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哥哥了评课稿

时间:2022-02-08 17:30:23 稿件 我要投稿

我做哥哥了评课稿

我做哥哥了评课稿1

  绘本教学是幼儿园里常见的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解读画面,理解画面,从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看了纪老师的教学活动,我针对不同优缺点,进行评价:

我做哥哥了评课稿

  一、优点:

  本次活动的设计比较好,借“文学作品”为媒介,利用生动的故事调动幼儿社会情感的表达与感受,萌发情感共鸣。同时以“探究操作”为载体,以情景体验“大带小”的方式为桥梁强化感同身受,引发幼儿思考探究,将情感认知演化为社会行为,积极引导幼儿社会性发展。

  活动的设计意图中,借用《我做哥哥了》这一故事的情景,配合PPT、故事讲述让幼儿从故事角色的分析中感受到角色的心理变化,增加对社会情感认知的认识,丰富自身经验,从愉快的体验、感受中获得哥哥姐姐应该要照顾弟弟妹妹的认知。在环节中,注重的是幼儿对“野田”这一角色在面对自己做哥哥后出现的矛盾心理、情绪变化和一次次战胜自己不断成熟这一过程的引导。用了更好地突出“野田”的心理变化,用“躲”、“逃”、“送”三个动词归纳“野田”想要逃跑的方法,而一次次的失败,让“野田”的内心起了变化,从而让幼儿正确理解把握角色“善良、有责任感“的形象特点,大胆的表述自己的猜想,为突破活动重点积累经验。

  幼儿讲述氛围也较宽松,能让幼儿自由讲述,调动幼儿讲述的积极性,注重了氛围的创设。

  二、缺点:

  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活动组织者对原有作品内涵的把握,对于她整个活动的调控,有着很重要的'左右性。既然是绘本教学,教师较好地语言素质是不可缺少的,在整个活动中,纪老师的语言总让人感觉简短、贫乏、不够味道。还有语言的紧凑型,教师在活动中一而再出现一些调控班级纪律的词语,但是过多的这种词汇反而干扰了幼儿对作品的注意力。

  一些细节的把握。如遮掩文字这个环节,是不可少的。因为大班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第一次自我阅读时就出现文字,就会干扰幼儿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想像。

我做哥哥了评课稿2

  做哥哥姐姐的感觉很好,但也有无尽的烦恼。绘本《我做哥哥了》中的主人公野田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心里。它是一个与幼儿生活有关的早期阅读活动,为了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的想象与表现,用完整、优美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该教师设计的整个活动,目标定位明确、层次分明,在培养孩子对画面内容的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的同时,紧扣“建立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联系”,引导幼儿通过图文匹配进行阅读,进一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一、自主的阅读形式,点燃了阅读的火花

  首先,在活动中幼儿人手一本书,这位幼儿的自主阅读创造了先决条件。其次,在第三环节教师留给孩子足够的自主阅读时间,孩子在宽松的阅读环境中充分与图互动。紧接着,教师引领性的的提问,又使幼儿深度的思考,进一步理解画面的深层含义。从孩子们的回答和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使用的这一策略完全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并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二、开放的提问设计,加强了不同层次的互动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提问设计上,教师都注重了一个开放性,例如:“野田带的好不好?”“好”或“不好”不是老师事先强加给孩子的,而是孩子们通过自己接下来的阅读形成判断后的感受、理解和定位。这样开放式的引领方式,给孩子自主阅读和个性化理解的空间很大,而且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引起了幼儿不同意见的碰撞,大大提高了幼儿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图片之间、幼儿和老师之间的层层互动。

  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首先,作为一个早期阅读活动,目标指向需明确,如果教师侧重点在看图理解,我觉得教师可以将文字部分遮住。其次,作为一个语言活动,教师的语言功底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幼儿在无形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幼儿的回应都只是停留在幼儿原有的水平上,或以简单的“这样呀”、“你觉得这样”来回应,可以看出教师的语言功底不是很好,建议教师在这方面做好功课。

【我做哥哥了评课稿】相关文章:

我的母亲评课稿01-29

做一片美的叶子评课稿01-21

拼音课评课稿02-06

颐和园评课稿02-05

恐龙评课稿01-29

长城评课稿01-23

将心比心评课稿01-20

梯形评课稿01-20

英语课评课稿02-06

习作指导课评课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