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评课稿

时间:2023-04-26 14:01:47 稿件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评课稿准备工作,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评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1

  今天早上认真倾听了王玲静老师执教的《比一比》一课,听后可谓收获多多,帮助多多。识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低段老师为之困惑的,而听了这节识字课后,使我对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课到底该怎么上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因此对下一轮的教学有了足够的信心。纵观整节课,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我想用“扎实高效”一词该是最贴切的吧!

  课伊始,老师首先借助多媒体通过让学生看图说话的方式引出本节课所要认读的生字词语,该环节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是多种目标融为一体的,其中不光有读准生字的音,通过看图把生字词语与事物建立一一对应的'联系了解了生字的义,同时还给了学生一个进行言语表达的实践机会,是相当经济高效的。

  在学生读准了字音后,接下来王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对所学的生字进行了及时巩固强化,且层次相当清晰。先是去掉图片的帮助,让学生利用所学拼音自己去拼一拼,读一读,接着去掉了拼音这根拐棍迫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字形上去,通过这两个环节的巩固强化后,王老师又通过给生字朋友分分类这一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再一次有效地巩固所学生字,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还提供了一个句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的理由,丰富了学生的规范语言,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王老师很好的遵循了识字教学的这一原则,在学生熟悉生字朋友后,马上又出示了藏有本课生字的一首儿歌让学生读。生字巩固环节的设计可谓是层层递进,步步有效!最难得的是毛老师还让学生回忆自已的生活说说在哪里曾见过这些生字朋友,培养学生在课外识字的意识,并没把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内,而是大胆地引向课外,体现了其“大语文”的教学观。

  尽管这是一节教学设计近乎完美的课,但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变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的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想与王老师交流探讨。一是在教师指名一学生给词语分类后,马上出示了句式让所有学生说说自已这样分的理由,似乎有些不太合理,因为不一定每个学生都分得正确,因此我以为这里老师还应安排一个环节让分错的学生有一个纠正的时间,在统一答案后再进行看句式说话的环节可能会更科学。二是在看图识字这一环节,老师点击课件出示的红枣根本无法确认,但老师却非要让学生看图说说果树上长得是什么,感觉太迁强,可能是老师生怕“红枣”这个词如果由自己说出的话会被扣上“灌输”的帽子,我想如果我们能时刻从学生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的话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只要是为了学生,该讲之处我们还是应该理直气壮地讲。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2

  本次学习汇报活动中,王泽霞执教的《折线统计图》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并学有所获。

  首先是教师亲切的话语、适时的评价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享受到快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敢说、想说,在生生、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本课由学生熟悉的“五一蒙山旅游”引入,通过教师统计游客的数量,从而统计近几年游客的数量。这个环节,教师没有直接展示折线统计图,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先展现了条形统计图,进而生动形象地演示了整个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这样做既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也为后面自己绘制折线统计图,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找出折线统计图的要素,学生汇报时显得比较零散,于是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着重观察了统计图上的对应点,及对应点之间线段的变化趋势。从而学生感知到数据的变化,即游客数量逐渐增多,呈上升趋势。此时教师抛出“根据上升趋势,你又什么感想?”,激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联想到今年游客的'数量应该会更多,由此体现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价值,对未发生的事件进行合理的预测。

  第三个环节,特意出示了原来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学生通过对比,小组讨论二者的异同,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征:绘制简便,能更好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

  此外,教师还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折线统计图的实例,如心电图、学生跳绳统计图、身高统计图。进而感知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的广泛应用。

  最后绘制统计图的过程,可先让生自己讨论要注意的问题,再通过课件演示,指导他们正确画图。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3

  紧张的开学前准备后,今天终于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天,心情比较激动,更激动人心的是王校长率先上公开课,难得的机会,各科教师纷纷来到五五班教室,此时的五五班教室内热闹非凡,教室内坐不下,老师们站到走廊里趴在窗台上听,这是新学期举行的第一次隆重的教研活动,老师们个个听得专心,记得认真,这种景象真好。

  复习导入环节,王校长出示一列小数,让学生说出小数变整数的方法,再出示一列整数,让学生说出整数变小数的方法,通过这一环节时学生能快速的将小数与整数进行互化,为后面的新授课做足准备。

  探究新知环节,王校长出示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图中寻找数学信息,出示数学问题“买3个3.5元的风筝多少钱?”学生能快速列出算式“3.5×3”,进而引出课题“小数乘整数”,引出新课环节简单并能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同时消除了学生对新知探究的恐惧感。王校长先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计算算式的结果,学生都会想到用“3.5+3.5+3.5”这种方法;王校长又引导学生从单位换算的角度将小数化成整数即“3.5元=35角”,借助整数乘法得出结果再将单位换算回去;最后王校长引导学生将3.5元拆分成1个3元和1个5角的方法,学生会分别算出3个3元和3个5角,再相加的出最终结果,这种方法体现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通过三种方法的介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积极思考的习惯,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王校长放手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让学生说出思路,充分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根据学生列式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点播,完成探究新知的过程。

  巩固练习环节,从简单的小数乘整数习题到先计算再判断最后挑战末尾有“0”的习题,让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以及小数末尾“0“如何处理。习题的选择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掌握住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乘积中小数的位数,积末尾的”0“不影响结果可以去掉,这些易错点一一消除。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板演可以看出,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的十分牢固,都能规范的列出小数乘整数的竖式。透过这节课可以看出,王校长对数学教材分析的特别透彻,对重难点的把握十分到位。本节课的亮点很值得借鉴:

  1、把不容易突破的知识点简单化。

  2、情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

  4、在教学中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5、课堂充满智慧。

  王校长的这节课给我带来无限思考,要想把课讲好,首先要全面把握教材,研究透彻教材,把教材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课堂才会更有效。有王校长的引领,我会更快的成长,我会在数学教学方面走的更远。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4

  今天,听了郑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小数》一课。“认识小数”是一节和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习内容,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大多数孩子还是能理解接受,郑老师在整节课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来认识一位小数,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运用直观手段,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分之几的一位小数表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理解小数含义,把某些分数改写成小数,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时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对学生渗透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 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的部分是一位的小数。郑老师在教学时能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现小数,学会写小数,应用小数。教学例题时,充分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归纳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有助学生技能的形成。

  具体表现在:

  1、教学气氛比较和谐。课堂上比较有默契,整堂课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比较多,学生比较投入。

  2、教学过程比较平实,注重了知识的类比迁移。课堂上,老师尽量大胆地让学生进行了探究活动,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象学生自学例2后,采用了学生提问,学生相互质疑,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关注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例1的教学,引入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生活味比较重。

  4、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适当渗透了数学文化。课堂上能大胆鼓励学生,赏识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

  5、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结合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密度也比较大。大部分的学生掌握较好。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5

  这次有幸听了张教师的《解决问题》一课,反思如下: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在本节课课中,张教师围绕着教学目标,创设了一系列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比如例题中的团体队形问题、练习中的晨跑问题、家庭中的垃圾问题、照片问题、春游问题等,学习材料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根据这些材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不仅仅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并且在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之间筑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

  2、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在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张教师始终让学生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在多种方法的寻找中,加强学生的说理本事,让学生说说不一样的方法所求的每一步分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3、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节课的练习即跑步问题、家庭中的垃圾问题、照片问题、春游问题由浅入深,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灵活性、多变性。学生根据题目所供给的材料,去选择、去优化,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如最终的.春游问题,让学生在寻找哪一种方法更省钱的过程中,寻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策略。这样教学不仅仅给学生萌发求异思维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并且也使学生切实地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4、注意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和学习氛围。每个问题的提出,先是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到同桌商讨,最终再小组合作解决。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本事,与别人交流的本事。异常是最终一个旅游问题,学生一开始没有想到买团体票,他们觉得没有到50人,就不能买团体票,经过小组讨论,他们觉得能够加两个教师,最终又想到能够多买两张票来凑足50个人。在小组合作中,他们的思维更开阔了,数学应用本事也更强了。

  可是,我在那里也碰到了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矛盾。我在预设中先告诉学生:教师是免票的。但上课时由于紧张,忘记告诉学生,在反馈时,学生想到能够加两个教师,我本能够顺着学生的思路,就加两个教师凑足50个人。但我想着自我的预设,就生硬地告诉学生说教师是免票的,错过了课堂生成精彩的好机会。事后我想了一想,能够在学生说加两个教师,赞同学生的做法后,再次提出如果教师免票的话,怎样办?再让学生思考。这样整节课可能更完善。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6

  听了许xx老师的这节《认识分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许老师的准备十分充分,为了准备好这节课,她付出了很多很多,教学态度十分严谨,值得我学习。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特色:

  一、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兴趣。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首先从学生野餐这样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么分?平均分。平均分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很多老师在上本课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时费了很大的力,分数就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出现的。许老师这里引导得好,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并会说了。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新的一个数 二分之一表示。引入很自然,很到位。

  二、动手操作活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构建“二分之一”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长方形的纸片,画一画折痕;构建“四分之一”时,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正方形的纸片;到最后的放手让学生创造“几分之一”,在圆形纸片上操作。在整个表象的建立中,层层深入,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学习。

  三、内容丰富,练习设计富有趣味性。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在构建完“二分之一”的表象后直接插入联系巩固,判断是否二分之一。在圆形纸片中创造“几分之一”后,适时地进行了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对分数大小初步有了概念。最后,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众多实物,挖掘生活中的“几分之一”,体现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似乎课的容量有些大,导致最后的分数大小比较这一块内容想要涉及却涉及不深。许老师作为新老师,在对学生的因势利导方面做得不够,不能及时灵活的将学生的信息融为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一点我也正在努力当中。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7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下午好!本次联片教研活动在仁河中心校的精心组织和四位承担公开课教师的精心准备下,开展的很成功,根据组长学校的统一安排,我就四位老师的公开课谈几点我个人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几位教师不要介意,同时请各位领导指正。总体呈现五大亮点:

  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几位老师都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三位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四位老师的课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四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的学习效率。

  五、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以上是我听了这几节课的总体感受,如果就每一节课而言,我认为四位教师各有所长,每节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老师能够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整堂课给人的感受是稳重、成熟。当然,我们每位老师的课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完美,所以就上午四节课在以下几方面还值得进一步加强改进和研讨:

  一、合作学习的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合作学习进程中的分工情况、参与率、合作方法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

  二、课堂中各环节过渡不够自然,特别是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教师只顾完成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三、课堂预设不够细化,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没有得到发展。

  四、课堂细节关注不够全面,比如在课件制作、板书、教态及专业术语的使用上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四位老师通过精心准备,分别为我们奉献了一节精彩的示范研讨课,从这四节课中我们既看到了课改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和每位教师积极践行新课程的有力步伐,同时又为我们后阶段的课改方向指明了航标。我想,我们片区的全体教师一定会以本次活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课改力度,逐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为了让我们的课堂达到民主和谐、轻松高效而共同努力。

  一句话:教学是我们的事,教会了是高兴的事,会教了是幸福的事!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8

  随感今天上午的三节课,我们的三位老师同上《通分》。各位教师贯穿“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他们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从容不迫,适时发挥,教学语言和蔼可亲,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学生活泼好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跃然纸上。这些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三位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尤其是翁学兵老师的课,思路清晰,由通分的概念自然引到通分的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了公分母取最小公倍数比较简便,特别讨论了学生练习中易错的题,重点难点突出,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理解,扎实掌握,知识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在教学中,教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了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新教师,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比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进行设计课堂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卜老师的课的设计大胆、开放,在教学方法上给我一种全新的感受,她的课建立在学生认真预习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原则,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原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是可以适当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但有的学生在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后,打开课本随便看看,走马观花,预习完毕。在平时教学中,这样的现象也比较常见,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引导,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使学生能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地预习,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在平时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让学生先进行预习,要求学生读课本,问问自己“我看懂了什么”“我还有什么没有不懂”“我还想了解什么”,让学生学会感知、理解新知识,同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难题、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听课时重点解决。培养学生多渠道去探索新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预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扎实地掌握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预习情况提出问题开展教学。对于重点、难点再进行更深入地讲解,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全面掌握。

  外出听课学习,收获不少,以上是我个人想法。作为新教师,我也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9

  最近听了一节《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感触很深,综观全课,毫无造作,平凡中暗藏玄机,细微处体会数学课的真谛。整堂课一环紧扣一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实在。仔细回味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简简单单教数学、轻轻松松学数学的教学氛围。

  一、走进灵动空间,静待花开。

  教师出示3支白色粉笔,2支蓝色粉笔,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描述他们的关系,复习两数的关系可以用倍、分数表示,并引出百分数。然后分享前置性作业: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选择其中一条,说出百分数在这句话中表示的意思,从而引出百分数的意义。通过学生举例,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来源于生活、应用于数学。

  二、体验灵动世界,聆听花开。

  教师抛出问题1:百分数到底表示什么?

  问题2: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老师的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为该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整节课老师不是直接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小组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飞扬灵活智慧,配其花开。

  在丰富的数学现实中学习数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流。老师故意创设百分数的情境,如“在比一比谁写得快”的练习中,给你一定时间看你能写出几个百分数,结合题目完成的情况,宋老师让学生回答完成了任务的百分之多少等,让学生用百分数来表示所写的百分数,进一步理解百分数意义。

  四、描绘灵动色彩,欣赏花开。

  整个环节教师紧紧抓住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比,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使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比有如一根线贯穿全课。从课堂的练习中我们更加感受到老师对教材深度把握之到位,对学生情况了解之透彻,对练习设计之用心,练习中体会出实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而且,教学语言简练,对于学生的发言能够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能够较好地调控课堂气氛,给学生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10

  今天听了老师的植树问题一课,对我的启发很大。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

  1、开课的导入采用手指谜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手指后,有利用手指帮学生初步理解间隔的意思,很直观。但这里出现间隔长有些早。

  2、情景问题出示后,用选择题的形式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两端都栽的意思,形象直观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

  3、教师质疑问题及时且很有数学的'味道。如帮工人想象办法,隔几米栽一棵,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很好的理解了等距离的含义。

  4、体现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要求明确、准备充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学生桌的还是很好的。

  5、教师表格的设计很方便学生发现诸多的数学问题。比单纯的图形要好找规律好表达。但这里讲解交流时,如能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从数字中发现的规律的话,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会更容易,从而灵活的应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6、练习中对比练习及时出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但对两边与两端的区别我认为更加直观一些会好些,借助教室两边加以解释。

  7、练习紧扣本节教学目标,形式多样,尤其选择问题我认为能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8、歌谣的结尾给本节课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锦11

  我听了宋老师上的《笔算三位数乘二位数》这一 课后,有以下的收获。

  首先,从教学设计上来说,整体的结构是非常好的。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引入,重视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情境从株洲到杭州有多远这个问题学习新知,注意采用学生身边的数学例子;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全部汇报交流,深化新知;最后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形成系统达成教学目标。

  其次,宋老师这节课有两个环节是特别打动我的。

  第一,新课程强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这一点宋老师做的特别好,主要体现在教授新知145乘12时,首先让学生先估一估,然后动笔算一算,算的`过程中碰到问题是先小组讨论交流,最后汇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有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有生生之间的提问和答疑;在有些重要的问题学生没有提出来,由老师提问、学生思考、最后释疑的过程。在这个环节文老师始终贯穿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原则,是值得我学习的。但如果最后能有一个老师完整规范的竖式板书及让学生思考12乘145该如果列算式就好了,能够更加突显本节课的重难点。

  第二,新课改以后,把估算放在笔算学习的前面突出了估算的重要性。宋老师在这一节课内也呈现的很完美,在出示算式145乘12以后,首先就是让学生估算结果,最后得到准确值的一个范围;在竖式计算完以后,在回过头来看估算的三种办法哪一个更接近准确值,并说一说为什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计算过程中始终都没有脱离估算,反而是以估算为基础。这一节课文老师重视了估算的重要性,往往这是很多老师容易忽视的地方。

  最后,我想说一点我自己的观点:通过这节课我发觉宋老师是个感性的人,在多媒体出现问题以后,很明显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导致后面的课没有上完,作为一个老师这是不明智的,最起码我觉得教师的教育机智还不够。

【小学数学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评课稿02-27

小学数学评课稿最新04-03

《利息》小学数学评课稿03-02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稿03-20

小学数学评课稿通用04-07

小学数学示范课评课稿04-08

数学评课稿10-10

小学数学教材《认识比》评课稿04-17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评课稿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