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2-02-26 10:00:54 方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实施方案范文合集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施方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实施方案范文合集7篇

实施方案 篇1

  一、课题提出。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管理的传统模式一般是以班主任为主,或者以班主任和少数班级干部

  为主,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在于:一是抑制了学生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主观能动性。班主任往往以“行政长官”的身份管理班级,充当着“管家”、“警察”的角色。学生成为被管制的对象,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品格的发展。二是班级很难做到常态化管理。好的管理方式应该是制度化、常态化。如果光靠老师或少数班干部,总有照顾不到的时候,很难达到时时刻刻、时时处处。到那时,就会出现老师在时一个样,老师不在时又是一个样。三是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不均衡。对学生来说,参加班级管理是发展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传统模式下,班级只有班干部能参与进来,其他同学很少有参加班级管理的机会,造成多数学生只会服从,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四是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片面性。班主任容易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好的啥都好,不好的总不好,用这种“固定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的长处和特点、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都可能被泯灭。

  学生自主式管理班级就是班级管理不再采用少数人管理、多数人遵守模式,而是将班级事务进行细致地分工。每人负责一项,专项专人专管,责任分明。这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琳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他曾经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进行了很好地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强,富有创造性。

  魏书生提倡民主、科学的学生自主管理,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在学生自主管理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班级自我管理理论。

  陶行知先生早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专门论述了学生自主管理问题,“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已的手续。”从学校这方面说,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自主管理是指提高小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自主管理能力为目的的方式方法或模式。“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小学班级的学生自主管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班级、学校日常管理中培养小学生主体性、合作性、社会适应性等个体心理素质的教育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班级管理的制度更加精细化,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烈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通过课题研究有助于班级文化的形成。

  (二)意义

  1、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自主管理能力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达到既定的目标,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协调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注重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使他们积极地态度中接受教育;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独立的个性,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他人,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主体教育论。

  主体性问题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是教育中的主体,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虽然小学生处于发展之中,但他们与成年人—样,是能够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积极活动的主体、不断发展的主体。主体性是现代人应具有的重要素质。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使之能正确认识自己,自觉进行自我调节,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富有独立人格、责任感和创造性的人。为达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积极和富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以提高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具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虽然这七项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都不尽相同,但是只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教育,每个人都能使自己的七项智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们的学生不存在智能水平高低的问题,只存在智能类项或认识开发类型差异的问题。基于此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反映在受培养者的潜能是否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其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智能类型和实践性智能的发展。评价标准要由单一走向多元,即通过各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智能的多样性以培养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全体参与原则

  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必须是全体共同参与、共同提高,并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我们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给予每个小学生均等的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体现出教育的民主性和全员性。

  2、民主选举原则

  班干部必须经过民主选举,在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学生实质上也经历了管理的过程,因此要使学生具有自主管理的意识,并主动参与到管理中,在各类活动中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3、公正公平原则

  教师指导进行自主管理到自我实施自主管理,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并根据自己的职能,及时完成任务,及时进行反馈。

  七、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管理才能,将班级事务细化,给每一个学生分配一定的班级管理内容,注重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2、建设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让班级有特色,让学生爱上自己的班级。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本班学生的访谈,了解学生自主参与管理意识的强弱;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学生自主参与管理的能力水平的资料。

  2、观察法:对研究前后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发展进行观察、跟踪记录(量化登记表 )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一学期综合评价。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学生心理健康、行为档案 )

  3经验总结法:对积累的经验进行分析概括,找出具有价值的材料,形成理论性的资料。

实施方案 篇2

  为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使青年教师在其指导下迅速适应并富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尽快成才,快速成为在地区有影响的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优秀师,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动态整体提升,特制订20xx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参与对象:

  师傅:曾获区级以上教学三坛、骨干教师及学校资深教师自愿报名。

  徒弟:参加工作教龄不足3年的全体青年教师,首次担任高三教学任务的教师。

  二、结对周期:20xx年9月1日-20xx年9月1日

  三、结对程序:导师自主申报导师工作室→学校审核→设立工作室→学员报名→学校统筹→征求意见→签定协议→开展活动。

  1、导师自主申报导师工作室,学校审核

  符合条件的老师自主报名,填写师徒结对导师资格申报表,学校根据当年各学科新教师数量择优录取,拟定本年度导师名单,设立导师工作室并公示。

  2、学员报名,学校统筹

  新教师及首次担任高三教学任务的教师根据公布导师工作室名单选择导师。学校根据学员报名情况并结合任教年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师徒结对名单。

  3、签定协议,开展活动

  师徒签订结对协议,举行拜师仪式,颁发导师聘书,各工作室拟定结对活动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活动目标,以导师工作室形式开展活动。

  四、活动要求

  (1)结对师傅要全面关心徒弟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加强与相关年级、班主任和学生联系,了解徒弟的日常工作情况,指导徒弟规划近远期发展目标,指导徒弟做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2)指导徒弟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理念,每学期向徒弟推荐一册教育专着,工作室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读书沙龙公开展示活动。

  (3)精心指导徒弟备好课,认真查阅教案,给予悉心指导并签注指导意见。工作室每学期至少开展8次备课主题研讨活动。

  (4)每月听徒弟的课不少于两节并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评课,评议优缺点,写出指导意见,及时提交课程研发与教师发展中心。徒弟每学期听师傅的课不少于8节,听课要认真记录,并写出体会。学期结束记录上交备查。

  (5)认真审查徒弟批改作业或试卷情况是否认真,是否达到要求,讲评是否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

  (6)每月指导徒弟上一节备课组内或校级公开课,徒弟做好活动记录及教后反思。指导徒弟命制学科试题1—2套或学生活动。

  (7)指导徒弟每学年开展一次校级小课题研究。

  (8)鼓励、指导、帮助徒弟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9)每学期末对徒弟作出一次书面综合评价,学期末上交师徒结对工作总结一篇。

  五、活动管理

  师徒结对工作由分管教学校长负责,由课程研发与教师发展中心实施常规管理,年级组配合开展活动。建立“师徒结对”档案,记录师徒成长历程,作为晋职、评优的参考依据。

  根据师徒结对实施方案和协议要求,对师徒结对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强化对师徒进行捆绑式的管理、考核与评价。实行动态滚动管理,对不称职的师傅予以调换,撤销工作室;对不认真履职的徒弟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

  每学期末,新教师要进行一次公开汇报教学,师徒结对工作领导组将员进行听评课,根据听评课结果和新老教师平时的听课、指导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对表现突出导师工作室给予表彰。

实施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成立学校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何飞胜

  副组长:杨丽华、黄利民

  成员:廖延安、欧美英、李玉玲、张荣英、张家贵、陈铮、杨剑文、邱煜婷、陈月英、江艳、林华、杨秋娟、兰卫芳、陈海玲

  三、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操,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四、活动原则

  1、参与性原则:大众参与,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如:

  六、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保证学生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

  利用部分时间诵读经典。

  2、语文课前3分钟。

  语文老师负责,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吟唱或强化记忆。

  3、课后

  (1)每周第四节学校安排的读书时间。

  (2)班主任或家长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七、活动方法

  1、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通过开展晨读、早读、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朝会课、读报课等时间,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体验课等特色课程,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2、语文阅读课。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注意学科整合。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研究课:诗配画。其他学科,如政治、历史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3、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组织学校的各种文艺社团积极参与诵读活动。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4、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八、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要把“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要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诵读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以班级为点,以年级为线,以学校为面;以个人为根,以集体学习为干,以校园活动为叶;以开创风气为主,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年级要在活动中注重艺术创新,用普通话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表现经典内容,通过诵读活动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激励人生,演绎时代精神。

  4、学校将制定经典诵读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此纳入对学生的个体思想品德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对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创造性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将对此项活动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指导教师、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

实施方案 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积极构建 “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特制定“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标,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形成着眼全体、关注全面、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全员参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导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特点,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受导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真诚关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5.整体性原则。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德育导师组,发挥团队的力量开展指导工作。

  三、方法和步骤

  1.组织建设。本校在区教育部门指导下,建立“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职能处室,并具体落实德育导师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德育导师组,全校建立德育导师工作团。

  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各年级组长

  职责:主要负责制定“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落实德育导师的资格预审工作,确定德育导师的聘请名单;负责《“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的落实,确定受导学生的名单,并负责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培训、管理与考核工作。

  2.摸底调查。

  (1)调查能够胜任德育导师的学校教职员工。

  (2)调查需要导师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行为、心理、体育、艺术等)。需要导师的学生初步确定后,班主任要提供并填写受导学生情况登记表,形成包括学生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学习弱势、学习风格、同伴关系、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初步材料,作为导师选择学生的依据和导师开展工作的基础。特别要关注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

  3.选配使用

  (1)对象:学校全体教职员工。

  (2)确定:我校将遵循自主、公开原则,采取个人自愿和集体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结合个人的特长、个性、兴趣爱好等情况选配导师,明确工作职责,并颁发聘书。

  (3)使用:德育导师人选确定后,将在校园内张榜公布,并在各班提交受导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最后确定。原则上1位导师可指导3—5名学生,每个德育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构成一个小组。

  四、职责与制度

  1.德育导师主要职责。

  (1)关心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帮助并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3)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特长发展,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他们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它科任教师沟通,协调各方面力量帮助他们成长。

  2.德育导师工作制度

  (1)导师聘任制度。凡被聘任为德育导师的教职员工均由学校颁发聘书,德育导师与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

  (2)学生档案制度。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对学生每一周或每一月的表现逐一登录分析对照,绘制学生学业、行为等变化曲线。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3)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德育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更要作为重点)。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4)谈心交流制度。德育导师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较深入的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要求学生每周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工作台帐,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5)小组活动制度。组内活动:德育导师定期与本小组学生集体交流,导师需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遇到的困难等讲出来,导师与其他成员均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组间活动:德育导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将同类型的小组成员(如同属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某一方面寻求指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以扩大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6)导师培训制度。学校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举办德育导师工作研讨及案例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导师的育人能力、工作水平及研究水平。

  (7)考核奖励制度。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检查导师工作的日常工作运作记载、结对学生的反馈和发展表现、查看学生成长档案袋材料和班主任、教师学生家长的情况反映等对受聘的德育导师进行考核评价,并作为绩效考核和评先、评优、评职等重要条件,学校也将对优秀德育导师给予表彰奖励。

实施方案 篇5

  为进一步提升县城品位,改善投资环境,把旬阳建设成为清洁优美、舒适宜居、充满活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旅游目的地,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中国优秀旅游景区的决定》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率先突破发展和构建和谐旬阳主题,以加强县城建设和旅游核心景区建设为重点,以整顿环境卫生和提高县城管理水平为突破口,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文明素质为根本,全民共创,突出重点。按照“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全面启动,重点突破;统筹规划,分段实施;注重规范,提升品位”的工作原则,夯实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方法,加快推进单位“双创”工作,着力提高干部素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文明进程,树立对外形象,努力在全县“双创”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目标任务

  1、建设服务型机关。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明确各部门分工,提高工作效率,为园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千方百计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2、构建资源节约型机关。推进节能办公、抓好节能降耗,实现节约型机关建设。

  3、文化事业建设稳步推进。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用文化元素充实机关建设。

  (二)主要指标

  今年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1、加强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营造“双创”活动浓厚舆论氛围。

  2、完善内部管理。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强化机关制度建设,重点搞好局机关、清洁区的环境卫生整治。

  3、提高职工素质。认真开展“平安家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采取有效形式,坚决杜绝职工参与黄、赌、毒行为,严厉防范邪教等非法组织的渗透,认真开展思想、法律和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三、工作措施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中国优秀旅游景区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协同作战,齐抓共管,迅速掀起创建高潮,全面完成阶段性创建任务。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加强对双创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创建目标实现,管委会成立双创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综合部),由雷洋具体办公。

  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管委会创建工作规划、实施方案,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单位创建工作,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管委会双创办具体负责双创工作日常管理,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创建工作动态;积极引导全体职工参与双创工作。

  (二)保持清洁办公环境,树立良好形象。爱护并正确使用各保洁设施,管委会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卫生值周安排》,做到卫生环境无死角,双创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进行卫生环境检查。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以宣传促进创建氛围。利用宣传板对创建工作进行全程动态跟踪宣传。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开设专栏,开办专题,集中时段时行宣传,形成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中国优秀旅游景区的良好氛围。

  (四)制定完善的“双创”工作制度。按照全县“双创”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单位实际,认真落实“四自一包”责任。同时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把档案资料按类整理存放到专用档案柜,为领导年度内研究、检查、指导“双创”工作提供资料。

  (五)细化任务,夯实责任。将建立洗车企业、废品收购企业、百货批发企业及其他加工企业的工作结合具体实际工作的内容分配到人,整合部门技术力量做好铁艺加工行业产品整合后的工作。确保“双创”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加强“双创”责任区管理。根据划分的责任区,部门签订“双创”责任书。按照双创办管理制度的要求,每天一次办公室清扫、每周一次办公楼打扫、每周一次除“四害”活动。对“双创”责任区实行动态检查评比,做到周抽查、月通报、年考评。

  (七)检查督促到位,严格考核奖惩。由管委会双创办牵头,实行周自查,月小查、季小结及双创领导小组随时对创建情况检查的检查机制,并公布检查结果,日常检查不合格的,第一次口头教育,屡教不改者每季度通报,并在双创宣传栏中进行公示。将“双创”工作效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对在双创工作中态度不积极,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批评和教育;对“双创“工作完成好的部门与个人进行奖励。

  (八)强化监督,严格奖惩以监督推进创建工作落实。结合20xx年度旬阳双创办协作责任单位目标任务考核指标表将考核指标量化,用百分制记录成绩。将管委会双创办运用经常性检查手段如每周抽查、每月检查、每季督查及年底全面总结评比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随时通报进展情况,运用督查结果推进工作责任落实,将双创工作纳入机关绩效考核。

  四、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20xx年5月上旬)管委会双创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双创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双创工作动员大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2、制定措施(20xx年5月中旬)

  对本单位所承担的工作、所负的责任,对照双创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重点理清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进行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单位落实双创工作提供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3、全面实施(20xx年6月—12月)依照实施方案的安排,认真组织开展双创工作,按要求完成20xx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中国优秀旅游景区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到月自查、季小结,双创领导小组随时进行创建情况检查。

  4、年终总结(20xx年12月下旬)管委会双创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进行现场检查、总结,将双创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实施方案 篇6

  体育、艺术“2+1”工程是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艺术的改革与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全面推进该工程的开展,努力构建活力校园、艺术校园、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体育和艺术活动器材;以“2+1工程项目”建设为平台,充分发挥我校乐器教学的优势和体育训练的传统,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形成健全人格,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实施原则

  1.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切实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根据健康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的内容和方法体系。

  2.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积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标准的实验和相关的教学改革,设立适当的体育、艺术共性与个性选修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

  3.以传统特色学校为核心,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为

  基础。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内容体系,形做大、做强学校体艺工作品牌。

  4.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通过转变观念的教育和各种业务培训,提高广大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2+1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较高要求。

  5.以大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环境为必要条件。要根据推进“2+1项目”的需要,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场馆的建设和体育、艺术器材的配备,要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合理地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以满足“2+1项目”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条件的新的要求。

  三、内容选择

  体育自选

  50米、100米、跳绳、篮球、排球、羽毛球、呼啦圈、仰卧起坐、三级蛙跳等

  艺术自选

  课堂乐器、声乐、舞蹈、剪纸、色彩、素描、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等

  四、实施的基本步骤

  1.20xx年9月上旬,成立由孙汉峰为组长,薛振银、马强为副组长,王青山、姜宝山、齐永顺、赵艳玲、裴海凤、杨明慧、李长奎、蔡国文、刘永福、王国生、崔玉军、汪丽、汪月秋、刘贵斌、李红梅为成员的“体育艺术2+1项目”领导小组,张国勇负责“体艺2+1项目”的协调工作,教导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9月中旬,进行教师体艺特长情况统计。

  3.9月13日,召开部分年级组长座谈会。

  4.20xx年9月16日,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学习并深刻领会学校推进“2+1”项目的重大意义。

  5.9月20日,发放学生《体艺2+1项目选择表》。召开六至九年级学生家长会,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

  6.9月中旬,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

  7.开展“2+1”项目实施过程的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缺点,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更加有序规范的开展。

  五、实施的基本要求

  1.开齐并上好体艺类课。

  要把实施“2+1项目”融入新课改之中,要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禁止挤占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的时间给学生补习文化课。

  2.强势推进大课间操活动,督促学生走向操场。

  上、下午各进行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上午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为30分钟,主要内容为广播操、公共性体育活动,下午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为30分钟,主要内容为跑操和公共项目,各年级可结合学校的体育节开展的有关活动,形成各年级特色。

  3.合理安排个性项目时间,让特长生特长更长

  “2+1”个性项目时间为周五下午三四课(时间为60分钟左右),

  以兴趣组的形式出现,学校加强监督与抽查,要求各组必须定时、定地、定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各项目活动。

  4.积极开展校园体育竞赛,让操场吸引学生的眼球

  学校将结合学生体质测试、“冬季三项”竞赛、传统项目竞赛,开展校园竞赛,要求竞赛活动贯穿到学校工作计划的每一环节,达到“月月有比赛、人人有项目、个个有成功”让学生走进操场,走到阳光下愉悦体育。

  5.教师全员参与

  根据实施

  “2+1项目”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的原则。要坚持“眼睛向内,自我培养”的原则,以专职体育、艺术教师为核心,辅导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让全体教师人人至少学习并初步掌握一项体育或艺术技能,每位教师至少能辅导一个课外文体兴趣小组活动,以满足学生开展“2+1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较高要求。

  6.认真做好体育艺术 “2+1”项目的评价工作

  学校成立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各项目负责教师和班主任联合组成的“体育、艺术2+1项目”多个评价小组,根据市局制定的《“2+1项目”体育与艺术技能标准》和学校实际,由学校在学期末安排时间进行评价,并将认定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和学生成功箱。

  (1)“2+1项目”的评定工作,由学校组织认定。评定工作由校长负责,教导处组织班主任及专业教师实施。技能标准力求简明易行,体

  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复评,努力达标。

  (2)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2+1项目”达标活动,应鼓励学生通过体育艺术课程的学习,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社会文体活动及家庭教育等多种方式,获得项目评定等级。

  (3)“2+1项目”的年度评价中应参考学生的兴趣、态度、知识的修养等全面表现,以促进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并终身受益。

  (4)评定应采取本人现场表演、创作和测试等方法进行。美术类还应按标准规定数量的作品进行认定。学生获得项目认定后,可由学校在成绩册中,设2+1项目认定专栏加以评定。

  (5)凡本标准中没有列入的项目,可由学校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参考相似或相关项目的技能标准,加以考评认定。

  7.积极创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和设施,结合实际设置多样化的文体活动项目,积极参与县及以上部门组织的比赛和各类展示活动。特色项目力争在县市有一定的知名度。

  8.重视资料的积累,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学校特色

  在义务教育段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是一项开拓性的全新工作,全体教师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真抓实干,结果上注重实效。要积极组织实施,认真备课,及时总结经验,善于收集资料,注重个案积累,积极探索2+1项目测评的实践模式,逐渐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

实施方案 篇7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核心理念,我校于20xx年9月在矿区教育局统一安排下,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前去XX县实验小学参观学习,提出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先学后导自主互助”,为我们的课改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五步教学法”教学子模式提出的背景

  我校实施“先学后导、自主互助”的模式已经有两个学年了。我校教师经过课堂教学,结合学校学科实际,对于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特别是数学学科,对模式的应用有了自己的思考。为了进一步提炼模式中的精华,为学科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撑,现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提出“五步教学法”子模式。

  二、“五步教学法”子模式的内涵

  “五步教学法”就是在大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把整节课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有自己的任务和操作方法。

  第一步:情境导入。

  第二步:出示目标。

  第三步:探究交流。

  第四步:展示提升。

  第五步:拓展延伸。

  三、模式的实施目标:

  1、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者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2、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接受性学习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并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创造性人格和创造行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未来社会中自尊、自信、自强,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

  4、打造培养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

  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先进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在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与学生同提高共发展。

  5、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以学案为抓手,编写要遵循基础性、过程性、科学性的原则,课堂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积极参与、富有个性、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教学活动经验,最终实现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

  6、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改变一张试卷评定学生成绩的现状,实现教师、学生、家长多元的评价体系,评价时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关注学习过程及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四、“五步教学法”子模式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都必须依据正确的理论做先导。

  1、《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与呈现方式。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育应当是学生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现实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战性的。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更多的采取情境化、问题式的方式。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习方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潜在能力;内容有意义且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才会产生学习;学习者自我发起并主动积极地参与的学习是最有效、最深刻的;从做中学,鼓励学生自由探索。”

  3、建构主义理论

  “让学生成为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用探索法、发现法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联系”与“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4、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劣势智力。教育应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其核心是每个儿童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要相信每一个儿童只要给予恰当的引导都可能成功。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积极平等的学生观,强调个性化自主的学习。”

  5、陶行知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方法要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并且要使学生注重全面教育以克服片面教育;注重终身好学之习惯以克服短命的教育。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1)、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2)、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3)、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4)、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5)、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6)、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五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一)创设情境,旧知导入。

  思考起于问题,学习源于情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课堂为求知的乐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的意义。有效的问题情境没有那么神秘,有时三言两语的情境描述、几句简短的问话或提问,也是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或者从预习入手,复习旧知入手,实物演示入手,激发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导入新知。对于数学课来说,复习旧知是比较常见的导入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导入新知。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生迈向发明创造的必由之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操作建议:

  本环节是课堂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也可以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不一定有华丽的辞藻。

  此环节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

  (二)提出问题,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的出示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师心中有数。本环节是在复习情境中自然呈现的环节。对于目标的出示时机,可以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时机。可以是新授课之前,可以是新授课内容之后。

  操作建议:

  运用电子白板出示情境图(或用挂图出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引领对问题进行梳理,提炼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揭示学习目标,并口述本节课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

  本环节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2分钟之内。

  (三)师生协作,探究交流

  建构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

  操作建议:

  本环节教师要根据自己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难易程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导学案为线索和依据,展开小组内交流,主要是交流在预习或自主学习时不明白或者掌握不准的内容。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搜集学生做题的错例,为下面的展示活动做好准备。本环节教师也可以自己和学生充分交流,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搜集整理,为下面的矫正解惑做好准备。

  本环节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四)矫正解惑,展示提升。

  教师搜集整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集体给予解惑矫正。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解决共性问题。

  操作建议:

  教师给各小组分配展示任务。小组根据展示任务,学生板书展示内容,其他小组对于学生讲解不清楚、讲解有错时进行质疑,或者补充不同的方法。教师对于重点、难点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追问、点拨。教师要认真组织,发挥小组每一个同学的智慧,要面向全体,切实注重实效。课堂上学生发言不要举手,不用请示,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也可以对讲解的问题提出质疑、辩论、补充和评价。教师对于重点难点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追问、点拨,对于方法的提升、解题规律的总结、概念的完善要进行小结,使学生深刻理解、把握知识点。同时,教师要把在交流环节搜集的错例呈现出来,供学生辨析,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同时可以防止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

  矫正:学生展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眼习题中的错误,鼓励学生用红色粉笔更正,写出正确的答案(不要擦去原来学生写的)。如果学生更正错了,鼓励其他学生继续更正。教师轻易不要表态,不能让更正变成教师唱“独角戏”。

  学生全部展示完毕,教师要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包括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方法、得到的结论等。

  此环节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

  (五)达标训练,拓展延伸。

  达标训练不是简单地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供学生在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突出“学案”的检测反馈功能。

  达标训练设计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

  (2)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操作建议:

  此环节由教师精心设计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巩固,习题的设计要注意基础性、针对性、层次性,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再三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强化。练习题最好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做出正确评价。也可以适当设计相关的拓展内容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应用。

  此环节在15分钟左右。

  以上是课堂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在应用时,不要生搬硬套。必须灵活运用,根据学习内容可以选择课上预习也可以选择课前预习。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自己或让学生注意运用恰当的过渡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保证一节课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流畅性。

  六、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与制度保障

  树立生本理念。让每个教师通过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切实树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

  简言之,就是关注学生的学,创造一切条件与机会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因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课堂教学应该始终贯穿和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关注学生,就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人格上建立和学生平等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提高层次;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否安全和健康,民主和科学,学习的结果是否达到了课标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学就要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状况,态度是否正确,价值观是否可取。

【实用的实施方案范文合集7篇】相关文章:

培训实施方案范文合集十篇02-03

银行举办小型活动的实施方案范文02-22

【实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三篇02-14

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合集7篇02-16

关于活动实施方案范文五篇02-11

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1-23

实用的会议方案范文合集6篇01-06

实用的聘用合同范文合集6篇09-05

实用的聘用合同范文合集九篇07-17

实用的担保合同范文合集10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