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对称评课稿

时间:2023-11-03 14:18:27 稿件 我要投稿

中心对称评课稿(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如何把评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心对称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心对称评课稿 1

  本节课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另一个对称-中心对称,教师对中心对称与轴对称概念比较相似入手进行有效的教学,现就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如下: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把理解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说出中心对称的性质的作为知识目标,通过对学生中心对称课堂教学,使学生会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和判断图形是否并关于中心对称及轴对称,从而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能力等方面得到的相应的发展。

  2、正确把中心对称概念、性质及会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作为本堂课的重点,把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及判断图形是否并关于中心对称及轴对称作为教学难点。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教师利用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两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概念出发重新组织教材,将学过的知识自然融入新情景,以旧引新,以新促旧的教学。

  3、本节课从复习轴对称-引出中心对称-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四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注重建立中心对称与已有的轴对称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对于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区别的问题有计划地复现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精心设计练习,有计划地设置练习中的'思维障碍,使练习具有合适的梯度,提高训练的效率。

  4、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避免常规教学在图形教学效果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及效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在双基和数学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中心对称评课稿 2

  听了王老师上的这一节课后,总体感觉是教师主导过多,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现对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值得学习之处:

  1、从教学目标上看,明确体现符合新课程标准、大纲、教材的认知要求,明确体现符合学生实际的`能力要求,体现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文化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2、从教学程序上看,在教材处理方面,内容正确,课容量恰当,深度、广度适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对疑难点处理得当,脉络清、层次明,讲授准确,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及前后衔接,合理地使用先进教学手段;在突出主体作用方面,面向全体,定位准确,体现分层要求,能因材施教,善于启发、设问得当。

  3、从教师素质看,具有较好的数学素养,讲解准确,具有一定的组织

  课堂教学能力,讲普通话,富有感染力,书写工正整齐,课堂信息量大,教态自然、亲切。

  4、从教学效果看,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和谐,基本达到应有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要求。

  综观整堂课授课过程,觉得以下几方面值得商榷:

  1、在教案设计上这节课有一定特色,学洋思,但在具体教学授课过程中把握不足,缺乏新课程理念,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时间不足。虽然注重训练,而且设计也较为合理,形式多样,反馈及时,评价科学,但对学生激励不足,学法指导不够重视,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问题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师过于心急,没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很多次把学生的正确的意见扼杀,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心对称评课稿 3

  这一节,就有许多值得品味和学习的亮点:

  1、情境独特,引题自然

  通过对图形的辨认和判断,不知不觉地引出了课题,有水到渠成之妙。同时,游戏极具趣味性,体现了“寓教于乐”教育思想。

  2、大处着眼,细节突破

  各个环节相扣,既紧凑又流畅。由引入,到明确定义和阐述性质,再到应用新知及拓展提高,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1)让学生动动自制教具:一者,老师把动手机会给了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女生,“近水楼台先得月”,诗意盎然。二者,请一生上台摆弄,重视形象教学,深入浅出。

  (2)以图表呈现新旧知识的交融,通过类比,区分性质,如“轴对称”与“中心对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概念比较,如“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与原图形重合”与“两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相互重合”两者之区别。

  (3)强调对称点和对称中心在一直线上,应用平角180°的意义,来阐释相关性质,并且完全由学生得出。

  3、注重思想方法,课堂高潮迭起

  平行四边形与线段,圆,正三角形一样,是特殊的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角线的交点,过该点且在平行四边形所在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能一部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此为铺垫,陈老师设计了变式(图形):

  (1)平行四边形中挖去一个小圆;

  (2)平行四边形中挖去一个小平行四边形;

  (3)损坏一角(实际上是一个小长方形)的长方形。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师的用意之一就是加强新知应用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应用,渗透从特殊到一般,从单间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寻原则。

  下面我来谈谈个人的想法,是否妥当,请批评。

  对于“轴对称图形”,陈老师在课件中是这样描述的:“有一条对称轴——一条直线”。我想是否可以把它描述成“至少有一条对称轴——直线”或“有对称轴——直线”?理由是:如正三角形就有3条对称轴,正方形就有4条对称轴等等。

  中心对称评课稿 4

  教师吃透了教材,用活了教材;学生探究了方法,掌握了知识,受到了美的熏陶,尝试了美的创造。

  1、引入自然,能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轴对称》的知识和生活的实际引入《中心对称》;

  (1)采取从学生最熟悉的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对相关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活用教材是本课的一个突出特点

  《中心对称图形》是继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变换后,对旋转变换的特例──中心对称所做的进一步探究。它是综合运用各种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的重要基础,与现实生活有着直接的,紧密的联系。但教材上内容比较少,看得出李老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做了一番细心的揣摩,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设计的内容合理、充实而且实用。既让学生认识了中心对称图形,又通过与中心对称的对比把中心对称的性质迁移到中心对称图形,还让学生在欣赏中心对称图形美的同时,激起创造美的欲望。

  3、动手操作,感受对称。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给展示的图形分类,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操作中研究让学生实践操作,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操作的方法,将轴对称图形与实际生活相融合。

  4、评价自然,恰到好处。教师评价学生不矫揉造作,朴实自然。

  中心对称评课稿 5

  1、语言饱含深情,善于鼓励沟通,教态亲切优美。

  常言道:“不会赞美的教师不是好教师”。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处处流露出对学生的肯定、赏识和鼓励。这些即时的激励性的评价拉近了师生心理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展示自我、各抒己见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在收获探究成果的`同时,也体验到探究过程的快乐。

  2、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王老师关于对称图形,对称轴等知识的板书罗列层次清晰,富有创造性。

  3、本课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主题,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匀称美,学生积累了感性经验。

  4、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由此归纳概念,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5、能有意识的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学习,互相讨论,能很好的把学习的主动性交回给学生:成绩好的学生的讲演能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成绩一般的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很好。

  7、讲得少、做得多:教师讲得很少,学生讲得很多;教师做得很少,学生做得很多;这样很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中心对称评课稿 6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两段话,正体现了新教材的重要变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同时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现实性的生活内容,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对许多学生来说,“扑克”和“游戏”是很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也具有现实性,即回归生活(玩扑克牌)——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身边的数学”。这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就能学得轻松愉快,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

  中心对称评课稿 7

  在教学中以出示旋转对称图形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复习旋转对称图形的知识上导出新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新的概念的掌握。

  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学习了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心对称知识时一方面要用这一知识作类比,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轴对称概念对中心对称概念的干扰,在教学中本课在揭示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加强了和轴对称图形的辨析,并在练习中掌握它们的区别,让学生在类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对称图形这一概念。

  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是本课重点,课前和学生一起玩魔术,准备四张扑克牌,三张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牌,一张是中心对称图形的牌,老师背过身,让学生任意转一张牌,老师都能猜出,让学生想为什么,同学们想不想学会这个本领?学习这节课的知识,你也会这个本领了。对于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急于知道,但仅利用现有的知识技能又无法解决,从而形成认知的.冲突,这就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在问题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下开始学习。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在课堂结束时又回到了这个问题上,同学们明白了课前魔术表演的奥秘,也其乐融融地投入了游戏中,让他们体味到了数学的趣味和神奇。

  本课在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特征的导出由学生自主探索而得,在演示给学生两个三角形关于点成中心对称,让学生观察图形中对应线段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中心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连线测量发现了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发现了规律,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中心对称评课稿 8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让学生设计上面的各种类型图,学生自己去解答,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发现了规律,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数学的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

  不足之处

  1、轴对称的概念强调不到位、不够细致,尤其是对称点的概念。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太短。

  2、没讲中心对称与旋转对称的关系。

  3、联系生活的例子离学生经历太远,如举测小口瓶子的内径,能使学生亲自动手就更好了。

  中心对称评课稿 9

  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学习了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心对称知识时一方面要用这一知识作类比,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轴对称概念对中心对称概念的干扰,在教学中本课在揭示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加强了和轴对称图形的辨析,并在练习中掌握它们的区别,让学生在类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对称图形这一概念。

  同样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两个概念又充满了辨证关系,当把某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这个图形的组成部分看作两个图形,则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所以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其概念是相对而言的.。这两个概念有助于学生辨证思维的培养,同时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的正确理解是本堂课的难点所在,在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中心对称图形这一概念后,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明确这是中心对称图形,接着将图形标上字母,并把两个三角形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把这个图形看作两个三角形,动画演示让其中一个三角形绕一点旋转180度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从而揭示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的概念,这样通过动画让学生明白了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概念之间的区别

  像这样运用直观形象的演示来演绎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效果还的比较好的。

  中心对称评课稿 10

  通过观察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欣赏图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中,中心对称的美,从实际图片的设计着手引入新课,在图形的运动变化中进行概念的教学,在观察中思考中心对称的性质以及如何识别。在例题的选择时注意加强中心对称的应用。在问题预设中注重学生的发展。出现问题或疑问时,加强了引导。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按教材课本的要求,同学们欣赏图形、感受图形、识别图形,进而理解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体会对称中心的位置以及意义和价值,并感受中心对称图形与成中心对称的转化关系。在上课时,让学生们欣赏图形,观察图形,然后再理解图形,进一步识别图形,从而把概念教学融入其中。教学时根据新授内容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应变并解决问题。以教学案为裁体,协调好课本教材、教学案和,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上课以学生为主,加强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有意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讨论“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时,注重从整体的眼光中看待问题,让学生学会相互转化。当学生出现把对称中心这个名词说成中心点时,及时板书加以强调。在板书设计中注重书写跟数学思想方法有关的内容,如“整体、组合、分割、转化”这样做使得学生学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了潜移默化。在遇到预设不到的问题方面,充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解决,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对学生将会出现的问题作估计,课上解决,课后反思。

  不足之处: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请学生画一个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的点时应在分析后进行现场演示,这样更加符合学生学情。

  二、对学生的营造快乐学习研究氛围并不够。

【中心对称评课稿】相关文章: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评课稿10-06

八年级数学《5中心对称》评课稿10-02

排球课评课稿01-02

复习课评课稿04-08

复习课评课稿精选03-16

课赛评课稿12-17

拼音课评课稿02-06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2-17

《数对》评课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