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时间:2024-04-11 10:25:26 方案 我要投稿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精选15篇)

  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整场活动的战略,可以为活动指明方向。那么优秀的活动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精选15篇)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1

  活动目标:

  1、知道圆形的特征,能从不同的物品中找到共同的地方。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则。

  3、能够迁移生活经验,说出与圆形相似的物品。

  活动准备:

  1、圆形宝宝一个。

  2、圆形实物多个。

  3、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圆形实物,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

  幼:想。

  幼儿和圆形宝宝打招呼,教师描述一下圆形。(圆形宝宝是圆圆的',胖胖的)

  二、找圆形

  师:今天老师来的时候也带了许多圆形宝宝的好朋友,它们来的时候都躲起来了,想要找到他们就要先看看老师手上的图片了。(教师出示圆形实物图片让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上的物品是什么。)

  师:咦,这些图片上的物品你们都认识吗?

  幼:认识。

  (一个一个介绍一下)

  师:今天啊,老师就把这些物品藏在了我们的教室里,我们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找一找。

  幼:想。

  (小朋友依次把物品找到,教师在和图片对比,看看我们小朋友有没有找对。)

  师:小朋友的眼睛真明亮,一下就找到了老师藏在教室里的物品了。

  师:现在啊,老师还想考一考小朋友的小眼睛。

  出示PPT大图,寻找藏起来的圆形宝宝。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这里呀还有一幅图片,这个图片里藏在许多的圆形宝宝,老师希望小朋友帮帮忙,帮我把他们找出来。可以吗?

  幼:可以。

  师:(请不同的幼儿帮忙找)小朋友真厉害啊,帮老师把图片里的圆形宝宝都找到了。

  师:小朋友们今天真厉害,帮老师把圆形宝宝都找了出来,现在啊,我们一起到幼儿园里,找找我们生活中的圆形宝宝吧。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2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探索如何构建“简约、智慧、高效”的`数学课堂,还“真教育”本色,进一步深化课改精神,让数学教学“简约而不简单”,特拟定于11月份于成功中心小学开展“简约、智慧、高效” 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3日上午8:30

  三、活动地点

  成功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

  四、参加对象

  1、全镇小学每校各选派数学教师代表1—3名。

  2、镇数学学科教研组成员。

  五、研讨主题:

  简约课堂教学

  六、活动安排

  9:00-9:40

  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

  执教:黄xx 指导教师:陈xx

  9:50-10:20

  专家点评

  林培育老师(进修学校教研员)

  10:30-11:30

  专题讲座

  《构建智慧简约的数学课堂》

  林培育老师(进修学校教研员)

  七、活动要求

  1、请参加研讨活动的老师事先熟悉教材,根据研讨主题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

  2、活动后请参与活动的老师填写并上交评议表。

  3、授课教师师撰写课后反思。

  4、成功中心小学对本次活动进行综述。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3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我校教研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成长,我们教研组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数学主题教研活动。

  一、教研主题背景

  学年初,我们在学习新课标时发现:《20xx年版新课标》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总目标有了新的阐述,“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这个修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反思我们的教学,整体上在解决问题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经过全体数学教师的商讨,我们确定了主题教研的范围为“解决问题”方面。然后在三年级开设了研讨课,目的是从课堂中发现问题以明确主题。我们发现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导致学生解决问题时经常出错,教师又在这方面的教学困惑很多,所以经过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商讨,就确定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个主题。

  二、教研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层面:依据标准引导教师探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

  学生层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前期工作

  先搜集和学习有关方面的资料,使教师及时了解最科学的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

  接着开展研讨课,在开展研讨课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不能一刀切,各年级又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大课题下的子课题。低年级:如何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年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高年级:培养学生采用多种途径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年级起了桥梁和过度的作用。

  经过一系列研讨课的听评课活动,通过磨课各年级已经形成在“数与代数”领域内解决问题的课堂模型。

  四、深化研讨

  调研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困惑,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为数学教学的航标,确定主题教研的主题以及研究方向。

  本学期每位教师根据本级部的教学内容精心准备一节课,重点体现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先独立备课,然后本级部进行课时集体备课,形成二次备课,分低和中高级部组听评课,进行课堂评价和评课议课,每位教师在吸取众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深入研究,形成较成熟的课堂模型。

  五、广泛应用。

  把较成熟的课堂模型在全校范围推广应用,在应用中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我们将围绕研讨课题,认真进行研究、实践、总结、交流,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争取使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有一个飞速发展。 同时,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检查和指导,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4

  一、活动目标

  1、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

  2、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操作卡每人一套。

  3、小老鼠分披萨玩具卡每人一份。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想出均分的方法。

  活动难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四份。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讲述故事开头部分,数出蚊子的总量。

  师:小猪坐在屋里看电视,嗡嗡嗡,嗡嗡嗡(播放蚊子飞来的声音),原来是一群蚊子来捣乱,小猪心想,这得有多少只蚊子呀?

  提问:请小朋友们帮小猪数一数,有多少只蚊子。(12只)

  小猪说:天哪,有十二只蚊子。这么多的蚊子,叫我怎么对付得了呢?

  (二)结合故事内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三份、四份。

  1、根据故事内容,直观感知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

  师:这时,小羊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PPT图片上有六只蚊子朝着小羊飞去)幼儿猜想,并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原来小羊一进屋,蚊子马上分成两群,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对付小猪。有六只蚊子正在咬小猪,另外六只在咬小羊。小猪哈哈的笑着说:"我觉得好受一些了。"

  小羊说:"可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受。

  2、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

  说着,小羊想走,小猪赶紧拉住他,说:"咱们再找个伙伴来看电视,你肯定会觉得比现在好过。"小羊问:"为什么?"小猪说:"再来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并且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还是有些不明白……?小猪看见小兔从门外走过,就大声喊:"小兔快来看电视!"提问:小猪说在找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不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帮他呢!

  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验证记录结果,分享均分的方法,帮助小羊解答疑惑。

  果然,蚊子分成三群──一群围住小兔,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围住小猪。小羊数了数咬自己的蚊子,真的只有四只了,数数咬小猪的蚊子是四只,再数数咬小羊的蚊子也是四只,小羊说:"小猪,你真聪明!"提问:小朋友们分对了吗?你们是怎么分的。

  小结:先每个小动物一个一只,剩下的蚊子再一个分一只,直到分完为止。

  3、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四份。

  小猪哈哈一笑,对小羊、小兔说:"要想比现在更好受,咱们再找个伙伴来,那时候,蚊子会分成四群……"于是,小羊帮着小猪一起朝门外喊:"小猴来看电视呀!快来看呀!"小猴听见喊声,跑来了,他一进门就嚷:"这屋里蚊子怎么这么多呀!"提问:小猴也进屋了,蚊子分成了四群,四群蚊子一样多,有几只蚊子会咬小猴,其他小动物又会被几只蚊子咬。用我们刚刚探索的办法来帮帮忙。

  (1)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验证记录结果。

  小羊忙对小猴说:"别怕,别怕,咬你的.蚊子变少了,现在才有3只蚊子咬你了,(小羊轻声的数着,咬小猪的蚊子有3只,咬小兔的有3只,咬自己也是3只)咱们要是再找个伙伴来,咬你的蚊子会更少的"。

  这时候,小猴不管他们说什么,啪、啪、啪……像是什么都没听见,还是不住手地打着蚊子。

  小羊看看小猴,又看看小猪,心里想:虽然小猪会算,但在蚊子面前,还是小猴让人佩服呀!

  提问:小羊为什么觉得小猴更让人佩服呢!

  小结:我们要学习小猪的聪明,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也要向小猴学习,懂得遇到麻烦,不仅要动脑筋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帮助自己和同伴。

  (三)小老鼠分披萨

  (1)有四只小老鼠来分一块大披萨,披萨总共有十二片,每个小老鼠分得的片数要一样多,那每个小老鼠能分得几片披萨。请小朋友们取下玩具卡玩一玩。

  (2)验证小老鼠的披萨有没有分对。

  (四)活动延伸

  请我们的小朋友回到教室以后把这个有趣的活动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把操作材料投放到益智区,探索不同数量物体的平均分。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5

  一、活动宗旨: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因此,趣味数学,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弱项。

  二、活动口号

  “展现数学的美,尽显理性的魅力!”

  三、活动目标

  使全校学生对数学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数学之精确、数学之周密、数学之趣味、数学之美感,同时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活动方式与要求

  活动内容:数学趣味问题解答。

  活动方式:本次数学趣味活动采用答题方式进行。

  要求:闭卷答题,作弊者不计名次。

  地点:六二班教室

  时间:20xx年12月5日课外活动

  五、前期宣传工作安排

  1、对学生进行宣传,了解活动内容。

  2、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确定参赛学生(限前20名)。

  六、参赛流程

  1、本次活动由周国强老师命题。

  2、竞赛结束后,由社团组老师根据标准答案统一阅卷。

  七、监考、阅卷人员安排

  监考:周国强

  阅卷:周国强张治水

  八、奖项设置

  此次比赛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6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排序。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学具:

  (1)鲜花铺(分颜色、分大小)

  (2)服装铺(分颜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颜色、分种类)

  (4)食品架(薯片)(分颜色、分高矮)

  (5)课件

  (6)图书架(分大小、分颜色|

  三、活动过程:

  1、实践感知:(听音乐进场)

  t:小朋友,快来看,这是谁呀?(汪汪),他们呢?(咪),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咪和汪汪排队进大商场好吗?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

  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是怎么排的?(幼儿集体说,教师总结)

  t: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大商场啦,大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品没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讨论:

  t:咪,快来食品柜看看,这里的薯片可真多,颜色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看看刚才的理货员是 怎么排的呀?(讨论,如有错误,集体修改)总结:哦,原来它们是按照高矮(颜色)不同来排队。

  食品柜看完了,我们再来图书室看看吧……

  4、运用迁移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7

  一、指导思想:

  趣味数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开发智力的、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她展示着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不断地激发着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因此产生了进一步对学习数学的向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趣味数学激发了小学生的创造力。我校趣味数学社团的成立不仅是数学实践活动基地其中的一隅,更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在实践活动中享受数学趣味,在趣味数学中提升自身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舞台。使趣味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基地三者有机融洽,也凸显我校数学实践活动基地的特色之一。

  二、活动宗旨:

  关注学生需求,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问题和有趣的数学知识,培养同学们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同学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体会数学知识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提升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增进同学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我校数学实践活动基地成为趣味数学的后花园,花草丛生,曼妙多姿。来到这里,让他们发现数学不再枯燥、神秘,能感受到生活经验数学化和数学经验生活化,体验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离开这里,带着轻松的愉悦。

  三、活动主题:

  小学数学的.趣味化,旨在以小学数学系列知识为基础,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图形、数学故事、数学歌谣,以及大量诱人思考的趣题,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灵活的思路和分析的技巧,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小学数学的趣味化,一方面体现教师对教材艺术使用上,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趣味数学活动课的内容选择上。应该看到,数学的趣味化教学只是少数教师的个性行为,还没有转变为大多数教师的共同意识。因此我们倡导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收获乐趣”。“趣味数学”社团系列活动恰恰符合了这一点,是本着如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极富有趣味的情感中,开展一系综合列活动的全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想让每个学生把学数学看作很轻松的事,我们数学教师就应努力“让数学更有趣”。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2、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五、活动内容(分段):

  1、低段:(一、二年级学生)

  (1)教材中的趣味性素材及校本教材中趣味内容

  (2)加减法知识的实际趣味性问题的应用

  (3)七巧板、火柴棒等的拼与移等趣味实践

  (4)立体图形、实物积木等的分类与搭配活动

  (5)尝试自己设计美丽的图案等。

  2、中段:(三、四年级学生)

  (1)教材中的趣味性素材及校本教材中趣味内容

  (2)整数知识的实际趣味性问题的应用

  (3)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的趣味探究

  (4)利用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进行图案设计与制作等活动

  (5)搜集中外数学家及数学故事,并交流

  (6)尝试撰写数学日记与自己对某个数学问题的小论文

  3、高段:(五、六年级学生)

  (1)教材中的趣味性素材及校本教材中趣味内容

  (2)小数、分数知识的实际趣味性问题的应用

  (3)探究规律性趣味数学的内容

  (4)农村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探讨

  (5)学具、图纸等趣味性的实践

  (6)收集数学文化相关知识并交流探讨

  (7)尝试撰写数学日记与数学小论文

  4、总结活动的优点与不足。交流成功的先进的经验。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8

  设计意图:

  孩子们很快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规则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的进一步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我发现班上的孩子对下棋非常感兴趣,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棋,并且对用一个骰子的玩法已经很熟悉,都能快速反应出该怎样走、走几步。我想,何不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来提升他们的.经验呢!因此我设计了“造彩砖”这节活动,旨在借鉴棋类游戏的竞赛形式来巩固幼儿对10以内加减运算的理解及运用,并采用了两粒骰子一起掷的新玩法,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难度,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感知面积的大小。

  2、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物质材料准备:

  1)幼儿两人一组,每组一个操作篮,内装自制骰子2粒(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6、7—12)、格子纸一张、2支不同色的油画棒。剪刀若干。

  2)示范用大骰子两个、大格子纸一张。

  活动过程:

  1、展示“操作篮”,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想想可以怎么玩?

  2、简要介绍游戏玩法,边示范边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

  如:

  1)两人中谁先掷骰子

  2)若同时掷出一个“1”、一个“12”时该如何操作

  3)若骰子掷到地上去了怎么算

  玩法示例:两人猜拳,胜者先掷骰子(把两粒骰子同时往桌面上一掷),然后将骰子两个面上的数字相加或相减(得数不能大于10),按照得数在方格纸上涂相应的格子数表示自己造的彩砖数,另一人接着掷骰子、涂格子,两人轮流,直至将所有格子涂满。

  3、分组游戏竞赛“造彩砖”

  要求:

  1)遵守共同制定出的玩法与规则。

  2)掷完骰子后必须先念出自己所列算式和得数才能进行涂色,两人互相监督纠正。

  教师巡视并适时介入指导。

  4、比比谁造的“彩砖”面积大

  “彩砖”造好后(两人将格子纸涂满颜色),想办法比比谁造的彩砖面积大,看谁想的办法多。

  (如:数格子或各自剪下自己涂色的部分,用四格拼成正方形或六格拼成长方形为一个单位来比较总面积的大小等。)

  图例:

  活动延伸:

  1、艺术活动“漆地板”,填画色块组合成各种图案,注重整体效果。

  2、“拷贝不走样”,看方格图案找出规律并复制。

  3、感知和测量桌面、椅面等身边物品的面积大小等。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9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学习初步从不同方向确定人与物体在序列中位置,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

  2.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叙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旅行证每人一个,数卡1-7(红、黄、绿)每人一个,楼房图一张,动物图片7张,路线图4张,小动物卡片4组(每组7张),小椅子份红、黄、绿3组,每把椅子上贴数字。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去北京旅游,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好!你们喜欢旅行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我就带你们到北京去旅游,好吗?我是xx,是你们的导游,下面我将带着大家参观游览。

  2.游戏:排队

  (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所带“旅行证”的颜色及数字。

  教师:刚才,我已经给大家发了“旅行证”,请你们看一看,自己的旅行证是什么颜色的?上面的数字是多少?

  (2)请幼儿按颜色分成红黄绿三队,并按从前向后的顺序排队,说出自己所处的位置。

  3.游戏:汽车上对号入座(放音乐)。

  (1)请幼儿按顺序上车,然后按旅行证上的颜色和数字“对号入座”。

  (2)通过各种问题回答游戏,反复感知7以内的序数。

  一.红队的小朋友坐在第几排?......

  二.黄队的小朋友,坐在第几排?

  三.你是第几位小朋友......

  四.你是第几排的第几位?

  4.游戏:参观北京动物园。

  (1)进入动物园到了,请小朋友按顺序下车。(进入大门)第一个观看的动物是谁呀?(老虎)......

  (2)出示参观路线图,引导幼儿说出刚才观看的顺序,并将动物卡片依次贴在路线图中的参观点上。

  (3)分组制作路线图,请红黄绿三队的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不同方向出发制作路线图,并说出各种动物所处的位置。

  教师:你们观看的第一动物是谁?

  小朋友:我们第一看的`是xx,第二个看的是xx.....

  5.回宾馆。

  (1)出示宾馆的房间分布图。引导幼儿观察后提问:“这栋楼共有几层?每层有几个房间?(4层,每层都是7个房间)

  (2)教师出示自己的旅行证,请幼儿帮幼儿教师按颜色和数字找房间。

  (3)引导幼儿说出每层房间的颜色及数字号码。

  (4)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旅行证找房间。(集体纠错)

  (5)引导幼儿找出自己的房间并说出房间所在的位置。

  教师:你住在第几层得房间?

  小朋友:我的房间在第x层得第x间。

  (6)结束一天的参观,回房间休息。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10

  教学内容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仪器: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 高矮"。

  (1)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

  4、小结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11

  一、活动目标:

  为了丰富校园数学学科的学习形式,实践与体会数学的功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数学的热情,参与数学研究活动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校拟在5月17日——5月30日举行“我们爱数学”活动。

  二、活动宗旨: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

  三、活动口号:

  精彩数学,乐趣无穷。

  四、活动要求:

  1.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2.学校大队部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栏进行动员宣传。各班做好宣传发动,利用班会课进行动员。通过对数学家、数学史料的查找让家长知道本次活动,营造一个较浓厚的活动氛围。要做到:环境宣传与多彩活动相结合,数学故事阅读与书的应用、形的拼合等活动相结合。

  3.突出年级特性,各年级要根据学生实际,做到以学生为本,紧密结合我校数学教育方面的特色,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活动内容及时间:

  1、数学乐园:各班利用班级教室的墙壁布置数学乐园,张贴一些数学趣题、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题目,让学生课余时间解答讨论。数学乐园的题目是以年级为单位,数学老师发动学生家长与孩子共同出题、老师出题。(各班班主任与数学老师共同参与,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自主完成。)

  2、实践活动:数学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实践活动方案,并进行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3、数学课外延伸:

  (1)一、二年级“亲子活动记事”。在家长带领下共同经历一次有数学内容的活动,如:简单的.购物活动、找找家中的平面图形、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等,并和家长共同写出记事。每班选出优秀作品张贴于数学园地中。

  (2)三、四、五年级“我的数学体验”征文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次数学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如:安排星期天的作息时间、找找身边的1千克等。每班选出优秀作品张贴于数学园地中。

  4、校级比赛。

  (1)一、二年级口算比赛。全班参加,暂定5月26日午读时间举行。

  (2)四年级举行“计算能力大闯关”(笔算、口算、简便运算等混合)。全班参加,暂定5月26日午读时间。

  (3)五年级举行“数独比赛”(出一定数量的数独题目,在规定的时间比比那个班级的正确率高)。全班参加,暂定5月26日午读时间。

  (4)三年级推选两名学生参加“数学小故事演讲比赛”,暂定5月27日午读时间举行。

  (5)三年级举行“巧算24点大擂台赛”(淘汰赛),暂定5月27日下午第三节课举行。

  (6)五年级举行“数学课外知识大搜索”数学小报评比,每班上交三幅作品,可合作,作品上交截稿日期为5月28日中午前。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12

  活动目的:

  1.将相同形状的物品配对。

  2.初步感知立体图形。

  3.喜欢堆砌,发展创造力。

  活动形式:

  小组

  活动准备:

  积木、布袋。

  活动过程:

  1.出示不同立体图形的积木,请幼儿摸摸看看,让幼儿数一数有几个面,并尝试堆出不同的组合。

  2.让幼儿自由组成三人一组,一起玩配对对游戏。老师先在布袋中放入三至四个积木,然后给每组幼儿分发布袋,请幼儿收到布袋后先取出积木细心观察,然后再到活动室辨认相同形状的物品,放进布袋中。

  3.请各组幼儿拿出收集回来的物品,与积木比较,看看形状对不对。然后运用那些物品进行创作堆砌。

  4.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和内容。

  5.请幼儿将布袋内的物品对应着放回原来的位置。

  总结分享

  请幼儿说说是在哪里找到那些物品的。

  活动评价:

  1.能给相同形状的.物品配对。

  2.能运用不同物品进行堆砌创作。

  活动建议:

  1.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适当调整本活动的难度。如布袋内的积木要特征比较明显,便于幼儿配对。当幼儿对配对游戏相当熟悉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如可让幼儿寻找颜色、大小不一样,而形状相同的多件物品。

  2.“立体图形”这一概念,相当小班幼儿来说,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通过“正方体”和“正方形”的比较,让其知道它们有所不同即可。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玩各种配对游戏,如用连线的方式找一找挂图中相同的图案等。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13

  一、基本情况分析:

  数学学科一直是我校的薄弱学科,各年级优生率不稳定,与市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及格率多数年级很难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主要问题是各年级贫困生人数多,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家长对数学学习重视不够。因此,关注贫困生,提高其通过率,是我校全体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活动主题:

  关注贫困生,提高合格率,全面提升我校数学教学质量。

  三、活动目标:

  1、努力找准差生形成的原因。各级教师要制定有效的转化措施,把提高通过率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任务。

  2、为了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的被动局面,开辟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3、通过这次活动,本组每位老师参与听课和磨课,创设善于研究、乐于实践,敢于探索的教研氛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时间:20xx年11月20日~20日。

  5、研究对象:各年级数学教师及研究小组成员。

  四、活动具体流程与评析。

  第一阶段:发现教学问题,确立教学研究主题。

  时间:20xx年11月和12月

  地点:小学部会议室。

  对象:全体参与主题教研的老师。

  研讨问题:

  (1)您认为什么使您在数学课上感到困惑?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2)你认为数学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谈谈你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举例说明)

  研究始于问题。如何找出校本教学研究的问题,如何确定主题?我们认为,这源于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教学的困惑,优秀教师的灵感和教育研究的需要。我们的活动主题就是这样形成的。

  五、阶段活动经验小结:

  (一)、差生存在问题分析:

  1、上课精神不集中。

  2、实践中,作业写作不规范,即使是简单的操作业有问题。

  3、平时不认真考察题目,不了解题目的要求。

  4、缴交作业不按时。

  5、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答题速度慢。

  6、家长不配合。

  (二)、转化差生的具体措施:

  在教师方面,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要想转化差生,关键要明白所谓差生是指在学习上潜能未完全被挖掘,智力未完全被开发,思想道德上存在某些弱点或有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只是在分数和品行方面暂时不如其他学生,他们在这些方面存在暂时的困难。只要我们能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就能取得更好甚至更好的结果,或者取得更大的进步。

  他们仍然具有可塑性,他们同样渴望成功,他们期待改变。并不是一无是处,更不是无可救药。所以教师首先应从观念上变这些学生为“待塑生”、“后续连”、“后进生”,思想上要重视他们,关爱他们,而不能歧视他们,排挤他们。

  转化后进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有任重道远的思想准备,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时要有足够的耐心,锲而不舍和以苦为乐的精神,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切忌急功近利、时冷时热,或疏忽大意,或半途而废甚至浅尝辄止。第二,教师要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教者”变为“导者”,即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帮手,助手甚至副手;还要从“师道,尊严”(师者,即权威)的传统角色变为学生的兄长,朋友,知己,在生活中给予学生体贴温暖,让他们愿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习,相信老师能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第三,树立良好形象,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爱心。让学生相信老师能给他温暖,能传授他的知识,能做他的'榜样,愿意与老师交流。如果教师为维护尊严、权威而放不下架子,始终高高在上的话,那么只能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进而成为反馈信息、交换意见等这些正常教育教学形式的障碍。

  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要排除这种障碍,可以用主动与学生交谈,了解情况,课余与其一起做游戏,搞活动等方式方法。

  学生:感受关心,建立自信

  后进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能主动变社会教育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为自己的学习要求,即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也就是说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外,在教师的指导下,后进生应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差距。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主要措施

  1、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差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

  2、有选择地任用学习不好但能力强的值班干部。班干部的榜样,意志是沉默的证明: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关键是你是否有意力!

  他将把所有的贫困生聚集在一起,发挥巨大作用,激发学习兴趣。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多组织一些活动,让贫困生的其他优势充分暴露出来,树立自信!找准目标,让这个学生的转型起到示范作用!让差生在班级也有发挥之地。

  扩大他的优势,激发信心,并转而学习。期望效应总会起作用的!我相信他会赶上他的学术成就的!

  老师的爱心和耐心会是催化剂!

  1、不刻意过分关注差生,不随意处理差生,不在差生心中有“黑色标签”的阴影。差生心理敏感性特强,特别是对老师、同学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的态度。

  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眼神、行为都要考虑到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过度的关注,有时过度的关爱,让学生有心理压力。用平常心对待他们,比什么都重要!

  要变“有痕”为“无痕”!

  2、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促进他们的进步!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14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按颜色、形状规律进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谱a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三角形。

  颜色不同的半圆和正方形

  2、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题

  师:图形王国请六位小朋友做车到它们哪里去玩,请女孩子坐贴有红色圆圈的椅子,男孩子坐贴有黄色圆圈的椅子。

  引导幼儿观察:仔细看看坐车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小朋友们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规律地间隔坐的。)

  二、初步感知图形ab排序的规律。

  1、出示图谱(一)颜色不同、图形相同的三角形。

  提问:上面是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三角形,颜色不同)

  请你仔细看看上面的三角形,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出图形排队的规律。)

  教师小结:三角形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排队的方法叫排序。

  2、出示图谱(二)颜色相同、图形不同

  提问:请你们告诉我,它们是按怎么规律排队的?

  根据顺序,请个别幼儿来排,如中途排错了,纠正好再排。

  小结:刚才我们按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这样有规律地重复交替排队方法叫什么?

  三、幼儿动手操作,尝试图形ab间隔模式的排序。

  师:图形王国的`国王要邀请小朋友们去城堡参加联欢会,“嘀嘀……汽车开来了!汽车司机说,要有汽车票才能上车。看,这是一张怎样的汽车票?

  1、教师出示汽车票,引导幼儿观察,票中图形是怎么排的。

  2、制作汽车票。请幼儿按图形ab间隔模式的排序制做汽车票。

  3、说说出自己票中图形的排列规律。

  4、教师小结。

  四、延伸活动。不受颜色干扰进行ab排序的规律。

  师:不同颜色的圆形宝宝都想到图形王国里去参加活动,它们不会制作汽车票,你们能帮助它们吗?

  1、幼儿自由选择二种颜色进行ab、ab规律排序。

  2、自由交流。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 15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成果。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具体目的如下:

  1、提高学生的计算、速算等数学基本能力,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良好的数学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

  3、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活动时间:

  5月中旬

  四、参赛人员:

  一至六年级学生,先在班级内进行海选,1-3年级每班选出5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年级比赛。4-6年级每班选出8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年级比赛

  五、竞赛方式: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竞赛。

  六、竞赛内容:

  以每学年数学学科内容为基础,联系生活,进行综合性的,有效的思维及能力拓展。

  七、活动要求

  1、命题要求:

  口算试题,以本学期教材为重点,以学生速算的“快”、“准”、“巧”为特点,适当变化题型。

  数学综合应用知识竞赛试题,命题力求多样新颖,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拟定100分题。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以年级为单位,以本为本,适当拓展,力求难易适中。

  2、一至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知识竞赛时间为40分钟。

  3、评卷:采用密封、交叉评卷的形式进行,评卷教师为一至六年级教师。

  4、设奖:各年级按成绩由高到低评出学生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班级团体总分前三名。

  5、成绩汇总:竞赛活动后,阅卷教师统计学生的`成绩,并进行成绩分析,再上报教导处存档。

  6、各年级的任课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

  八、辅导教师要求:

  1.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年级教材,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将数学知识寓于活动和生活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解决生活中趣味数学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在趣味中有所收获。

  4.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数学主题活动方案04-17

数学活动方案02-28

主题团日活动方案07-01

315活动方案主题06-22

五一活动主题方案05-26

劳动主题活动方案06-15

晚会主题活动方案02-22

冬至主题活动方案03-03

劳动主题的活动方案05-11

春游主题活动方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