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稿

时间:2022-01-21 18:22:58 稿件 我要投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稿1

  第一,遵循常规,教中求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稿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有常规可循的,但方式方法不必固守一律,可以多种多样,要因不同教材、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学对象而有所变化。这是在教学实践中常中求变的一个可贵的创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共分五段,蒋老师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先讲一和四段,这样由"因"推出"果",很巧妙地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安排紧凑,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第二,既重文字,又抓思想。

  在本节课里,蒋老师对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字斟句酌,从不放过。如对第四段中"扶、蹲、跪、来、洗、敷、扎"等动词的推敲,无不精雕细镂。更可贵的是,在语言文字的讲解过程中,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第三,创设情境,丰富想象。

  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体会作品的意境,深刻地理解课文。在本节课里,蒋老师结合课文娓娓地创设了一段黄包车夫在严寒的黄昏拉客觅食的凄惨情境,使学生如闻共声、如临其境,引起了感情的共鸣,收到了应有的效果。想象力是学生智力中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稿2

  所有的好课都应能形成一个“场”,没有“场”的课不是好课。如果听课老师在听课过程中,能不知不觉地浸润其中,这样的课,绝对是一种享受。这是一种精神相与,是一种生命交融的幸福。今天听闫老师的课,我的确身在“场”中,我的精神、情感都被深深地卷了进去。说实话,全国许多老师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所听到的已不下十次了,包括我自己也曾经上过。但今天我聆听闫老师的课,我有几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是:闫老师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个文本的定位,置于整个鲁迅文化语境中,这是我想不到的。读一课与读一人,在不断穿插中有机整合。我们在闫老师的课上可以看到很多不经意对鲁迅的插叙,比如鲁迅先生的120多个笔名;比如鲁迅就“碰壁”写过的两篇文章;比如鲁迅去世后箫红的文章;比如当时万国殡仪馆出殡的经典的黑白照片;以及她向学生推荐的鲁迅的作品,其他人写鲁迅的作品;以及《亚洲周刊》把鲁迅作品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品第一名,《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个人》一书中对鲁迅的评价……这些使我们觉得闫老师的课是基于比较宏大的鲁迅的语境之下,整体感觉这个课非常丰厚,无论是信息呈现还是人文意蕴,因为置身于鲁迅的大语境下,文本得到了充分的开掘。而大文本与小文本之间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使学生不但走进了这个文本,更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以为这一课上得非常大气。

  我第二点“没想到”是:对于我们一定会关注的文本里的几个小故事,比如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闫老师敢于做出大胆取舍。仔细回味一下就可以发现,闫老师在处理的时候,每个小故事只截取了一个“立面”,让学生从这个“立面”走进鲁迅人格当中的一个“立面”。这样的方式就跟我们以往的线性的、平面的处理完全不一样,而是立体的,一个面一个面切入的。比如“谈水浒”,通过“囫囵吞枣”、“张冠李戴”这两个词让学生来辩一辩,鲁迅先生对周晔是在批评吗?不要小看这个问题,这个看起来很平常的问题,学生讨论后,闫老师一点,点到鲁迅人格上的侧面,他的幽默,他的风趣,他对孩子的那种无限的慈爱。这是一个侧面,引到其他的方方面面。再比如“谈碰壁”,闫老师也只说了一个“面”,读读这些对话,你觉得哪些话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诸如“黑洞洞的”、“碰壁”之类需要思考的词语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又很自然地凸显出鲁迅的另一个侧面——“横眉冷对千夫指”。所谓他的作品作为“匕首”,作为“投枪”,他是那个社会的良知,那个社会的正义,都得到了丰满的解读。接着“救助车夫”,老师又抓了一个侧面:让你最感动的细节。通过谈你最感动的细节,凸显出鲁迅先生的另一个侧面——“俯首甘为孺子牛”。每一个角度,闫老师都舍得取舍,敢于取舍,而这种取舍又基于她对鲁迅文学、鲁迅人格的全面理解和把握。每个故事截取一个侧面,最后形成人物的形象却是非常鲜明的,非常感人的,这是第二个“没想到”。

  第三个“没想到”,就是这个课的后半部分,每一次我都认为应该结束了,然而还没结束。每到这个地方,我都在想,这堂课该结束了,她还能转出什么东西来呢?巴金写下《永远不能忘记的事》,闫老师补充这个材料让学生来读,然后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这些人物,你最关注谁?于是有的读一群小学生,有的读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有的读两个穿和服的太太,有的读秃顶的老人……感觉学生整个情感已经完全进去了,这个情感已经到一个很高的“高原期”了,这个课好像应该差不多了,应该很难再上去了,没想到闫老师“一转”,又“转”出了新的境界。什么境界呢?让学生来想象,在前去吊唁的人当中,也许会有阿三,也许会有车夫,当然还有周晔……然后,面对先生的遗容,想象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内心涌动着一份怎样的情感?所以闫老师让学生写的时候是请学生把这份真挚的情感写下来。孩子们写得都很好。我以为孩子们这样的精神状态,不能简单地用写得好来形容。我认为,此时此刻,孩子们真正走进了鲁迅先生的精神境界,已经真正置身到鲁迅文化的这个“场”中去,已经真正地实现了“移情体验”。文字是什么?文字说到底是人的一种精神表征,说到底是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确认。他的精神活动越深刻,他的文字就越深刻;他的精神活动越丰富,他的文字就越丰富;他的精神越敏感,他的文字就越敏感。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语言和精神是相融的;所以海德格尔说语言就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是语言。当然这里的语言是广义的,倡导诗意的栖居,倡导语言之途的徜徉,道理就在这儿。对语言的品位,对语言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一个生命的存在。然后孩子们都读完了,读懂了,读好了以后,我觉得应该到此为止了,没想到闫老师又一“转”,转出了什么呢?那就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还有什么?除了那浩如烟海的作品,还留给我们什么?这一次“转”,又转到了一个高的境界。如果说第一次“转”是一次精神诉求,是“骨梗在喉” ,不吐不快,在“吐”的过程中,他确认了自己作为一个生命而存在。但这时的表达,这时的倾吐是感性的。第二次又一“转”,转到理性层面上: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难道仅仅只是作品吗?还有什么?那就是先生的精神,一种高山仰止,“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齐寿”的品质。这是第二次“转”。第二次“转”了以后,我认为已经转到了那么高的层面了,已经不能再转了……没有想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被她“转”出一个新的境界来—— “转”出臧克家的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所以,第一个层面是感性认识的“转”,第二个层面是理性认识的“转”,那么第三个“转”是诗性层面的“转”,这是最高的境界。诗性层面就是把感性和理性有机整合到一起后,直指心性,直指人的灵魂的“转”。这首诗只读了两遍,闫老师读了一遍,全班学生读了一遍。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臧克家的诗,读得真好。这种读我以为不能简单地用技巧去评价,——当然,朗读需要技巧,但这个读确确实实是发自孩子内心的,这是第三次“转”。第三次“转”完以后,我以为真是到顶了,真的到“珠穆朗玛峰”了,没有办法再上去了。没有想到,闫老师又一“转”——不得不说鲁迅,转到来推荐鲁迅先生的作品,转到孩子们对鲁迅先生的体认,是不是还停留在阿三所说的话上: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这句话是不是能全面的、准确的涵盖鲁迅一生或鲁迅先生的精神呢?那么这叫什么层面呢?由感性的层面一转,转到理性层面;由理性层面一转,转到诗性层面;由诗性层面再一转,转到了孩子的人格层面。这一“转”跟闫学老师上课前说的一句话是相呼应的。她告诉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这样得出来的才是自己的结论。”鲁迅先生的精神,最本质的精神,是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以及对真理不懈地追寻。这才是鲁迅人格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是鲁迅精神留给我们21世纪最丰富、最宝贵的民族遗产。所以后面闫学老师为学生推荐作品,看似简单,其实用意极深。到这个时候,人和文真正地合在了一起,人和课真正地合在了一起。所以这个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老师是用什么精神在教“鲁迅”?是用鲁迅的精神教“鲁迅”。用这样的思想去展开教学,一步一步,渐入佳境,直至高潮。

  而这一课最大的智慧是——希望用鲁迅这样的精神,为学生的精神生命抹上一笔温暖的色彩,为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奠定一块宝贵的基石。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稿3

  听了黄老师和孩子们上的这一课,令我感受特别深。首先他们的课堂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

  1、整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黄老师的课,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动、自学、自得地寻求知识,获得知识。

  首先,在读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这个课题,你要提什么问题?学生提完问题后,老师引导孩子“那就带着同学的.这些问题读课文”。像这样的导入初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主动地寻找答案。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其次,在梳理完全篇课文后,老师引导孩子细读第一段时,教师用了这样的语言:读读第一段,读着读着,你感受到了什么?黄老师就是这样引导着孩子,自己去读,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去表达。

  最后,黄老师还很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差的教师只教语文知识,好一点的语文教师教语文学习方法,最好的教师提供学习资源。”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使课内外学习相结合,作到“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黄老师在学生感悟第一段后问:鲁迅是谁?你了解吗?学生说完,教师趁着补充介绍鲁迅,重点介绍了鲁迅的文学作品。又在课的最后几分钟拓展内容,引导孩子读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谈自己读到和悟到的,为本课的教学做了适当的延伸。黄老师总结时还激励孩子们课外去读鲁迅的作品。

  这堂课告诉我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每一堂语文课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抓重点字词感悟句子,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情有感而发。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是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阅读教学注重培养语感,学习感悟,突出感情,淡化技巧。黄老师在教学“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这一句时,先让学生说说“失声痛哭”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说说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会在什么时候也会失声痛哭?”学生说:亲人去世时……被爸妈批评时……内心有委屈时等等,接着老师话锋一转“而这里的人为什么会失声痛哭?”学生个个很有体会,表达的淋漓尽致。最后老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体会,进行朗读训练。黄老师在这个环节里没有过多强调哪儿重读,哪儿换气,哪儿抑扬顿挫等技巧,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失声痛哭”,然后谈感悟,带着感悟读出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和生活经验。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也各不相同,所以读出来的感情也就不相同。

  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初读课文前,老师先让孩子读读这个单元的学习提示,向单元提示学习读书方法,使学生读前有一个很好的参照,要怎么去读。这样做,对高年级学生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已有一定的阅读积累,能按照方法读、思。

  在交流句子感受时,学生说:我从“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这一句话中感受到鲁迅先生生前很受人爱戴。老师追问:那你是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该生回答后老师又说:有些同学把这些词画出来,真好!这一处,教师随机把“抓重点词体会句子涵义”的方法水到渠成地教给了学生。

  4、注重课堂的整体性,层次分明。

  整体性首先体现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这堂课是第一课时,教师安排揭题后初读,在检查中梳理了课文,在学生心中初步建构鲁迅的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第一段,最后是拓展阅读,直到学生心中的鲁迅形象清晰深刻。

  还表现在课堂面向于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使他们各自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习得、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虽然个别学生没有发言,但是他们在认真倾听同学们的讨论表达,并通过朗读表达了他们的体会。

  这一堂课的优点还很多。总之,黄老师的课是一节很值得我学习的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稿】相关文章:

我是少年阿凡提评课稿01-05

将心比心评课稿01-20

梯形评课稿01-20

散步评课稿01-18

白鹅评课稿01-16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赶海评课稿01-14

脚印评课稿01-12

回声评课稿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