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最新

时间:2023-03-07 17:44:54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最新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最新,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最新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最新1

  这学期担任高一物理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努力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我认为在工作过程中,以下几方面我们应该要做好做足的:

  1、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机械能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的现象。

  2.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运动学

  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3.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最新2

  20xx年3月,我从大学毕业来到了琼海嘉积二中,开始成为一名高一物理教师。紧张忙碌的高一上学期结束了,回首半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也有不成熟。

  今年,我一共带四个班级的物理,二班,四班,七班,十班。二班是重点班,其他三个班是普通班,每个班都有每个班的特点,二班作为重点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的兴趣也比较高,学习的态度也非常好;四班是普通班中最活跃的班级,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也很好,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七班,相对来讲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一些不学习的学生,也有很多特别学习的学生;十班,作为我的带班主任的班级,相对来说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比较高,学习状态良好。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力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学习。在教学上,我主要是这样做的:

  首先、改变学生对物理的看法,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

  作为物理一科,在高中来说是相对较难,相对不好理解的科目,知识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难度的增加,和学生对物理的了解,使学生在心里上对物理有个不好的印象,觉得自己学不好物理。所以在教学中,我先从心里上,通过课下的交流,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我,接受我教的科目;在学习兴趣上,给学生讲解物理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摆脱物理枯燥的知识,用幽默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轻松学习;在课后的学习中,经常鼓励学生,从学生做会每一道题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秉承让学生接受我这个老师,接受我物理这个科目,接受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的原则,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常规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将高中复杂的物理问题与初中相对简单的问题相衔接,降低问题的。难度。

  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其次,根据学生的基础较差,我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讲解,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理解后面复杂的问题,所以我注重基础知识的反复理解运用。

  第三,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

  例如受力分析,从最初简单的找物理受到的力,到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再到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将力与运动结合起来求解问题。一步步循序渐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第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高中物理对学生定量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采取的方法上在一节新课过后,让学生做相应的习题,讲解习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四,在思维方式上,让学生从能听懂新课,理论知识,到能够听懂习题,再到最后能够独立的做题,独立的思考这样一个过程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课后的辅导上,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后,我都尽量去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也利用放学后的空余时间给学生解答问题,我相信,只要学生肯学,能够会做一套题,那么就会越来越有信心去学习更多的。

  第三、在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和我自身的不足。

  在教学中,我发现我现在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对三角函数等的掌握不好,这对受力分析有很大的困难,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总是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敢独立去做题。这对真正掌握知识还有很大的困难。最后,从我自身的角度讲,作为一名刚刚毕业走到工作岗位上的老师,我缺少经验,虽然责任心强,但是往往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够,使问题在讲解的过程中容易啰嗦,重复。再有对学生的评估不够准确,使教学中会在某些时候与学生的掌握能力发生脱节。这些都是我以后要注意的。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较好,知识的掌握也有所提高,成绩也在稳定进步。

  最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的努力方向和需要改正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努力提高自己的问题讲解能力。在教学中更好的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进行教学。加强对物理知识的分析能力。多去听老教师的课,学习更多的讲课方式和经验,多想老教师进行交流,无论是知识上还是教学方法上,提高自己的义务水平。我相信,通过我不断地努力,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水平,使学生更进步。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最新】相关文章:

高一2022物理教学总结09-01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12-13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模板11-22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优秀03-07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四篇05-29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15篇10-16

高一物理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2-08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精选5篇)12-22

高一物理教学总结报告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