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时间:2022-10-28 16:48:13 稿件 我要投稿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范文(通用13篇)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欢迎阅读与收藏。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1

  第一次听吴老师的课,用六个字总结,那就是沉稳、扎实、高效。下面我就对这节课亮点与不足,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到之处,还请见谅!

  亮点:

  1、习惯养成有成效。

  也许是出于一个班主任的敏感,从孩子们一进到阶梯教室,我就开始观察他们,虽然刚刚深入三年级,但孩子们安静、有序。坐到座位上后,整理好自己的学具。然后开始进行成语接龙,经了解,这是双港小学的特色,让我耳目一新,孩子们在积累成语的同时,也为语文学习添砖加瓦。

  在学生单独完成小卷的时候,老师不忘提醒一句写字姿势,全班的姿势很标准,我想这应该是平时训练的结果,靠一时的装是装不来的。孩子们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充满自信,可见,吴老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是很用心的。

  2、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素养

  上课伊始,老师针对粉花和黄花提问:你们观察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数量关系吗?学生的回答有:粉花比黄花少2朵;黄花比粉花多两朵;粉花和黄花一共有6朵;黄花的朵数是粉花的2倍。学生能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能用完成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路,可见老师在平时一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也是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

  3、在设计上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对于谁是谁的几倍,不是一个难理解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实际运动的时候就会找不准一倍数和几倍数,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采取“引导”的方式,指名回答,帮忙指正,学生一个比一个说的好,再通过同桌互练,直到大家都能掌握。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当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时,老师再带领学生总结方法,吸取精髓。

  4、练习层层递进有层次。

  这堂课中的练习很多,充分体现出了精讲多练,并且从基础到提高,顾忌到了每个层次的学生。 不足:

  老师的教态得体大方,但是我感觉这堂课缺乏激情,虽然我们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像语文那样富有感情,不像英语那样富有激情,但是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课堂气氛的活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增加一些爬山式或闯关式再或者竞赛式的方式到练习环节中,对于学生的评价的方式再多样一些,那么这堂课就更加完美了。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2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同时能运用这一概念去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纵观整节课,有以下几点感受:

  首先王老师把握住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一特点,采用了直观的摆一摆、画一画等实际操作,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之后深化对倍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让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自我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构建过程。在这些摆一摆、画一画环节中,我想在学生独自操作过程中,老师最好能给予必要的指导,比如两行图形的左端最好能对齐,画出的倍数关系要分明等,为今后线段图的学习作好准备。

  现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对单一的、显性的问题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在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只注重找到问题的答案,往往呈现出套用题型的现象,像今天的课《倍的认识》,学生已经找到了规律,都是用乘法计算,也许走出这堂课,很多学生又会感到无从下手,基于这种考虑,王老师把述说解题思路作为本节课解决问题实施的重要策略之一。“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再把他的想法说一说吗?”等等,指名说,自己说,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学生在阐述中检索自己的思考过程。

  再来说说王老师选取的教学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活动。创设的猜年龄练习,起先只告知学生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倍数,学生答案挺多,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条件猜,是5的倍数,不但让学生明白猜想是要有依据的,而且要符合实际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巧妙的对有关倍的知识进行了练习,学生这样学习的兴趣也是浓厚的。踢毽子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多个信息发现其中的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从而进行区分解决,这一练习开放性强,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问并解决问题,更是拓展了思考的空间,使所学的知识向纵深发展。在解决的过程中,建议王老师让学生把选择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连起来说说,这样学生会更明确,也不致于一些中差生无从下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估算,并且在各个学段中都安排了估算的内容,但我们都知道,估算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和训练,在本节课的最后,出示“小芳跳的大约是小明的3倍。小芳跳了几下?”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学生稍一思考就说出小芳跳了18下。便没有了其他答案,由于下课铃声已响,王老师直接带领学生理解大约的意思,并告诉学生19下、20下都是可能的,应该说王老师的这种渗透思想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另外,在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发现学生说xx是xx的几倍,依旧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如:跑步的6人,跳高的3人,学生说:跳高的是跑步的2倍,从这一回答可以了解到学生知道6和3是属于倍数关系,但究竟哪个是1份,还没更好的理清,建议王老师在前面的教学中再深化、强化一些。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3

  解老师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结合课改的新理念,突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特色:

  一、重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用美丽的画在,漂亮的花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视觉感官的刺激,对于学生理解红花和蓝花之间的倍数关系相当的有帮助。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尤其对于“倍”这样一个抽像的概念来说,形象的事物更能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

  其次,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新课后的巩固练习中,教师让学生根据题中的要求,动手摆摆小棒,分一分,看一看,想一想,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整个操作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着摆出的图来说数理,降低了思考和理解、表述的难度。对于初次学习新知后的应用,是一个相当好的练习方法。

  二、游戏学习两相结合,既娱乐又受益。

  听过很多次解老师的课,在她的课里总不忘记穿插游戏,虽然只有一个,也许也只有两、三分钟而已,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既调节了疲惫的身心,又可以快乐的学习。在这节课中,周老师用拍手游戏将本课的内容很好的融入其中,师生玩,学生同桌玩,玩的开心,也巩固了新知,效果非常的不错。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4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十分抽象。这节课,李老师为了让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让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倍是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下面我分三个方面谈谈李老师的“倍的认识”这节课。

  一、 微课新授,新颖有趣

  现在科技发达,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多的改变。在这节课中,李老师用微课进行知识的讲解,在微课视频中给孩子们讲解什么是倍?以及几倍的含义?看完微课后,问学生你知道了哪些关于倍的知识?在学生不断说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倍的认识。

  二、注意数形结合,理解“倍”的概念。

  在课上李老师非常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例如: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数水果,摆水果,圈水果,把“倍”的认识转化成几种水果的关系,使“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的个数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接着李老师又让学生圈一圈三种颜色的圆片,从实物转化成寻找图形之间的关系,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这样的数学教学循序渐进,简单易懂,学生的学习既轻松又高效。

  三、重视操作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整个探究过程层次分明,通过圈一圈,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李老师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之后安排了有目的的操作,从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在有了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经验后抽象出概念、从而理解了“倍”的算理。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玩中学,学中玩。这节课学生不但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完整地建构“倍”的概念,有效培养学生用迁移,验证等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和操作等各种能力。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5

  教研员田小琴老师及其万家低段的老师齐聚一起共同研究戴校长区教研课《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是二年级学生新接触到的一个概念。戴老师设计了三个不同的环节:第一环节新概念的引入,戴老师设计了三个题型的对比清晰地引出了倍的概念;再通过三个不同的变式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倍。第二个环节几倍的概念的升华,戴老师的教学设计在不变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不变。首先通过每一份的个数不变,倍数因份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初步理解了“几份就是几倍”。接着通过总数不变,倍数因每份个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进一步加深对倍的理解。第三个环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玩具店里倍的问题。虽然是新的概念,但是学生掌握的情况还是比较扎实的。

  课后,田老师对戴老师的这堂课给出了肯定,尤其是在错列的应用方面。同时田老师以小见大,提出来《倍的认识》这样的概念课应该如何来上的问题。田老师指出概念课应该是从学生形象具体的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不断的观察、操作体会概念含义。就如今天倍的认识中,首先从实物通过动手画一画、圈一圈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之后更应该升华到除去实物,建立一个概念的.能力。另一方面概念课如何根据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来设计教学环节,田老师指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有细分的目标,做到环环相扣,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

  虽然只是一节试教课,但是却能以小见大,扩到概念课的范围,给我们所有老师更好的经验,田老师的亲临指导可谓细微处见真情!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6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乘法、除法,知道几个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初步认识倍的意义,知道几个几与几份、倍之间的关系。

  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宋老师利用课本中的情境图,通过观察胡萝卜、白萝卜和红萝卜的数量,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两个数量之间的和与差关系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由此引入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倍的关系。

  2.、重视让学生用圈一圈,动手操作来理解几份与几倍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宋老师让学生把胡萝卜看做一个整体,圈一圈,然后让学生观察,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把几份与几个几联系起来,突破对于倍的理解。从而得出,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初步体会3个2根与3倍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又利用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做对比,让生体会白萝卜有5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根数的5倍,建立5个2根与5倍之间的关系。

  3、发现规律,建立倍的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改变红萝卜的根数, 发现4个2根与4倍、5个2根与5倍、6个2根与6倍之间的关于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规律,逐步建立倍的模型;接着教师又通过改变标准量的数量,体会标准量与几倍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让学生辨析,使学生体会到标准量的变化引起倍的变化。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7

  “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计算思路。更多的关于教材的分析我就不多说了,刚才xx一下的王老师已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读。

  我们开发区在强调课堂导学,这样的课堂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这样的理想课堂大家都在追求,但是在实施中我们会“怕”,一怕不讲怎么能会呢?但是我们想过没:任何一位教师在讲得过程中一定会有学生或者没在听,或者不爱听,或者听不懂,这样的讲是无效的。二怕学生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多样化结果或者想法需要时间进行展示和分享,这样一节课的时间远远不够。可是如果我们把教学内容理解的更为广泛一些,不仅包括课堂讲授的内容,还包括学生所经历的学习活动以及通过学习活动可能取得的收获和发展,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将更加丰富。陈老师的这堂课就比较好的接受了这两个怕。

  我们都知道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陈老师没有给“倍”直接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直观感性材料和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语言描述,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明白“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从而逐步建构“倍”这一概念。陈老师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主动建构“倍”的概念

  我们可以看出陈老师在本节课中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积极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去主动探究,尽量给学生多一点的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本节课中,陈老师通过把2颗红珠子看成1份,黄珠子的颗数有3个2颗,3份,那么黄珠子的颗数是红珠子的3倍。在这里陈老师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沟通了“倍”和“份”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倍,在此基础上在接下的探讨蓝珠子和红珠子的数量关系时,陈老师让学生自己通过画图、圈图的方式进一步感悟“倍”与“份”的关系,知道有几份就是有几倍。接着陈老师通过变式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倍”。整个教学过程,陈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倍”的概念。

  陈老师也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知识又能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在脑海中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在教师的引导通过一系列的变式,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形成倍的概念。同时,教学时,陈老师也十分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是从实际物体的个数入手,是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练习设计中,正方形方格的设计也很好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续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埋下很好的伏笔。

  其实,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敢于放手,我们的学生也能绽放出许多的精彩点,就像今天的学生一样,我相信在长期的导学课堂中,学生和老师都会有所成长,教师实现了课堂理念的真正转变,获得对教学的全新理解。学生经历了真正的主动学习,获取了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当然,没有一堂课是十全十美的,陈老师这堂课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如建构“倍”的概念时匆促了点,在教学后红珠子和黄珠子的倍数关系后放慢脚步,通过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倍”和“份”之间的联系,感悟有几份就是有几倍,从而真正掌握“倍”概念。同时在练习中应该进行相应的拓展,“倍”不仅仅停留在“整倍数”的概念上,“倍”还可以是“几倍多几”或“几倍少几”,为以后进一步深化倍的概念做伏笔。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8

  今天听了xx小学段老师上的《3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感受了在新课堂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仅仅只是一位组织者,一个帮手,而学生才是主人。课堂上,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交流、展示,让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来。

  这节课的设计从整体上安排了四个环节:

  1.导入激趣,请学生用学过的知识介绍“120”,同时也是对2、5的倍数特征进行了复习,同时让学生摆出是3的倍数的数。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由此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独立圈数,小组合作讨论找规律,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给学生提供了生生交流,合作交流的平台,有了表达和倾听的机会。

  3.展示交流中,学生表现得活跃,组织语言能力强,思维敏捷。这说明段老师平时充分地给予了学生合作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

  4.巩固练习使得课堂学习知识得到了升华,学会了判断和写3的倍数的特征,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有了反馈。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找到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对于这节课,我认为有几点值得大家一起探讨:

  1.探索3的倍数特征为什么要各个数位数字之和?(重点有点偏,可以拓展提升)本节课的重点不是探索3的倍数来源,而是学生会判断3的倍数特征;

  2.时间安排的不是很合理,探索3的倍数来源浪费太多时间,导致后面时间比较紧,还有些内容都没说到。

  3.在几个互动环节中,形式单一化,如:“请一个同学来验证一下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避免有的学生“没戏演”就“退场”了。

  总之,这一节课让我们在探究新课堂模式,寻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启发。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9

  《因数和倍数》这一堂课在各个版本中的内容和学习目标都存在着差异。今天听了《因数和倍数》的不同上法,结合自己先前对教材的认识与设计,现在比较着来谈谈听完课后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说说这两堂课教学内容上的差异。第一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因数和倍数,指导学生正确描述因数和倍数。其次安排的教学内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第三部分是了解因数和倍数以及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特性。第二堂课先建立了整除的概念,理清除尽和整除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整除的基础上认识因数和倍数,最后让学生学会描述因数和倍数。(即4句话: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接着我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一堂课的上法比较严谨,通过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练习,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因数和倍数并能正确描述,同时也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能根据因数和倍数的特性解决问题。完成了本课的技能目标。在课中,教师让学生说得很充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练习,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在这一课的导入中,教师用乘算式,让学生先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对7×3=21给出描述性的语句“我们说7是21的因数,3也是21的因数;21是7的倍数,21也是3的倍数。”这个导入,除了在乘法里出现了因数这个词和本课内容有关联外,其他关系并不大,用这样的练习作为切入点,它的用处并没有体现。

  其次,教师对学生提醒:“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在这里,我觉得教师给出的定义一定要准确“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都是指“0”以外的自然数。”说到这个0是否除外的问题,人教论坛上还有争议,因此对这个问题暂不考虑。在判断是否能说倍数和因数的练习题中,对于加和减题是否能说倍数和因数的判断,我觉得没有存在的必要。在这里教师设计的题“判断8÷4=2,4和2是8的因数,8是4和2的倍数这句话的对错”很有价值,让学生感悟到不管是根据乘法还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数和倍数。

  第三,在找36的因数中,教师对找的方法进行了指导,要一对一对有序地找。在这里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学生“找到什么时候停?”让学生自然得出:找到两个因数非常接近时就不用再找了。这样一来对学生又是一个知识层面上的提高。

  第四,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有一题讲到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和是20,问学生这个数是多少。这题是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特性的反馈,在这题完成后,我想到了一个练习题“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18,找出这个数的其他因数”,这样整合特性和找一个数的因数这两个知识点。还有一题在数轴上面标出3的倍数,在数轴下面标出4的倍数,这里出现共同的点,这样的话能否对公倍数适当地提点一下呢?让学生留点疑问结束课堂教学,为后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第二堂课的开始教师比较开放,让学生想一个除法算式,然后把这些出发算式归类,分类出除不尽和除尽,在除尽里再分出整除。这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素材来源于学生自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除尽的区分中,教师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除尽,我觉得对学生来说只要会辨别就行了,不需要要准确的语言去定义概念。教师给出的整除的概念不够严密,既然没有向学生说明整除所说的数都不包括0,那么在定义给出时,应向学生说明除0以外的自然数。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10

  这是一节概念课,关于“倍数和因数”教材中没有写出具体的数学意义,只是借助乘法算式加以说明,进而让学生探究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听了X老师执教的《倍数和因数》,总体感觉本节课的教学中规中矩,目标基本达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法灵活、学法指导较到位、小组活动有效,在“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较好地体现了“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这一教学策略,遗憾的是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1、意义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构建

  在多次的实践教学中,发现用12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容易。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感受1和12、2和6、3和4这几组数之间的有机联系。

  本课中,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教学分三个层次:①借助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想像及大屏幕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得出三道乘法算式,同时介绍倍数和因数的含义。②通过除法算式找因倍关系。③渗透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性。

  2、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生成

  在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推向发现与探索的前台,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方法不是惟一的。教师在肯定各种方法合理性的同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沟通,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和联系,进而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优劣,遴选最优方法,提升思维效率。

  3、合理组织教材

  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往往满足于答案的寻找,而忽视寻找过程中的思考策略及思维方法。

  教学中,教师独具匠心,采用列表的方法找2、3、5的倍数,让学生概括一个数倍数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个数因数的特征,这样的改变,既达到预定目的,又为学习找因数做了铺垫,引发了学生寻找36的因数的浓厚兴趣。在汇报时,重点解决如何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这样安排既留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讨论:每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因数是几?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小因数是几?以上安排,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4、增强游戏中数学思维的含量

  本节课以“有效引导下自主探索”为教学策略。以三道乘法算式为线索,以教材文本为依托,以有梯度的活动展开对知识的深化巩固,并适时、适量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归整在一个探究性的课堂自主研究活动中。通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共同分享,引领学生经历“研究与发现”的真实过程。课尾游戏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体验融入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游戏的意识,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枯燥体验,让知识在游戏中深化,在挑战中升华。

  两点建议:

  1、要精心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促进理解,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由于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未能体现出练习的层次性。

  2、反馈渠道要畅通。要注重课堂反馈,找2和5的倍数反馈时不少学生只停留在乘法算式层面,说明教学找3的倍数时学法指导还不够到位。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1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学会求两、三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是本单元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主要是为通分做准备,在分数计算中常常用到,务必使学生切实掌握。例1通过写出几个数的倍数,找出它们公有的倍数,再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从而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材还用集合图形象地表示出6和9各自的倍数,以及这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因为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所以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因此,在集合图内列举的元素后面都要加:“……”。教材通过“试一试”,先让学生写出三个数的倍数,找出它们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这样,既巩固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的理解,又懂得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且扩大到求三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张建波老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比较深入,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用意,把这节课中把要解决的问题都融入到各个环节当中,包括每一个练习的设置都为了解决一个知识点,使“学中练,练中学”得到很好的结合。例如找一找8和32的最小公倍数,为了解决“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又例如找6和8的公倍数,是为了得出“每个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等等,在练习中又获得了新知。

  此堂课老教材新上,体现了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索的理念,让学生在自己操作,互相讨论中得出知识点,理解知识点,巩固知识点。教师多次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数有什么特性?”“它们有哪些特点?”引发学生去思考,但我认为教师是否应该用一些适当的引导语,使学生对于所问的问题更加明确些,不至让学生有些盲目。

  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拓展题,设计得比较巧妙,在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之前,教师先帮助他们解决了“每四天休息一天”“每五天休息一天”是什么意思,为学生解决问题排除了不必要的障碍。解决这道问题,是把最小公倍数的问题融入到生活当中,做到学以致用。但是我认为,求爸妈的第三次休息是几月几号没有太大的必要。这就跟前面得出,每个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之后不用再深究到底是几倍一样,没有必要,而且还要涉及到大月小月的问题,这不是此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在此花的笔墨太多了,如果巧妙得改成三个人同时休息的第一次是几月几号那会更好些,这里求的就是三个数的最小数点公倍数。但是老师们会认为小兰是休息两天的,比较难处理,那么我想把她改成每七天休息一天,她星期六还要学其他的兴趣课,不就能很好得解决了吗?

  从课堂的开放程度讲,跟试教时相比,有所欠缺,试教时,张老师从公约数的概念迁移到公倍数的概念,从句式上把公约数的概念得出,再让学生举例子,从具体实例中得到理解,用了倒装的手法。而在此次课当中,从倍数引出公倍数,比较顺理成章,但是,有一点值得探讨,集合图的表示是否应该放在公倍数概念之前出现,那么从具体例子详细分析后,得出概念,就更顺理成章了。另外,整堂课从时间把握上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但是我总觉得,一个个环节有些匆匆而过,最后一道题花的时间稍微多了一点,而像判断题这类环节就比较快得过去了,不够细致,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

  总得来说,此堂课上得比较完整,知识点也都较好地把握了。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12

  今天张老师执教的是浙江省小学义务教育教材第十册《最小公倍数》的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课标要求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前述本课承上启下的教材地位,依据课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教学难点是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我认为本节课张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借鉴:

  1、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让学生找找4和6的倍数,然后教师通过这样的引导:“观察4和6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自主探究,从而引出公倍数。在探讨公倍数的特性时,张老师同样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整堂课张老师始终是一个引导者,与学生共同研究、学习。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师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探索,与同桌合作交流。在课堂上张老师一再强调学生要独立思考,不要随意听其他同学的结论,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去验证结论。

  3、本节课教学环节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而且环环相扣。看上去是普通的巩固练习,其实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的知识,把教材理解得很深,很透。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因为自己在设计时没有想到这样去挖掘教材。

  从教师本身来看,进步很大。特别是语速上,节奏很明快,语言简洁,比试教时有较大的改善。

  本堂课张老师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与练习,最后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帮小兰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设计完全符合认知规律。但是我认为在最后一个环节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教师提问小兰爸爸妈妈第一次休息在第几天?当学生反馈时,老师有点急,马上就说出这个其实在求什么?我觉得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讲自己的考虑过程,暴露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还有一个小问题,张老师的板书虽然很少,但是我觉得公倍数这三个字不够大气,缺少一种气势,与自己的上课成一种反比。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 篇13

  听了刘老师的《3的倍数的特征》这堂课,收获颇多,尤其是在引导学生亲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学生一般想不到从“各位上数的”去研究,本课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上课开始先让学生写出了100以内3的倍数,然后让学生们猜测:“同学们,那你们猜猜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猜测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受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有学生只关注到数字的个位,很自然猜测到:“个位上是0、1、2、4、5、7、8、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老师对学生的猜想不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借助摆棋子,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刘老师先让学生确定一个3的倍数,如24,然后让学生自己摆棋子,十位摆的颗数,个位摆的颗数,共用颗数,这个时候学生就在十位摆2颗,个位摆4颗,共用了6颗棋子,然后再选好一个3的倍数,依次摆下去,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也渐渐的发现了蕴含在这中间的3的倍数的特征,最后在小结的过程中将十位摆的颗数、个位摆的颗数、共用颗数抽象成十位、个位、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而把棋子颗数抽象成各位上数的和,是理解3的倍数特征的关键,而刘老师只是稍稍引导学生,最后由学生交流,用语言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整个过程清晰明了,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在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后,老师又让学生举例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加深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

  由此可以看出,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是这节课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教师一直在学生中进行指导,使得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更有实效,但个人认为,如果在学生动手摆棋子、探索规律的过程之前,教师先示范摆法,使学生的操作更有章有法,我相信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总之,这是一堂值得去学习的课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更多关注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

【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相关文章:

“倍的认识”评课稿11-22

倍的认识评课稿10-20

倍的认识评课稿范文11-06

《倍的认识》评课稿例文11-22

【推荐】《倍的认识》评课稿01-16

小学数学《倍认识》评课稿09-13

《倍的认识》评课稿(精选6篇)07-26

倍的认识评课稿3篇01-26

倍的认识评课稿(3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