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地毯上的图形面积》反思

时间:2023-10-18 22:35:49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地毯上的图形面积》反思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地毯上的图形面积》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地毯上的图形面积》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地毯上的图形面积》反思 1

  本节课从设计上讲,我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在大胆猜测、积极尝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不同的情况进行优化选择。

  这节课成功之处:

  1、小组交流的前提是独立思考,教师巧妙地运用课前的对话,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的策略,当60%的孩子已经发现了一种方法之后,教师马上适时开展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2、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没有强制学生必须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而是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使用。

  3、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多,但每次都恰到好处,点拨得当。

  不足之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精彩发言中出现的有价值的数学思维动态,并使其得以延续。说明老师更要注重倾听和思考。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地毯上的图形面积》反思 2

  这节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欣赏地毯上美丽的图案中引出:“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这一关键性的问题,然后紧紧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自然而融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而有序的学习氛围,学生敢说敢想,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并选出最优的策略。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如:直接一个一个地数方格;地毯总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策略、方法的多样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综合应用,巩固提高”这一环节的设计层次清楚,在课堂操作中重点突出了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但每一题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第1题重点让学生说一说采用的方法;第2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方法后,重点让学生比优化;第3题重点是对比发现。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学生又有了新的收获。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地毯上的图形面积》反思 3

  本节课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数出蓝色方格的面积,在学生对题目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数方格。在教材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可我认为只有第二种方法最适合本题。可我并没有直接说哪种方法简便,而是每种方法都让学生经历其解决过程。让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从中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直接数方格的方法简便;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分割的方法简便;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简便。这样的`教学过程我感觉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中体会到:这三种方法应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去选择,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由此我想到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适合先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各自的解决方法,然后从中选择出好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如果采用逐一引导学生经历采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探索活动。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地毯上的图形面积》反思 4

  本节课,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形式,考虑到学生是主体的理念,大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尝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成功之处:

  1、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没有强制学生必须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而是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使用。

  2、小组交流的前提是独立思考,教师巧妙地运用课前的对话,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的策略。

  3、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多,但每次都恰到好处,点拨得当。

  不足之处:教师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精彩发言中出现的有价值的数学思维动态。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地毯上的图形面积》反思】相关文章:

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08-26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评课稿06-10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评课稿06-10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评课稿02-03

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精选12篇)11-11

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5篇)08-26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评课稿3篇06-10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评课稿3篇06-10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评课稿(精选8篇)11-19

六年级《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