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

时间:2022-12-16 12:13:45 简报 我要投稿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范文(通用8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需要使用简报的场合越来越多,简报不是一种刊物。因为有些简报可装订成一本,像一般“刊物”,更多的是只有一两张纸,几个版面,像一份报纸。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简报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范文(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范文(通用8篇)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1

  为迎接好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第三方调研评估,7月10日上午,自治区发改委邀请专家与我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内蒙古饭店开展座谈交流。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登龙主持,优化营商环境各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共53人参加。

  会上,专家首先讲解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第三方调研的评估方法、评估内容及重点;然后听取了十九个市直部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工作情况的汇报,并逐一指导。下一步,专班将协助各委办局认真梳理总结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情况,按照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2

  2022年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召开,全面介绍我市减税降费及政府采购工作举措、进展成效等情况。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市预算绩效评价中心主任许雪忠,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勇,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振起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发布,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安排部署,市财政局和各责任单位协同配合、统筹推进,狠抓减税降费领域各项政策任务落实落细,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负增效。据统计,截至2022年11月10日,全市累计退税减税缓税降费105.18亿元。其中,完成留抵退税59.81亿元,是去年全年退税总量的2.14倍。有力提振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微企业广泛受益。我市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级出台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持续发展。一方面,快速退税,直接增加企业现金流。4-10月份,全市有2056户小微企业获得留抵退税,退税户数占到退税企业总户数的87.68%。另一方面,大幅减税,有效降低市场主体负担。免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加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力度,将减半征收“六税两费”政策范围由小规模纳税人扩展到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3.84亿元,惠及30.13万户次。同时,我市在2020-2022年连续三年免征小规模纳税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多项政策集中发力,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缓解了资金压力,进一步增强了生存和发展能力。重点行业减负明显。4-10月份,制造业等6个行业的退税规模占全部退税的51.64%,其中,制造业占比达到29.38%;2022年,还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26.84亿元。另一方面,聚焦交通物流行业综合施策。免征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快递收派服务增值税,暂停铁路、航空运输企业预缴增值税,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纳入全额退税范围等。研发创新增添动力。我市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同时,延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减按50%征收政策。

  据介绍,今年以来,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积极履行监管职责,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围绕高效便捷,着力提升供应商的“获得感”。在采购预算环节,今年实现了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互联互通,从源头上落实“无预算不采购”的要求。在公开公示环节,从2021年5月起,采购人要在发布采购公告之前,至少提前30日向社会公开采购意向,支持供应商更早、更好的知晓政府采购计划内容。在采购实施环节,不仅取消了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而且不再要求参与政府采购的供应商提供纸质的纳税、社保等证明材料,有效减轻了供应商交易成本。另外,今年推行了评审专家异地在线评审,努力实现零跑腿、零成本、零接触。在合同签署环节,要求采购人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间由发布中标公告后3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以内。

  在合同支付环节,实行政府采购预付款制度,要求采购人在合同签订生效且具备实施条件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预付款。围绕金融创新,着力解决供应商的融资难题。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实现政府采购合同融资12.6亿元,惠及企业83家,有效缓解了供应商资金压力。在采购人监督、评审专家监督和代理机构监督等方面,围绕公平公正,着力完善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另外,今年着力创新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制定了市级政府采购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办法,对46个单位187个政府采购项目实行绩效自评,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查找在采购流程、项目实施、资金使用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纠偏纠错,努力提升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围绕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政府采购诚信体系。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菏泽市政采信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实现对政府采购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3

  从选址、落户,再到注册,只用了三天时间”。近日来,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题,集中报道人们能听到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疾疾的脚步声。

  迎着人民群众期盼的方向,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注定能迎来一片深蓝大海。去年底,我省“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扩容”,新的“一次办”事项,直抵企业和群众更高关注度的诉求。展望未来,我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将向广度、深度迈出坚实的步子:广度上,逐步推行跨县办理、跨市办理、跨层联办、全省通办;深度上,致力于加快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掌上办,提升办理智能化水平,对简单的“一件事”,一律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实现“就近办”。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我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始终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与市场主体联系最紧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领域和问题,把办事的“小窗口”当作改革的“主战场”,为加速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山辟路。

  面对疫情防控这场大战、大考,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冲抵疫情影响的“防波堤”,是尽快实现生产生活正常秩序的“先手棋”。抗击疫情期间,全省各地积极推行线上全程办、预约错时办、特事秒批办、容缺承诺办、专人辅导办、主动帮代办等一系列举措,为战“疫”、复产“两场战”,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发挥出“护航”“加油”的作用。

  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是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方法与路径。尽快实现复工复产、达产达效,需要广大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作为、主动出击,更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以更优的发展环境,为企业轻装上阵鼓劲解忧。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4

  今年以来,xx区xx街道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深化年”行动,实施人才、服务、作风优化“三大举措”,着力实现政务服务有创新、企业问题有解决、作风效能有提升,不断为市场添活力,为群众增便利。

  一是加速优化人才环境

  受疫情影响,辖区中小企业一度面临用工困境,街道积极组织企业参与xx区公益招聘会,结合《xx市大学生招引实施办法》等人才补贴政策,协助7家企业完成200余名大学生招引,并引导企业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和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对采取企校带徒、工学交替等培训模式的企业协助申请补贴。

  二是加强“两新”组织建设

  街道通过规范组织生活,落实组织评级,不断提升“两新”组织党建领导力,发挥助企稳企优势。疫情期间,万科城物业党支部开展“党员带头”活动,在7个门岗成立临时党小组,抽调75名保安对电梯、楼梯等高接触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在服务群众中锻造过硬的“红色支部”,树立暖心企业形象。

  三是经济财税齐发力

  街道经济科联合税源办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宣传“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暂停”“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支持”等优惠政策,提高安商稳商精准度。此外,街道纪工委对街道行政执法部门在营商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是否存在不文明、不规范、不公正等问题进行监察监管,确保行政执法权力阳光运行。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5

  连日来,甘肃省陇南市围绕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弱项短板,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反思、大整改、大承诺、大监督、大查处”五大活动,下猛药、出重拳,祛沉疴、治顽疾,全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提速提质提效。

  在大整改活动中,陇南市坚持问题导向不动摇,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陇南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反馈及自查问题整改方案》《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任务清单》等系列文件,健全完善政策落实的责任链条体系,推动各项政策协同高效、及时精准落实到位。

  在大承诺活动中,通过电视访谈、短视频等方式,陇南市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重点围绕打造政务、政策、要素、设施、产业、政商“六大环境”作出公开承诺,营商环境涉及单位主要负责人重点围绕本部门办事流程、审批服务、为企业“纾困减负”以及对本部门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服务质量作出公开承诺,向全社会表明强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主动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

  在大监督活动中,陇南市积极开展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和强有力的外部监督,通过市县人大、政协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专题调研和专项监督,设立营商环境投诉热线加大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受理督办力度等方式,采取真刀真枪、动真碰硬、见人见事的强硬措施,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高位推动、高效落实。

  在大查处活动中,陇南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硬任务、作风建设的突破口,打好“党委领导、政府落实、社会监督、纪委查办典型案件”组合拳,查处曝光一批负面典型,形成警示震慑效应,坚决纠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顽疾。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6

  近日,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督查室主任魏坤隆一行六人来高新区督导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程光磊,工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杨新国及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督导调研。

  会上,市督导调研组认真听取了高新区近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全市营商环境考核工作征求了意见建议。市督导调研组充分肯定了高新区前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出近年来高新区持续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体走在全市前列,激发了市场活力。在科学规范审批事项管理方面,高新区及时承接落实上级取消及下放审批事项,调整优化区级行政权力清单,搭建审批中介服务平台,清理规范涉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在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方面,高新区积极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加强行政服务大厅软硬件建设,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行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积极推进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监管,规范行政审批收费管理。

  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副组长、工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杨新国表示,高新区工委、管委会会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落实工委、管委会领导挂包责任制,牵头抓好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他代表高新区工委,建议市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三最"城市领导小组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科学调整考核排名方法,进一步明确考核要求和排名原则,及时将得分、排名情况反馈高新区各责任部门,便于做到查缺补漏,及时改进工作。同时希望市级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通过组织专题业务培训、召开工作联席会议等方式,加强对区县相关部门下放审批业务的指导,使审批人员科学高效行使审批权,提升区县审批监管水平,市级主管部门应加快融合各部门专网进度,实现行政审批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审批效能。

  下一步,高新区将以此次督导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三最"城市建设,通过细化工作方案,超前计划,早谋划早开展,做到重点事项提前预备,预备工作重点明确,确保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7

  为深入优化莱阳市金融营商环境,今年来,莱阳市金融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把提升中小企业获得信贷便捷性、满意度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以增加金融供给为着力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金融要素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立足“实际”引金融活水,为中小企业发展“输血”。引导督促银行机构保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态势,在扩面上下更大力气,推动金融服务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为328.11亿元,较年初增加31.67亿元。支小支农再贷款余额达到5.05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支农支小贷款7.58亿元,进一步加大了对涉农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持续开展首贷培植行动成效明显,积极引导辖域内金融机构对接尚未有过贷款的民营和小微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对接。

  截至6月末,累计培植民营和小微企业561户,成功发放首贷561户、金额2.52亿元,推动了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提质增效。

  瞄准“时机”强金融创新,为中小企业发展“赋能”。引导各银行机构坚持巩固线下服务优势的同时,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综合运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移动终端等开展线上信贷审批,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压缩信贷审批时间、减少申报材料,提高信贷审批效率,真正实现银行贷款“最多跑一次”。

  督促银行机构持续加大对精准“滴灌”,引导主动对接搭建“一对一、点对点”的联系平台,向金融机构推介金融重点项目、技术改造重点项目、省级重点乡村振兴项目、省环保项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128个。

  切实“改进”固金融改革,为中小企业发展“助力”。由综合性对接向分行业、分领域专场对接转变,将通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经济运行调度会、线上金融专题培训、“一对一”调研走访等多次活动,切实增强“上下联动、内外协调”的协同作战能力,实现金融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对接。

  制定出台《莱阳市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激发金融发展活力,助力莱阳市金融业质效提升。

  充分发挥“金融辅导员”作用,打通金融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目前莱阳市共7家金融辅导队、辅导企业194家。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8

  2022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召开后,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魏静东迅速组织研究部署,积极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活动。

  一是传达学习会议精神。魏静东主持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现场会议精神,特别是厅长孙建军的讲话精神,要求对标更高标准,努力补齐短板、破解难题,全力打造良好的自然资源营商环境。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雅安市自然资源系统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领导小组。

  三是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认真对照会议要求、对标先进市(州)实践经验,并结合雅安实际,逐一梳理存在的问题、短板和不足,形成问题清单,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措施,制定印发《雅安市自然资源系统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

  四是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召开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专题培训会,传达学习现场会议精神,并就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拿地即开工”、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系统培训。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相关文章: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简报(精选5篇)12-16

乡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简报(精选5篇)12-15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简报范文(精选12篇)12-16

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工作简报(通用7篇)12-15

优化营商环境会议工作简报(通用6篇)12-15

优化营商环境会议工作简报范文(精选14篇)12-15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简报范文(精选6篇)12-16

乡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简报范文(精选5篇)12-16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简报范文(精选5篇)12-16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简报范文(精选6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