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

时间:2022-03-18 12:34:34 稿件 我要投稿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

  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 篇1

  孙xx老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节课,听了之后,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孙老师深度挖掘教材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地选用学习素材,真正凸显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使学生的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本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特色:

  一、学具的选用独具匠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吸引人的引入:“陈赫的腿长1.1米,他劈叉能到2.2米吗?”

  三小段的小棒,以及一根细小的教具,搭建起一个非常巧妙的研究平台。通过事先预设好的小棒长度,不同的小组可以得到不同的“拼摆”结果,选择不同小组学生的不同作品,粘贴在黑板上。一目了然,让事实胜于雄辩,看来利用三根小棒围三角形,有些能顺利围成三角形,有些却不能,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设计的巧妙之处: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手中三小段的小棒以及一根细铁丝,始终是整节课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载体,孙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关注到学具的使用效率,即把学具用足、用透、用深厚!

  二、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旋律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事实上学习的过程往往比学习的结果更重要。这也正好验证了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孙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如,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学具袋中的.小棒和细铁丝,围一围三角形。看一看用三根小棒是否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又如,在新课教学过程中,让同桌合作,探究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和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多种感观是并用的;合作学习讲究实效的;体验感悟是深刻的。

  三、浓浓数学味的课,是一节好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这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学生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多次听专家在讲座中谈到:一节数学课上与不上,是要有本质区别的--它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数学思考的机会,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如,本节课,研究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取值范围,是一道数学味很浓好题,既有挑战性,又有思考价值,这条边最短至少要达到多少CM,最长又不能超过多少CM,学生必须结合本节课的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与推理,并不能简单依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就能轻易得出结论。

  又如,在研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时候,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学具从学生手头的实际数据入手,研究哪些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不能。这只是一个感性的认知过程,接着在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抽象概括成:a+b>c;a+c>b;b+c>a,这是一个抽象和符号化的过程,即不断对同类事物,抽取其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

  四、练习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可以看出本节课孙老师对于练习的设计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好的习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 篇2

  听了孙老师的一堂《认识三角形》的课,整体感觉重点突出,各环节安排紧凑,层次比较清楚,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自然。

  课一开始用学生非常熟悉的自行车红领巾、三角板等引出三角形,并让学生画出三角形,通过两个图形的判断,让学生自己探究三角形的特征。

  二、重视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组织学生自学教材60页的内容,总结出了三角形的定义,在给出三角形的定义后,教师让学生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三条”、“线段”、“围成”,并重点说明“围成”和“组成”的区别。接着安排了判断练习从正反两方面,同时还出现了用曲线围成的图形,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三、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

  老师在教学中用到了比较的方法,(1)、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共性。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高,三条底。(2)教学三角形高的画法时,教师对照学生先前学过的过一点作一条边的垂线段的知识,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了。

  四、教师注重细节的把控,及时质疑点拨,充分利用学生课堂生成的资源。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画出钝角三角形的高后,马上问学生你能说出哪部分是高,哪部分是底吗。学生在此处出错了,教师立即根据三角形的特征帮学生纠正了错误,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进一步的认识。

  建议:

  1.当出示了交通标志时,我觉得应该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画三角形的高较困难,教师应在此放慢速度,并板演做法。

  3.再用字母表示三角形时,教师要强调用大写字母表示,小写的字母可以表示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 篇3

  侯老师采用了解释生活事例、动手实验操作、探索发现规律、抽象概括规律、运用深化特性的模式来教学。

  (一)从“活动”的视角来重组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侯老师的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操作和探究活动,并根据学生的活动设计把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以“探究”的方式来组织活动。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在本节课中侯教师组织了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力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每一个活动教师都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课堂的生成尽管有些是不可预知的,但是可以预设的,精心预设下的生成更精彩。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开放性,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与时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所呈现出来的数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而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生成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学生的新知的探究始终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和自然生成之中,而这一切生成的精彩均来自于教师的精心预设。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 篇4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八册第82页例3——三角形边的关系。

  在学习这一知识之前,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从教材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编者力图通过几组小棒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记录单,进而发现规律。

  我不禁有这样的疑惑:①学生发现规律能主动吗?②教学是不是仍然在“指令”下进行?③这样“探索”出来的规律学生信服吗?

  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在其中是否经历了有效的探索过程?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对教学进行了再设计。

  首先激疑导入,将学生引入其中,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然后安排动手操作,触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规律获得的过程,实现由“学会”向“会学”方向的转变。这样做既顺应学生学习兴趣,将学习空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又为学生创造小组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已探索出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最后在运用中发展,通过判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中“任意”一词的含义,让他们认识到:“只要有一组不符合就不能围了。”这一过程学生巩固了基本点,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

  最后一题比起第一题的判断题来说,思维开放了,要从两个不同的视角考虑,在得出的一个个具体数值的基础上转化为一个数值范围,学生的思维也由量变上升到质变。

  整个教学过程也存在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机智的筛选生成,有效的运用生成。应该以学生的身份去设计问题,考虑问题,而在在解决问题时,才能让学生主动思索问题,交流思想和方法,学会正确对待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真正的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发表看法、建议)。正如数学专家吴正宪所说:“课堂上没有问题的预设,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没有生成就没有精彩的课堂”。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资源,要好好利用。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相关文章:

复习课评课稿03-16

地理评课稿02-18

老师评课稿02-18

《水调歌头》评课稿02-16

复习课评课稿精选03-16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03-16

《倒数的认识》评课稿02-21

小学音乐评课稿02-18

《呼风唤雨世纪》评课稿02-18

复习课评课稿(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