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

时间:2023-03-03 09:05:10 方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12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12篇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2

活动一

一、主题

欣赏诗歌《月亮对我笑》

  二、活动目标

  1、在观察、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学习诗歌。

  2、感受诗歌的情境,尝试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三、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供老师操作,图片内容有月亮(各种表情、可移动)、云朵、电视机、小朋友(可移动)、小床等。

  四、活动过程

  1、倾听教师朗诵诗歌,引起兴趣。

  (1)欣赏教师操作教具、朗诵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根据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

  2、在图片的提示下,学念诗歌。

  (1)再次欣赏教师朗诵并轻声跟念。

  (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朗诵诗歌。

  3、分角色朗诵诗歌。

活动二

一、主题

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并能用歌声表现民歌的欢快风格。

  2、在学会秧歌舞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三、活动准备

  幼儿学习过秧歌舞

  四、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1)再次欣赏歌曲。指导语: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细的听一听。

  (2)在提问和重点欣赏的过程中,解决学唱歌曲中的问题。

  (3)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在学会秧歌舞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动作。

  (2)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

活动三

一、主题

大家来赏月

  二、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二方连续的方法,表现许多人一同赏月的情景。

  2、在尝试、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探索将单个的图案连续起来的方法。

  3、在活动中,能够将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三、活动准备

  剪刀、各色长条形纸、铅笔等。

  四、活动过程

  1、欣赏二方连续图案,观察其图案特点。指导语:这些图案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它和我们以前剪的剪纸有什么不同?

  2、讨论剪二方连续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折、剪的.方法。)

  3、尝试进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问题和获得成功的方法,进一步获得剪二方连续图案的经验。

  5、再次尝试,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6、共同布置环境“大家来赏月”,体验合作布置教室的愉快。

活动四

一、主题

做月饼

  二、活动目标

  1、在观看录像、自己尝试做月饼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制作月饼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积极大胆地尝试运用材料、工具进行探索和制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轮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动后能与同伴共同整理环境。

  三、活动准备

  制作月饼的录像带、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四、活动过程

  1、迁移已有经验进行回忆和讨论。

  2、欣赏录像,进一步熟悉制作月饼的方法和过程。

  3、观察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饼。

  5、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提醒幼儿不要将馅儿放得太多,轮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尝制作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五

一、主题

亲子赏月晚会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中秋节丰收、团圆的意义,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产生兴趣。

  2、活动中能大胆地运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在节日中快乐、喜悦的情绪。

  3、体验和家人、老师、同伴共同庆祝节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音响、灯光、字幅、灯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儿每人一份节日食品(月饼、各种中秋节的水果和食品)。

  3、亲子游戏材料及奖品。

  4、教师排练情景剧,幼儿扮演玉兔。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拉响彩炮,体验节日热闹的气氛。

  (3)园长致词,表达祝愿。

  2、欣赏情景剧《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组织《知识对对碰》竞答活动。

  4、表演节目共同联欢。(家长节目、幼儿节目、教师节目和游戏穿插进行。)

  5、共同品尝节日食品、赏月。

  6、结束部分(踩气球,庆祝节日)。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3

  总体活动: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中秋节的来历。

  2。幼儿的,“月食”,与影像知识。

  3。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活动时间:

  中秋节当天下午14:30————17:30

  活动环境:

  园所室外与教室能凸显中秋节日的环境布置。

  例如:

  1、主题墙的设计,剪刀、彩纸,剪出月亮、月饼、小兔子等的图片粘贴在主题墙上。

  2、月饼盒、酒盒、化妆盒等废旧盒子与红色绳结制灯笼,悬挂在教室与室外。

  道具: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

  :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活动过程:全园孩子参加,自愿报名的选择活动的项目。

  活动一。美丽图,我来画

  活动:让孩子用绘画的手法表达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活动:教师事先中秋的图片贴、挂在教室。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班级的.中秋环境创设和优秀美术作品

  2、幼儿理解并选择不同的材料美术创作(不限,画风不限,工具不限。)

  活动,供老师们参考:

  1。类型:水粉画:水粉颜料、调色板、排笔、水粉纸、清洗颜料与画笔的小水桶。

  2。类型:水墨画:宣纸、墨汁、毛笔。

  3。类型:黏贴画:颜色的纸片、旧布头、树叶、等物品用胶棒粘贴在底板纸上,粘贴出美丽的画面。

  4。类型:蜡笔画

  工具:油画棒、白纸

  5。类型:彩瓶新衣

  :将瓶子外层图上不同颜色的水粉,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画,也可在瓶口处系上丝带装饰

  6、类型:添画:教师可图画的半成品、画笔

  7、类型:手工:成品、过程图(需家长和老师的)

  8、类型:拓印:小印章、印泥

  9、类型:砂纸

  10、类型:陶艺:颜色的泥,烤箱

  注意:

  1、每种都几个漂亮的成品,供幼儿参考

  2、如感觉有难度,可请老师或家长帮忙

  结束后,教师帮助幼儿将作品写上名字,分类展示在教室内,最后幼儿可将作品带回家。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了解端午的名称,来历及习俗,知道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能够自己动手做粽子,喜欢与同伴交流过端午的经历。

  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己动手做粽子。

  难点: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认识端午》多媒体课件;超轻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样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用儿歌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你们要仔细听,"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小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儿歌说的`是哪个节日吗?

  二、基本部分

  (一)介绍端午的来历和习俗。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幼儿:五月初五。

  教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不知道。

  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教师小结: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绳,赛龙舟,采艾草。

  (二)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粽子。

  教师提问幼儿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让幼儿相互交流。

  教室出示各种。种类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的种类。

  (三)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

  教师: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粽子,接下来就去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粽子吧,做完之后还要给自己的粽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幼儿做完粽子后,教师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做的粽子和给粽子起的名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

  教师:老师在绘画区准备了很多的画纸和画笔,小朋友们去画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节吧!

  活动延伸:

  艺术领域:画龙舟。

  语言领域:讲述屈原的故事。

  手工活动:做五彩绳。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则: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游戏提醒:家长躺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调整家长的位置,保证家长双手举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直线。家长在运送幼儿的时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位置。老师注意家长搭起来的“龙舟”上面最多只能两到三个幼儿。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6

  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活动过程:

  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5)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三、活动结束

  活动结束,大家有秩序退场!

  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活动准备: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活动过程:

  介之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①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凉鸡蛋等冷食。

  ②讲介之推的故事

  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词语练习。

  ①用“偷偷地”说一句话。

  ②用“后悔”说一句话。

  ③请解释“寒食”的意思。

  游戏。

  ①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②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7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成功、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二、活动准备:

  1、学生小组准备节目。

  2、布置教室,营造节日气氛。

  三、活动时间安排

  6月1日

  四、活动地点

  教室

  五、活动过程:

  主持人宣布“欢乐的.‘六一’”活动开始。

  1、表扬优秀少先队员,发奖品;

  2、缤纷舞台

  各小组表演事先准备的节目。

  3、游戏游艺活动

  套圈:每人套五次,套中者,获奖。

  摸鹿鼻子:每人摸一次,蒙上眼睛转三圈,凡摸到鹿鼻子的,可获奖。

  猜谜语:每人可以猜三条,猜中获奖

  吹球过杯:杯子内放一些水,水上放乒乓球,用嘴吹乒乓球,分别从1号吹到2号,从2号吹到3号,依次类推,吹进一个得一分。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8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幼儿品尝月饼、和家长一起制作灯笼、学习和欣赏歌曲、手工制作,绘现等形式,体验过节的快乐,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

  二、活动准备

  xx

  三、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幼儿园集体活动

  四、活动内容

  (一)环境创设

  1、各班和幼儿一起布置教室、公共活动场所,其中有月亮的变化、灯笼等。

  2、各班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幼儿在节日前观察月亮,绘制月亮的变化图。(各班事先发起记录表)

  (二)艺术

  1、绘画:中班提供图片或实物水果,供幼儿画水果。小、托班涂色练习:好吃的水果

  2、泥工:供幼儿制作月饼。

  3、制作灯笼:用空瓶、彩带、色纸、粘贴素材等做灯笼。

  4、唱有关月亮的歌曲。《小白船》、《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三)语言

  1、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嫦娥奔月(小、中、大班,小小班视情况定)

  2、儿歌《中国的点心真不少》

  过节啦,吃点心,吃点心,吃些啥?清明节,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块糕,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中国的节日多,中国的点心真不少!

  3、小班:古诗《静夜思》

  中班:吟唱《枫桥夜泊》《泊船瓜洲》(有关中秋节诗词自选一到二首,附后)

  (四)社会

  1、中秋节是什么时候成为固定节日?(唐朝初年)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2、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3、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神话故事的.名称。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朱元彰月饼起义、唐明皇夜游月宫许多故事流传至今,月亮上的嫦娥姐姐、小玉兔、桂花树

  (五)科学

  了解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名称: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六)猜灯迷游园活动:各班按分工悬挂灯笼并贴上迷面。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9

  一、活动时间

  xx年xx月xx日

  二、活动地点

  教室

  三、活动参与人员

  全体小班幼儿,家长及本班老师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五、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或月饼

  六、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七、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亲子游戏——谈话品尝

  注:亲子游戏活动可参考幼儿园自身防疫安全政策适时恰当举办。

  八、活动内容

  1、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中秋节的日期。

  2、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下文附故事内容)

  3、亲子游戏

  游戏一:手指游戏《变变变》。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戏

  游戏二:韵律游戏《拍手点头》。玩法:根据音乐的节奏与歌词来进行拍手和点头动作。

  游戏三:粘泡泡糖。玩法:家长和幼儿一起问教师:“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教师回答:“两个两个粘——”后面主持人可随机说。

  游戏四:击鼓传话。玩法:一人在敲敲,一人用传花的方式进行,当音乐停止,物品在谁的.手上,就由谁来进行表演。

  4、谈话品尝

  讨论:中秋节都吃什么?

  分享: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10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有关活动,乐意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3。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彩色纸杯若干,一次性纸杯两只,红线若干,剪刀,胶水或双面胶,雪糕棍,红色颜料和水粉笔。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

  指导语: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你们知道中秋节要吃什么吗?

  二、制作纸灯笼(灯笼的创作形式班级自己制定)

  1。导入活动

  教师:为了迎接中秋节,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灯笼来装扮教室吧。

  2。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灯笼的制作方法

  取一只纸杯,沿纵向条纹均匀剪开成一个个条状。

  平齐剪掉多余的杯边。

  修去宽边,因为杯子的杯口是宽些的。

  一根根向外牵拉一下纸条,成内卷状。

  取另一只纸杯,只保留上端一部分,其余剪去,为和刚才的条状对接做准备。

  先在两个底部的中心钻孔穿红线,然后将两只纸杯的条状对应粘接好,灯笼就基本成形了。在上下底部用彩纸包边,底部中心挂上灯笼穗子,会更有感觉。

  可以用颜料将灯笼涂成喜庆的红色。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11

  体验中秋节美满团圆和喜庆丰收的快乐气氛,加深对父母和亲人的感情;在参与中秋节各种活动中能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在成人引导下,学习寻找、搜集资料,并学习交往、合作与分享;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祖国的传统文化。

  一、幼儿发展目标与主要内容

  1、初步了解传统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2、知道教师节、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节日的名称日期,进一步了解这些节日的社会意义。

  3、积极参与各种节日的筹备及庆祝活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人交往、沟通、合作,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亲人的健康情感,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师指导建议

  (一)传统节日——中秋节

  1、环境: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反映中秋节的环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作月饼、水果;制作各种灯笼;张贴有关中秋节的故事挂图、画有观赏月亮的图片等。

  2、游戏:“月饼加工厂”。教幼儿制作各种月饼,做好的月饼装在盒子里放在“超市”里卖,也可放在小吃店里供“客人”用餐。

  3、教育活动:

  (1)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传说,如:“嫦娥奔月”、“到月亮婆婆家做客”等,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创编表演童话剧由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制作道具并进行表演。

  4、观察活动:请幼儿在节前节后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做月亮变化日记(从小月牙开始观察记录至八月十五),要求幼儿自己观察并将结果画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园共育:

  (1)指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大小变化。

  (2)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3)中秋节前夜,家长带幼儿来幼儿园进行“庆中秋晚会”。可做月亮变化日记展、表演节目(尽量让幼儿自己准备),将从家中带来的食物与大家分享,用望远镜观察中秋节的月亮等。

  活动自始至终都应让幼儿直接参与,使每位幼儿有机会表现自己并获得愉快、自信的内心体验,让幼儿亲自感受和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家长可通过赏月、家人团聚、欣赏精彩的传统节目——中秋之夜联欢晚会,给孤寡老人送月饼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1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二、活动准备

  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四、结束活动

  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02-08

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方案01-02

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方案7篇02-26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11篇03-02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8篇03-02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10篇)03-02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10篇03-02

端午传统节日活动方案12-08

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活动方案(合集10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