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行业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16 17:42:33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护理行业社会调查报告

  希望知晓一个情况、一个事件时,需要认真地调查研究清楚,调查结束以后,还需要写调查报告。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护理行业社会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护理行业社会调查报告

  护理行业调查报告1

  在大部分上班族每天工作8小时的同时,这个城市还有一部分人群——护理工每天却要工作19至24小时,但高强度的工作没有给她们带来高收入。

  为了解上海护理工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和交通大学医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对瑞金、静安区中心医院、淮海地段医院等30家医院的护理工调研后,发布了首份《上海女性护理工现状调查报告》。

  护工职业认同度较高

  调查显示,有74.3%的人认为自己做护理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和满意,有24.3%的人认为一般,认为不满意的占1.4%。他们中有44.2%的认为“工作中最大的快乐是挣到钱”,有28%的人认为“为了病人的康复”,有27.4%的人认为“是得到病人的尊重”。被调查者中有54.1%的人认为护理工作能给自己提供很多学习和发展机会,也有26%的人持不同看法。此外,还有80.3%的人认为从事护理工作能认识的人,能建立社会关系。上述情况表明,护理工本人对这份职业的认同度较高,认为这份工作能积累知识和经验,岗位比较稳定。

  工作强度大收入低

  护理工每天的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较大。调查显示,有10.5%的人每天工作8小时,有30.9%的人每天工作9至12小时,有5.9%的人工作13至18小时,还有52.7%的人工作时间每天达19至24小时。另一方面,有47%的人平均每天护理2至3个病人,而每天护理4个或5个病人的.分别占11.3%和13.4%。

  相比之下,护工的月平均收入却偏低。在被调查者中,月平均收入在500元以下人占3.5%,500至1000元的人占59.9%,1000至1500元的人占31.6%,1500至XX元的人占3.8%,XX元以上者占1.2%。但是本市女性与外地来沪女性从事护理工的收入差异较大。从研究结果看,本市女性从事护理工的收入明显高于外地女性,其原因与接受知识的能力,与病人沟通、服务等方面有关,而病人也喜欢有上海生活背景的人护理。

  护理行业调查报告2

  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xx高龄、失能、失独老年人大幅增加、空巢化和小型化趋势日益突出,需要进入养老机构照料的老人日益增多,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职业,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总趋势。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养老服务人员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养老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目前山区养老护理的队伍中存在专业养老护理员数量严重不足问题,是什么导致这一原因呢?在山区想做一名专业的养老护理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临着世俗观念、收入低、压力重、没有职业认同感等诸多困难,直接影响了福利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专业知识的欠缺养老护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照料,还包括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康复等方面的内容,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现实工作中护理员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就上岗了,原则上是老护理员带班1~2周就开始独立工作,仅局限于实际操作的学习,一般都是边做边学,理论上的培训很少。我院就存在养老护理队伍中专业医护人员不愿意进养老机构,而招进的养老护理人员中年龄普遍较大、文化水平低、没有受过专业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护理技能培训,出现了“专业的人不肯干,肯干的人不专业”。护理员对素质与行为规范、心理护理知识、一般护理知识、营养与饮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观察、常见症状、老年病护理等知识掌握肤浅,不能全方位应对各种老年人的整体护理,提升服务质量就成了纸上谈兵。

  社会地位的低下受传统世俗、家庭观念的影响,山区县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现象,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当前不仅护理学院的学生对养老护理敬而远之,就连“4050”人员也对此退避三舍。很多人认为服侍老人又脏又累,是低人一等的工作,收入低、压力大、工作脏、社会地位低,稍有条件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护理老人的行当。因此,从事该行业的人主要是年龄大的下岗、失业人员和一些农村务工人员,女性占绝大多数,而男性少有问津。对护理员的职业歧视同样存在于一些入住老人及其家属的观念中。不尊重护理员,当自家的保姆一样对待。甚至遭受来自老人的猜疑、误解和不文明行为的侵扰,以及老人亲属的斥责和上访,这也是影响养老护理员队伍发展壮大的最主要因素。

  工作责任压力重大养老护理服务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异常繁琐。面对的是痴、呆、傻的肢残、智残、失能的弱势群体,护理员每天的工作就是给老年人洗澡洗衣、清理大小便、喂饭、翻身、喂药、打扫卫生等,为照顾好老人一天24小时他们都是忙上忙下,不敢有丝毫懈怠,加上老人的行为举止、性格脾气表现各异,护理员只有通过长期的观察、接触和沟通才能掌握。碰上老年痴呆严重的老人,会经常乱发脾气,甚至还会打骂护理员。另外老人身体比较脆弱,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问题发生率高,护理员的神经随时处于紧绷状态,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避免老人发生意外,特别是遇到老人正常或意外死亡及家属无理取闹时,护理员更要承受巨大的责任压力和精神压力,所以担惊受怕成了这个行业从业者的一个心理特征。怕老人生病,怕老人受伤,怕老人在院里去世。养老护理员基本没有节假日和八小时内外之分,五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由于许多老人在福利院生活习惯了,都不愿回家,而有些家属也不愿老人“侵占”他们得来不易的长假,于是,假日对养老护理员们来说就成了“奢侈品”,他们不得不牺牲自己与亲人团聚的机会陪护老人们。在院里护理员没有固定的假期,要休息还得履行请假手续办好老人护理交接。

  1、转变思想观念

  养老服务是一项社会急需的新型职业,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的社会事业,政府部门应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倡导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营造尊重老人,尊重养老护理员的社会氛围,教育人们摒弃职业贵贱之分的观念,树立养老护理工作是平凡而伟大的,是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崇高职业理念,把养老服务行业建设成为社会上一项受人尊敬、令人羡慕的职业,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另外福利院领导要注重提升养老护理员的幸福指数,在生活上对他们多关心,精神上多鼓励,物质上多支持,才能使他们安心工作,并在为老服务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体现养老护理员职业的重要社会价值。

  2、加强业务培训

  一是专业队伍培训。高度重视养老护理员教育、培训工作,与人事、教育部门研讨在当地职业院校开展养老护理专业,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在岗的护理员通过“送出去、请进来”方式让护理员积极参加培训,增强业务技能知识,定期组织开展养老护理技能竞赛,激发员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促进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二是职业道德培训。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树立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的思想。看得起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树立职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三是心理素质培训。教育大家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要教育服务人员把老人当作亲人那样对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转变大家鄙视看不起这项工作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凡的岗位作出非凡的业绩,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崇高的理想。

  3、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针对养老护理员队伍难招人,难留住人的现状,以及现有队伍素质与当前需要不相匹配的问题,各级应加强养老护理激励机制建设。

  一是物质激励。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觉悟是从物质利益中产生出来的,物质的满足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对工作中作出较大成绩和贡献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

  二是待遇激励。发挥养老护理员的能动性,有效激发护理员创造性的工作,关键是要加强绩效考核,建立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目前护理员的收入并不太高,养老机构可以采取护理岗位津贴、护理员职业技能职称津贴、提高加班夜班费用等手段,提高护理员的待遇;

  三是感情激励。领导者要与职工在感情上多相互沟通交流,注意融洽上下级关系,学会以情动人,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员工,时时处处尊重、关心、理解他们,当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哪怕只有点滴的进步和起色,领导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能从微小进步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能忽略细节,舍小求大,要随时注意捕捉员工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不断拧紧上进的发条;

  四是荣誉激励。荣辱之心,人皆有之。从理论上讲,人们的需要是从生理需要到社会需要再到精神需要,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当个人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后,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就占据主要地位。只有当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信任、表扬和荣誉后,才能促进个人不断进度,将自己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和聪明才智发挥的淋漓致尽。

  4、加大行业宣传

  一是强化养老行业自身建设。注重“素质”意识,德才兼备,首先要加强自身法律道德素质,做到依法行事、无愧于心。其次加强业务培训,把护理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学会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最后,要努力提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融洽的和周围同事相处,和老人相处,和家属相处,懂得护理老人要察言观色,和家属交流要善于理解言下之意、弦外之音;

  二是大力宣传养老行业工作。政府部门要对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养老护理工作人员的先进事迹,让人们了解养老护理工作既是一项集养老知识与护理技能于一体的技术工作,更是一份集传承孝道与弘扬美德于一身的高尚职业,他们小到替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的儿女尽孝,大到为政府、社会及家庭缓解养老压力,其社会价值不言而喻。

  三是培育和宣传行业典型。搞好对内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福利院形象抓好以点带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艰苦奋斗、不怕苦累、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好典型,发挥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把本单位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出去,既鼓励了本人,教育了大家,又提高了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护理行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行业调查报告02-20

行业调查报告优秀08-25

行业薪酬调查报告01-13

金融行业调查报告10-27

物流快递行业调查报告04-07

动漫设计 行业调查报告04-07

行业调查报告(精选18篇)04-24

金融行业调查报告范文12-09

汽修行业调查报告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