

  2、使用权限规定,本数据电脑,使用前需向该电脑负责人报告并说明理由。同时该机只允许本部门人员使用,严禁外人或外部门人员使用本中心数据电脑。因工作原因需要使用的,必须经中心领导许可,方可使用。

  3、在使用该机作心理测评时,需登记“数据机使用备案单”经批准,方可使用。测评过程中应由中心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并给予指导。

  4、电脑操作人员要定期进行xx库升级、补丁包更新,关掉不必要的端口。该机不能使用其他机子的存储介质如MP3、U盘、移动硬盘等,并不允许联网除需上传数据,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未经中心领导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删除、更改、拷贝、打印、输出各种保密数据和相关资料。

  5、受测试人员需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并听从中心教师相关安排。

  6、受测试人员在做完测试后不得进行其他操作,应立即向教师报告并离开计算机,等待教师进行数据分析。

  7、受测试人员有权知晓本人相关测试结果的解释,但要查看原始数据分析资料需经中心领导批准。

  数据管理制度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用户基础资源信息的管理,保证测量室机线系统资源数据的完整、准确、规范、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测量专业的日常装机、拆机、移机、改线、变更服务性能、工程配合等相关基础数据变更的管理。

  第三条本管理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已下发的测量专业各项规定与本规定有冲突之处,应以本规定为准,本管理规定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在公司网运部。

  第二章基础数据管理规定

  第四条机线系统资料数据的录入、修改必须由测量室A级权限专人操作,系统具体操作人员应切实做好用户帐号名及密码的保密工作,不得向无关人员公开密码。一人一帐号,每人以自己的帐号登录进行操作。对引起资源数据丢失、错误等责任的追究,以记录在操作日志中的登录帐号为准。

  第五条测量室其他人员或工程施工单位人员不得对系统数据进行录入和修改。

  第六条测量人员必须严格按数据规范内容录入机线资料。

  1、普通用户及ISDN用户录入:用户基础信息、设备号资料、局列资料、交接箱资料、分电资料。

  2、ADSL用户录入:用户基础信息、设备号资料、ADSL相关资料、DSLAM端口资料、总配线架内板资料、总配线架外板资料、局列资料、交接箱资料、分电资料。

  3、小灵通基站录入:用户基础信息、设备号资料、基站编号、网管编号、局列资料、交接箱资料、分电资料。

  4、小交换机用户录入:用户基础信息、设备号资料、引示号资料、测试号资料,局列资料、交接箱资料、分电资料。

  5、专线用户录入:局列资料、交接箱资料、分电资料。同时填写专线用户卡片及专线顺号本)

  第七条对于新增用户类型或服务性能由网运部负责组织编写相

  应的数据规范,由运营服务支撑中心在系统中予以完善,以解决一线人员录入需求。

  第八条测量员原则对无工单施工不予配合,特急情况无施工工单的,必须有有关处室批文及分公司主管局长的签字方可配合,待正式工单下发及时将相关数据录入系统。

  第九条测量室竖列资源的管理。

  1、测量员严格按配线架包列维护内容对竖列资源进行管理,根据包列维护周期完成所有配线架大列的核帐工作。

  2、测量班长每月对班组人员所包竖列帐、实相符情况进行检查,每列核实两块保安接线排,帐、实准确率100%。

  3、在对线路调区、割接、改线工程验收时,要求测量员按工程队提交的配线表资料在配线架竖列与工程人员共同进行号码核实,必须保证工程资料的准确率达到100%。

  4、杜绝拆机不拆线。

  5、测量员配合外线人员障改局线时,改线后按规定时限在系统中录入新局线位置并标注原局线线对的`故障类型。(故障类型分类及标识:FD-断线、FE-地气、FSC-小混线、FC-混线、FMC-串电、FR-串音、FN-杂音、FINS-绝缘不良)

  第十条交接箱配线资料的管理

  1、测量员配合外线人员装、拆、移改工作中,对经过交接箱到分电的线路必须要求外线人员提供交接箱配线资料,对无配线资料的报竣不予配合。

  2、测量员在工程验收中发现工程资料不准;配线资料不全或出现重帐现象必须责成施工人员重新核查。

  3、测量员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发现配线资料短缺或重帐的现象应

  先做记录,待外线人员到交接箱时配合查找核实并及时录入系统。

  4、测量员配合外线人员障改配线时,改线后按规定时限在系统中录入新配线位置并标注原配线线对的故障类型。(故障类型分类及标识同第八条中第5项)。

  第三章基础数据变更时限规定

  第十一条测量室内当日发生的装机、拆机、移机、更改设备(含障碍改线)位置机线资料的录入时限≤24小时。

  第十二条测量室内当日发生的改名、过户、增、删、改服务性能机线资料的录入时限≤48小时。

  第十三条测量室工程调区、割接、改线资料增、删、改录入时限≤72小时。

  时限说明:测量员从接到施工人员提供的已验收过的配线表(局、配线资料准确率应达到100%)至相关工程资料全部录入时止的时限≤72小时,在此期间发生的相关资料信息变动由测量室工程配合人员负责在配线表中填写资料变动情况。

  第十四条测量室竖列机线资料帐、实相符率100%。

  第十五条交接箱配线,机线资料帐、实相符率≥98%

  第四章基础数据分级核查管理规定

  第十六条通过测量员自查——测量室班长核查——各分公司

  管理人员检查——网运部定期抽查的分级检查方式确保用户机线资料准确。

  第十七条测量室资料录入人员负责对当日内发生的数据增、删、改情况进行核实确认。

  第十八条测量班长每周对本测量室内发生的资料增、删、改情

  况进行全面核查,确认无误后将相关资料留存(施工单及相关帐改依据表格保存期限为一年)。

  第十九条测量班长每月对本测量室内发生的工程资料进行全面抽查,确认无误后将相关配线表资料留存(保存期限为一年)。

  第二十条分公司专业管理人员每月对本分公司内各端局的机

  线资料增、删、改情况进行检查,一个端局检查一列,帐、实相符率100%。

  第二十一条公司网运部不定期对各分公司测量室的机线资料

  增、删、改情况进行抽查,每次抽查一列,帐、实相符率100%。

  第五章其他管理要求

  第二十二条测量员在配合外线人员施工中,根据施工者提供的交接箱号,分配相应的交接箱局、配线位置,同时在相应的设备位置作预占处理,避免资源的重复占用。

  第二十三条测量员在与外线人员进行各类配合工作中,对发现的线路故障,测量员应及时在机线系统中录入线对的障碍类型。

  数据管理制度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使得在信息系统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不会造成数据丢失和泄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技术管理部及相关业务部门。

  第三条管理对象

  本制度管理的对象为公司各个信息系统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和各个信息系统使用人员。

  第二章数据安全管理

  第四条数据备份要求

  存放备份数据的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备份数据必须异地存放,并明确落实异地备份数据的管理职责。

  第五条数据物理安全

  注意计算机重要信息资料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存放、运输安全和保密管理,保证存储介质的物理安全。

  第六条数据介质管理

  任何非应用性业务数据的使用及存放数据的设备或介质的.调拨、转让、废弃或销毁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逐级审批,以保证备份数据安全完整。

  第七条数据恢复要求

  数据恢复前,必须对原环境的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有用数据的丢失。数据恢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数据恢复手册执行,出现问题时由技术部门进行现场技术支持。数据恢复后,必须进行验证、确认,确保数据恢复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第八条数据清理规则

  数据清理前必须对数据进行备份,在确认备份正确后方可进行清理操作。历次清理前的备份数据要根据备份策略进行定期保存或永久保存,并确保可以随时使用。数据清理的实施应避开业务高峰期,避免对联机业务运行造成影响。

  第九条数据转存

  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数据管理部门需与相关部门制定转存方案,根据转存方案和查询使用方法要在介质有效期内进行转存,防止存储介质过期失效,通过有效的查询、使用方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转存的数据必须有详细的文档记录。

  第十条涉密数据设备管理

  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本公司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设备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送修前,需将设备存储介质内应用软件和数据等涉经营管理的信息备份后删除,并进行登记。对修复的设备,设备维修人员应对设备进行验收、病毒检测和登记。

  第八条报废设备数据管理

  管理部门应对报废设备中存有的程序、数据资料进行备份后清除,并妥善处理废弃无用的资料和介质,防止泄密。

  第九条计算机病毒管理

  运行维护部门需指定专人负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经常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发现病毒及时清除。

  第十条专用计算机管理

  营业用计算机未经有关部门允许不准安装其它软件、不准使用来历不明的载体(包括软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第三章附则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20xx年6月1日起执行。

  第十二条本制度由技术管理部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

  数据管理制度11

  一、维保人员日常行为准则

  1.严禁吸烟、喝水、吃食物、嬉戏和进行剧烈运动,保持机房安静。

  2.对于意外或维保过程中弄污机房地板和其他物品的,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清理干净,保持机房无尘洁净环境。

  3.临时征机房用品要使用后各归其位,不能随意乱放。

  4.进入机房应遵守机房管理制度,应严格按照机房管理员的要求进行操作,并虚心接受其行为督导。

  5.进入机房不得携带任何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电磁、辐射性、流体物质等对设备正常运行构成威胁的物品。如有特殊需求,及时向机房管理员通报并取得上级主管人员同意,方可在安全保护的前提下带入机房。

  二、维保人员保安制度

  1.进入机房,需经负责人批准,并认真填写登记表后方可进入,并建议由机房管理员陪同。

  2.维保人员出入机房应注意锁好门禁。对于有其他陌生人跟随进出机房,及时与机房管理员取得联系,经同意方可准入。最后离开机房的人员必须自觉检查和关闭所有门禁。

  3.离开工作区域前,应保证工作区域内保存的重要文件、资料、设备、数据处于安全保护状态。

  4.未经机房管理员批准,禁止将机房相关的钥匙、密码等物品和信息外借或透露给其他人员,同时有责任对信息保密。对于遗失钥匙,泄露保安信息的情况要即时上报,并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保证机房安全。

  5.机房人员对机房保安制度上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有责任及时提出改善建议。

  6.绝不允许与维保人员直接或间接操纵机房网络数据设备,如有需要,提前申请获批后方可。

  7.出现机房盗窃、破门、火警、水浸、110报警等严重事件时,维保人员有义务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到达现场,协助处理相关的事件。

  三、维保人员用电安全制度

  1.应在熟练掌握常规用电安全操作和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了解机房内部的供配电系统及其操作规程。

  2.以专业资质人员定期、定时检查供配电及用电设备、设施。

  3.需要用电时,必须取得机房管理员允许,并使用安全且对机房设备影响最少的供电。

  4.不得乱拉乱接电源电线,应选用安全、有保证的供电和使用有保护装置的用电电器材。

  5.严禁随意对设备断电,更改设备供电线路,严禁随意串接,并接,搭接各种供电线路。

  6.如发现用电安全隐患,应即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解决的必须及时询问相关负责人员,并向机房管理员及时汇报。

  7.机房工作人员需要离开当前用电工作环境,应检查并保证工作环境的用电安全。

  8.最后离开机房的维保人员,应检查所有用电设备,应关闭长时间带电运作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的用电设备。

  9.禁止在无人看管下在机房中使用高温,炽热,产生火花的用电设备。

  四、维护人员消防安全制度

  1.维保人员应熟悉机房内部消防安全操作和规则,了解消防设备操作原理。

  2.不能随意更改消防系统工作状态、设备位置。需要变更消防系统工作状态和设备位置的,必须取得机房管理员批准。

  3.如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应即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解决的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员提出解决。

  4.维保人员最后离开机房,应检查消防设备的工作状态,关闭将会带来消防隐患的设备,采取措施保证无人状态下的消防安全。

  五、维护人员资料、文档和数据安全制度

  1.资料,文档,数据等必须有效组织,整理和归档备案。

  2.禁止将机房内的资料,文档,数据,配置参数等信息擅自以任何形式提供给其它无关人员或向外随意传播。

  3.对于牵涉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重要信息,密码,资料,文档等等必须妥善存放。维保人员的确需要翻阅文档,资料或者查询相关数据的,应由机房管理员代为查阅,并只能向其提供与其当前工作内容相关的数据或资料。

  4.重要资料,文档,数据应采取对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密,存储和备份。对于加密的数据应保证其可还原性,防止遗失重要数据。

  5.在维护人员更替时应及时周详地做好资料及文档的递交工作,并更改密码,清理个人用户资料等信息。

  六、机房财产保护制度

  1.维护人员应有义务安全和小心使用机房的任何设备,仪器等物品,在使用完毕后应将物品归还并存放于原处,不应随意摆放。

  2.对于使用过程中损坏,遗失的物品应汇报登记,并对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

  3.未经机房管理员同意,不允许向他人外借或提供机房设备和物品。

  数据管理制度12

  计算机数据中心机房是保证医院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场所。为保证机房设备与信息的安全,保障机房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1、保证中心机房环境安全:

  每天查看中心机房的温度和湿度,并记录;每天聋看ups日志并记录,不得在中心机房附近添置强震动、强噪声、强磁场的设备,定期检查计算机设备使用电源安全接地情况。

  2、实行中心机房准入管理:

  中心机房配备门禁止系统,计算机中心工作人员进入需持个人的专用卡刷卡进入。外来人员需得到计算机中心负责人同意,并在相关计算机中心工作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并作记录。

  3、中心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管理:

  系统管理员单独管理系统用户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离开服务器时技术锁定机器。第三方需要登陆服务器时,需在计算机中心工作人员全程陪同下进行操作,工作完毕后更换密码。系统管理员每天查看系统日志,检查关键目录是否有异常。操作系统版本升级应得到计算机中心负责人同意,并做好记录。更改系统配置后应及时进行备份,并做好相关文档存档。

  4、中心数据库系统安全管理:

  数据库管理员每天查看数据库的备份,并及时汇报异常。数据库系统参数调整、版本升级应得到计算机中心负责人同意.并做好记录。

  5、中心交换机安全管理:

  网络管理员每天查看中心交换机使用情况.并做好记录。确保备用交换机状态正常,备用链路完整。

  数据管理制度1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集团信息化发展要求,充分利用数据资源为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服务,保证各类信息合理、有序流动和信息安全,确保集团信息化建设快速协调有序安全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集团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中平?20xx?188号)、等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各职能部室,直属和特设机构、专业化公司、事业部、区域公司及其所属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二章 管理范围管理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管理范围包括:各单位与生产、经营、办公、安全等相关的应用系统和数据,以及为其供给支撑的基础设施资源、计算存储资源和办公终端资源等。

  第三章 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第四条 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是集团数据资源管理体系的最高层,负责审定集团有关数据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办法,负责审核有关标准、规范、重要需求等。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集团信息办)负责集团数据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指导集团数据管理工作,查处危害集团数据安全的事件。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数据的采集、传输、使用、安防、备份等管理工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信息通信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信通公司)作为技术支撑及运维部门,负责集团数据中心的运维和运营工作。

  第四章 数据分级管理

  第五条 根据数据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重要性,结合有关保密规定,按照集团级应用系统和数据、厂矿级应用系统和数据、区队(车间)级应用系统和数据分别制定管理标准。

  第六条 集团级应用系统和数据,技术管理由集团信息办负责,业务管理由相关业务处室负责,运维管理由信通公司负责。厂矿级应用系统和数据由各单位信息管理部门管理,集团需要利用的管理数据和生产数据要同步上传到集团数据中心。区队(车间)级应用系统和数据由各单位信息管理部门管理和维护。

  第五章 数据标准管理

  第七条 集团信息办负责集团数据编码和接口标准的统一规划和标准制定,负责对集团及各单位应用系统的数据标准管理进行引导和考核。各单位新建应用系统应严格执行集团下发的数据编码和接口标准,在用应用系统应根据自身实际逐步按照集团标准进行完善。

  第八条 数据编码和接口标准应贴合以下要求:

  (一)数据编码应能够保证同一个对象编码的唯一性及上下游管理规范的一致性;

  (二)接口应实现对外部系统的接入供给企业级的支持,在系统的高并发和大容量的基础上供给安全可靠的'接入;

  (三)供给完善的数据安全机制,以实现对数据的全面保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很多访问,以及很多占用资源的情景发生,保证系统的健壮性;

  (四)供给有效的系统可监控机制,使得接口的运行情景可监控,便于及时发现错误并排除故障;

  (五)保证在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系统平滑的移植和扩展,同时在系统并发增加时供给系统资源的动态扩展,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数据管理制度14

  为确保医保联网计算机应用能够正常、高效、安全地运行,实现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的目标,特制定《医保联网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管理机构

  (1)平阳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负责所有医保联网单位计算机信息安全。

  (2)医保联网单位计算机安全,温州市平阳县平安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自行负责。

  二、人员管理

  (1)应定期对系统所有工作人员从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尽可能保证这部分人员安全可靠。对不适合接触信息系统的.人员要适时调离。

  (2)所有工作人员除进行业务培训外,还必须进行相应的计算机安全课程培训,才能进入系统工作。

  (3)医保联网计算机专人负责,定期更改系统口令。

  三、计算机安全管理

  (1)除医保应用相关程序外,严禁随意安装其他软件。重要的数据文件必须多份拷贝异盘存放。

  (2)严禁利用u盘、移动硬盘、光盘等移动外设,拷贝文件至医保联网计算机上。

  (3)严禁修改、删除医保联网计算机上文件。

  (4)医保联网计算机必须设置口令,对口令的产生、登记、更换期限实行严格管理。口令最好在8位以上。

  (5)严禁医保联网计算机上互联网。未经批准不得向他人提供查询或拷贝。

  (6)、医保线路为专线专用,任何人员不得通过不正当手段非法进入医保信息系统网络。

  数据管理制度15

  1、目的

  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相关/支持性文件

  《过程和服务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程序》

  《预防措施程序》

  4、职责

  4.1质量管理部

  a)负责归口管理公司对内、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b)负责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4.2各部门

  a)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交流;

  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5、工作程序

  5.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5.2数据的来源

  5.2.1外部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

  c)市场动态;

  d)相关方(如业主和住户、供应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5.2.2内部来源

  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服务质量检查与考评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其他信息员工建议等。

  5.2.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通讯等方式。

  5.3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5.3.1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

  a)业主和住户满意或不满意程度;

  b)服务满足业主和住户需求的符合性;

  c)过程、服务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的.信务标准类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至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纠正措施程序》。

  5.3.2.2政策法规类信息由质量管理部及相关部门收集、分析、整理、传递。

  5.3.2.3质量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积极与业主和住户进行信息沟通,以满足业主和住户需求,妥善处理他们的意见,执行《纠正措施程序》的有关规定。

  5.3.2.4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其他类数据,应在一周内用《信息联络处理单》报告经理,由其分析整理根据需要传递、协调处理。

  5.3.3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5.3.3.1经理依照相应规定传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方案、内审结果、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的信息。

  5.3.3.2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规定直接收集并传递日常数据,对存在和潜在的不合格项,执行《纠正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

  5.3.3.3紧急信息由发现部门迅速报告公司主管部门处理。

  5.3.3.4其他内部信息获得者可用《信息联络处理单》反馈给经理处理。

  5.4数据分析方法

  5.4.1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5.4.2本公司基本统计方法

  a)对于市场、业主和住户满意程度、质量、审核分析一般采用调查表,如《服务质量检查与考评表》《业主和住户满意程度调查表》等;

  b)根据物品类别及质量的影响,对物品的检测采取相应的抽样检验法。

  5.4.3统计方法实施要求

  a)综合管理部经理负责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统计方法培训;

  b)正确使用统计方法,确保统计分析数据的科学、准确、真实。

  5.4.4对统计方法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判定

  a)是否降低了不合格率;

  b)是否能为有关过程能力提供有效判定,以利于改进质量;

  c)是否提高了工作效率;

  d)是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

  5.5经理每三个月对各部门统计方法应用的记录进行监督检查,对主要的质量问题要求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执行《纠正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

  5.6统计记录的管理

  对于统计记录的管理要分清职责和权限,进行分级管理,各部门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6、相关记录

  无

  数据管理制度16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确保城市管理信息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出《乌当区人民医院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移动存储介质,是指用于存储本单位保密信息的硬盘、软盘、U盘、光盘、磁带、存储卡等存储介质。

  第三条本单位移动存储设备要进行编号,不得借于他人使用,若需借于他人的,必须征得科室同意,并进行借还时间、借用人、审批人等详细登记。

  第四条新购计算机、移动存储等设备,要先进行保密标识和登记,再发放使用。

  第五条如使用移动设备转移存储保密数据,需在使用前格式化,并在使用后立即删除保密数据。

  第六条使用光盘备份的保密数据要登记编号,分类存放。

  第七条非本单位的移动存储设备一律不得和涉密计算机连接。

  第八条单位的涉密移动存储设备处理办法如下:

  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禁止交叉混用,即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非涉密计算机中使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涉密计算机中使用。

  存储过涉密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不得与存储普通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混用;新启用存储涉密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或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和查杀病毒处理。

  移动存储介质需要送外维修时,必须到信息科指定的单位进行维修;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在淘汰和报废前,应到保密部门进行消磁和粉碎处理。严禁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作为废品出售。

  数据管理制度17

  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的全面铺开,很多企业已经逐步展开了的尝试和部署,其中不乏成功案例,但失败案例也不少,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企业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转型成功不易,实质上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本质上是企业自身的一次产业升级,很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失败不是资金不足,而是未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特性做好嵌入,导致转型难以落地。要想成功的需要做好很多重要性工作,但这里不得不提到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制定有效的企业数据管理制度。

  有效的数据管理制度是企业数字化成功落地的必要条件,有朋友聊到了他们公司做了几年的数字化项目,请了国际领先的咨询公司来做咨询实施,也投入了很多资金,系统做的也很灵活,但落地过程中频出问题,难以长效的执行下去。通过深入详细地讨论,原来目前他们的数据管理制度还未落实,导致很多很好的建设方案并未落实下去,所以这里不得不说数据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伟人说过:“制度的问题不解决,思想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可见制度的重要性,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只有思想达成一致了,才能事半功倍:针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讲,在数字化系统落地时,有一套完整可落地的数据管理制度予以配合,将能够为数字化转型成功保驾护航。那企业的数据管理制度如何写,如何写好数据管理制度呢,数据管理制度的重点的组成框架要点是什么?今天就结合自身的经验,给大家讲一讲。

  管理比较完善的A制造业集团公司,业务遍及全球,企业分公司覆盖了国内各大城市,海外的一些城市,因公司规模较大,所以本身的管理规范性高,公司规章制度完整度高,所以需要的管理制度就比较全面,按照集团级企业管理制度规范要求,它的制度做了三种层次分类:

  第一、数据管理办法

  数据管理办法描述了企业的总体要求,内容相对较粗,一般格式采用的都是“第XX条”,这是针对某一方面企业管理企业制度要求。办法的要求是不带主观判断的语言,需明确制度要求。如管理办法要明确企业在方面各单位应该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办法章节中内容要描述清晰、公平公正、合法合规,内容可包含管理办法实施的目的是什么、适用的范围、整体遵循的原则、组织架构、过程管控要素等。

  第二、数据管理规范

  数据管理规范主要拆解管理办法的框架,进行细则分解,管理办法的每个条例中解释到了不同的数据实体对象,数据管理规范中要加以细化规范说明,同时将业务管理和系统管理的要求关联起来,业务管理在每个条例中需要怎么做,如何执行,包括时点、人物、权责、流程都需要在这里写清楚,每个流程都有明确对应的组织人员和业务对象这样的规范才能落地,类似如下流程:只有明确到具体操作岗位、操作内容、动作之后这样的数据管理规范才能有效执行。

  第三、数据管理指导手册

  数据管理指导手册属于执行操作层面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如数据绩效考核更多的是针对于执行中结合数据组织架构中的人员、权责加以考评,这个制度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纳入整体的人员绩效考核中。核心是相关的权责方在中对数据的规范执行,的评价。需要写清楚数据评估的等级、标准要求、考核的步骤,不同人员考核的维度、量化指标。同时也考虑指标要求,又接地气,得到各部门认可和支持的指标才有意义,制定数据评价系统的目的不是考核人员,而是让组织更有活力,让数据有效落地。

  当然还可以从不同分类出具对应的数据分类的管理制度,搭建完整的数据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如制度、主数据和参考数据管理制度、数据架构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建模制度、数据质量管理等制度。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编写,企业的评估可以按照专业的DAMA数据管理知识体系中提供的标准DMM模型(或DCMM模型),确定企业整体数据治理成熟度级别,数按照据管理框架纬度进行评分,如图:

  对整个数据管理框架进行科学的评估,得出的结果再来拆解企业实际的管理制度需求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制定出管理制度的分类及层次标准,这才符合于企业经营真正的数据核心管理诉求。写多少个管理制度不重要,但要与企业业务经营相结合的制度才有效,才能有效落地。

  数据管理制度终究是指引企业不同岗位的人员如何在系统的支撑下,管理好使用好企业数据,所以天生需要具备可读性、可执行性,否则数据管理制度就毫无价值。概括起来讲数据管理制度中需要明确地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四方面核心内容:

  1、数据管理组织和权责

  既要明确数据管理组织和数据管理岗位的权责,按照DAMA的数据管理组织理论,一方面需要写清楚企业支撑数据工作的数据管理组织架构,如数据标准化委员会、数据管理指导委员会、数据决策层、数据执行层等,每个数据组织下需要明确数据的岗位,如数据系统管理员、数据负责人,数据协调人、数据管理岗、数据维护岗等,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需要清晰的说明,也可以配合着流程进一步说明。

  另一方面数据组织的数据责任范围需要明确,不同的数据对象可能需要由不同的业务人员进行管理,包括业务规则、业务标准的输出。同时针对不同的数据对象的数据Owner需要明确,再次强调了数据Owner的重要性,因为它是业务标准最终输出的指定人,这样能够贴近业务经营,业务标准的变化也可以及时反馈到系统端,让数据管理紧跟业务发展。

  2、数据管理对象范围

  该部分需要阐述哪些数据纳入数据管理要求中,如主数据管理,不同企业依据企业固有属性对主数据的字段定义存在不一样定义,考虑到中的管理节点,有的甚至需要清晰化哪些业务节点的数据对象纳入主数据,这些数据对象下的核心共享字段纳入主数据,应当遵循主数据管理制度高标准,而不纳入的部分则达不到这样的标注要求,可适当的放低要求,这一点非常重要的,既明确了边界时点,也贴合企业质量管控和成本要求。

  3、数据管理流程

  需要列明数据的录入流程,数据创建流程、数据修改流程,数据冻结/失效流程、数据新需求流程等。每个流程需要明确数据维护时点、维护人员、维护系统、维护依据、维护质量要求等,遇到数据管理人员审核时,还需要列明审核的内容及权责要求。

  4、数据管理量化指标

  既然是数据管理制度,就需要尽可能对数据管理要求进行指标量化。这里面结合DAMA数据领域较为成熟的管理指标进行分享,数据管理制度里面需要明确,管到何种程度才符合业务使用要求。例如绩效指标评价:以A数据项为单位,需要通过数据质量要求: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一致性、唯一性、有效性的六个纬度计算标准,需要达到何种标准才能称之为合格的数据,这样可以根据计算规则得出各个数据维护方的数据质量综合得分,如“数据质量对象设置总分100分,按照问题项依次扣除,每条问题扣1分,扣完为止”。这样的数据质量指标执行中才能清晰推动业务进行数据质量改进。

  当然除了上面四核心点,还需要提到落实数据争议决策机制,数据的工作是企业级工作,必须站在企业视角去思考。所有数据推动工作通常会因为不同部门间的意见不统一导致难以执行下去,清楚的处理机制和决策人就显得非常重要,定义数据战略决策人,决策人级别越高,对数据落地执行越有号召力,数据推动工作越有效果。

  同时每个企业员工都以企业为中心,提高自身的数据观认知,一切从服务企业出发,不在乎谁多干活,谁少干活,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逐步分解数据管理工作,DAMA书中也阐述到“数据管理制度专注于定义术语和合并数据周边的语言,这是组织获得更一致数据的起点”。

  在企业数据治理中,数据管理制度作为正规严肃的书面规范,可以有效支撑企业数字化执行落地,而数字化产品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提供企业数字化转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数据管理制度18

  第一节保密协议

  1、第三方人员参与我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开发、测试、运行、维护环节的工作,应签订保密协议及安全责任书。以下简称协议。

  2、协议中应根据具体项目特点和工作内容等,就涉及核心数据访问、操作使用、传播加以限定,原则上任何信息只在双方公司范围内使用,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扩散。

  3、协议中应明确违约责任。

  第二节安全要求

  1、第三方人员使用的终端,应统一安装我公司域管理、防病毒软件等安全防护措施。以下简称终端。

  2、应对通过终端向服务器网段发起的'操作,应加以审计,审计记录包括操作时间、账号、数据内容。

  3、终端网络接入有我公司统一指定网段。

  4、第三方人员到岗、离岗时应重点做好帐号创建及回收环节的管理工作、必要的网络及防火墙设置调整、数据清理和审核等管理规范。

  5、第三方人员接触客户资料、账户信息、消费记录(话单等)等核心数据,须经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访问、保留、转发。授权方式由相关系统负责人发起申请,由部门主管领导审批后生效。申请流程可以采用书面作业,也可采用电子化流程。

  6、第三方人员入场前应就上述安全要求进行培训,并在整个工作期间每半年重复一次。培训必须包含保密协议、终端安全、网络接入、核心数据访问使用与传播、行为审计、账户权限管理等内容。应保留培训记录,反馈培训效果。培训应有配套考试。

  数据管理制度19

  1为明确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的建立、使用和保管的程序和权限,确保数据真实、可靠、齐全、准确、保管完善,特制定本制度。

  2电能计量原始数据是原始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记录是通过建立在观察、测量、试验或其它手段所获事实的基础上证明已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它是计量人员的'工作记录,是考核计量工作质量、处理计量差错或事故、仲裁计量纠纷的原始凭证,也是企业制订计量工作计划、发展规划、经济核算的重要素材。因此,要求做到齐全(不散失)、清晰(字迹工整、不随意涂改),准确(不错记、不漏记)、保管完善。原始记录可以是手写或打印,要推行现代化管理手段,积极采用计算机有效完成对工作记录中原始计量数据档案资料的贮存、计算、统计、查询、打印等工作。

  3电能计量原始记录应格式规范,填写符合要求。

  a)电能计量原始记录的分类:

  1)检定或校准(含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在内)等溯源记录;

  2)计量管理工作记录(实施计量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计量检测体系的审核、评审等过程中的反馈记录);

  3)计量检测记录。

  b)电能计量原始记录的作用:

  1)计量器具测量能力及其所处状况的证明;

  2)为测量工作连续性、继承性提供保证;

  3)担负计量检测体系过程控制,以及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凭证;

  4)证实计量数据的可溯性(包含有足够的信息,使之具有复现性、可追溯性)。

  c)电能计量原始数据(记录)的要求:

  1)格式设计规范、统一;

  2)如实、详细、完整,应保持其“原始性”;

  3)填写必须字迹清楚、数据可靠,严禁弄虚作假;

  4)更改、保存、销毁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5)使用应符合有关规定。

  4电能计量部应配合公司计量管理机构加强对计量原始数据(记录)的监督管理,定期进行抽查,并做好记录。发现原始数据(记录)不真实、不准确、不齐全、弄虚作假等行为要及时处理。

  5电能计量统计报表是综合评价,以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实施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有关报表,为确保其数据真实有效、有据可查,必须做好原始数据的收集、归类、分析、整理前期工作,做到填写正确无误、数据认可签章手续完整,上报及时。

  6计量原始数据是电能计量检测体系第一性原始记录,由部指定专人负责保管(登记、造册),并明确保存期限。计算机检测数据由部档案员配合计算机管理员进行软盘备份(每季至少一次)。计量原始数据(记录)的保存期如下:

  a)检定(含现场检验)或校准记录:

  1)属于计量标准的,应长期保存,直至报废或不再有参考价值为止;

  2)高压在用电能计量器具:3倍于检定周期;

  3)低压在用电能计量器具:2倍于检定周期。

  b)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三倍于检定周期(至少3年);

  c)能源、经营、工艺控制检测记录:3年;

  d)环境参数记录:3年;

  e)其它记录:视其重要性,另行自定。

  7统计报表由部主任或专责人负责收集资料进行填报,在上报时应自备一份,交部档案管理员归类存档,并明确保存有效期限(至少3年)。

  8原始数据(记录)、统计报表应做到安全贮存、保管妥善、安全并保密。

  9原始数据(记录)、统计报表应按类别保存,以便查询,并指定专人保管。

  10确因工作需要保管原始数据(记录)、统计报表,须办理借用手续。未经部档案管理员或部主任同意,不得私自外借或复制。

  数据管理制度20

  第一条 为防止数据的非法生成、变更、泄漏、丢失与被破坏,确保数据的有据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保密性,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数据管理范围包括所有利用计算机进行输入、存储、处理、再加工及输出的数据,它包括文字材料、报表、各类原始凭证、图形、图像等输入处理对象,又包括存储于计算机内部及传输的各类数据,还包括计算机输出的磁存储、光存储、电存储及各类打印数据。

  第三条 数据必须是有据的,能够辨认数据的内容、用途和使用方法;必须经过合法的手续和规定的渠道采集、加工、处理和传播数据;数据应只用于明确规定的目的,未经批准不得它用;采用的数据范围应与规定用途相符。

  第四条 数据管理者应承担保存或处理数据的保护职责,防止数据的丢失、误用或破坏;特殊或重要数据,应采用多种记录手段异地保存,免遭意外风险。

  第五条 数据使用者有权查阅被授权的数据,索取数据记录复制件,更正有关自身的任何不准确数据;享受有限次数规定的.有问必答权利。

  第六条 根据使用的不同系统制订相应的数据存取细则,采取措施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堵塞管理操作的疏忽或蓄谋窃取数据的漏洞。

  第七条 无正当理由和有关批准手续,不得通报数据内容,不得泄漏数据给内部或外部的无关人员,不得篡改数据库数据内容,必要修改时,应经由部门主管及公司分管领导审批,提交数据管理部门,经管理部门领导审批同意后由数据管理员进行修改。

  第八条 不应造成可从发布的统计数据中推断出保密或敏感的信息。

  第九条 不同数据用途建立适当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与数据有关的个体和数据管理者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

  第十条 有新系统上线或升级时,数据管理部门应当切实做好上线或升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应查验设备厂商或软件开发商或开发人员提交的有关运行维护资料,并负责监督设备厂商或软件开发商提供对相关岗位人员的技术培训。制定科学的上线计划和新旧系统数据切换方案,考虑应急预案,确保新旧系统顺利切换和平稳衔接。系统上线涉及数据迁移的,还应由设备厂商或软件开发商制定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并经由数据管理部门及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执行。

  第十一条 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应该根据其重要性、密级、应用需求等分别实施相应的加密措施,未经流程及领导许可,保密信息不得以明文形式存储和传送。由信息所有者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密级规定及用途,决定操作人员的存取权限和存取方式。所有的统计信息应根据其重要程度进行密级划分,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确定允许对外发布和交流的信息指标、报批权限和手续。

  (1)备份的数据、打印出的数据应在指定的数据保管室或指定的场所保管,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2)数据保管员必须用文件管理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登记管理。

  (3)未经流程及领导许可,禁止数据的外借,内部无权查阅和无正式批文的人员不得查阅。对于经正式批文借出的数据必须登记,并由经手人签字,便于发生数据泄漏时分清责任人。

  (4)未经流程及领导许可,数据保管员不得修改所保管的任何数据。

  (5)电脑操作人员要定期清理服务器中的数据,将过期的、作废的数据全部清除,每天作废的打印数据必须销毁。

  (6)数据是公司的重要资料,必须按严格地制度进行数据备份。

  (7)每天将所有数据备份到专门用于备份的工作站硬盘上和备份服务器上。

  (8)每周,将备份在工作站上的所有历史数据刻录在只读光碟上保存,备份数据一式三份,并用统一格式的标签和目录清单。并必须异地存放。

  (9)公司总部及其分支机构必须进行交易数据的多重备份。备份数据应异地存放并送交一份至公司财务部门保管。送交至公司财务部门保管的备份必须采用只读介质。

  (10)数据备份及历史数据的存放应保证防火、防热、防尘、防潮及防磁。磁记录介质应存放于距钢筋房柱或类似结构物十厘米以外处,以防雷电经钢筋传播时产生的磁场破坏所存数据。

  (11)未经流程及领导许可,严禁修改历史数据。

  (12)当软件更换或版本大的升级后,应做好原系统完整的程序和数据的备份,并写出详细的文档资料,记载超级管理员的操作号以及密码。

【数据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数据管理制度01-09

数据管理制度优秀04-26

数据中心管理制度05-23

数据管理制度20篇07-20

医保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通用05-06

档案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通用04-14

数据管理制度(14篇)04-10

数据统计管理制度(精选10篇)11-10

数据管理制度网络安全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