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出行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12 12:47:00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出行现状调查报告

  日前,市交警四大队发放了10000余份调查问卷,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安全出行,征求师生、家长对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意见,摸排中小学生的出行特点、现状及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的交通安全宣传和管理提出现实依据。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出行现状调查报告

  据统计,市交警四大队辖区目前共有中小学校12所,其中中学1所,小学11所。中小学生共9678人,其中初中生1959人,小学生7719人。

  据调查,学生从学校到家中的距离分别为:1公里以内的6106人,1公里至3公里的2358人,3公里至5公里的434人。学生从家中出发到学校的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0分钟以内的6795人,10-30分钟以内的2540人,30分钟—1小时以内的231人,1小时以上的32人。

  每到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前路段被堵得水泄不通。

  1 中小学生的出行方式和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出行的交通方式为:乘坐校车的27人,乘坐公交车的225人,乘坐出租汽车的48人,私家车接送的674人,乘坐摩托车的318人(含自家摩托车和出租摩托车),租用社会车辆的7人,乘坐农用车的3人,骑电动车的1368人,骑自行车的442人,步行的6673人,其他出行方式的学生计182人。

  由此可以看出,步行和骑电动车是主要的出行方式。

  在问卷调查中,有12人承认乘坐过“黑车”,没坐过“黑车”的为9606人。总是走斑马线的有9222人,从不走斑马线的有143人,偶尔走斑马线的有394人。

  问卷中还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上学时快迟到了,在过马路时正好碰上红灯怎么办?得到的回答是:快步加速过马路的为145人,旁边有人过马路就跟着过的为359人,认为车辆少了就小心地穿过马路的为692人,能主动站在原地等绿灯亮时再通过马路的学生为8060人。

  学生认为在上下学时遇到过的危险情况主要有:认为机动车通行不礼让行人的学生为2681人,认为在马路上嬉戏打闹、追逐竞跑的学生为1880人,认为路难走、通行环境差的学生为1316人,认为电动车、三轮车、摩托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为2776人,认为交通事故造成危险情况的学生为704人。

  学生认为最安全的上下学方式为:认为乘坐公交车最安全的为223人,认为乘坐校车最安全的为190人,认为家长接送最安全的为4363人,认为骑电动车最安全的为215人,认为骑自行车最安全的为222人,认为步行最安全的为4733人。

  对学校周边的通行环境是否满意调查中,认为满意的为4018人,认为道路空间被停车占用的为2604人,认为商贩太多、占道经营的为204人,认为过街、隔离等安全设施不足的为1326人,认为车辆杂乱、过街时不礼让的为3189人,认为过街时道路信号灯时间短的为418人。

  2 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在征求意见时,师生和家长们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强化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普及,增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他们要重视交通安全,遵守交通安全法规,通过“小手拉大手”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形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社会行为习惯。

  二是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中小学生交通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公安交管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家长多一分心,孩子就多一分安全;社会多一分关注,孩子就多一分保障。只有形成社会合力,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为学生筑牢交通安全保护屏障。

  三是公安交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特别是校园周边的交通设施,希望交警部门加大对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的管理力度。学生上下学高峰期时段建议多安排些警力,护送学生过马路。

  四是学生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前总有大量接送孩子的家长在校门外等候,许多电动车、轿车停放在道路两侧,学校门前道路拥挤不堪,造成过路车辆通行困难,学生进出校门既困难又危险,建议交警部门全面排查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科学制订交通方案,完善交通标志标线、设立护学岗,护送学生安全进出校门。

  五是伴随城市化进程,交通拥堵、突发事件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交通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式已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建议交警部门改变旧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交通管理方式。

  六是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中小学生是一个交通安全常识比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群体。他们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学习文化课,缺乏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所以,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要长抓不懈。同时,学生的交通安全不仅仅是公安交管部门一家能解决的,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都有责任。

  七是建议强化校车管理,从源头上彻底整治“黑校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对“黑校车”零容忍。教育中小学生充分认识乘坐“黑校车”的严重危害性,提高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交管部门要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紧密配合,全面摸排中小学生接送车辆,加大管控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局面。

  八是全面提高交警队伍的素质。交管部门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主力军,但由于警力有限,日常工作繁重,大多数民警处在交通管理工作一线,从而造成了担负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专职民警严重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公安交警队伍,把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民警培养成业务骨干。

  3 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出行现状的剖析

  交通安全教育属于智育、德育和纪律教育的范畴。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并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相关法律中作了明确规定,使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成为社会和学校的法定义务。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现状。近年来,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从长远和全局看,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仍非常薄弱。一是教育缺乏系统性。交通安全教育没有真正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全国各地均没有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教育规划,地方性教育活动也只是小范围的短期行为,有的是临时活动,有的是为配合某项行动,往往是公安交管部门一厢情愿地被动灌输,教育活动零敲碎打,毫无系统性可言。二是教育经费短缺,不少地方不重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无论在人力还是财力上都难以保障。三是学校和交管部门心存顾虑,怕增加学生负担,怕冲击文化课教学,影响升学率。交通安全教育的社会意识不强,没有良好的教育氛围。

  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的特点。一是活泼好动、行为无常。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在马路上追逐嬉戏、溜旱冰踩滑板等,行走时也不顾及前后左右,不理车辆行人,任意穿行,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二是好奇心强,敢于冒险。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但富于幻想和敢于冒险,他们穿越隔离障碍,与车辆赛跑,骑车追逐嬉戏和骑车撒把等,从而诱发交通事故。三是交通活动频繁。中小学生交通活动的路线虽不复杂,但每天需数次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是参与交通活动比较频繁的群体。四是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他们不懂得机动车辆的行驶特点,不明白行人的行走规则,不知道自己违反交通法规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对交通违法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交通违法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预料,想跑就跑,想走就走,想过马路就立即横穿,令正常行驶的车辆防不胜防。五是交通活动具有群体性和时间性强的特点。中小学生上下学时间性强,且基本上都是集中行动,其时又正逢机关单位上下班,是车辆行人的高峰期,两种交通流会合,使交通环境立刻复杂起来。近年来中小学生骑自行车、电动车上学的人数急剧上升,城市中小学生达到了50%以上,他们还并排骑行或追赶赛车,成为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

  4 建立交通安全教育长效机制迫在眉睫

  首先,要制定全国性的交通安全教育规划,以法律形式保障实施。

  其次,教育部门应在教育大纲中列入交通安全教育,编写适合国情的教材,保证课程设置和相应的师资力量。

  第三,投资建设模拟设施和场所,为教育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第四,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通安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出行现状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现状调查报告04-17

出行调查报告08-15

农业现状的调查报告01-19

福利现状的调查报告04-07

住房现状调查报告03-03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03-08

市场现状调查报告04-02

社区体育现状调查报告10-11

单身人群现状调查报告11-24

学校体育现状调查报告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