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长的一封信

时间:2023-10-22 07:11:02 书信 我要投稿

对家长的一封信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是人们是人们传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交际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信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家长的一封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对家长的一封信

对家长的一封信1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你们好!能有机会和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非常高兴。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家长的希望。我和在座的家长一样,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种下希望,让这希望生根、发芽、结果,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我不否认我的孩子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也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其实,在座各位的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如何使这些健康的幼苗长成挺拔的参天大树,关键是在于育树的人和一个好的育树环境,这些人不仅是老师,还有我们家长;这种环境不仅是学校,也有我们家庭。可能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选择把孩子送到育才实验学校是正确的。这儿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我相信在老师的辛勤耕耘下,只要我们配合好“浇水、施肥”,就没有不成才的孩子。

  自从孩子上了一年级,我觉得一切都在变。孩子少了一份稚气,我们的肩上都多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孩子的成长教育也列入了我们的议事日程,这个日程是旷日持久的,非一朝一夕,一年两年。

  上次的家长会上,我听到一些家长介绍了孩子教育的经验,受益匪浅。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我赞同吴昊天同学家长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能力是不同的,应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根据我自己孩子的特点,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把孩子培养成品行端正的有用之才。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娇生惯养,身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例如:自私、娇气、不尊重长辈、排斥同辈、不合群、生活自理能力不够、贪玩等等。要想孩子健康成长,首先要帮孩子逐步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中国有句古话,“不识字要识事”,“要成功,先成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我的家庭格局不同,父母都在外地,少了老人的娇惯,这就给我们教育孩子创造了一个好的条件。虽然我们多吃了许多辛苦,但对孩子不良习惯的约束起到了好的效果。

  1、注重孩子的孝道教育,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孝”。

  对长辈尊重,看到长辈要称呼,对长辈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尽量引起孩子的注意,让孩子懂点孝道。例如:我在单位领导岗位上工作,单位不大,琐事却多,有时一连几天回家时孩子已经入睡,孩子的妈妈就让孩子抽时间常给我打电话。有一次电话里孩子嘱咐我:“爸爸,我几天不见你了,好想你,你在外面得注意身体”,听到他带着稚气的童声,我心理涌上一股暖流。他的妈妈最近喉咙有点问题,动手术之前,他妈妈想唱歌,他不让,怕加深病情。手术之后,我常让他问寒问暖,端茶递水,以示关心,从小培养孩子的孝道意识。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话不许高声大喊。

  2、注重孩子的礼貌教育。

  孩子和同龄人一起玩的时候,教育他礼让三先,不欺负弱小,不动手打人,不骂人。遇到问题处理时,先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意识。

  3、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灵是幼稚的,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好人坏人之分。我们应该经常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经常给孩子讲正反两方面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做“好人”的道理,做个“好人”。首先尽量要杜绝我们大人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影响孩子。例如:赌博,抽烟,喝酒,渉黄等等,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一些社会上不良的行为,例如偷窃,坚决严禁发生。对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气,例如打人,骂人,欺负弱小等等,要给予纠正,杜绝发生。在公共行为上,教育孩子遵纪守法,遵守公共道德。例如,走路要走人行道,红灯停,绿灯行。保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瓜皮果屑等等。从小养成他们遵守公共道德意识。

  4、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我觉得既然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就要培养他们的独自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到为国家出力的那一天,能轻轻松松地走向社会,走入生活,料理好自己的生活,不觉得生活是一个负担。20xx年我曾经看到一篇报道,有两名扬州的学生考上了南京大学,可因为吃不了历时仅半个多月左右的军训之苦,而退学回家。十二年的寒窗苦,十二年的父母辛苦付诸东流。这样的学生即使学习再好又能为国家,为父母,为自己做什么?所以,孩子从小就要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同时,不要让他们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例如,不让孩子随便买外面的东西吃,一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来不养成大手大脚乱花钱的习惯。

  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寻找好的学习方法。

  现在的孩子很辛苦,小小年纪,肩上背着沉重的书包,休息天还要上各种类型的兴趣班,成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想玩只能在空余时间偷着玩。但他们很聪明,学习中吸收知识的多少快慢,在现在的年龄不是决定智商的高低,而是决定好的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耐力,坐得住,保持充足的睡眠。如果每节课能把老师教的都能吸收进去,这样的孩子不会成绩不优秀。其次,不要给孩子加重学习负担,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玩是孩子的天性,做家长的不要随便扼制孩子的天性,可以娱教娱乐,在玩中点滴贯穿知识教育。让他们玩得开心,学得轻松。同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一个单独安静的'学习场所。孩子做作业时不要随便打扰,尽量不要陪坐、棍棒教育。孩子做错作业也尽量让他们自己找出错误加以改正,这也是让孩子重新复习一次的机会。

  三、注重孩子的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到爱在身边。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孩子需要爱。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现在的年轻父母几乎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有的把孩子朝父母处一放,就忙自己的事。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缺乏感情沟通,容易任性,孤僻,对父母的教育有逆反心理,所以父母再忙也要挤出时间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到爱无时不在身边。我的孩子喜欢唱歌,有时我会利用周末带孩子去唱歌,即让孩子放松自己学习上压力,又增加父母情感上的交流。让孩子适时的参加一些校内业余活动,也可以增加孩子同其他人的交流,增强孩子人际关系交往能力。

  孩子教育本是一门学问,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教育比较难,左了不行,右了也不行,很值得探讨研究。相信在座的每位都有很好的教育方法和各自的特点,值得我学习,也希望各位能把你们的宝贵经验向大家介绍,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多掌握一些好的方法,让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健康康的成长。

  最后,我向各位老师致谢,谢谢你们的辛勤劳动,你们辛苦了。

  写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对家长的一封信2

  家长们,从今天开始,暑假已经开启,希望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我作为语文老师,想给家长们几点温馨的建议:

  1.安全:放暑假了不等于就放任自流了,没有老师监管、教育的一段时光,你们家长更辛苦,责任更重大。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假期中任何孩子不要发生任何意外事故,每一个生命都弥足珍贵,安全重于一切!愿孩子们平平安安度过暑假!

  2.阅读:暑假时间不短,希望家长们利用这段时间督促孩子阅读课外书。暑假要将学校发的几本课外书仔细阅读,一定要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仅凭语文课本里面的课文是难以学好语文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灵活多变,只有广泛阅读,才能领悟它的精彩,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同时通过阅读,能让孩子们修身养性、明是非、懂道理,培养良好的品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四年级这一学年,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四(1)班不少孩子已经养成了阅读习惯,一批学生都特别爱看课外书,爱看课外书的学生,语文成绩也比较突出。希望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还是那句话“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一小时以上。”!孩子们还小,贪玩,有惰性,希望家长多费点心,引导、监督、落实。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也是家长在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3.书写:暑假也是一个练字的好时机,要求他们书写规范、工整、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做事仔细认真的品质。从这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你们也应该能感觉到:字写得不好的孩子,语文别想得高分!是的,语文不像数学,结果等于1就只能等于1,语文的阅读理解和作文打分是很灵活的,字迹都看不清,怎么可能打高分?所以,希望家长们督促孩子认认真真地练习写好字!

  4.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希望家长们能抽点时间,利用暑假时间带孩子去旅游。世界之大,如果孩子只是局限在常德的范围内,他(她)永远也不能直接感受到高山的巍峨、草原的辽阔、大海的汹涌……四年级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走出家门让孩子感知世界的丰富多彩,开阔孩子视野。通过旅行陪伴,亦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情感!

  5.家务劳动:四年级孩子一般已经是10岁以上,暑假在家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体会父母的'辛劳,增强家庭责任感。有的父母不要嫌孩子做事笨手笨脚,做任何事都是从不会——会——熟练,不让孩子做家务活,其实家长是在剥夺孩子锻炼的权利和机会,久而久之,养成孩子的依赖性、惰性,好逸恶劳。孩子终将是要长大成人的,我们终究是在慢慢变老,不能给孩子包办一辈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6.关于手机和电视:长时间的看电视或玩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家长们应该都是知道的,不用我多说。用现在网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要毁了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吧。”希望家长们每天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或玩手机的时间(建议每天一小时);家长们也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喜欢玩手机的孩子逐步减少时间,堵不如疏,慢慢引导孩子;玩手机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和监管。

  说了这么多,汇成一句话:希望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充实、快乐、有意义的暑假!孩子们加油!家长们辛苦了!家校携手,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沈老师

  20xx年6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