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1-07-29 16:57:40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实用】小班教学工作总结3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学工作总结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小班教学工作总结3篇

小班教学工作总结 篇1

  一.识字:走路

  1、《小鹿》小鹿走路,跳跳跳跳跳。识字:跳

  2、《小鸭》小鸭子走路,摇摇摇摇摇。识字:摇

  3、《小乌龟》小乌龟走路,爬爬爬爬爬。识字:爬

  4、《小花猫》小花猫走路,静悄悄。识字:走路

  食品系列:糖、饼干、面包、牛奶

  二、语言:

  1、练发音:《热闹的动物园》

  指导:(1)、教会幼儿认真看图,准确说出动物的名称。

  (2)、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声音与动作。

  (3)、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2、学词:《爱运动的宝宝》

  指导:(1)、让幼儿了解幼儿园有哪些体育设施,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2)、引导幼儿学会运用动词“拍、放、骑、钻、跳”等。

  (3)、培养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3、谈话:《早上干什么》

  指导:(1)、帮助幼儿学会用“先~~~~然后~~~”句式谈论自己早上的活动。

  (2)、围绕话题进行谈话,培养幼儿参与两两交谈和集体谈话活动的兴趣。

  4、儿歌:《梦里笑》

  内容:草地上,静悄悄,布娃娃,睡着了。给她盖上花手绢,她在梦里对我笑。

  指导:(1)、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启发幼儿体会妈妈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5、故事:《大灰狼和小白兔》

  指导:(1)、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熟悉故事内容。(2)、引导幼儿学会故事里的儿歌“小兔乖乖”。

  (3)、让幼儿知道坏蛋是没有好下场的。

  三、数学:

  1、观察力《两个布娃娃》

  指导: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并复习2以内的数数。

  2、分类《找“好朋友”》

  第一课时指导:(1)、教幼儿学会从三四种物体中,拿出和老师手中物体名称一样物体,并放到一起。

  (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课时指导:(1)、学会从许多物体中拿出和老师手中物体用途一样的物体,并放到一起。

  (2)、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

  3、分类:《找相同颜色的》

  指导:(1)、让幼儿在认识几种颜色的基础上,学会按颜色进行分类,并复习2以内的数数。

  (2)、引导幼儿找一找周围环境中颜色相同的物体,学习按物体的红、黄、蓝颜色分类。

  4、数概念:《认识“3”》

  第一课时指导:(1)让幼儿学习3的数数,要结合点数具体实物,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掌握、理解3以内数的点数。

  第二课时指导:(1)、继续练习3的数数,学会手口一致地按顺序地点数,并正确说出总数。

  (2)、会说出物体的总数,能按数取物。

  四、常识:

  1、动物《青蛙妈妈和蝌蚪娃娃》

  第一课时指导:(1)、了解蝌蚪和青蛙的主要外形特征,会区分它们,会辨认它们。

  (2)、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3)、让幼儿知道青蛙的生活习性。

  第二课时指导:(1)、复习上一活动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知道青蛙是捉虫能手,我们要爱护它。

  2、动物《金鱼和鲫鱼》指导:

  (1)、让幼儿观察金鱼和鲫鱼,了解金鱼和鲫鱼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2)、引导幼儿喂养金鱼,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并主动观察小动物。

  3、自理能力《自己洗玩具》 指导:(1)、教幼儿学会自己洗玩具的方法,向幼儿介绍玩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知道如何洗。

  (2)、懂得玩具脏时要洗的道理。

  (3)、教育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美术:

  1、泥工:《好吃的月饼》

  指导:(1)、通过做月饼,教幼儿学习团圆、压扁的技能,初步掌握泥工辅助材料的使用方法。

  (2)、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和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

  (3)、发展幼儿的手部肌肉动作。

  2、手指画:《孔雀开屏》

  指导:(1)、巩固手指点画的方法,会在羽毛上点画花纹。(2)、学会颜色搭配,保持画面整洁、美观。

  (3)、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喜爱动物的情感。

  3、泥工;《一盘水果》

  指导:(1)、学习简单分泥的方法,引导幼儿运用分泥、团圆的技能,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水果。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已有的经验,不受同伴的影响,将作品完成。

  六、音乐:

  1、歌曲《身体歌》

  内容:1=C

  5

小班教学工作总结 篇2

  寒来暑往时光飞逝,眨眼间这个学期又接近了尾声。一群哭哭啼啼来幼儿园的孩子们马上要升中班,成为哥哥姐姐了。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禁回想起一学期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收获的点点滴滴……忙碌、紧张,却又充实而快乐。现对本学期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汲取经验,发现不足:

  一、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49名幼儿,男生26,女生23。通过本学期的培养及教育,本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幼儿在语言、美术、音乐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从身体发展情况看,我班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走、跑、跳、平衡能力发展迅速,幼儿上课时能遵守纪律,常规培养有待提高,但坐姿还需严格要求,保持正直状态。

  从语言发展看,我班幼儿语言发展较好,词汇量积累够多,语言表达较完整,大部分幼儿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倾听能力要加强培养。

  从科学发展看,对自然现象比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主动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事物的特征观察有一定的顺序。

  从数学发展看,逻辑思维培养发展一般,有一定的数概念,但数的分解、组成理解要重视培养。幼儿认知范围不全面、不均衡且不够深入,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几个幼儿发展不够全面。

  从艺术发展看,舞蹈节奏感比较好,需坚持,绘画要加大提高,作品要突出个性化。本学期还要开展了手工自制玩具和扩展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逐步培养了幼儿感受、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和表现力。

  从社会性发展看,大部分幼儿活泼、开朗,主动进行有效的交往、合作、分享,能主动积极地参加班级活动,但公共卫生习惯培养有待进一步的培养。幼儿上课遵守纪律等方面还要严格要求,做事还需持久化。

  二、教育教学工作

  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努力做到“静与动”的结合。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教室有限的场地,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找资料、齐动手,让区角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场所。

  环境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在确定一个主题后,能主题的内容和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并分门别类进行张贴,让幼儿在环境的引导下,有顺序、由浅到深的学习。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和本班的特点,我们选择了一些有特点的装饰布置,充分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在布置中,我们总是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让他们动手去制作,从中获得提高。

  为了让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做个合格的小学生,本学期加强了幼儿阅读、写字、讲故事、算算式等各方面的培养,提前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准备了:田字格本、充分利用了餐前活动这段时间,组织幼儿早期阅读、识字游戏、练习写数字、做算术题等活动。

  三、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多用鼓励和正面语言,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创造能力。每周开展一次竞选小班长的活动,得到了孩子们的大力支持,不少孩子们都能大胆的上台,锻炼了胆量。开展十朵小红花换大红花的活动,孩子们积极性高,情绪愉快,竞争意识较强。

  2、活动室的环境,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作品。他们用画、剪、贴、捏等各种不同的形式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环境,这既使幼儿观察到多材料、多形式的环境布置内容,又是一种很生动直观的废物利用的环境教育。

  3、我们利用班级的亲子平台,加大家长的参与程度,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成长,并挖掘家长资源,配合教学。

  四、家长工作

  1、利用多种形式:家访、电话交流、便条、家园联系本与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幼儿的发展情况,真正成为合作伙伴。

  2、及时更换家教宣传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

  3、根据幼儿园的.要求推荐家长委员成员,并经常地听取意见,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学期的工作重点。

  1、良好的学习习惯仍需要进一步培养,肯动脑筋积极发言的幼儿面还不广,个别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还有的幼儿上课爱插嘴、回答问题声音不够响亮等。

  2、对自理能力还比较差的小朋友,将引导他们自己的事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

  3、对体重偏胖、不太爱运动、各项运动技能相对较差的幼儿,也要鼓励、帮助他们加强锻炼。

  4、部分幼儿早上来园较迟,使得一日活动的时间无法达到规定的要求;部分幼儿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活动量过于强大;幼儿的挫折教育开展的不够等。

  5、总之,在下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使幼儿真正愉快地度过幼儿园里的每一天。

  我坚信,只要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老师,有配合幼儿园工作的家长和一群聪明、积极向上的孩子,在下个学期中,我们大(3)班的老师将以更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信心百倍地投入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让我们的孩子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每一天,为跨入小学大门做好必要的准备。让我们为此而不断努力吧!

小班教学工作总结 篇3

  一、工作回顾

  又到一个学期末,又到了该回首总结的时刻,本学期的小班化课题研究步入了新的阶段。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前一阶段的工作,本学期的课题研究主要围绕学生的小组学习常规、学习习惯进行,优化识字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模式,探索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常规及模式。具体工作包括:

  1、将全班学生重新进行分组、编号。经过一年级的了解及综合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加之有新转入的学生,为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重新对学生进行分组、编号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班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优生少,后20%学生又很多,且成绩均较差,给异质分组造成困难。分组后,组间的水平无法保证基本均衡。这也是一直非常困扰我的问题。

  2、抓学生小组学习的习惯养成,主要以倾听习惯的养成、小组讨论的常规培养为主。培养倾听习惯,我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首先,别人发言的时候,你的眼睛要看着发言的同学;其次,耳朵要听别人说的话;还有,就是要边听边思考,对于发言的同学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小组讨论的时候,明确每个人必须都要发言,并按照组内的编号轮流进行,巩固前一阶段的成果。

  3、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型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低段语文教学的课型以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居多。因此,我就针对这两种课型中的小组合作谈谈我的做法。识字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一般安排在想个办法识字环节。我在操作中,要求小组由小组长按照“读生字-记生字找朋友”组织小组学习。记生字时,小组长注意尽量照顾到小组中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们有办法记生字的时候就把发言的机会给这些同学,而在每个人在说自己的办法时,要说明用的什么办法、怎样记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课型。对于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如何有效运用,虽然这个学期有尝试,但尝试很少。我想,这也是我这个学期在课题研究中不够的方面。下一阶段,应该在这一方面多思考,多实践,进一步总结。

  二、我的思考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有一段时间了,也带给我一些思考。下面,我谈谈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1、讨论的价值不大

  小组讨论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标志性活动,但我发现小组讨论大多数只是一些架空的形式——讨论不是信息共享,智慧共享,而是零散话语的组合,观点想法的优胜劣汰,而不是彼此生成互补。

  ①问题本身无讨论价值。教师的课堂提问大部分还是局限于教材,主要属于识记性问题,很少提供方法性的思维材料,更难得提供有价值性的思维训练,缺乏一些方法的渗透。

  ②讨论本身未产出价值。由于生生、师生之间互动不够,老师一声令下,四五个学生的叽叽喳喳,表面热闹,但实际讨论的内容可能游离在话题之外。

  2、朗读的价值没有了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的最好途径,同时,朗读又是一面镜子,我们往往可以从学生朗读的语气、情绪、节奏的控制、抑扬的把握来判断一个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程度。可是,小班化的语文教学对朗读的态度远没有对讨论那么热情。

  总之,我们要在小班化教育研究的路上踏出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我们还要不断探索、思考,不断实践。

【【实用】小班教学工作总结3篇】相关文章:

小班保育保教工作总结12-21

小班班务简洁工作总结12-09

幼儿园小班老师工作总结12-21

小班班级个人工作总结12-19

期末总结幼儿园小班工作总结12-14

幼儿蒙氏教师工作总结小班5篇12-22

小班班主任工作总结15篇12-21

小班保育员工作总结(通用5篇)12-10

小班第一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12-21

幼儿园小班春游工作总结(通用6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