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脱贫致富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07-06 03:37:18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村脱贫致富的调查报告范文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在全县落实万名干部下基层联系帮扶工作中,县两山指挥部联系帮扶和平镇范家营村。工作中,经与村社干部的座谈交流和对困难家庭的入户走访,我深刻认识到省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结合联系帮扶工作的开展,经认真思考,现就和平镇范家营村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提出一些认识、体会和思考:

关于村脱贫致富的调查报告范文

  一、基本情况

  范家营村原属兰山乡,于20xx年并入和平镇,该村位于和平镇最西边缘,与XX区兰山乡接壤,属干旱山区,平均海拔2000—2120米,年降雨量360毫米、蒸发量1200毫米,年均无霜期约140天。全村辖6个自然社, 396户1618人,耕地面积2699亩。

  范家营村属贫困村,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747元。贫困人口234户865人,占总户数、总人口的59%、53%。其中:纳入低保对象56户178人,占总户数、总人口的14%、11%;有贫困人口178户687人,占总户数、总人口的45%、42%。

  二、贫困原因

  1.自然条件恶劣。该村耕地面积少,人均只有1.67亩,且全部属干旱山地,农作物种植品种主要有小麦、马铃薯、油菜籽等,近年来加大了对双垄沟玉米、马铃薯、百合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但多时受干旱少雨、低温等自然条件制约,土地产出、收入有限,80%以上家庭农作物产品仅以维持自我生活。

  2.发展意识滞后。大部分群众已习惯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传统小农意识观念尚存,在农业生产中缺乏自我创新能力,近几年除推广双垄沟玉米种植外,在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无明显变化。没有大型龙头带动企业,农业产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步伐进程缓慢。

  3.集体经济薄弱。村上没有一家集体实业,原有百亩果园(盛果期年产量15万公斤)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因品种老化、干旱缺水、市场疲软等因素自然消失,集体经济薄弱,公益性设施、活动完全依赖国家投资,通村道路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群众的出行、致富。

  4.文化氛围不浓。该村离兰州较近,外出务工相对便利,大部分群众“读书与不读书一个样”的思想还普遍存在,大人忙于生计,对子女读书重视关心不够,近90%子女勉强初中毕业即外出打工,甚至存在个别初中未毕业就步入社会。全村近三年考入大学人数寥寥无几,“两后生”不断增加。

  5.劳务报酬率低。因人均耕地少但离城市较近,村上外出务工人员多,目前稳定在600人左右,占总人口的37%,其中三分之二为长期固定打工。打工者除个别跑出租车外,普遍以建筑工地、车站装卸和餐饮业服务为主,缺乏专业型、技术型工种,主要靠重体力和延时服务获取报酬,劳务回报率低。

  6.老弱病残严重。该村群众土地收入有限,收入主要靠打工,家有老弱病人需专人长期照料,外出务工受限、医疗费用支出较大是导致该村贫困家庭比例大的一大因素。据统计:两山指挥部联系帮扶的20户家庭88人中,有6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16户、老人22人,占80%、25%,老龄化严重;50岁以下但常年有病、因病费用无法报销、患残疾的有3户。

  三、前景展望

  经调查分析认为,范家营村脱贫致富前景广阔,尤其在省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帮助、感召下,该村实现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目标有良好优势,其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形势有:

  一是政策区位优势明显。范家营村原属XX县兰山乡,在撤乡并镇中纳入和平镇,现属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将享受到更多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该村位于原兰山乡政府驻地周边,交通相对便利,因离兰州城区较近,虽为山区村,但信息来源渠道较为广泛。

  二是村两委会班子有力。村两委会班子团结有力,办事公道正派,对全村发展思路清晰,能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20xx年争取项目资金150万元,硬化了卜家路口至马家山5公里道路。村班子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团结力、战斗力,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具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信心。

  三是群众致富愿望迫切。该村虽为贫困村,但群众勤劳朴实,村容村貌较为整洁,邻里之间团结互助友爱,这是实现共同致富的一个良好前提和基础。经长期低水平、困难生活的磨练,群众为改善和摆脱目前困难生产生活现状,与大自然作斗争、积极努力发家致富的愿望强烈。

  四是有专业合作的带动。村主任高继德于20xx年筹资成立的“榆中茂源土豆产销专业合作社”被省农牧厅评为省级合作示范社。该同志属地方农业生产带头人,热心公益事业,20xx年进村两委会班子,20xx年合作社采取周边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力等形式入股种植“黑美人”洋芋200亩,销量达30万公斤、产值100万元。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将为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群众收入发挥积极带动作用。

  五是联村联户行动给力。此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将为该村群众脱贫致富起到明显助推作用,省出版局、县两山绿化指挥部、和平镇政府干部职工对50户困难群众家庭联系帮扶,通过对村级基础公益设施的扶持完善、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转型、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使用、惠农政策信息的宣传引导、具体困难家庭的对接帮扶等一系列措施的扶持、给力,脱贫致富步伐将步入快车道。

  四、发展思路及对策

  根据范家营村当前发展现状、致贫因素和面临的机遇,今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以“增信心、夯基础、强技能、调结构、送科技、扶龙头”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认真贯彻落实,确保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早日实现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增信心——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念和决心,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宣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尤其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要认真宣传解读,只有让群众明白政策、了解其精神实质才能变为实际行动。二要做好邻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和情绪疏导工作。要将稳定作为农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村社之间、邻里之间、家庭内部的大小矛盾和隐患及时排查、认真化解。对个别群众思想上存在的消极、不满情绪分析原因,正确引导。三要做好典型示范推广工作。以身边典型事例、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教育引导群众,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政策宣传、矛盾化解、情绪疏导、典型引路,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以和谐、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投身于创建美好家园的生产生活之中。

  夯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夯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以“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为主题,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要求,认真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加强村两委会班子队伍、阵地、制度建设,确保基层组织各项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开展,切实增强村两委会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其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全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要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聚各方之力,加强对道路交通、环境卫生、人畜饮水、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的扶持建设力度,不断改善、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环境形象和村容村貌。在此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省出版局已确定投资对范家营村委会进行搬迁扩建,规划为村上修建一处文化健身广场,并为村社配置广播宣传系统、为全村每户配发一套无线电视接收装置;县南北两山绿化指挥部扶持资金4万元,对村上原有小型人饮水利工程进行改扩建,上述项目已在规划实施之中。

  强技能——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综合技能。切实打破目前该村群众在家靠传统耕作方式种地糊口、出门靠重体力劳动打工赚钱的粗放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加强对群众综合劳动技能的培训,使每家至少有1人掌握一门种养加和出门务工技能。一要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农业服务中心、农业广播学校的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分期、分批地对群众进行农业种养加和外出务工相关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劳动科技能量和劳动报酬。二要组织教育群众互帮互学、互相提高。以社组或群众生产经营类型的不同划分互帮互学小组,引导、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互帮互学互促活动,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劳动技能。三要注重对年轻一代靠勤劳致富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培养。高度重视对 “两后生”劳动技能的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培训,使年轻人每人掌握1到2门符合自身特长的适用技术,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社会和自我生存的能力。

  调结构——调整生产经营和农业种植结构。在生产经营方面:要逐渐改变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单一模式,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林果业等多业并举的路子,形成农村生产经营良性循环产业链。如在林果业方面,范家营村曾有传统习惯和经验,上世纪八十年代,村上建有百亩苹果园,九十年代盛果期产量达15万公斤,同村卜家路口社建有20余亩果园,群众对发展经济林抱有一定热情。为扶持该村发展经济林,县两山指挥部于2012年春季投资近5万元,购买核桃苗木3300株,利用村上100亩集体土地建成了百亩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引导示范群众逐步发展,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扶持带动每户建成1亩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全村达到500亩,可实现人均年增收900— 1500元。在农业种植结构内部调整方面:扩大双垄沟地膜玉米、“黑美人”洋芋、百合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户均种植2亩,全村达到800亩时,可实现人均年增收500—700元,上述两项生产经营和种植结构调整计划达到,能实现群众人均年增收1400—2200元的目标,将彻底改变范家营村群众收入靠打工的历史现状。

  送科技——向村社及群众提供适用科学技术和致富信息。乡村干部和下基层联系帮扶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做好科技服务工作,灵活扑捉、提供市场信息,不断增加群众收入。一要做好适用新技术的服务示范工作。因地制宜,选择适宜范家营村的有关农业种植、养殖、加工、林果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主动做好相关院校、科技单位与群众的牵线搭桥工作,要结合村情民意,采取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提高示范服务效果。对部分已形成传统观念、群众早已习惯,但缺乏科学依据的做法和流程,要引导教育群众逐步转变,切实将各项生产活动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二要做好农业生产新品种的推广。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每年向群众推广1—2个农林种植新品种,淘汰和改良劣势传统品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三要及时提供和传递有关农业种植导向、农产品销售、劳务用工等一系列有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信息,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群众脱贫致富进程中的作用。

  扶龙头——扶持农村带头人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每个地方、每个行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龙头”作用的带动,范家营村群众的脱贫致富也同样。因此,要做好农村带头人和已成立榆中茂源土豆产销专业合作社“两个龙头”的扶持、发展和壮大,使其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农村带头人的培养上,按照10—20户1人的范围规模,力争三年内培养20—40名涉及农业种、养、加,能够服务于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乡土人才和农村公益事业领头人。该村高继德成立榆中茂源土豆产销专业合作社已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建成产品储藏间1100平方米,成立了专门网站,产品销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土豆产销专业合作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融资难,产品储藏间冷藏配套设施尚未完全到位,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缺乏流动资金,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扶持力度,配套完善功能设施,充分发挥对该村及周边乃至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带动作用。

【村脱贫致富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脱贫致富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05-18

全县村企共建调查报告04-17

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04-26

关于农村“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05-07

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07-29

村征地通告01-11

村抗旱方案04-05

村创建健康村工作方案范文(通用17篇)12-09

驻村述职报告05-15

村文书述职报告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