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评课 动物的主要类群评课

时间:2021-11-03 15:31:51 稿件 我要投稿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评课 动物的主要类群评课

  今天,教研组的老师听了赵老师的公开课《动物的主要类群》中的“脊椎动物”。通过视频“森林之歌”问:刚才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有很多生物,引入今天要学的脊椎动物,然后以给5种脊椎动物“分房”自然引出今天将要学习脊椎动物的五大类型之形态特点。该堂课的设计定位比较准,整体框架很清晰,以表格的形式展现,结合地方特色介绍镇海棘螈,图片选取非常新颖吸引眼球,这堂课算得上一节科学味较浓的科学课。

  这节课中教师的脉络非常明显,但同时教师给学生的限定比较多,造成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缺乏。此外,执教教师语速过快,教师应以适当的语速,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小组分组活动后归纳的处理,应该让更多的学生能有展现的机会,可先选取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然后请其他组员补充。当作答者出现“能答而答不出”的现象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提示,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帮助学生体现成功。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前半节课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到后半段过于单一的教学形式造成学生听觉疲劳,学习效率下降。比如讲到鸟类适应飞行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观察鸟类的模型。

  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关注学生原有思维。执教教师在每归纳完一种脊椎动物的特点后,让学生欣赏相关图片,让学生视觉得到享受,此处的处理犯了传统教学中的“传授式”教学,没有注意学生原有经验。可以安排学生说一说,比一比所知道的鱼类、两栖类等,诱导学生反映出原有思维的错误将其在课堂上解决,然后再展示美丽的图片,效果可能会更好。一堂真正成功的科学课,应该是看学生的思维有没有被激活,能否产生有效的思维。

  地方特色的应用——介绍镇海棘螈,想法非常好。但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效果没有体现出来,可以适当介绍在巩固本节课知识的同时,起到地方教育的目的。

  同时,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本节课欠缺这一点,例如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等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在讲到体温变化时可以适当深入。也可以我们人类为例,对哺乳动物进行适当拔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应注重完整性。好的知识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前后呼应是关键,执教者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本节课以给5种脊椎动物分类从而引出本节所要学习的特点,结尾部分可以“分房”来收尾小结。例如,一个同学选定一种脊椎动物类型,其他同学以“是不是”的形式,从特点上去提问从而猜出这位同学选定的脊椎动物类型,限定次数。猜错的话让这位同学住进房间,猜对了重新开始游戏。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评课 动物的主要类群评课】相关文章:

1.课赛评课稿

2.班会课评课稿

3.《跳高》评课稿

4.寒号鸟评课稿

5.《大海睡了》评课稿

6.灰雀评课稿

7.班会课评课稿5篇

8.数学听课记录评课意见

9.司马光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