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企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1-05-18 14:04:10 报告 我要投稿

建筑业企业调研报告范文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建筑业企业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业企业调研报告范文

  建筑业企业调研报告1

  一、围标、串标的基本概念

  围标、串标是指投标人之间、或投标人与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之间相互恶意串通,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或采取其它不正当手段,排挤、限制竞争对手,以达到某一利益相关者中标的行为。

  围标、串标是参与方之间结成的一种“利益联盟”;是利用不法手段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及国家利益的行为;是招投标市场一种危害极大的“诈标”行为。其根源是诚信缺失。

  从广义上讲,围标行为的发起者称为围标人,参与围标者称为陪标人。围标是不成熟的招投标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参与围标者相互达成攻守同盟,在整个围标过程中严格遵守双方合作协议,以保证围标人能顺利中标,并对整个围标活动全过程保密。如,在某一工程项目招标中,同一个投标者挂靠两个以上不同施工企业(有时为全挂靠),并代替被挂靠者做出不同或类同的投标书,以各个被挂靠者的名义进行投标。而那些主动或被动参与挂靠的行为则称为“陪标”。可见陪标与围标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陪标也是围标的一种现象。围标成功后,围标人按照事先约定支付陪标人一定的好处或利益互换。有时围标全过程为围标人一手操办,陪标人提供资质、人员和必要的条件予以协助。有时是投标人入围后将入围资格卖给围标人,围标人借用入围投标人的资格操纵投标,而陪标人则保持沉默。

  从狭义上讲,串标是指除围标外的串通投标,即排除围标现象的一般串通投标行为,包括投标人与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之间串通或两个以上投标人非正当合谋投标,也可称之为未达到围标的操纵强度和影响的行为。

  狭义上的围标与串标处于平行关系,是同为串通投标的两种类型,即围标加一般串标等同于广义上的串通投标。通常所说的串标也可理解为狭义串标。由此可见,广义上讲串标的外延和内涵比围标更加广泛,围标是广义串标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两者是包含关系。如果把串通投标作为主杆,则围标和狭义上的串标就是分枝。围标首先表现为串标,即围标以串标为基础又高于串标,围标是串标的发展和深化。

  二、围标、串标的表现形式

  (一)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

  1、在招投标中,某些投标人特别是“围标集团”,为了排挤其他投标人,干扰正常的竞价活动,私下串通,形成价格同盟,使竞争对手的正常报价失去竞争力,导致其在评标时不能中标。

  2、在分标段投标或者多次招标中。投标人之间互相约定,在不同的项目中轮流以高价位中标,使投标人无论实力如何都能中标,并以高价位捞取高额利润,而招标人无法从投标人中选出最优,从而丧失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

  3、投标人之间私下确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相约内定中标人以高价中标后,给予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一定的“补偿费”。这种行为多发生在邀请招标中,其结果使投标者之间已不存在竞争。有时招标人在利益分配不均时,也赞成投标人这样做。陪标人的“补偿费”一般是从中标人支付的高价中获取的。

  4、通过挂靠等手段以多个投标人的名义进行投标,以控制中标价和提高中标几率。而被挂靠企业的资料费、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全部由挂靠企业承担。被挂靠企业主动为串通投标提供方便,从而形成实质上的投标垄断。无论哪家企业中标,都能获得高额回报。通过挂靠,使一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得以进入原本无法进入的投标领域。

  5、投标人以暴力、威胁、利诱等手段,阻止其他投标人参与投标,或者控制其他投标人投标。这并非危言耸听。2008年4月26日,《中国建设报》报道了福建省专项整治串通投标的6种违法行为,其中,位列第6种的行为,便是“严厉打击投标人以暴力、威胁、利诱等手段,阻止其他投标人参与投标,或者控制其他投标人投标的行为”。

  (二)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与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

  1、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与投标人相互勾结,将能够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信息(如投标报名情况、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设计变更、工程量清单错误与偏差等)透露给特定的投标人,造成投标人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尤其是在设有标底的工程招标中,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私下向特定的投标人透露标底,使其以最接近标底的价格中标。

  2、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由投标人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压低价格,中标后再由招标人通过设计变更等方式给予投标人额外补偿。或者是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为使特定的投标人中标,与其他投标人约定,由投标人在公开投标时抬高标价,待其他投标人中标后给予该投标人一定的补偿。

  3、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通过操纵评标专家在对标书初步评审时,对不同投标人相同或类似的标书实行差别待遇,甚至在一些实行最低投标价中标的招标中,为使特定的投标人中标,个别招标人(招标代理中介机构)不惜以种种理由确定其他最低价标书为废标,以确保特定的投标人中标。

  4、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故意在编制资格预审或招标文件时,对特定的投标人予以“量身定做”,同时,设置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将绝大多数潜在投标人排斥在外,以达到串通围标、操纵招标结果的目的。

  5、投标人与招标人相互串通,操纵招标结果。特别是在邀请招标中,招标人通过派代表参与评标,一致为特定投标人打高分,或在评标中进行诱导性发言等方式,以促成特定的投标人中标。

  三、围标、串标的认定依据

  (一)下列行为均属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

  1、投标人之间内定中标人后再参加投标的;

  2、开标前已有反映,开标后发现各投标人的报价等与反映情况相吻合的;

  3、不同投标人投标报价的市场报价部分呈规律性变化的;

  4、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来源于同一投标人或同一账户的;

  5、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机构或同一人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或投标文件的;

  6、不同投标人的资格预审文件或投标文件的错漏之处不合理一致的;

  7、不同投标人的资格预审文件或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班子或其他成员存在相同人员的。

  8、不同投标人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基本雷同的;

  9、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中列出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及利润的价格构成部分或全部雷同的;

  10、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出现评标委员会认为不应当雷同的(如:文字编排、文字内容、文字及数字错误等);

  11、有知情人举报,投标人采取暴力、威胁、利诱等手段阻止其他投标人参与投标,经查证属实的;

  12、其他串通投标行为。

  (二)下列行为均属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1、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所属人员、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相关负责人的近亲属操纵投标或代表投标人参与投标的;

  2、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在资格预审评审或开标之前开启资格预审文件或投标文件,并将资格预审或投标情形告知其他投标人或协助投标人撤换、修改资格预审文件或投标文件的;

  3、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向特定投标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或者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投标的其它情况,或者泄露标底的;

  4、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编制的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专门为某个特定投标人“量身定做”的;

  5、参与评标的招标人代表在评标中一致为某一特定投标人打高分或进行诱导性提示的;

  6、招标人与投标人约定投标报价的;

  7、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的;

  8、其他串通投标行为。

  四、围标、串标的防治对策

  (一)改革招标程序。全面推行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标准文本;建议取消投标报名,采取不记名方式购买标书、图纸;建议取消集中招标答疑和现场踏勘,在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载明工程概况、工程地点、施工现场状况及周边环境、招标条件、投标条件,并明确投标人对投标文件和现场状况提出质疑的时限,以及招标人公布答疑的媒介和时间等。

  (二)严格资质审查。如果实行投标报名,投标企业报名登记时,必须提供法人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等;法人委托报名时,除提供上述证件外,还要有法人的书面委托证明及受托人身份证明、技术资格证明等。评标时评标委员会还应严格核对投标人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开户行证明、投标文件印章以及项目经理证书、项目经理安全证书的单位名称都必须完全一致。

  (三)改变“三金”结转方式。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应通过投标人或中标人的基本账户,以银行转账方式进行缴纳或退还,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不得接受现金交付;招标人的建设资金只能拨付给中标人在项目实施地银行开设、留有投标文件承诺的项目经理印鉴的企业法人账户。这样做可以增加串标企业的资金风险。

  (四)推行低价中标。在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中不设标底;对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招标人对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政府投资项目,一律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即,招标人在招标前公布拦标价、或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估算价或评审价,作为投标最高限价,投标人在满足招标人提出的合同条件及商务条件的前提下,直接以最低报价中标。

  (五)实行资格后审。政府投资项目招标应尽可能采用资格后审;实行资格预审的,一律采用《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合格制法,所有符合预审条件的潜在投标人都应允许参加投标,通过增加潜在投标人数量,加大串通投标的成本。

  (六)严守保密制度。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对投标企业报名情况严格保密,不能向任何相关人员泄露报名信息,包括法人姓名、单位地址、资质高低、联系电话以及报名企业总数等。这样做是为了给不法串标者设置有效的障碍,使他们不能轻易掌握串标范围,确定串标对象。

  (七)强化专家管理。要不断深化对评标专家和评标活动的'管理,建立对评标专家的培训教育、定期考核和准入清出制度,加强对评标专家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评标专家,围绕如何在评标中发现和界定围标串标行为进行培训和交流研讨,不断提高评标专家的综合素质和评标技能。对不能胜任评标工作或有不良行为记录的评标专家,应当暂停或取消其评标专家资格。

  (八)推行电子招标。从国内招投标发展趋势看,实行电子招标是当务之急。电子招标的优势在于招标人与投标人相互不见面,围标、串标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投标人相互不知情,不知道竞争对手是谁,只能依托自身的实力投标,可以充分实现公平竞争的原则;还可以大大降低招投标成本,有效减轻招投标各方的费用负担,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九)加强标后监管。对中标项目施工现场应实行动态跟踪监管,主要检查工程承包合同执行情况,中标单位现场到位人员与投标承诺的人员是否一致,检查工程款的支付和流向。尤其是对中标价明显偏低的项目要进行重点跟踪监督,严格控制设计变更,防止恶意低价竞标、标后高价结算。对发现存在挂靠及围标串标行为的,应及时依法处理,以儆效尤。

  (十)严格责任追究。对于利用个人相关资质参与围标串标及其它违规违法活动的直接责任人,招投标监管部门应及时调查核实,并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对于参与串通投标的单位和个人主动检举揭发的,可以据情实行免责制。同时,招投标监管部门还应主动联合纪检监察、工商行政和司法等部门,形成多部门联动预防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防治围标串标行为的管理平台,将围标串标行为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实行公告制度,以强化震慑警示作用。

  建筑业企业调研报告2

  为进一步落实建筑节能工作目标任务,了解和掌握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日前通过对我市建筑节能、墙改工作情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8年我市认真按照《建设厅2008年建筑节能工作要点》要求,安排布置本地区建筑节能、墙改等相关工作,新建建筑全面实施50%的节能标准,着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全面推进我区建筑节能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一) 建筑节能工作扎实有效

  新建建筑全面实施50%的节能标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建筑节能相关政策规章,以施工图审查为突破口,以执行技术标准规范为保证,以建筑节能示范工程为载体,以强化监管为手段,推动本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健康发展。2008年1-12月,全市新建节能建筑210万平方米,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比率不断上升,设计阶段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比率为100%;全面开展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08年9月起,我市对12层以下(含12层)的住宅及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逐步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二)积极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

  一是“禁实”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已基本实现了城市规划区内严禁使用黏土实心砖的目标。同时将“禁实”工作向农村延伸;二是“限粘”工作进展顺利;三是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比例不断扩大。经过对传统制砖业进行提升改造,形成了一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新型墙体材料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长,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占建筑工程总量的比例不断攀升。

  二、存在问题

  1、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太阳能设计的比例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设计阶段节能设计的比例基本为100%、太阳能设计的比例基本为80%,但部分工程施工阶段擅自降低节能标准,经济适用房和部分政府投资的迁移安置工程取消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推进建筑节能工程造成一定阻力。

  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困难重重。由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存在着结构形式复杂、产权形式多样、缺乏融资渠道和专项资金支持等问题,加之对各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认识上的“误区”,致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困难多、阻力大,真正意义上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尚未启动。

  3、墙体材料 “限粘”工作未彻底到位。部分框架结构建筑墙体仍采用粘土砖。

  三、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建筑节能工程的监管力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颁布实施,认真做好学习和宣贯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对本地建筑节能工作管理程序及监管措施进行排查梳理,查找问题,补缺漏洞,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严把节能工程建设过程各关键环节-设计图审、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及备案、住房产权登记等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比率。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建筑节能标准、节能设计文件、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及监理合同对节能工程建设实施监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规范进场材料的复检和抽检程序及资料管理,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安全。要严格把好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备案关,对不符合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进行竣工验收备案。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在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并做到真实准确。

  2、全面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要结合《建设厅2008年建筑节能工作要点》尽快组织本地区既有建筑普查活动,对本地既有建筑的存量、结构形式、建造年代、能耗及采暖方式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项目储备。确定本地区重点改造区域和项目,制定改造规划,多渠道筹集落实改造资金,编制本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方案》。按照《建设厅2008年度建筑节能工作要点》目标任务,做好2008年度建筑节能工作的安排布置和实施工作。

  要充分利用国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每年可以选择1-2个产权归属明确,改造资金落实情况好,改造后效果较为明显的工程进行试点,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效监管体系建设积累经验,进行技术准备。

  3、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江苏地方标准图集《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建筑构造应用图集》已经发布,要按照要求,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规划、安排和布置。要把太阳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纳入节能减排和建筑节能工作内容,要以试点示范工程为先导,以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应用为重点,研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和约束政策措施,加强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快推进本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进程。

  4、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培训和宣传。要结合建筑节能实际工作需求,做好建筑节能技术培训。重点针对实施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太阳能建筑应用技术等相关标准、规范、应用图集的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培训,使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各地要继续加大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要不定期组织建筑节能工作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等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建筑节能,积极营造建筑节能工作领导重视、社会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并积极参与的良好社会环境,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健康发展。

  建筑业企业调研报告3

  近年来,随着我市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容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我市经济快速平稳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与此同时,仍有诸多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尤其是违章建筑的存在,严重影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违章建筑数量较多,分布较广,隐蔽性较强,危害较大,查处时也有相当的难度,如何妥善查处违章建筑也就成了城市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与难点。本文就结合城中区域的实际情况,总结违章建筑的一些特点,阐明违章建筑的危害,分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查处违章建筑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意见。

  一、我市城中违章建筑的基本情况

  (一)违章建筑的定义

  违章建筑一般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建筑。违章建筑主要包括:

  (1)未申请或申请未获得批准,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

  (2)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成的建筑;

  (3)擅自改变了使用性质建成的建筑;

  (4)擅自将临时建筑建设成为永久性的建筑。

  (二)我市违章建筑特点

  2006年城中中队共查处违法建设37户,其中经过规劝自拆7户,自拆面积62平方米,强硬拆除违法建住17户,强拆面积208平方米,停建13户,停建面积121平方米。就数量来看,违章建设的总面积达到了391平方米,当然,还有未被查处到的,总体来说是相对较多;从分布来看,南园路、人民南路、古松弄、桃园路等各条道路周边及小区内都有不同程度的违章建筑;由于城中区域部分小区建成年代较长,内部构造相对复杂,部分街道也较为偏僻,很难在正常的巡逻过程中被发现,被查处的违章建筑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市民的举报,而且往往都是已经建成的。综上所述我市城中区域的违章建筑存在着数量较多、分布较广、隐蔽性较强等诸多特点,给我们依法查处带来了不少困难。

  二、违章建筑的危害

  (一)浪费土地资源。违章建筑直接占用了大量的集体土地,甚至是基本农田,侵吞了集体资源,损害集体利益,造成国家资源的低效利用。

  (二)提高开发成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的全面推进,科学合理规划的逐步完善,杂乱无章的违章建筑严重破坏整体规划。

  (三)影响依法行政。违章建筑的横行,给国家的土地管理、村镇建设、农民建房管理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使法律法规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执法的权威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四)增加安全隐患。由于违章建筑多为简易结构,往往是由几个农民工随便搭建而成,因此,几年后它们都会变成危房,随时都会发生事故;路边的建筑物还会影响视线,造成交通事故。

  (五)影响社会稳定。大量违章建筑的出现,影响着我们的居住环境。同时,由于这些建筑物都是未批先建的,到处乱建,达不到技术规范,容易造成邻里纠纷的大量出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背道而驰。

  三、违章建筑大量形成的原因

  违章建筑上述的这些特点和危害致使它的查处成了工作难点与重点。为了更好的处理相关的违章建设,有必要充分认识违章建筑形成的深层原因。

  (一)违章建筑大量产生的根源来讲:经济利益驱动是当事人敢于违法建设的主要原因,经营需要早已代替生活需要成为违章建筑的主要动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租房效益大,而违法的成本又轻,造成了老百姓养猪不如出租的现象。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小车子已开进寻常百姓之家,随之也带来了大量车库或备用车库,还有不少家庭的厨房和餐厅也开始搬出主房,这些都产生了许多违章附房。

  (二)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不公、处罚不力是违章建筑泛滥的另一个原因。由于判别建筑物是否违反规划,是以详细规划即详规为标准判断的。而在当时,详规要么很粗糙,要么根本没有,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中不少人对城乡规划特别是详规的法律效力一无所知,随意变更规划是常见的事。由于没有详规,或虽有详规却得不到严格执行,这就给行政执法机关判定建筑物是否违反规划、是否严重影响规划留下了非常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而对这一自由裁量权却无约束机制。于是在同一地段,对类似的建筑,对甲认定为严重影响规划,决定拆除,而对乙则认定不严重影响规划,不予拆除。此类执法不公现象,不一而足。

  四、违章建筑的对策意见

  要指出的是,违章建筑不是仅仅依靠个别部门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查处就可以轻松解决的,要根本性的减少,甚至消除违章建筑,需要多方面多个层次的共同努力。

  第一坚持法制宣传。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强化违章建筑危害意识,使居民充分认识到整治违章建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新监督形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使群众能举报,愿举报,敢举报。

  第二归类分期处理。首先,针对新生及翻盖违章建筑,必须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拆除,通过网格平台信息反馈、群众举报等,一旦发现有动砖动土迹象,就立即介入,查明情况,坚决依法处理,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对于历史遗留违章建筑,根据具体情况,可通过整体环境改造、专项整治、民心工程等,分期分批,逐步解决。

  第三加强执法力度。实践表明,执法力度稍有松懈,违法建筑者就得寸进尺,违章建筑便死灰复燃,同时还带来了相互攀比,你家盖一层,我家盖二层、三层。为此,对违章建筑的查处,必须从严打击,严厉查处,绝不能再搞“以罚代处”,要达到重创正在违章建筑者,震慑有意违章建筑者的目的。对于严重阻碍执法的违法人员,性质恶劣,影响面广的违章建筑,必须实行强制措施,决不可让其心存侥幸;对于无视政策、明目张胆、正面挑衅的,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必要时让司法介入,以维护法律尊严。

  第四完善相关法律目前,针对楼顶违章建筑,主要以自拆为主,对坚决不拆除的城管大队也面临法律难题。执法大队并没有强制的拆除权,如果申请法院执行,法院表示也有难度,因为要拆露台的违章房必须穿过业主的合法房屋。因此,需要规划、建设、城管等多部门联合调研,健全相关法规,增强其操作性和强制性,起到严厉整治的目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违章建筑以其分布广,数量多,隐蔽性强,危害大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城市的规划发展,查处违章建筑更是城市管理工作者的重点与难点,在查处违章建设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坚持法制宣传,做好违章建设者的思想工作。只有通过各个部门的联合,不同层面的共同努力,违章建设的情况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建筑业企业调研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建筑业企业劳动合同范本08-13

信息技术调研报告-调研报告01-04

学校管理的调研报告范文12-28

学校安全的调研报告范文12-28

关于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01-04

河北调研报告12-25

鸡产业调研报告(4篇范文)12-27

别墅调研报告意义(3篇范文)12-26

什么调研报告好写(5篇范文)12-25

家长学校的调研报告范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