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

时间:2022-11-18 16:51:41 书信 我要投稿

老师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书信打过交道吧,书信是人们是人们传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交际工具。你知道书信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师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师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

老师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1

同学们:

  上一周我们实行了时间表和课程表的调整,也可以称之为向高考冲刺过程的一次变革。面对改变,部分的老师和同学迅速适应,与调整的思路同步,又一次走在了前头。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看到了沉溺过去、害怕改变的惰性行为。不要动不动就谴责学校模仿或者缺乏原创精神,事实上多数就是从模仿开始的第一步。既然有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我们为什么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目前的课程表,不是那一个县的,而是那么多成功的学校都在用,是在复习过程中的有力的冲刺平台。它有下列好处:

  1、更加符合我们一直提倡的一日一清的精神。家可以看到,上午正课,老师带领家进行复习,下午或者晚上就有这一科的自习时间,可以用来完成作业,及时馈。而剩下的每天晚上的两节自由时间,更是为了家为这一天的学习来一个更好的总结。学校将作出要求,各科作业在本科时间内一定要能够完成,绝对不允许布置过多的作业,抢占其他的时间。也希望同学们密切配合,尤其是各科课代表同学,作业的收缴争取在白天完成。晚上有辅导的科目,作业的收缴也要在晚上第一节完成。

  2、每天晚上后两节的自由复习时间,是无比宝贵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对一天的学习进行总结整理,也可以用来治瘸补弱。希望家长远规划,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合自我的学习计划,充分、科学、高效地利用这两节自习。

  3、提高了周末的学习效率。原来的辅导,已经变成了纯粹的发题做题,很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效率太低。那么,这样的调整,时间分配和要求上变的明确具体,具有了更加实际的内容。

  你可能已经适应了原来的生活节奏,你觉得原来那个状态不错,但是,你要知道,在你习惯的东西之外,还有无数的更好的活法和时间组合。家都知道,青蛙不知道水温正在发生变化,在它所不能觉察的水温升高中悠然自得,毫不警醒,终于慢慢在热水中死去。在应该跳出水盆的时候,它为什么不跳?因为,它是一只有惰性的青蛙,它太习惯目前的状态和境遇。其实,变革是永恒的,竞争又是那么的激烈,我们所要做的是,你有我也有,你无我也要有;你强我要更强,你在适应的时候,我就要掌握和征服。

  摆在同学们面前的',是距离高考越来越少的时间,在这个时候,任何的惰性、犹豫和彷徨都是要不得的。你要做的,就是直面现实。变革正在进行中,你现在不是去质疑去谴责,你要勇敢地投身之中,迅速地完成心态的调整,科学地利用新的时间表和课程表,成为时间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人生。

  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被我们高三的一位同学所感动。这是一位身体残疾的同学,生活不能自理,必须由母亲每天用三轮车接送,然后背上教学楼。他的母亲,为了孩子少一趟的来回奔波,就在四点多钟起床,做早饭这样的接送,风雨无阻,但他们从不言放弃。我们为伟的母爱所感动,也为这位同学坚韧执著的求学精神所鼓舞。他就是高三30班的谢占同学。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他的生命轨迹,给予我们今年高三的所有同学无穷的启迪。在上周的家长会上,谢占同学向班里的老师、同学和家长敞开了心扉:

  敬爱的在座的父母们:

  我是高三30班一名普普通通、身有残疾的学生.我的名字叫谢占.首先,我再次代表30班的全体同学真诚地、发自内心地欢迎您的到来.为人父母的你们,那一个不是盼女成凤,那一个不是盼子成龙.当然,我的父母也毫无例外!

  坐在我旁边的就是我的母亲:一个真诚善良无私仁爱的母亲;一个为了我的学习、为了我的幸福可以不顾一切地献出一生的母亲;一个有一个处处需要照料、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的儿子的母亲.我觉得,今天我所拥有的一切,有我拼搏奋斗的一半,也有母亲辛勤忙碌的一半!是母亲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正确地认识了自己,让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原来,我也可以创造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

  多么伟而无私的母爱!多么可歌可泣的付出啊!

  唉,说不完的母爱,道不尽的母爱!

  我相信,在座的父母与我的母亲不会有任何区别:你们同样地把人世间最伟的爱献给了子女,为了我们,即使面对刀山火海,你们也在所不惜,义无返顾!

  我经常这样告诫自己:努力吧,奋斗吧,拼搏吧!正视一切的不幸,勇敢地迎接一切的挑战!有了母亲的支持,还有什么不可以!有了母亲的呵护,再再多的磨难与困苦又算得了什么!

  作为一名复读生,我们都是高考的过来人.当高考成绩揭晓的那一刻,我们的心碎了,久违的泪水沾满了我们的面庞.难道,三年的努力与拼搏换来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吗?难道我们就是这样报答为我们奔前跑后、不辞辛劳的父母吗?我们不甘心.父母与我们度过了风风雨雨,此时,含辛茹苦的他们比我们还要心痛.然而,他们并没有对我们灰心丧气,也没有过多的责骂与抱怨,他们的信任与支持给了我们再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和勇气.于是,我们来到这里,带着父母的期盼与渴望而来,带着同一个目标和必胜的信心而来.我们知道复读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

  下面我宣读一下我的决心书:

  我的座右铭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一笔财富!

  我想对父母说的话是:

  爸爸妈妈:

  是你们给了我鲜活的生命。是你们,给了我温暖的家,给了我深沉的父爱与博的母爱--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我以全身心地投入、孜孜不倦地奋斗向你们承诺:

  你们的生活会因我而更加美丽,你们的世界会因我而更加精彩!

  本学期我将做到:

  一次的失败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成熟,一次的创伤会给成长的历程敲响。

  记得张海迪曾经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我的一位特殊的学生谢占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尽管他身体有残疾,但他却有着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无论是他的乐观向上的精神,还是勤奋好学的劲头都强烈的震撼着我。在他的背后有他善良无私平凡而伟的母亲,每天按时并准时接送她品学兼优而又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的儿子,她那孱弱单薄的躯体就像一座后重的山支撑起儿子的一片天。每当我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时,我都会想到许多个像她这样的母亲———孩子的家长,我就愈加感到作为一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身上所肩负的重托,我将尽其所能教好,管好,照顾好他们,不仅要他们学好知识,还要他们学会做人。

  我真诚希望每位学生能从占同学身上看到:故高考成功于斯人也,必先验其心志,炼其毅力,自控其身,行动体现其为,所以动身忍性,胜利无所不能。虽然命运剥夺了他行走的权利,却无法剥夺他求学的追求,更无法剥夺他与命运相抗争的精神。希望家坚信:只要真正付出努力,就一定有收获的。

  昨天中午13点,我悄悄地走过了每一个教室,看到家静静地休息或者深入地读书,自己也寻找到了一种力量。我当时想,同学们,我过来不是监视,你们已经无须任何人的监督,你们正在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成熟和负责。

  张老师的信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点,希望家明白,所有的老师,都在陪伴同学们前行!

老师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2

高三的同学们:

  今天对你们来说,是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因为一个小时以后(下午四点),学校将为你们举办18岁仪式。这样,无论你们个人生日几何,总算是经历了获取公民权、迈向世界的仪式,从此正式开始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对此也非常重视,要求每位任课老师正装出席。正如我早上上课时对你们所说,我本人不会参加这次仪式。最直接的原因,是学校发来的短信,告知下午举行的是“冲刺高考誓师会和18岁仪式”。

  如你们所知,这个校园里出过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去年,著名的校友、植物学家吴征镒先生去世了。再了不起的老先生也曾有他的青春和懵懂。高二时候的吴征镒积累标本两百多只,他的植物老师唐耀鼓励他在班上举办自己的标本展览,后来“中国的植物电脑”就是从这一课起开始启动运行的吧。看到如今课上昏昏欲睡、课后把试卷的你们,我想说,一定要发现、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这非常重要,尽管目前很难。因为有了兴趣的学习才有可能是乏利的,乏利的学习才有可能做出了不起的成就,无论是成就自己还是成就社会。

  我同意王小波所说“凡人都喜欢有趣”,我也特别欣赏西方科学史和思想史上那些杰出的人物什么实质性的后果也不要,只想把求知这事往有趣和证明自己聪明这条路途上整的那种劲头;我还特别希望家受传统文化中“学以致用”和“学而优则仕”这样观念的影响少一点,再少一点……如此,我们的学习才能正常一点。除了有趣之外,我还觉得你们都该像古希腊人那样,成为爱美的人。无论你们以后做什么工作,知道发现美和欣赏美,永远不会吃亏。

  高三这一年里,你们都已经初步读过朱光潜的《谈美》和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一定知道审美的眼光是最纯粹的,能够赞叹美的人是最幸福的。从文字,到影像,到周遭的自然风景,美无处不在,发现美的眼睛也应该时时流连。丘吉尔之名文《我与绘画的缘分》告诉我们,和艺术美邂逅抑或迸发出火花可以是在任何时候,少年时的错过也许可以成为中年以后迈向阿芙洛狄忒更强烈的推动力。

  而如果能从现在起就保有一颗敏感丰富的心,美的种子一定会在里边悄悄发芽。中国明代戏曲家高则诚的《琵琶记》里有一句唱词,叫做“不自在,自在不”,用在今天的场合说倒是适逢其会。固然意味着你们不能再完全由着性子生活,可也不是说一定要板起脸来做人。很多同学上学期给我写的纸条上,提意见说我平时不笑,甚至在讲笑话的时候也不笑,搞得他们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笑。我想这里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个人的面部肌肉不够发达和活跃,表情板滞;二是我努力走冷笑话的路线,希望自己抛出的包袱能尽可能地高冷;三是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可能让我显得严肃了些,其实,我内心还是很柔软的……所以,即便是为了弥补我所受教育的遗憾,我也想对你们说,就算是了,也还是快乐点吧!

  因此,以上这些话,绝非以“你们的老师”的身份说的,毋宁是作为你们的朋友吧,如果你们愿意这样看的话。以后,如果你们真的能做到,哪怕是部分地做到以上这些(有的也是我自己成长中的遗憾),那么,无论将来你是在哈佛读书,还是成为一个杰出的西餐厨子,你都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一个完整的“人”。敬祝快乐!

【老师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高三学生给老师的一封信02-23

老师写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04-30

关于老师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09-01

高三给老师的一封信10-22

给高三老师的一封信11-04

高三学生家长写给老师的一封信08-10

给老师的一封信 高三学子给老师的信05-23

高三书信:给陈老师的一封信03-12

给高三老师的一封信范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