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时间:2021-11-08 17:01:29 报告 我要投稿

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1

  一、基本情况

  xx年,铜发改发〔xx〕200号文件,下达我县xx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投资976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搬迁试点资金400万元,省预算内基本建设配套资金100万元,市县配套资金103万元,群众自筹373万元。计划总投资976万元中,安排群众建房735万元,供水工程68万元,供电工程30万元,道路建设85万元,平整场地58万元。国家以工代赈资金试点补助资金400万元中,用于搬迁群众建房307万元,供水工程53万元,供电工程30万元,平整场地10万元。计划搬迁贫困人口222户/1022人,新建住房面积18380平方米;新建供水工程5处,蓄水池8座,铺设供水管网5.3公里;架设0.4千伏低压线路3.6公里;新修道路5.7公里,排水渠7.8公里。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自计划下达以来,在省、市相关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县、乡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县xx年计划实施的尧生乡西舍村、彭镇后安村、太安镇寺坪村、太安镇郎二井村、哭泉乡淌泥河村、哭泉乡哭泉村、哭泉乡上塔村7个移民搬迁点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实际搬迁240户

  1039人,新建住房面积19110平方米;平整场地移动土方4.75万平方米,移动土石方3.7万立方米;架设0.4千伏线路3.6公里;新修进村砼道路4.052公里,(其中巷道2.705公里),砼排水渠2.06公里;新建供水工程4处,铺设管道4.18公里; 铺设道沿0.825公里,彩色地砖3158.4平方米; 新修护坡582米;新修农田32亩。累计完成投资1960 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资金400万元,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配套资金100万元,县级配套23万元,其它资金21万元,群众自筹1416万元。其中:

  1、尧生乡西舍村实际搬迁48户193人,新建住房面积3774平方米,平整场地1.3万平方米,移动土方0.7万立方米;新修砼主巷道1.4公里,排水渠0.66公里,道沿0.825公里,地砖3158.4平方米;架设0.4千伏低压线路1.5公里。完成投资444.88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搬迁试点资金92.92万元,县级配套20万元,群众自筹331.96万元。

  2、彭镇后安村实际搬迁17户79人,新建住房面积1422平方米,平整场地0.8万平方米,移动土方0.7万立方米;新修村内砼主巷道0.5公里、砼排水渠0.5公里;架设0.4千伏低压线路1公里;新建供水工程1处,浅水井一眼,建30立方木蓄水池一座,管道860米。完成投资151.17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搬迁试点资金50.98万元,群众自筹100.19万元。

  3、哭泉乡淌泥河村实际搬迁34户150人,新建住房面积2808平方米。完成投资229.5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搬迁试点资金39万元,群众自筹190.5万元。

  4、太安镇郎二井村实际搬迁35户156人,新建住房面积2808平方米。完成投资239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搬迁试点资金40.56万元,群众自筹198.44万元。

  5、太安镇寺坪村实际搬迁33户142人,新建住房面积2556平方米,平整场地0.8万平方米,移动土方0.65万立方米;新修村内砼主巷道0.25公里、砼排水渠0.26公里;新修进村砼道路0.582公里;架设0.4千伏低压线路0.3公里;新建供水工程1处,维修蓄水池一座,铺设管道1200米;新修基本农田12亩。完成投资265.7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搬迁试点资金77.82万元,其它资金3万元,群众自筹184.88万元。

  6、哭泉乡哭泉村实际搬迁58户264人,新建住房面积4752平方米,平整场地0.96万平方米,移动土方0.82万立方米;新修村内砼主巷道0.3公里、砼排水渠0.36公里;新修进村砼道路0.42公里;架设0.4千伏低压线路0.5公里;新建供水工程1处,新建泵站1处,建30立方米蓄水池2座,铺设管道1160米;新修基本农田20亩;新修护坡310米。完成投资486.71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搬迁试点资金128.67万元,其它资金18万元,县级配套3万元,群众自筹337.04万元。

  7、哭泉乡塔庄村实际搬迁15户55人,新建住房面积990平方米,平整场地0.89万平方米,移动土方0.83万立方米;新修村内砼主巷道0.255公里、砼排水渠0.28公里;新修进村砼道路0.765公里;架设0.4千伏低压线路0.3公里;新建供水工程1处,新建泵站1处,建20立方米蓄水池2座,铺设管道960米。完成投资143.04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搬迁试点资金70.05万元,群众自筹72.99万元。

  三、主要做法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全面完成我县xx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展,县上成立了宜君县xx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领导小组,由刘冲县长任组长,刘卫平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财政、发改、国土等部门及基层乡镇主要负责人,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县发展和改革局长孙潮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指定了3名业务人员,负责全县xx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工程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政府也同时成立了由乡镇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指定1名副职专管,并抽调1-2名工作人员专职负责工程建设。

  2、广泛宣传,造就氛围。

  在工程实施前期,我县多次召开搬迁村组群众会议,利用广播、电视、印发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政策和相关要求,耐心细致的做好动员工作,充分调动了群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工程实施中,及时贯彻落实了国家有关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各项配套政策,即:做到被迁户和接收地的双方愿意;庄基地由村组无偿划拨;搬迁户建房结构、标准由搬迁户自定,补助资金直接到户;保证安置地给迁入户调整安排土地,其数量和质量不低于原居住地的平均水平等。各项目乡镇也在搬迁村组召开会议,宣传搬迁政策,动员搬迁户做好施工准备,为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制定措施,加强管理。

  工程实施前期,我县根据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宜君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管理办法》,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印发实施。同时,县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保证措施,即在安排上,优先解决迁入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在安置地实施的种、养、加工项目给予资金倾斜扶持,对搬迁户优先安排扶贫资金,帮助群众发展生产。

  工程建设中,我们定期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协调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努力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工程竣工后,首先由主管乡镇政府自查自验,然后提出申请验收报告,同时,按照一户一卡等要求,做好工程备案以及其它档案的整理,确保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县搬迁办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并作出结论,随后申请市发展改革委进行竣工验收;3、明确分工,夯实责任;经县领导小组指定,由县住建局负责编制了各安置点建;

  4、严管资金,专款专用;在安置搬迁户建房资金管理中,由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债项目管理程序,按照;

  四、存在问题

  我县xx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建设在多;一是工程前期工作不是很充分;二是国家现行林业政策对工程的实施带来影响;三是工程进展不进行竣工验收。

  1、明确分工,夯实责任。

  经县领导小组指定,由县住建局负责编制了各安置点建设规划及搬迁户住房、村内主巷道、排水等单项工程的设计;商有关部门完成了其它单项工程的设计;为了避免给群众造成过度的经济负担,在村民建房工程中由县住建局设计了3套方案,让群众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自选。特困户建房时,我们采取国家多补一点,县、乡、村共同筹一点的办法,确保了特困户的顺利搬迁。

  2、严管资金,专款专用。

  在安置搬迁户建房资金管理中,由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办公室及县财政局人员通过实际核准,入户核对无误后,由县财政局直接发放到搬迁户粮食直补一卡通上,确保了建房资金的准确、及时发放,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债项目管理程序,按照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管理,坚持项目法人负责制、质量监督制、资金报帐制等制度;在资金筹措中,采取多渠道、多元化的筹措方式,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展。

  四、存在问题

  我县xx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建设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经验不足,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工程前期工作不是很充分。xx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方案上报时间较紧,在编制工程方案时有部分不合理的地方,为此,经请示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后,在工程实施中对部分单项工程任务进行了调整。

  二是国家现行林业政策对工程的实施带来影响。近几年,国家加强了生态环境治理及森林资源的管理,无自有林的搬迁户解决建房木材十分困难,木材砍伐手续办理难度很大,给工程进度增加了阻力。

  三是工程进展不一,主要是:

  1、由于部分搬迁群众生活十分贫困、建设资金缺乏,影响了工程进度;

  2、受春季气温回升慢影响,工程一般每年到4月中后旬才能开工,七、八、九月又多为阴雨天气,加大施工困难,致使全县工程建设总体进度相对缓慢。

  3、个别安置点在规划过程中与公路、电力等上级部门协调不到位,给施工带来困难,制约了工程的尽早开工,影响了建设进度。

  4、群众建房工程采取分户施工方式,由搬迁户自主联系施工队,存在工队技术、施工力量强弱不一等问题,制约了工程进程。

  四是工程投资无形加大。我县地处丘陵沟壑区,山地连绵,地形复杂,在山区地找一片地势平坦的地方作为安置点困难较大,同时受农林承包地30年不变、免征农业税等政策限制,农民对较平坦土地十分珍惜,加大了土地调整难度,已实施的多数安置点只能采取大平大整开发庄基地,致使工程投资增大。

  五是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初步显现,但群众脱贫致富项目实施滞后。在项目实施后,加强指导服务,抓好群众脱贫致富项目的实施将是今后的重点工作任务。

  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2

  随着建设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地点的分散、参与单位众多和建设信总量大的特点,建设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成为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当前我国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增多。为此,有必要形成能有效控制项目的措施,对项目实施精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精细化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和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讲究专注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要求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要做到最佳。随着我国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入,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国企管理部门管理成败的关键。

  一、日常主要工作内容

  (一)我国企公司在日常的工作中主要负责了收集和整理国家和地方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的规章制度。

  (二)在招标小组的领导下,我公司具体主要负责实施设计、勘察、检测、和施工等工作;和工程量清单,对投标单位进行资历审查和考察,积极参与评标、定表审计单位和甲供材的招标工作。并且,参与了编制招标文件的工作。

  (三)我公司在工作中还负责办理供电、供水、燃气、道路开口和通讯等市政管线的接入工作。

  (四)在拆迁工程的时候还协调推进了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并且将组织的方案及时的向上级汇报而且还认真落实的办理了施工图的审查工作。

  二、如何解决拆迁、保证建设项目及时落地

  征地拆迁实际上是城市建设的先锋。然而,征地拆迁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和群众性都很强的工作。由于现在征地安置补偿的标准和现实生活物价水平的差异过大,相关政策的保障措施不够配套,致使被征地拆迁对象在各方面都处先困难,因而出现了征地拆迁对象对于拆迁的抵触情绪较大。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我公司要带着对老百姓深厚的感情搞征地拆迁,要建立有力的组织指挥系统,要加大拆迁安置法律的宣传力度并且妥善处理征地拆迁的信访问题,要保证征地拆迁工作的公开和公正,要带着对老百姓深厚的感情搞拆迁,这样老百姓才能理解和信任你。群众利益无小事,自己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这样老百姓就会理解和支持的。这样就能保证建设项目的及时落地。

  三、在招标过程中如何防止围标串标

  (一)清理整合现行法规文件,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针对招标投标中易产生的串通投标的问题,建议相关主要部门进一步细化国有资金项目招投标操作的规定以及监管标准,并将行业监管信息和社会评价、举报投诉等信息相结合,建立招投标基础信息库。

  (二)加大招投标法律政策的宣教,营造良好的市场气围

  正确引导投标企业实行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整体的利益,以优质的服务好良好的信誉赢得招标单位的理解与支持。政府监管部门及业主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实现各主体多赢的良好局面。

  (三)实施中标项目的后续监管,实施全过程监督

  应该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在招投标管理的主体地位,强化其监督职能,应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通过对中标后的工程进行审核。

  (四)完善招投标资格预审制度,科学合理的资格预审条件

  一般情况下凡符合相关资质条件报名的应全部入围,技术特别复杂的工程可对投标人提出类似工程业绩的要求。让尽可能多的符合条件的单位全部参加投标竞争。

  (五)加快资源共享和电子评标的步伐

  由于评标时间短,内容多。很多串标的现象十分隐蔽,这样就很难被评标委员和招标监管人员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电子技术采用电子评标。

  四、怎样完成前期繁复冗长的手续

  (一)由行政主管部门转报项目的立项申请文件。

  (二)在纳入土地收购出让的'项目,我们公司要凭《中标确认书》或者《拍卖成交确认书》与其他的材料要一起上报。

  (三)积极地配合领导根据的情况到现场进行现场的勘察。

  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3

  垫邻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监理工作由四川省公路工程监理事务所承担,管理模式为总承包监理。设两级监理机构,一级为监理部,二级为监理部下辖的三个监理组。监理部负责推动和管理全线的施工监理工作。

  根据以前监理总承包模式总结的经验,项目监理部结合本项目的具体特点,确定了本项目的总体工作思路。监理工作的核心是紧紧围绕监理工作系统的建设和确保系统有效运行展开各项工作,通过自身工作系统的建设和有效运行,促进承包人项目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发挥各自系统的作用,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完成垫邻高速公路的建设任务。

  从这个思路出发,监理部制定了项目监理服务标准:“工作严谨务实,指令明确清楚,检查科学客观,签字准确可靠”,提出了服务承诺:“监理的抽检独立完成,监理的检测和试验数据真实可靠,监理的工作满足规定的时限要求,监理的作风认真、诚信、廉洁”。监理工作按照这一思路和要求实施。下面重点汇报监理的质量管理工作情况。

  一、监理组织机构的建设

  设立了监理部和监理组两级现场监理机构。监理部负责全线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标准、要求的建立,督促、检查、指导、考核、评价监理组和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全线的质量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督促项目经理部持续改进工作质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监理组负责具体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

  按照管理工作的需要,监理部设置了正、副总监、道路、桥梁、隧道、计量、合同、测量、信息管理等专业工程师。监理组设置了正、副组长、道路、桥梁、隧道、计量、测量、试验等专业工程师及相应的监理员。各级监理岗位设置齐全,主要监理人员均取得了监理资格证书。

  根据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明确了各级监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确立了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核心地位。按照本所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将质量控制工作上升到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高度实施质量控制工作。

  二、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

  根据本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监理部(组)主要建立了以下质量管理制度、办法。

  1、编制了《垫邻高速公路项目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

  2、参与编制了《垫邻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制度汇编》;

  3、补充了《垫邻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要求及检测频率表》;

  4、完善了《监理人员签字指南》;

  5、编制了《分项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审核与管理办法》;

  此外,根据各专业现场质量控制的具体需要,分别补充下发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作为指导和控制工程质量的依据。

  三、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

  1、人员培训

  监理部组织了全线监理人员的岗前培训,重点学习了本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垫邻高速公路监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垫邻高速公路监理培训管理办法》,监理部(组)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各种形式对监理人员进行长期培训,促进监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各自岗位的工作需要。

  2、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和开工前准备工作的检查

  监理组、部分别审核和审批了各合同段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总体施工计划,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由监理组具体负责检查各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的资源投入和到位情况,重点审查了项目经理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及自检能力。

  3、技术管理和交底

  监理部专业工程师根据各专业工作的需要召集监理组专业工程师布置各阶段质量控制工作要求,监理组各专业工程师在分项工程开工前对相关的监理员进行交底,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出现场控制的重点、难点、要点和方法。

  4、监理组现场质量控制工作

  监理组负责现场质量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通过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的审批、工序检查和验收、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间计量支付等程序展开各项质量控制工作。通过测量(施工放样复核、中间工序检测)、试验(原材料抽检、标准试验复核、工序检测试验、砼、砂浆取样试验)、检验、旁站(砼浇筑、隧道锚杆、钢架安装、隐蔽工程)、巡视(现场材料管理、工艺检查)、纠正(不合格材料、不合格工序、不合格半成品)等手段和方法具体完成现场质量控制工作。

  5、监理部质量管理工作

  监理部负责全线的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全线质量专项检查(如隧道初期支护厚度、平整度、实体强度的专项检查;工地试验室工作的专项检查;桥梁施工专项检查;路基软基处理地段的专项检查;试验路检查等)、月度考核评价(现场质量抽查、质量保证资料审查、不合格处理记录的审查)、中心试验室抽检数据分析(试验检测月报分析)、现场质量问题分析与讨论(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及时予以指出、共性问题召集各合同段技术管理人员和监理组相关工程师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现场指导等工作(包括承包人技术管理工作和监理工程师的现场工作)、计量支付审核期间的质量抽查和数量复核;参与设计变更方案的评审;审核隧道地质超前预报、质量监测和监控量测的结果。

  中心试验室对工地试验室完成的标准试验进行复核验证,按合同文件规定完成5%的抽检,通过独立抽检一方面发现施工过程及实体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验证承包人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的真实和可靠性。中心试验室和监理部通过定期对工地试验室工作的检查,指导、考核、评价工地试验室工作,促进工地试验室试验、检验能力的提高及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切实指导现场施工及质量控制。

  6、不合格处理

  监理组在原材料抽检和工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由监理组专业工程师和监理员督促承包人进行现场整改,监理部抽查整改结果;由中心试验室抽检和监理部现场抽查发现的不合格,除由监理组工程师督促进行现场整改外,由监理部专业工程师组织对整改结果进行检查验收。对重大不合格,除全面进行整改外,组织召开专题分析会,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在项目内进行通报,引起各方的重视,预防同类问题的再发生。

  7、当前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现场材料的管理不规范。

  材料进场的抽检工作各方比较重视,承包人自检、监理组和中心试验室的抽检工作都做得很好,但材料在现场的管理比较差,堆放混乱、标识不清、串料、污染等现象普通,可能导致材料误用或不合格材料的错用。

  2)、定期质量评价不够

  往往把质量现象当作质量本身对待。施工中注意工序检查、工艺控制,但分项工程完成后的系统检查和验收较弱,过程中数据分析比较少,施工完成后的跟踪检查不足。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或隐患的发现不利。

  3)、项目经理部技术管理人员配置不足或不能胜任工作。

  现场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部分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不能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施工自查能力弱。

  4)、项目部技术管理有待提高

  特别需要加强对现场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编制各分项工程施工的具体工作标准和要求,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自检力度,减少不合格工作。

  四、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

  1、建设各方各尽其责是各项工作得以保证的前提,既不能错位,也不能缺位。各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检查和改进是各方工作质量及工程质量的保证。

  2、质量通病必须常抓不懈

  将本项目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逐项列出,编制一份质量通病检查清单,在日常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质量通病现象,列举出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诱发因素,在施工中加强检查和控制,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

  3、抓好本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工作。

  隧道初期支护的厚度、平整度、实体强度控制;

  隧道二次衬砌的厚度、强度;

  隧道渗漏水处理;

  桥梁砼质量控制;

  进场材料的现场管理;

  高填方的压实及测降观测;

  隧道监控量测及超前预报工作。

  4、加强合同管理力度,做好事后验收控制从合同管理的要求出发,督促项目部按施工合同要求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施工过程中严管,出现的质量问题重罚,强化具体施工队伍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减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切实控制好施工质量。

  无论出现什么质量问题,本质上都是质量管理的问题。质量管理涉及到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各主要过程。尽管各项目经理部和监理机构都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但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贯彻实施还存在问题。为了切实做好质量管理工作,项目负责人高度重视,全体员工各尽其责是前提。

  质量控制的主体是施工,施工单位不主动,质量控制就处于被动状态,施工单位主动了,质量控制工作就主动了。今后的重要工作就是想办法让施工单位切实主动起来,承担起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再借由监理的外部督促力量进行约束,质量管理工作将会更上台阶。

  监理组和中心试验室的独立抽检工作是验证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抽检一方面能够发现原材料、工序、半成品、成品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独立抽检,验证项目部工地试验室工作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科学性,使质量评定的基础数据得到切实的保证。因此,监理独立抽检和中心试验室的独立抽检力度还需要加强,应改变对抽检的认识,调整抽检的方法,从系统的高度去约束和规范工地试验室的行为,强化工地试验室在自检体系中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