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时间:2023-05-23 08:49:12 梓欣 工作制度 我要投稿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4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育工作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4篇)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1

  为保障学校师生体育课和业余训练及重大体育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给学生创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教学环境,特制定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一、体育课

  1、学校体育器械、实验设备等教育教学设施,严格按照安全和卫生标准配备。教师上课前仔细检查场地安排、使用是否合理,器材是否安全。

  2、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装,穿运动鞋;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教师应教会学生必要的保护与帮助方法。学生上体育课必须遵守纪律,听清教师关于课堂体育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记住安全要领,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要服从教师的安排,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不得擅自进行教师没有布置的活动项目。

  4、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训练出勤制度,观察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对身体不适学生及时做出妥善安排;运动中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要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学校医务室或医院救治,同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通知班主任和家长。

  5、教师不得擅自离开教学活动场地。

  6、任课体育老师为安全责任人,如因教育、组织、管理不当出现过错,要对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课外体育活动

  1、学校加强对间操、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等校内体育运动的组织工作及运动技术要领、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活动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地理、气候条件。对不适宜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应予以劝阻。

  2、学生在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并按体育活动项目所规定的安全要求进行。学生之间要互相帮助,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要在指定场地上进行,不能乱窜乱跑,影响其他班级学生活动。严禁学生之间互相争执、吵闹甚至斗殴。

  4、铅球等投掷项目在无体育教师或班主任在场时,学生不能自行活动。

  5、各班主任老师为安全责任人,体育老师协助做好安全工作。

  三、体育比赛或运动会

  1、全体学生必须遵守体育比赛或运动会规则,服从班主任安排,不进入危险区域,在指定的地区观看比赛。

  2、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要顾及周围学生的安全,自己也要遵守运动规则,严格按运动项目的动作顺序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

  3、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必须服从裁判组的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4、组织和参加重大比赛要做好体检和医务监督。

  5、大会领导小组为安全责任人,对参加运动会的全体师生负责。

  四、体育卫生安全

  1、学生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

  如果知道自己有病,应先调养或遵照医嘱参加与自己身体相适应的锻炼,禁止患病、带伤学生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

  2、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活动;

  ①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

  ③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④恶性肿瘤;

  ⑤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3、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五、体育器材安全

  1、学生借用体育器材,不得入内,由管理员发放,确保器材按时归还,防止丢失。

  2、学生所借器材必须在当天指定时间内归还,损坏或遗失器材按原价赔偿。

  3、不得用他人随意借还器材,标枪等危险器材及贵重器材一律不外借。

  4、定期对室内室外体育器材、器械进行检查,及时修理。以防止学生活动、上课时出现伤害事故,要确保体育课及各项课外体育活动的人身安全。

  六、课间学生安全制度

  为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的安全,特制订以下制度:

  1、禁在教室、楼梯、走廊及其转弯处快跑或追逐游戏,以防冲撞他人,造成伤害事故。

  2、同学之间相处要和睦,做到言行文明。反对开过分的玩笑,反对用不恰当的言词羞辱或激怒对方,严禁吵架甚至打骂,要注意保持校园课间的安静。

  3、严禁在教学楼楼上将任何物品向上抛掷。禁止在窗台和走廊外侧台架上放置花盆或其他物品。

  4、学生在教学楼楼上搞卫生擦玻璃时,严禁将身子探出窗外或站在窗旁危险处作业。课间严禁坐在窗台或走廊外侧台架上休息,也不得在窗口等危险地区推拉嘻闹,以防坠落。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2

  为了促进本校体育教科研工作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研究的实效性,加快学校体育组发展的步伐,特制订教科研工作管理办法。

  一、组织领导

  (一)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提高体育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主任为副组长,每学年选择确定的校教科研工作积极分子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对学习体育的教科研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鉴定和推广工作。

  (二)主要职责:

  1.认真制订和实施学校体育的教科研工作计划。

  2.收集国内外体育类教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情报,为学校体育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为体育教师提供必要的的教科研资料,使他们及时了解体育相关科研动态,为提高科研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3.积极开展体育教育科研和教改研究,成立对体育教育教学有较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组,组织课题组相关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4.收集教科研成果并归入档案。为体育教师外出学习、考核、职称评定、推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等提供准确翔实的事实材料,为学校对体育教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依据。

  5.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方法,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6.引导体育教师努力探索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按照规律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改革效率。主要做法如下:

  (1)举办科研讲座;

  (2)组织专题学习、讨论;

  (3)开展教学观摩活动;

  (4)组织论文和研究报告;

  (5)评选优秀论文和研究报告;

  (6)交流教科研成果,并向上一级推荐优秀论文等。

  二、组织管理

  1.学校体育教科研工作由教科室统一管理。

  2.体育教师可以以课题组或个人形式申报课题,申报时须提交《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表》或《课题研究方案》。

  3.校级课题由学校教科室审核立项,市级或市级以上课题由学校教科室审核,经校长批准后向上级教科研部门推荐。

  4.立项的课题必须及时建立课题档案,档案资料包括:课题申请表、课题方案、学期研究活动计划、理论学习资料、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研究课教案、阶段性总结、经验论文或研究报告、获奖证书等。

  5.课题组要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每学期初要认真制订“学期研究活动计划”,每月至少阅读摘记与研究的课题相关的'文章2篇;每学期课题组活动不少于3次,由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开展,并及时填写“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

  6.课题组成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课题精神,每学期课题组至少上一节公开研究课。

  7.课题组要注重经验总结,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经验论文,课题组每学期进行一次书面工作总结。

  8.课题组成员变动,由本人提出申请,课题组长同意,校级课题报教科室批准,市级以上课题经教科室同意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9.教科室按学期对课题组及成员进行考核,不能正常开展研究的,终止该课题研究,不能履行课题研究义务的成员,不得享受课题研究成果及相关待遇。

  10.课题结题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申请,校级课题由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对课题进行鉴定。市级以上课题,由上级教科研部门鉴定。结题的课题组由学校按规定发放相应奖励。

  三、过程管理

  以课题的形式进行体育教育科研活动是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因此必须做好课题的过程管理。

  1.选题:

  (1)选题必须有价值;

  (2)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3)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4)选题要新颖且有独创性;

  (5)选题要有可行性;

  2.申报: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所研究的课题,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审批、认定。

  3.审批:教科室根据上交的课题,逐一审批,避免课题的大而空、重复性、无创新、难完成等问题。

  4.对已确定下来的国家、省、市和校级课题,课题承担人要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有:

  (1)课题名称。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4)本课题国内、外研究 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5)完成本课题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6)课题研究计划(计划要具体,能操作,有日程安排)以及审批部门要求填写的其它内容。

  5.检查:各课题组要及时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材料,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依据论证报告定期上交阶段性总结,教科室负责检查督促工作。

  6.鉴定:课题工作完成后,学校组织鉴定。

  四、成果管理

  课题成果管理包括成果回收、成果鉴定与成果推广三大方面。

  1、成果回收及时收集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时装订体育教师的论文集;编撰《体育科研通讯》;

  2、成果鉴定

  对于学校的体育重点课题注意成果回收与推广的同时,加大投入,确保实验课题的顺利进行;对于学校的重点课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阶段性分析,邀请顾问组成员参与研究,讨论决定下一步工作;对于学校重点课题结题,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并邀请有关部门人员进行鉴定。

  3、成果推广

  成果印发给各体育教师参考;推荐上级刊物发表;纳入学校就科研总成果,丰富。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3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三育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一、体育课

  1、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必修课程,每周二课时,共需修二学年(即四个学期),取得4个学分。

  2、学生必须修满规定学时,才能参加体育课考试,凡一学期无故旷课4节,或病事假超1/3课时的,体育课必须重修。病假事前需由医院出具证明,事假由班导师出具请假条。

  3、体育课考试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分,即三个部分构成:专项技评或达标+身体素质测评+上课、早操出勤。

  4、体育课旷课一节扣3分,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迟到超过15分钟为旷课。

  5、体育课不及格或因伤病及突发事件缺考的学生在下个学期开学后二周内补考完毕。

  6、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着运动衣裤或适合运动的.轻便服装,鞋子最好是运动鞋,不得穿有跟的鞋上课。

  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认真执行教育部、国家体委总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有关测试项目和评分标准,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每学年测评一次,测评成绩记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片》,成绩不及格者按肄业处理。

  三、早操

  1、早操是学校体育重要组织形式,是体育课的课外作业,是学校规定的制度,早操工作在院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下,由体育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2、学生早操考勤和质量检查由班导师负责,并纳入学生德、智、体素质综合测评体系。体育教师负责技术指导和检查督促。

  3、学生必须按时起床准时到操场参加早操,各班按指定地点整队集合点名,广播操第一节开始未到者即为旷操,旷操一次体育课扣1分,早操出勤不做操者,视同旷操对待。缺操超过1/3者体育课不及格。

  4、负责早操点名的学生干部要认真负责地做好点名工作,不得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违者体育、德育均扣分。

  四、课余体育活动

  1、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重要组织形式,学生应积极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为了活跃校园生活,学生会、体育协会和各运动俱乐部在体育部的指导下组织各项体育活动和竞赛,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集体观念。

  3、体育运动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应积极参加院代表队的训练和比赛,凡在对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校争荣誉的学生按学院有关制度给予适当表扬和奖励。

  4、运动竞赛中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服从裁判,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运动竞赛中应特别注意安全,力戒粗野动作或故意伤人,违反者将视情况给予扣分或校纪处分。

  五、体育场地、器材出借制度

  1、学生一律凭学生证借用体育器材。

  2、学生借用器材当日借当日还,违反者给予批评教育,如影响体育教学,则视情况给予适当罚款。

  3、学生应爱护体育器材,如因人为损坏,要酌情赔款,丢失器材要按原价赔偿(酌情打折)。

  4、凡个人运动器材如网球拍、羽毛球拍、哑铃等概不出借,由个人自备(球亦需自备),网球场、乒乓室和健美室等在课余时间实行计时少量收费。

  5、运动场地均属院体育部管理,各系、班、俱乐部组织比赛,应事先向体育部登记,统一安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4

  教育是事业,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在于创新;为实现“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让骨干教师成名,名教师更名”的工作目标,本工作室制定如下规章制度。

  一、工作宗旨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的发展为本,以提高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主渠道,在市教育局的支持和帮助下,围绕本周期工作室工作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搭建教科研平台,提供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切实做好教师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中青年体育教师健康、快速、可持续地成长,成为市、省级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二、工作原则

  工作室由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以注重学术引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资源整合,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过程性管理为原则,自主开展工作,接受市教育局专家委员会的评估和考核。我们将着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研讨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每个成员的互助合作、交流展示、发展进步创设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工作目标

  1、带好团队发展。通过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促进培养对象的专业成长,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学员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实现入室骨干教师和工作室学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2、抓好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瞄准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确定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在实践探索中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带领本工作室同仁开展有效的教学科研活动。

  3、做好带头示范。引领高中体育学科建设,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成员共研、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本学科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 建好交流平台。开辟工作室网页,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建立“学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育教学资源库,使网页成为本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以互动的形式面向广大教师和学生。

  5. 出好研究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学、教科研、管理等成果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论文、课题报告、专著等形式向外输出。

  四、成员职责

  (一)名师职责

  1、负责名师工作室的全面工作。制订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与发展规划,拟定本工作室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指导工作室学员开展工作。

  2、制定《工作室学员培养考核方案》,帮助学员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并督促实施完成,组织对工作室组学员进行评估考核,建立本工作室和学员个人发展档案。

  3、在师德方面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员提升学识水平和师德修养,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4、带领工作团队完成上级单位安排的教师培训和指导任务。

  5、制订工作室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主持课题研究工作。

  6、建立“名师工作室”网页:定时更新,交流展示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

  7、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根据需要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指导工作,组织成员到教育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8、负责本工作室的日常事务管理及经费使用、管理。

  (三)学员职责

  1、在工作室主持人的指导下,制定培养周期内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定期参照个人发展目标和计划,督促自我发展。

  2、积极参加全国、省、市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加本工作室组织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室规定的学习任务、科研任务和其他必须的相关任务。

  3、工作室学员采取集中和分散;分组活动的不同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每年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4、每个学员要积极为“工作室网页”撰稿,写出有较高质量的信息材料(包括教学论文、教学随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听课随想、读书笔记等),使网页内容丰富多彩,更新频率快,吸引力强。每个成员要积极上工作室网页点击浏览信息,积极维护网页的建立与发展。

  5、工作室将以课题为着力点,围绕课题,每个成员每年至少上一节实验课或研讨课,写作一篇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教研会议上交流,或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6、工作室学员通过公开课或讲座等方式和听课、评课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教学风格,创造教学业绩,力争成为骨干教师。

  7、做好个人专业成长记录,及时撰写阶段性发展总结。及时总结反思,提炼个人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五、有关制度

  (一)会议制度

  1、计划会议

  (1)每学年伊始召开一次工作室培养计划会议,讨论本学年工作室工作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培训内容、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内容及专题讲座内容等。

  (2)按照工作室总体工作计划,在各阶段召开阶段性计划会议,明确工作室对成员跟岗学习期间教学教研的指导,跟岗学习结束后的远程指导、课题研究的结题指导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2、阶段性汇报会议

  按照工作室培养计划,针对骨干教师的阶段性学习、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课和汇报课等,每学期安排两次或以上的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汇报工作情况,交流教学、科研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介绍培养任务、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提出和共同探讨解决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所碰到的难点问题。

  3、总结会议

  每学年召开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展示本学年工作室所获得的成果,借鉴其他工作室或教育机构的成功例子,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本工作室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六、科研课题制度

  工作室承担的课题研究任务将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至工作室各成员,各成员在相关课题内容的研究中,既要重视理论研究,也要注重实践应用。各成员在应用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升认识,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在工作室各种活动中分享,并积极向本区域教师辐射推广。

  七、出勤制度

  学员在周期内必须执行工作室的考勤规定,应积极参加培训计划规定的各项活动,原则上不予请假,若有特殊情况,须以书面形式提出请假要求。

  八、学员的考核

  以年度考核形式对全体工作室学员进行考核,主要从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提升、知识结构的优化、教学风格、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考核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工作室名师团队意见、对学员的反馈评价等,结合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对学员做出考核结论。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工作室学员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教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九、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名师团队与工作室学员共同完成对工作室各项材料的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例如工作室的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年度培养计划和总结,教育科研研究材料,公开课、研究课、汇报课、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听课、评课记录,学员论文等各种类型的材料。以此作为个人成长和工作室发展过程的见证材料,同时也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之一。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5

  第一章总则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逐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一条、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校体育工作是指学校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

  第三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注意吸取其他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工作。

  第四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能评价标准》的活动。

  第五条、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的体育特色。

  第六条、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处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第二章课外体育活动

  第一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每周安排五次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第二条、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能评价标准》。

  第三章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第一条、学校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根据条件建立学校各种运动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保证训练时间、场地、经费,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力争取得优良成绩。

  第二条、教师应制定课余体育训练计划,重视对政策的管理,努力克服训练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应当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们的营养。

  第三条、学校体育竞赛认真执行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并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四章体育教师

  第一条、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依法治教,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对待学生主动热情,关心爱护,不体罚学生,为人师表。努力钻研业务,掌握体育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积极工作,勇于探索。

  第二条、学校应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

  第三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每学年应妥善解决体育教师工作服装以及落实室外津贴,对负责课外活动以及运动训练的教师,按要求计算工作量。

  第四条、要按课程要求配备好体育教师,体育教师要认真执行体育与健身新课标,要依照《体育课堂常规》要求备好课、上好课,使用体育课本和体育备课本,制定好教学计划,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教学、教研、训练工作突出的体育教师,学校要给予表彰奖励,推荐市、省评选先进个人。

  第五条、体育教师切实组织课间操、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占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

  第六条、教师要认真执教,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如有伤害事故应与卫生室和班主任联系,并及时送医院就诊治疗。体育教师做好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第七条、努力做好体育成绩考核评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体育合格标准》的登统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育档案、运动队训练档案及各项竞赛活动等资料的整编。

  第八条、搞好体育教研组的办公环境,坚持参加教研、培训活动,认真做好期末工作总结,积极开展体育科研工作,撰写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第五章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

  第一条、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按照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并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每年体育经费不少于学校总经费的3%。添置体育器材需报告领导,批准后方能购进,并把好质量关。

  第二条、学校应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或者破坏体育器材、设备。

  第三条、做好各类体育器材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如有损坏或事故隐患应该及时报修,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体育课的正常开展。经批准报废、报损的体育器材设备,按报废报损制度进行。

  第六章组织机构和管理

  第一条、由副校长主管体育工作,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第二条、班主任、辅导员应当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经常教育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协助体育组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学校的卫生部门应当与体育管理部门互相配合,搞好体育卫生工作。总务部门应当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后勤保障。

  第三条、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工作作用,学校要把“两课两操两活动”、体育达标活动(学生达标率为95%以上)等内容,列入“文明班”、“三好学生”评比评选条件,做好检查登记和评比工作,对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要给予表彰,树立榜样。

  第四条、对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部门或者个人,由学校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整正,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1、违反学校规定,不按课表上课,随意增减或挤占体育卫生课课时的。

  2、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单位或者个人。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6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体育课教学的实际特点,为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为尽量减小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学校特做如下规定:

  一、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上体育课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要及时给予救助。

  三、学生到校外参加体育考试、体育比赛或其它体育活动,视具体活动内容,必须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带队,并事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体育组每学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学校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五、体育教师上体育课要做到:

  1、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和特体学生。不能上体育课的特质学生必须和班主任沟通。

  3、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

  4、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保护。

  5、发现有学生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要马上纠正或制止。

  6、下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班主任。

  7、不能出现在课堂上体罚学生现象。

  六、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迅速通知班主任(相关领导)和学校领导,。

  2、及时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事后要及时做好学生病(伤)情及临时处置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学校。

  3、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拨打120急救,并且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4、班主任(相关领导)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教委相关部门。

  5、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

  七、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善后处理。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7

  一、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工作。

  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无须强求一律。常规条文的制定,应明确具体,其内容包括师、生两个方面,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如教师课前的备课和制定教案,了解学生的情况,场地、器材的准备,安全设施和清洁卫生工作。以及服装的准备等。

  2、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委员或学生自己主动向教师说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3、规定师生于上课前3分钟到达操场,等候上课。

  (二)课中常规

  1、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铃声响后,体育委员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教师向学生宣布课的任务、内容等。

  2、学生上课时的服装、鞋帽等规定。

  3、学生上课时,必须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服从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体育委员的调动,努力完成课的各项任务和要求。

  4、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关心全体学生,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完成的任务。

  5、课后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提出课后锻炼的要求,宣布下次课的.内容;布置课后归还器材和场地整理工作。

  (三)课后常规

  1、教师每次课后,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措施,写好课后小节。

  2、教师检查所布置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

  二、课间操制度

  课间操是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学校作息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间操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产生的疲劳,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文化课学习中去。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体育教师坚持只岗位制,教师统一指挥,其他教师到现场督促学生认真做操。

  (二)体育教师没有特殊情况必须全部到位。课间操时间一律停止处理于无关的日常工作,配合值周教师完成组织工作。

  (三)课间操的管理应于学校德育处紧密配合,每学期有课间操的安排。每周要有课间操的评比汇总表,每天要有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并给学校的管理提供高信度的依据。

  (四)学校要有专人负责音响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每学期检查维修,保障课间操时的音响效果。

  三、体育教学研究活动制度

  行政部门规定,学校每两周有一课时的教研活动时间。这个时间是全体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的时间,不应挤占,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每两星期一第一节自习课为教研活动时间,组长要求严格考勤,教师应自觉遵守纪律。

  (二)每位教师必须积极认真参加教研中心及教研室组织的活动(参加活动要有记录)。每学期教研活动不少于8次。

  (三)每次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内容、任务要求并做活动记录。

  (四)教研活动以听课评课,学习法规性文件,学习新大纲,集体备课,研讨教材,教法为主。

  (五)教研活动,也可安排本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或集体开展课题研究,写研究文章,研究如何宣传本校体育工作。

  四、课外体育活动制度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要求:

  (一)课外体育活动应加入学校总课堂表中,要有专人负责此工作。

  (二)课外体育活动要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情况,因地制宜统筹安排。

  (三)严格管理,保证安全。应有专人到场指挥辅导,要求班主任跟班组织,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上报主管教师,按时归还器材不得丢失。

  (四)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组织小型竞赛。

  (五)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的作用,及时表扬出勤率高、组织纪律性强,锻炼积极性高的班级。

  五、学校场地器材管理制度

  (一)体育器材的管理

  1、体育教师必须维护运动场的整洁,保证各种器材的完整性,发挥主人翁精神,对室内外场地器材勤查、勤看、勤护理。

  2、器材必须分类放置在位置,摆放整体。要建立帐目,保证器材的所以率和完好率。

  3、任何人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外借体育器材。外借器材收回时必须检查器材完好情况,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二)场地器材的所有

  1、体育教师在所有场地器材时必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课前做好安排,不得临时抢占场地器材。

  2、体育教师课前必须检查所有场地器材,做好计划,确保安全使用,并将场地和器材使用数量写入课时计划。

  3、课外体育活动使用器材,由值周教师统筹安排管理,对活动班级使用器材合理分配,尽量满足学生锻炼需要,活动后及时清点入库。

  (三)场地器材的维护

  每位体育教师都有保护场地器材的责任和义务,平时要勤查、勤看、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一般损坏及时修理,做到不等、不靠、自己动手,自己不能维修的要及时请有关部门维修。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8

  一、运动器材严格登记手续,每学期末清点一次。

  二、教学和训练所用器材由任课教师事先登记领取,用后如数归还。器材进门,保管人员都要清点,如发现损坏和丢失,查明原因,并登记入册。

  三、课外活动所用器材由各班体育委员(或班长)持借物卡或学生证按规定项目到保管室领取。

  四、所借器材必须按时归还,逾期不还,停借一次,严重者给予必要的处理。

  五、体育课上或课外体育活动时,如有意损坏或丢失器材者,必须按器材的价格赔偿。

  六、任何人不得把器材私自供给别人长期使用。

  七、外单位借用器材,需经教导处批准,借条上有经手人签名(并说明归还日期)外借。

  八、妥善保管好体育器材,经常维修器材以延长使用期,运动服装每学期日晒两次,保管员物品要存放整齐,保持清洁卫生。

  九、定期盘点器材、服装、履行报损、报废手续,保证帐物相符。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9

  一、器材管理员全面负责全校体育器材及运动服和运动场地的管理。固定资产和其他体育用品一律入帐后使用,要做到帐物相符,定期对帐检查。

  二、对现有物资器材要定期清点,分门别类,存放整齐,注意防火防盗,防霉变,搞好仓库卫生。

  三、要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教学与训练的需要。

  四、为保证教学和训练的.需要,体育器材一般情况下不外借,特别是易损的物品和器材,如:钉鞋、服装等。

  五、体育教学和训练使用的器材,必须由任课老师负责借还,如有丢失,负责追回或令其赔偿。

  六、凡需购置的体育器材,应有体育组保管室提出购置计划,经体育组审查,由校长批准方可购置,一般每学期制定购置计划一次。

  七、加强运动场地的管理,严禁各种车辆和外来人员进入场地,影响正常的教学与训练。对场地和场地内的器材要按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场地内不能堆放任何物品和建筑器材。

  八、保管人员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10

  一、运动场地、设施的管理制度

  1、运动场地及运动设施是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的保证,因此,设立专人负责场地的维护。布局的调整,设施的更换,并保证群体活动有场地器材并能顺利开展。

  2、对室外体育设施每学年进行一到三次的检修、油漆,做好检修、更换工作,保证能服务与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的开展及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

  3、禁止机动车辆进入场内防止伤害场地的现象发生。

  二、体育课安全防范措施的规定

  1、严格杜绝无老师辅助的“放羊式”体育活动的现象出现。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用好多种体育器械,上课衣着我校制定以下要求;

  (1)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3)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4)尽量不要戴眼镜。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学生应该穿着运动服。

  2、体育课前学生认真做好准备运动,课后做好放松运动。带有器材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

  3、各班所任教师必须给自己的学生经常进行运动锻炼安全教育。学生在课外业余锻炼时出现的运动创伤,由该任课教师负责处理,并承担教师责任。

  4、新生由家长填写学生身体情况表,交给学校以作体育运动时参考。

  三、运动会安全措施的规定

  1、学校组织的各种运动会均需先写活动计划和安全责任管理措施交学校审核订正,方能实施。

  2、运动会前期训练器材的发放必须要各班、班主任凭借条从体育组将器材借出并口头协议安全措施。训练结束以后,按规定交还器材。训练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均由借器材人负责。

  3、运动会中,设立会场器材专管人员。

  四、社会实践活动措施的规定

  1、学校依靠各部门配合,对周边治安环境进行治理。

  2、通过校会、班会,每学期进行二至五次校内外安全教育(交通安全)

  3、将学校作息时间表和学生放假时间通知,印发到家长。

  5、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各项运会、长跑活动等都制定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11

  1、所有体育器材,因本身质量问题或正常消耗而造成的损坏,免于赔偿。

  2、在使用体育器材过程中,因使用者不慎或使用不当造成损坏或遗失的,按有关规定酌情赔偿。

  3、在使用体育器材过程中,因使用者故意损坏或遗失的.,按有关规定加倍赔偿。

  4、在归还体育器材时,如有损坏,视情节轻重由借用者或借用班级照价或加倍赔偿。

  5、上课、训练和比赛丢失的器材,任课教师要迅速查明原因,告知器材室管理教师,并按有关规定酌情赔偿。

  6、赔偿办法:由体育器材管理老师核填《损坏、遗失器材赔偿单》,由损坏或遗失器材者签名,经主管校长批准,由体育器材保管员收款后,上交学校财务科。

  7、器材室管理老师要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因失职造成的各种损失,由本人负责。

  8、对体育器材保管员要加强安全管理知识的教育,严格防范措施,经常检查体育器材保管室的安全状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12

  1、体育器材室由体育教师负责管理。

  2、管理人员要认真做好体育器材的购置登记,器材应分类摆放整齐。

  3、上课前或体育队训练前,要预先取出使用器材,使用完毕,要收齐体育器材并放回原处。

  4、使用过程中若有器材损坏或遗失,应及时报告学校分管领导并填好损坏、遗失登记表。

  5、体育器材向外出借,须由分管领导同意,如器材有损坏或遗失,照价赔偿。

  6、上课或训练后,要搞好室内整洁工作,检查器材放置,关好门窗。

  体育器材安全使用教育制度

  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课、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促使学生快,乐健康的开展有关体育活动,学校商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体育老师思想上首先应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高度重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安全教育。

  二、体育老师在上体育课、组织体育活动时,每一节课均应严格按学校教学常规要求施行教学,课前应整队前往操场,活动前应做好活动的`准备动作,并强调安全防范有关要求,活动中体育老师应自始至终在场指导、监管。

  三、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应认真检查有关活动器材是否安全,严禁使用已损坏的可能导致学生意外伤害器材,如有器材被损应提前通知学校予以修理或更新。

  四、根据我校实际,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体育活动时(冬季三项赛长跑、踢毽、跳绳),必须在校园内进行。举行校园体育节,领导小组、各班主任必须加强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如开展其他校外体育活动须经校长室同意方可。

  五、在体育课、体育活动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伤害,体育老师应迅速向学校报告,并启动有关应急预案。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13

  一、体育器材的使用

  1、体育教师要爱护器材,要教育学生爱护器材。

  2、器材整齐要常排列。器材室内保持清洁干燥。

  3、对不经常使用的器材要做到一月一大查,一周一小查,严防器材丢失和受潮。

  4、使用器材时,体育教师负责安排,严禁拖、拉、扔,注意减少器材的磨损,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

  5、器材用完后,体育教师负责将器材放回原处排列整齐,不准乱扔乱放。

  6、对已损坏的'器材要报明情况,做到及时修补。对消耗快的器材(如球类),要及时与学校领导商量研究增补添置。

  7、被用的器材,如有损坏,根据情况酌情赔偿。

  8、体育教师要按值日表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清查。

  9、对违反制度的的任何人,不论老师、学生,都按制度追究其责任;

  二、体育器材出借制度

  1、课外活动:凡学校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由器材室统一准备活动器材,每班一份,由体育委员凭本人学生证出借,活动结束后各班检查器材及归还。

  2、个别借用:在课外活动时间,根据器材室现有器材,并在不影响集体活动情况下,凭学生证出借,在集体活动结束前归还。

  3、班级活动:在一定器材范围内,由班长或体育委员出具借条,写明活动内容,凭本人学生证出借,如借用时间在24小时以上,则由班主任老师出面借用。

  4、外单位出借:外单位借用本校器材或场地,应具有单位介绍信,经学校批准,并在不影响本校教学活动的情况下,可允许出借。

  5、损坏或遗失:体育器材为国家公共财产,任何集体和个人都要爱护,如有损坏或遗失,应按质论价进行赔偿。

  6、任课教师:体育任课教师所用器材,课后要清点、检查,然后归类放置,如有损坏或遗失,及时与保管员联系。

  7、器材检查:保管员认真负责管理好器材,做到每天一小查。(当天器材点数归类),一周一大查(清点与整理),每月一次整理,修补并配齐器材,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8、场地检查:定时检查室外场地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发现问题及时与总务处联系。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14

  一、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充分管理好、用好体育器材,必须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坚持"谁使用,谁负责、谁维护,谁保养"的原则,确保器材的正常运行。

  二、熟练掌握器材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常识,确保器材的正常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所用体育器材的效益,提高利用率。

  三、认真做好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根据器材的不同性质和要求,要做好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等工作,"定人保管,定期保养",使器材保持应有的性能,经常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

  四、器材的'使用人员应做好详细的使用记录,经常检查、了解器材的运行情况,发现失老化、损坏等情况应及时与维修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进行维修。对于不能维护检修的体育器材,经学校领导批准后,可送外单位或外请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进行器材的维修工作。

  五、器材的使用人员一定要认真做好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工作,按有关规定,做好书面记录,若发现一般性故障,应及时予以排除。如出现重大故障,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要充分发挥技术协作的功能,尽快采取维护、维修措施,以保证器材的正常运行。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08-08

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12-24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6篇01-17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精选20篇)06-29

体育管理制度01-17

体育工作管理制度通用6篇01-18

小学体育管理制度02-11

体育室管理制度12-22

学校体育管理制度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