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广播稿

时间:2022-04-20 15:56:08 广播稿 我要投稿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广播稿范文

  在广播站锻炼的学生都知道,我们广播前一般都会提前准备好广播稿,没有准备广播稿就不会有好的广播效果,那么问题来了,广播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广播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广播稿范文

  甲:水榭花都小学小雨滴广播站。

  乙:水榭花都小学小雨滴广播站。

  合:现在开始播音。

  甲:我是四年二班的播音员xx

  乙:我是四年二班的播音员xx

  甲:xx你知道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一天吗?。

  乙:我知道呀,今天是立冬。

  甲:对,今天是立冬。立冬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二十四节气的话题。那我们就先来聊一聊立冬吧,“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代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乙:其实,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甲: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

  乙: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甲: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

  乙: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甲: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乙: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

  甲: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乙: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

  甲: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立冬时有吃饺子的'习惯。

  乙:立冬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甲: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乙:在冬季应少食生冷,尤其不宜过量的补。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在冬季也要加强体育锻炼。

  甲:下面请xx为我们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乙:原来二十四节气已经有这么长的历史了。下面请xx为我们解释每个节气的寓意。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甲:最后,让xx用一首《二十四节气七言诗》来结束今天的播音。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乙:小雨滴广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收听。祝老师们工作愉快,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扩展阅读

  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简介: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北斗指向己。太阳黄经为75°。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斗指乾。太阳黄经为225°。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小雪: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二十四节气谚语

  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

  3、冬天的食,春天的力。

  4、春雷响,万物长。

  5、春分,日暝封分。

  6、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7、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8、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9、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

  10、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1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12、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

  13、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4、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15、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16、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17、明前采芽为上春,明后采芽为二春。

  18、春柴方知斧头钝。

  19、惊蛰闻雷米似泥。

  20、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21、春天多种菜,能吃也能卖。

  22、春菜,夏瓜,秋萝卜。

  23、冬牛不瘦,春耕不愁。

  24、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25、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6、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27、谷雨鸟儿做母。

  28、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29、不珍视秋天的人,不会真正爱春天。

  30、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31、春天多一锄一遍,秋天多打一面。

  32、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着播田夫。

  33、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

  34、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35、未惊蛰先耳真雷,四十九日乌。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广播稿范文】相关文章:

关于喜迎元旦的广播稿范文12-03

关于母亲节的广播稿范文【优秀】-广播稿12-27

关于二十四节气大寒的诗句01-11

关于二十四节气谷雨的古诗03-22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古诗03-07

关于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古诗03-21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古诗03-12

关于二十四节气惊蛰的诗句03-10

关于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古诗02-09

二十四节气关于冬至的古诗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