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秋收情况简报

时间:2023-10-19 15:45:11 登绮 简报 我要投稿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通用10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简报,简报是指我们日常就一个题目而简单向听众简述报告内容的过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简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秋收情况简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通用10篇)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 1

  秋高气爽,正是秋收进行时。为确保秋收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农民适时收割,颗粒归仓,沙河镇党委、政府积极筹划,从组织领导、宣传、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扎实做好秋收工作,为农民增收提供切实保障。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秋收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组织领导干部,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在秋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村级大喇叭,村民微信群等方式,宣传秋收用电、防火、农机具使用等安全常识;掌握及时、准确的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劳作时间和晒场时间。通过镇村干部走访入户,加大对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的'督导与宣传,倡导将玉米秸秆青贮、黄贮、打包、还田等方式,提高群众秋收期间的防火观念,确保实现辖区在秋收期间“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的工作目标,为辖区秋收工作保驾护航。

  目前,沙河镇秋收工作正科学有序进行之中。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 2

  立秋过后,我市天气持续高温少雨。记者从市防指获悉,7月份以来,全市出现了3轮阶段性晴热高温天气过程,受天气影响,加之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不断减小,导致藕池河、虎渡河于7月9日断流,松滋河水位不断降低,我市安乡县、津市市、石门县部分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有1.71万亩农作物受旱。为确保农作物秋收不减产,全市水利部门高度重视,科学会商研判,细算“水账”,精准调度各类水利工程,开展“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间”行动,扎实做好了防旱抗旱各项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各类水利工程蓄水(不包括皂市、竹园、会人溪、三江口)12.10亿立方米,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6.54亿立方米。全市105处大中型灌区可保障灌溉面积515.06万亩,保灌天数大多在30天以上,其他小型农田灌溉工程保灌天数基本在20天以上。各类农村供水工程保供天数基本都在40天以上。

  面对旱情,区县(市)迅速行动,多方调水、引水、提水灌溉,努力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临澧县从6月份起调度青山水轮泵站,累计提水5000多万立方米,有效灌溉农田35.8万亩,同时县水利局将抽水泵借给6户农业种植大户使用。安乡县大部分乡镇从低闸引水再通过泵站提水至主干渠,供群众用小型潜水泵抽水灌溉;三岔河镇、官垱镇7月中旬在藕池河西支、虎渡河筑坝蓄水,启动北部补水一期工程从松滋河引水至文化垸黄金渠,保障了抗旱水源。津市市利用杨氽湖闸筑坝从澧水提水、从毛里湖调水抗旱,同时对相关沟渠进行清淤疏浚,新开挖灌溉渠道14条23.1公里;津市市政府安排抗旱专项资金,对装机22千瓦以上有固定泵站客户编号的抗旱泵站抽水电费由财政统筹。石门县积极疏通灌溉沟渠,启动机埠抽水,缓解旱情发展。鼎城区在冲柳垸片区5处位置架设8台共174千瓦临时机埠抽水抗旱。澧县启用北部补水一期、二期工程,引涔水至西官垸,开启崔家岗、紫南岗等机埠抽水,受益面积近10万亩;县财政投入30万元,8月7日上午开始从湖北洈水水库引水,灌溉澧县北部山区5个乡镇,计划引水735万立方米,受益面积约5.5万亩。

  与此同时,各地都陆续派出多个工作组深入田间查勘指导抗旱工作。市水利局成立防旱抗旱工作专班,印发了“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间”实施方案,选派9个组约50人,由局领导带队深入一线指导防旱抗旱工作,查明受旱原因,核清受旱面积,及时掌握旱情发展趋势,对发现的'重点问题,采取“一事一议”形式,提出应对方案,有效有力精准应对旱情。并及时对接气象部门,组织10支队伍在40多个作业点,开展抗旱增雨作业21次,发射火箭弹52发,有效缓解了旱情。截至目前,全市投入抗旱人力9.83万人,投入抗旱设施包括机电井80眼、泵站317处、机动抗旱设备3.89万台套,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110.9万元。

  据气象预报,8月中旬晴热高温少雨天气持续,无明显降雨过程,以16~17日午后到夜间分散阵雨或雷阵雨为主,干旱将进一步发展。下一步,全市上下将坚持统筹防汛与抗旱,抢抓有利时机,继续搞好蓄水保水、调水用水等工作,全力应对旱情发展。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 3

  受连晴高温天气影响,重庆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多地农业生产面临压力,为降低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各地多措并举,全力抗旱保秋收。

  在永川区仙龙镇金宝山村,基地里已经育好的辣椒苗迟迟不能移栽,而前段时间移栽的辣椒苗也因缺水出现了枯黄的现象。

  “因为高温天气,出现大量缺水,导致我们现在种下去的.辣椒,抗旱不能及时得到保证。”永川区仙龙镇金宝山村辣椒基地负责人范涛说。

  为保障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当地党员干部也积极组织水泵抽水,对受旱农作物进行浇灌。永川区仙龙镇金宝山村党总支书记王芳告诉记者,现在志愿者主动开展抗旱,他们六十余亩的再生辣椒得到了保障。

  近日,云阳县也组织多个志愿服务队,确保水稻秋收顺利进行。 云阳县路阳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吕思扬介绍,连续一个多月的高温天气以来,他们分别采取河道围水抽水灌溉、洒水车送水灌溉,以及无人机喷洒营养液等方式,进行抗旱保仓工作。

  来自市水利局的消息,受连晴高温影响,全市土壤缺墒区域和程度均呈增长态势,一百余万人供水受到了旱情影响。目前,水利部门已派出26个工作组对受旱区县开展分类指导,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

  “通过新找水源、新修水池和塘坝、延伸供水管网、新建提水泵站,让水源间相互连通,科学拦蓄和调度水量。同时,采用江河湖库联调,生活生产统筹科学供水。”市水利局水文与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宋刚勇向记者介绍。

  旱情不断发展,市农业农村委已派出15个抗旱工作指导组下沉区县开展工作。19个技术指导组也在受灾较重的区县蹲点指导,针对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产业,落实抗旱措施。7月以来,市人力社保局依托重庆市专家服务团项目组织42个专家团队228名专家,赴23个区县乡村一线指导抗旱保收。据了解,目前,全市已有三分之二的水稻收获完毕,玉米收获进度达95%。

  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袁德胜表示,目前,要抢收已经成熟的粮食、蔬菜,对在土的水果、茶叶要及时利用现有的一些条件,开灌水沟、施抗旱剂等措施,尽可能保树、保果,减轻高温干旱带来的损失。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 4

  自今年6月份夏播以来,汝州市整体气象条件表现为气温偏高,降雨量偏低,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旱情迅速发展,全市农田不同程度受旱。

  目前该市秋作物中玉米处于灌浆期,大豆处于结荚期,春花生处于膨果期,夏花生处于下针期。现阶段正是秋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应对旱情发展对秋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产丰收,汝州市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做好抗旱保秋工作。

  一是迅速组织开展抗旱保秋工作。8月21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了抗旱保秋工作推进会,印发《中共汝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力做好抗旱保秋收工作的紧急通知》,动员全市各乡镇(街道)迅速行动,向群众宣传要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动用一切手段、挖掘一切水源、组织一切力量,投入到抗旱保秋工作中来。通过引水、调水、提水、送水等多种形式,广辟水源,做到应灌尽灌、应浇尽浇。

  二是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充分利用基层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优势,组织动员全市百名农业技术指导员深入一线做好抗旱保秋的技术指导工作。全市共成立21个抗旱工作技术指导组,分包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同时成立五个具有农业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带队的专家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技术指导组实行旱情日报告制度,在调查旱情的基础上,指导农户通过灌溉浇水方式及时追施穗粒肥或叶面肥,提升玉米等作物灌浆能力。

  三是持续抓好秋作物田间管理。在抓好抗旱保秋的同时,指导农户做好后期田间管理工作。8月23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种粮大户等观看“2022年全国应对高温干旱保粮油丰收培训班”,认真学习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抗旱保丰收大田管理知识。秋作物生长后期玉米容易发生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南方锈病、褐斑病等病虫害;花生容易发生叶斑病、甜菜夜蛾、棉铃虫等病虫害;大豆容易发生食心虫、甜菜夜蛾、棉铃虫等病虫害。市农业农村局植保部门加强病虫情的监测预警和田间普查,坚持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全力遏制重大病虫暴发成灾,确保秋粮生产安全。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 5

  连日来的持续高温、干旱,降雨不均衡,造成勉县部分区域出现不同程度旱情,给夏种夏管带来不利影响。勉县高度重视,联合农业、水利和气象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带领镇村干部深入生产一线,多举措指导群众落实抗旱措施,开展抗旱保秋收工作。

  一是强化宣传动员。印发《主要农作物抗旱保秋技术措施》,要求各镇(街道)充分利用各村大喇叭和微信群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广大农户积极行动,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全力开展抗旱保秋工作,结合不同地块的'墒情,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二是加强信息调度和水利设施自救。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密切协作,科学研判旱情发生趋势,及早发布预警信息,利用一切可能气象条件,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改善土壤墒情;动员农民充分利用沟坝水、机井、小电井、水窖等蓄水灌溉设施适时浇水补墒,积极应用滴管、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尽可能扩大灌溉面积,有效缓解旱情。三是加强田间抗旱技术指导。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为农民群众讲解抗旱自救方法和技术。引导广大农民采取中耕除草、去除无效株、喷施微量营养元素和抗旱剂以及防治病虫害等综合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根系活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四是强化病虫害防控。组织植保人员加强秋作物病虫害监控,及时预测预报,在科学用药、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上下功夫,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见效。统筹抓好草地贪夜蛾、水稻螟虫、玉米螟、黏虫等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工作,实现“虫口夺粮”。五是加强旱情墒情的调查和监测预警。通过对勉县的旱情调查和墒情旱情动态监测,分析出勉县西部旱情比东部严重,北部比南部严重,沙壤土和土层薄的丘陵山区旱情严重,影响最大的是春玉米等旱情特点,在工作中针对旱情区域和农作物提出应对措施,做到有地放矢。

  截至目前,勉县夏种全面完成,水稻、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夏管36万多亩,秋作物轻度受旱面积3.2万亩,中度受旱面积0.8万亩,严重受旱面积0.06万亩。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 6

  当前,在蚌埠市五河县浍南镇广袤的田野里,一边是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抢收金灿灿的.稻谷,一边是旋耕机在田间旋地抢种小麦、油菜,这就是五河县浍南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抢抓秋收秋种的一道靓丽“丰”景。

  秋收工作开始以来,浍南镇立足实际,提前谋划部署、调配农业机械、强化秸秆禁烧、组织抢收抢种、保障农资供应,全力守护群众“粮袋子”和粮食生产安全,15.7万亩水稻正在抢收抢种,全力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截至目前,该镇已收割水稻7万余亩,播种小麦6.5万亩,秋收、秋种、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种粮积极性和主动性,浍南镇鼓励村集体和种粮大户采取土地流转、土地入股、订单农业等形式,推行小麦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在该镇郎湖、马场、朱袁、郭庙等村建成2万多亩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同时依托五河县淮酒酒业、天麒面业等省龙头企业,构建企业与村集体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协调双方签订订单农业合作协议,实现企业效益和农民增收双赢。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该镇立足农业强镇优势,发挥村集体合作社优势,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广规模化种植,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现代优质高效绿色农业。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紧密联结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农业高质量发展。”浍南镇镇长钱威说。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 7

  春种一粒,秋收万颗。立秋过后,铁庄村大地换上新装,田间地头呈现一片丰收的美丽画卷。在田间地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时刻关注群众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关注天气、关注农活、关注困难户、关注防疫抗疫……他们就是铁庄村驻村工作队员。

  秋收来临之际,他们第一时间组织本村及外村收割机,帮助村民收割了五百余亩玉米,积极帮助困难户进行拉运、晾晒、确保作物颗粒归仓。针对本村酥梨面积大,商客不多的情况,他们通过网上,联系邻镇、县城商客来铁庄扎庄收购,级次要求宽,价格合理,为村民打通销售渠道,助力村民增收入,共享丰收喜悦。针对今年花椒产量高,价格低落,雇工费用大的情况下,群众采摘热情不高,他们及时走访入户,结合花椒今年实际行情,耐心分析,等待出售好时机。行情刚稳定,果然不出一周,花椒价格上涨一元多。为了能更好地帮助群众,他们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对劳力短缺户,贫困伤残户进行了义务采摘,极大地调动当地群众的秋收劲头。

  铁庄村驻村工作队通过开展助农抢收活动,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驻村工作队中掀起了一股知农情、贴农心、干农活的热潮,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极大赞誉,同时也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 8

  思在高处,以伟大建党精神领航乡村振兴新征程;志在行远,以产业突围换好发展集体经济新赛道;行在脚下,以实干担当展现为民情怀。9月6日至8日,保靖县融媒体中心驻阳朝乡仙仁村工作队帮助村里缺乏劳动力户打谷子、收玉米助力村民秋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工作队入村以来,通过实地走访与村民交谈,了解到仙仁村存在劳动力年龄偏大,劳动力不足,山高路窄,机械化程度低等一系列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每当到了收获时节,秋收都成为了村民们“急难愁盼”的问题。为了不让村民整年辛劳付之东流,为了保证村民的每一粒汗水切实变成粮仓的“金粒子”。秋收以来,仙仁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成江同志的带领下帮助村里缺少劳动力的村民打谷子、摘玉米,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看着一把把金灿灿的稻穗在田里打完,一袋袋沉甸甸的玉米、从土里扛到群众家中,工作队的同志们脸上漏出灿烂的'笑容。

  “三国志里有这样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而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要时刻要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力微’而不为’,在乡村振兴这艘巨舰上,没有坐享其成的享乐者,没有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每一位乡村振兴干部,都是巨舰的划桨者。”仙仁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成江对工作队员说道。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 9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工作事关国家大局。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农业工作精神和“两强一增”部署要求,努力实现稳产增产增收工作目标,许镇镇结合实际,整合资源,打出组合拳,切实做好粮食秋种秋收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

  将秋种秋收工作纳入全镇统一部署,业务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及时将上级精神和工作部署传达至村居,构建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

  2、营造宣传氛围。

  采取横幅、广播、宣传栏、集中宣传、入户上门等方式,面向广大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宣传农业生产相关政策、法规、农业知识等,提升群众对于农业工作的认识,引导群众科学、主动参与农业活动,狠抓落实秋季粮油种植,提升农民增收增产。

  3、用足政策保障。

  今年以来共开展三批次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稻谷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惠民工作,截至目前已发放补贴资金2400余万元,惠及全镇30个村居约2.6万农户,进一步降低了广大群众农业生产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4、提供技术支撑。

  不定期举办农业知识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授课,讲解最新政策、动态、技术等。选派一批农业科技特派员,对口联系村居,常态化深入村居、农户、田间地头等,开展送政策、送技术等活动。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 10

  10月10日,龙河镇组织开展秋收秋整地现场会,动员镇村干部、种植大户通过集中观摩交流,学习秋收及整地好的`经验做法,为明年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活动中,高潮村、勤俭村介绍了秋收及整地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并现场展示大豆地块起垄作业、玉米地块作物收获、秸秆打包、翻埋等作业情况,讲解秋收、秋整地的相关技术要求和大垄密植优势。

  入秋以来龙河镇坚持“边收边整、能整尽整”原则,把秋翻秋整地与秋收生产及秸秆综合利用紧密结合、同步推进,最大限度扩大秋整地面积。还细化工作职责,落实分片包保,安排镇村干部深入村屯一线,帮助农户解决秋收、整地困难。全镇32万多亩大豆,目前已收获30万亩,10万8千多亩玉米,预计在近期全部收获完成。

  龙河镇政府副镇长蒋海波介绍,所有大豆地块全部实现深松,为来年春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所有玉米地块采取百分之六十的翻埋和百分之四十的打包离田,实现秸秆的全量综合利用,保证所有地块实现黑色越冬,为来年春播工作做好基础。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相关文章:

乡镇秋收情况简报范文(通用8篇)11-22

乡镇秋收简报范文(精选12篇)11-21

乡镇秋收的简报(通用5篇)11-21

乡镇秋收简报(通用9篇)11-22

乡镇农民秋收简报(通用6篇)11-21

关于乡镇秋收的简报范文(精选27篇)11-21

关于乡镇秋收的简报(通用5篇)11-22

乡镇秋收信息简报(精选6篇)11-22

乡镇秋收的简报范文(通用33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