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

时间:2022-12-12 10:16:54 稿件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通用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秀的评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通用10篇)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 篇1

  林老师这节课的思路清晰,主题鲜明,各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学生学得扎实有效,是一节成功的课。今天我作为反方代表,只能鸡蛋里挑骨头,我觉得以下几个地方还有待改进

  1、在探索新知的环节,林老师安排了握手的问题切入,先安排2人,3人握手引出握手的规则,然后问“4人握手最少要握几次”这个问题,主要探讨握手的策略。这个环节应该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也是基本方法,学生在探讨这个方法的时候出现了两种示意图,其中一种是基本方法,也是比较简洁明了的方法,另一种在后续学习中反而起到了副作用,显然不够合理。所以我觉得在学生反馈之后,教师应加以比较,从而得出哪种示意图看起来更清楚,画起来更简单,然后从比较中,让学生潜意识地选择第二种方法画示意图。

  2、在总结规律的环节中,教师的意思可能是想先总结“(总人数—1)再依次加,一直加到1”这个规律,可学生理解错了,他先回答了(5—1)的来源,此时,老师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先解释(总人数—1)的问题,然后再探讨握手的规律,这样应该会更自然,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3、从易到难,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始已经出现,因此在新课结束之后有必要总结,从而让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在这节课中有所渗透。

  我就说以上几点,如有不当的地方敬请指正。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 篇2

  本节课《广角》重点是让三年级学生初步感知组合问题,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组合问题是比较有趣的,也是比较难的。如何有顺序、全面地进行组合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纵观整节课我有以下看法:

  一、优点:

  1、教材的例1通过4支球队比赛,出示问题“每两支球队比一场”让孩子们解释是什么意思,开展教学。给孩子们讲解欧洲杯,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通过自己喜欢的方法写一写画一画,来表示比几场。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课堂。

  2、课始的情境创设与课后的练习拓展情境呼应,精心巧妙。

  3、板书设计鲜明直观、重点突出。

  二、建议:

  结合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我认为杨老师在让学生读题说题意的训练上做得很好。培养了学生的读题意识和语言表达力。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应该引导学生在倾听中模仿、在互说中发展(让学生说完整的话、讨论交流、看图说话、操作过程中说、让学生小结)此外我们应该努力做到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愿说”;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敢说”;导之以法,培养学生“会说”;不拘一格,激发学生“善说”。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说的训练”看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完成。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尽量多地重视学生说的质量,使之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提高数学能力相辅相成。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 篇3

  对于《数学广角—排列组合》这节课,我也说说我个人的想法。

  首先我把教参上的这段话读一下: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着方面的知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现在人教版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想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在本节课中郑喆老师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整个知识的获取中做到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去获取的。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排列与组合,郑老师是做了精心设计的。首先以数学广角城堡为主线贯穿全课,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解决破译密码这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自身产生,对知识的迫切需要,这样的教学是有效地,高效的。课的开始郑喆老师用1,2组成两位数,问题很简单,学生几乎能脱口而出,学生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当再次出现破译超级密码锁时,学生接受挑战的情绪就更高涨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灵是轻松的,情绪是愉悦的。在学生乐学、好学的情境中完成知识的巩固,得到方法的提升。接着出示一个又一个既有趣又包含着数学素材的情境——握手祝贺、搭配衣服、乒乓球赛、拍照留念等等。在这样一个个故事情境里呈现数学广角问题,渗透排列组合思想,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知何谓排列,何谓组合。最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本堂课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老师能够和学生一起探究和探讨,并且能够走进学生以学生的身份来进行教学。和大家一起表演、一起讨论。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 篇4

  俞老师今天上午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例1。“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衣服的搭配、路线、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彩票的中奖号码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俞老师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感受数学知识

  俞老师课堂上虽然不用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排列,什么是组合?但是应该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加深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思想。因此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解密码锁”——用“1、2、3”三个数字你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数字,握手等方式感受摆的过程。最后用序号1、2、3的方法表示出来,通过汇报交流总结方法,体会排列的规律,学会有序思考,体会有序排列的优越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到:只有当3个元素完全不同时才会有6种不同的排列。紧接着通过握手活动,感知组合,然后通过比较总结出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

  在用1、2两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这一环节时,俞老师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尝试摆两位数,学生们一共摆了两个不同的两位数。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接着又让学生用数字1、2、3摆成不同的两位数。有了上面摆的基础和经验学生顺利的摆出了六个不同的两位数,通过自己的摆明白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才不会重复和遗漏,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

  在整个磨课当中,我听过俞老师上的一节试教课,给我总的感觉就是老师导的太多,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学过程流于蜻蜓点水式,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思考中。试教之后,我们数学教研组的老师,在江林校长的指导下就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交换了意见,并进行了讨论。对比俞老师上的试教课,本节课课堂教学在突破重难点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体现了动手操作为突破教学难点服务。

  三、教学设计有梯度,达标练习密度较大。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最简单的1和2两个数字的排列入手,让学生先说说1和2两个数字的简单组合,为新知的学习做了铺垫。之后是1、2、3三个数字每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握手游戏、衣服搭配和付钱买礼物的游戏,最后一关是破译中奖码的游戏。这些看起来没有练习的游戏其实是层层递进,而且是相互之间都有联系的几关游戏,渗透着这些知识间的一般和特殊的几种情况。正是这些游戏使得课堂容量很大,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

  四、从真实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从认识层面上,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能用于指导生活,对获取的数学知识能追究其应用的对象,主动的思考它能解释生活中的何种现象或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基与这样的思考,俞老师设计了搭配衣服的活动、握手活动、购买礼物活动和抽奖活动等等。这样使理性的学习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背景密切相连,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因而问题的解决便具有了现实的价值取向,同时也丰富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

  建议:

  1、教师在学生汇报排列的方法时可在黑板上板书出固定的个位或者十位。这样可使其他学生更容易理解排列的方法。

  2、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可以多让他们说说不同的观点,即使是相同的也无妨,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加深新知的巩固,也可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我们的课题“趣味课堂教学探究”的价值所在。

  同时这节课也带给我一些思考。这节课如何体现它的数学价值?教过中高段的老师是否发现,这几个年级段的数学广角内容间存在一些内在的联系?比如五年级的《数字与编码》和四年级的《统筹安排时间》,及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内容《排列组合》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课全部整合在一起作一个横向的对比,如何去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些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需要学生掌握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去伪存真、有序思考问题。事实上这种能力的培养对每位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必需的。教育的实质是什么?爱因斯坦说得好:“当你把学到的知识全忘掉,留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我们在思索一个问题,当我的学生把我这节课所教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能沉淀到学生脑海深处的又是什么呢?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如果这节数学课仅仅教会我们的学生会排1,2,3有几种组合的结果,它的数学价值是不高的,达不到这节课应该达到的高度。这样的数学课堂需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分类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符号化意识的培养,但我们的俞老师做到了这些,这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是我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谨请各位在座的老师多多指正。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共勉。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 篇5

  《简单的排列》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有序思考解决问题和优化思想方法。难点是:有序思考解决问题和优化思想方法的运用表达。

  郑老师在上这一节课时,她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设计了这一堂课,这堂课在教学中呈现出许多的亮点,值得老师们学习和借鉴。

  1.制作的课件可操作性强,真正做到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

  2.情景创设新颖、巧妙。新课伊始,便开始讲小刺猬、小白兔、小鸡等三只小动物雨中撑伞的故事,激趣导入,抓住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学生思考撑伞的几种情况,这样不仅很快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还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3.郑老师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主导,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排列整个知识的获取,提升学生的参与感。

  这堂课也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

  1.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其实是不错的,但实施中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整堂课给听课老师的感觉有点“飘”,主要表现在给学生自主表达辩驳的机会不多,教师在言语上还要注意思考怎么使语言简洁、精练,怎么进行有效引导。

  2.重、难点的把握不是很好。在这节课中,让学生体会有序思考解决问题和优化思想是一个重点内容,当部分学生会摆、会说时,除了用老师的言语让学生了解在做排列问题时要有顺序,按一定的方法去完成外,教师忽视了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提炼思想方法,本人认为最好让学生自己上台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辩一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火花真正得到碰撞,如此,学生脑中所能形成的印象才会更深刻,理解会更透彻。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 篇6

  昨天上午聆听了王老师执教的《简单的排列与组合》一课,使我受益匪浅。王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清晰,表达准确。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用饱满的热情,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性活动形式,让学生自已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整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有几个亮点。

  一、 由易到难、层次分明。

  在教学中王老师时刻注意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思维特点。不仅在整体教学设计中体现了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的特点,在单个活动中也充分体现了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如果在整体设计中,教师从较为容易的2个数字组数再到3个数字中先两个数字组数,最后到4件纪念品中选两样。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握手活动中,王老师通过设计让学生猜次数,请同学上台表演,学生小组活动表演,课件演示方法等一系列的层次分明的活动,尊重了学生的思维,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信心十足,学习的效果自然是非常棒的。

  二、 创新教材、回归生活。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是教师的主要媒体。要提高效率,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研究教材,具备驾驭教材和运用教材的能力。本节课,王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理重构。创设了一个以“乒乓球比赛”为主题的生活情境。通过“猜参赛人数”、“参赛号码牌”、“握手”、“乒乓球决赛”、“衣服搭配”、“付钱”、“选购纪念品”等一系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似的活动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 重视操作、渗透方法。

  王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由于排列组合问题是一个比较容易混乱的问题。课堂上虽然不用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排列,什么是组合?但是应该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加深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思想。因此在本节课中,王老师让学生动手用数学卡片摆一摆验证由2、3组成的两位数可能是什么数?又让学生用“1、2、3”三个数字中两个数字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数字,握手等方式感受摆的过程。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的探索过程中,王老师时刻注意教给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如:强调用序号表示及用连线的方法有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汇报交流总结出“十位固定法”、“个位固定法”、“交换位置法”等不同方法,体会排列的规律,学会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体会有序排列的优越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到:用3个不同的数字可以组6个不同的两位数。紧接着通过握手活动,感知组合,然后通过比较总结出摆数和顺序有关,握手和顺序无关。

  优点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既然是研讨,我也提出一个我个人认为可一起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我觉得在教学中渗透优化的思想还不到位。用1、2、3三个数字摆两位数时,老师抽取的三种方法代表的确很全面,但是否可以选一个没按顺序、全面思考的例子,让学生说说怎样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优选的方案多让几个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会说?如果让学生从漏排的与有序排的比较中得知按规律排的好处,会加深印象。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把握和创造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的生成性的资源。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 篇7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一个抽象的计算概念,是平面几何初步知识的总结与延伸,尤其是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不同于简单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蕴含着转化的数学思想,对学生今后计算复杂图形面积公式具有重要意义。听了吴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我深受启发。由于吴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跳出教材,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大胆的改革,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教学互动,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教师角色,改善教学行为。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在“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吴老师更多的扮演着:引导者——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导航目标;辅导者——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与支持,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合作者——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与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二、重视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吴老师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视度。这样有序自主的学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注重兴趣的激发,找准新旧链接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需要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吴老师在学习新知之前,借用猜一猜的游戏活动复习旧知。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四、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本节课中,吴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了小华家装修铺地板这一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为探索活动提供了条件,赋予了生活数学化的实际意义。在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安排了一个联系生活的拓展延伸,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吴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吴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当然,吴老师的课也有美中不足,如果能在以下方面改进就更完美了。例如:本节课属于借班上课,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时间把握上有点出入。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 篇8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学过基本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把基本图形进行整合。本节课古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下面我用有效教育的经典性评价方式对这节课,从“三性”、“三动”进行点评。

  一、三性

  1.知识性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是对组合图形进行分割成基本的平面图形。本节课我们看到古老师对此知识点的确定是正确的。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知识点落实的梯度,老师先出示一个简单的组合图形,让学生分成哪些的基本图形,再让学生求老师家客厅的面积,最后求队旗的面积。使组合图形的分割落实处,知识点的有效强化达到了数学课程的基本量7~12次。

  2.个性第一方面本节课古老师对教材进行了个性化的处理。精选挑选教材内容,求客厅和队旗组合图形的面积。第二方面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和表现,具体表现在,老师让学生自主选择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自主选择图形的分割法。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3.创造性教师设计、组织的探究方式,由基本的.平面图形入手,到平面图形组合成组合图形,组合图形可以分割成哪些基本的图形,一步步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我有不同的分割法。

  二、三动

  1.主动这节课古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在出示组合图形后,让学生自己作主: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你用什么方法求?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体现了学生自主学生的特点。

  2.互动一是师生互动,在分割图形时,学生说,老师画,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师生的互相约定等,二是生生互动,要节课,古老师安排了一次两人组,同桌互改,给同桌画笑脸,二次四人组,小组合作时,亲和力好,能共同合作,做到了互相关注,注意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坚持把任务完成。小组的合作这个环节体现了平台互动中倒置性平台的特征。

  3.能动由于老师教师设计、组织的探究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建议

  本节课古老师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把主动权放给学生,但老师只顾走自己的设计,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成,由此而生成的精彩的课堂被错过了,如学生在展示各组的组合图形分割时,没有充分地引导,老师的主导作用在这里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 篇9

  听了我们学校王老师所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感触很深。王老师是我们学校的老教师,但是课前的准备工作却非常充分,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这点非常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对于王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一、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王老师从复习导入,复习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几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引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然后通过提问学生:还想知道组合图形的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出面积,很自然地引出课题,然后学习例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更难的你会不会?引出后面的练习,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整节课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过程流畅自然。

  二、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重点是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难点是组合图形怎么分一分,但是王老师这节课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王老师在让学生指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时候,就让学生讲出由什么图形组成,还可以是什么图形和什么图形构成,让学生形成分一分的意识。在学习例题的时候,王老师也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去分一分。在练习中也一样,学生提出一种分法,王老师就导:是不是还可以有不同的分法,让学生去尝试用多种方法分一分。因此,学生在做练习3的时候,都抢着回答“老师我还有不同的分法”,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三、适当引导、铺设台阶、降低难度

  《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等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王老师在导入的时候,复习了一下前面五种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给了学生一个台阶,降低了难度。第一个练习是计算房子侧面的面积,学生一下子还不知道怎么下手,无所适从的时候,王老师引导学生怎么去分,让学生先会分一分,然后再计算。王老师适当地引导铺设了台阶,学生的学习降低了难度。

  四、强调认真观察、注重习惯培养

  首先,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的培养。在例题学习的时候,王老师就非常强调认真观察,甚至还板书出做题步骤:①认真观察,②分一分,③ 算一算。在做练习的时候,都是先给学生观察的时间,而不让学生马上动笔。其次,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管是在例题学习还是在练习中,都会提问学生“是不是还有别的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等等,让学生认真观察、分一分、选择最简单的办法算一算。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王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这堂课上,学生不但学会了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有所收获,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里,我也有两个问题与大家商讨一下:

  一、组合图形的概念,王老师板书的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成,这样的说法是不是恰当?“简单的图形”是不是应该改为“基本图形”?

  二、练习二:做一面队旗要用多少布?这题在让学生说出怎么分之后,再让学生找一找数据,底在哪里?是多少?高在哪里?是多少?这样让学生学会去寻找隐藏的数据,是不是对教学效果更有帮助?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 篇10

  刘师上了节《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上的很成功,首先刘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气氛愉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参与性高,刘丽老师的教学安排层层递进,学生思路开阔,在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下面我从几个环节简要说一说这节课。

  首先刘老师从拼图活动的游戏导入新课,为学生提供一组简单的平面图形并提出拼轶闻要求,选择了几个基本图形,拼组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图形,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接着刘丽老师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这些图形像什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从中让学生体会到组合图形的组成特点。然后刘丽老师小结:虽然拼出的图形不同,但是都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第二个环节是情境引入,提出问题。让学生估一估后引导学生自主课堂,合作交流,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分别添补。刘丽老师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主体得到充分发挥,参与热情高,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炽的重难点。

  第三个环节是实际应用,拓展提高。刘丽老师在练习上采用不同的形式,利用多媒体直观、动态地演示拼组,分割,添补等操作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使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设计了层次不同的练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发展学生的智力。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的扎实,有效。“实”中求“活”,“活”中求“新”。在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节最满意的一堂课。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评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组《简单组合》评课稿09-23

数学组《简单组合》评课稿08-02

《简单的排列组合》评课稿11-05

简单的排列组合评课稿01-16

二年级数学《简单组合》评课稿08-03

数学组《简单组合》评课稿2篇08-03

小学数学《排列与组合》评课稿09-13

《拳术组合》评课稿11-07

二年级数学《简单组合》评课稿3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