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时间:2022-08-04 08:11:45 报告 我要投稿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14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教育自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14篇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1

  一、加强领导

  政风行风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合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合政办发〔20xx〕48号和市教育局合教字〔20xx〕132号文件精神,开展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教育收费自查自纠活动,学校的收费工作经历了一次严格的清理,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我校认真组织了自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为确保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了自查自纠工作会议,强调各班班主任是规范教育收费第一责任人,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谁出问题追究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坚决刹住教育乱收费现象。

  二、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依法依规收费的自觉性。加强各教师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思想认识,保证收费工作规范落实,强化收费工作的责任制,统一思想,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规定。

  2.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工作责任制,规范落实收费工作。

  3.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八条禁令”。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坚决抵制各种乱摊派和搭乱车收费。

  4.加强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宣传教育。实行“阳光收费”,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规范公示,及时向社会公示学校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规范收费票据的使用和管理,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5.不强制学生统一征订报刊杂志、教学辅导资料;不强行向学生推销、生保险和学习、生活用品。

  6.不以组织举办“辅导班”等为由向学生收取费用,不租借学校场所给社会培训机构或校处人员开展针对中小学课程的有偿补习活动。禁止本校在职教师举办或参与举办的各类收费的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

  7.不以借读生、代培生、旁听生、插班生等名义高收费。

  8.我校对辖区幼儿园的收费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收取,不存在国家已取消的费用。如赞助费、建园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特色班费等乱收费行为。

  9.严格财经纪律,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不挪用教育经费。

  10.加大自查力度,保证收费政策落到实处,规范收费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将继续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教育收费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收费管理,确保收费工作落到实处,管理规范,符合要求。

  三、落实情况

  1.我校在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工作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级文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执行,遵照先审批后收费的原则进行收费。没有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现象发生。学校没有收取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确实需要学校代收的费用,也是在学生自愿和非盈利的原则下进行,并按要求为学生开据合格的收费凭据。

  2.扎实推进政务、校务、收费公开,做到公开透明。学校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立“校务公示栏”,通过公示,加强公示内容的动态管理,让学生家长在收费前了解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以及收费范围、减免政策、投诉方式,使教育收费在阳光下操作。

  3.学校和教师没有出现以举办“辅导班”“提高班”等为由向学生强制收取费用。

  4.严格执行上级关于中小学教育收费管理规定,没有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课外读物、报刊杂志。多年来一直坚持严把教材、教辅资料入口关。在教材征定上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课程征定,禁止各班统一组织征订教辅资料和搭售教辅资料,更不允许任何班级和教师强制性要求学生购买教辅资料。

  5.认真落实国家救助贫困生政策,对所有接受资助的学生张榜公布,按政策办理。对一些有特殊困难家庭的子女,学校实行了该免则免、该减则减的办法,切实减轻了农牧民负担,减少学生流失。

  四、取得效果

  我校通过开展对收费行为的集中清理活动,有效促进了学校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规范教育收费的要求,对学校

  杜绝乱收费行为的发生、真正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切实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有着深刻的意义,加快了建设和谐校园、放心校园、人民满意的学校的步伐。

  XXXX小学

  X年X月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2

  根据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认真规范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财务管理政策,切实履行会计监督职能职责、把学校资金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实现政策制度更加完善,资金使用管理更加阳光规范,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现将学校教育专项资金自查报告如下:

  1、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校务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把自查工作落到实处。

  2、 自查时间为XX年元月至XX年8月的资金落实情况。

  3、 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学校在年初做好预算,上级按时拨付资金,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不存在挪用及发放补贴等违规使用现象。

  4、 寄宿生贫困生补助专项资金。学校寄宿生贫困生建档成册,材料规范齐全,及时公示补助标准,及时发放资金,接受群众监督。

  经过自查,学校没有发现违规违纪现象,重大事项资金使用情况能够及时公布、公开,做到了透明、阳光。我校将一如既往贯彻履行上级精神,照章办事。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3

  (一)资源建设

  1.基础配置

  锦洲小学依托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服务,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的建设。在政府不断增加专项投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建成了校园网,网络光纤铺设覆盖所有专用教室,充分保障了全校师生的正常使用。

  目前学校基础设施配置完善、功能齐备,有1个电脑房、1个多媒体专用教室、12个班级全部配备多媒体设备。在学校完成整体改造期间,学校添置了交换器,为所有班级和办公室增设了网点,确保教学、办公所需的电脑都能上网,也为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创设了必备的条件。

  2.信息资源 学校基本信息数据完备,符合教育部“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要求。学校已建成了的校园网,网络光纤铺设覆盖所有专用教室楼,学校基础设施配置完善、功能齐备。

  3.人力资源

  学校领导重视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参加各类信息化培训,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网络。

  目前学校有以分管教学校长为组长,以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专职的网管员,他们负责学校网络的安全运行,并负责各专用教室及教育信息化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如遇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借助与网络专业维护机构签定的协议,及时得到处理。

  (二)管理机制

  1.组织规划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信息技术组组长为成员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分管信息化工作的校长为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各年级组长及各班信息员组成的学校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明确各自的职责,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2.制度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有教育信息化工作相关的激励机制,每学期对发表相关的论文、案例或推进信息化工作有突出成绩的老师给予奖励。

  3.投入经费

  学校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满足教育教学日益发展的需要。校园网电教设备设施逐步升级改造,近几年年为相关为中层干部配置了U盘。

  近三年来已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投入经费,这些经费的投入,使用合理,用到点上,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校在管理、教育、教学等信息建设中经费使用的需要,确保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4.维护情况

  为了及时排除网络故障、维修信息技术设备,我校设有“电脑故障记录本”、接报后能及时到场检修,一般性的故障都能做到当场修复或当天修复,不超过24小时。为了保证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我校联网计算机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能及时更新。为了维护网络控制室、教室等设备的安全,我校有安全使用措施,有防火防盗设施,能够及时维修和保养。。目前,我校信息技术设备能正常使用,确保了网络安全畅通,有效防御了计算机病毒的侵袭,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应用水平

  1.课程实施

  学校严格执行信息科技课程计划,在预备年级开设每班每周1课时的信息科技课。全面落实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提升学生整体信息素养。在基础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收集、管理和使用学科网络资源,开展信息技术与基础型课程的有效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教与学的有效教学手段。

  2.管理服务 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学校所有课表采用电脑软件排课,合理安排课程。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资料采用电子文档。对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安排,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每学期进行考核,适应教师与学生发展的需要。

  积极应用校园网络发布信息,确保及时更新学校网站信息,使日常管理工作通过校园网更方便地实现实效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有序高效。

  财务与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等能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管理,使各方面的工作及时准确的记载,保证落实得有序 。 我校在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同时,也比较关注学生网络文明规范意识的培养。不仅在各种学生活动中进行宣传和教育,而且强调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合理渗透,将网络文明规范意识的培养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3.应用特色

  我校立足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突出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宗旨,重点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参与、教师引领、教学互动、沟通交流、学习评价、资源建设与共享等课题,初步形成以开源系统建立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的学校信息化应用特色。

  增强信息技术教学力度,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学校加强信息技术的基础性课程,引导学生将信息化平台作为学习工具、资料来源,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学习能力。

  加强校本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全校45岁以下教师,进行信心花培训。

  xx小学

  20xx年10月23日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4

  教育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助于新课程的实施。信息化教学资源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它可以解决传统单一教学手段难以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知识的缺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再造,能够促进课程的动态生长。现将学校应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好电教的常规管理。

  为了加强学校电教设备与器材的有效使用,定期对全部设备进行维修与清洗。为了使电教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教师使用的积极性,学校提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加强对教师电教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统计,并将其纳入教学工作的考核之中。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有电教手段的运用,同时还在各班和各专用教室建立了电教课登记表,由各班登记出教时及电教课内容、方法等。现在我校已做到在职教师人人都上电教课,人人都能参与电教活动。

  二、信息化资源配备及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做到电教设备一本帐,由总务处负责。20xx年,我校计算机数量为80台,多媒体设备9个,投入资金共计392000元;20xx年新增加多媒体设备10台,共计80000万余元;20xx年,又耗资339000元购置了40台电脑和10套多媒体设备。同时,我校开设3个计算机机房,配备100兆校园数字网,各专用教室和班级设备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平时认真管理好各室的电教设备,勤保养、常维护,做好记录,从而提高了使用的效率。为了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需要,每学期都购进了适合学生素质发展需要的科技、艺术、童话等碟片和用于课件制作的一批软件,供学生观看和教师借阅。同时学校严格执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如:机房使用及管理制度、电教设备与资料的借还、使用、管理制度等。在这方面努力做到有记载、有检查、有落实,注重实效,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对现有电教设备与教材资料的使用,提高了对它们的管理水平。

  三、重视教师信息培训及应用。

  培养和培训一批意识超前操作技能熟练的教师队伍是适用好教育信息资源必要前提,为此,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学校在开学初及教研活动中多次对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及交流活动如集体培训、分散练习、年轻技术熟练的教师带老教师等。在学校领导的密切关注下,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研组相结合,在教学与科研并进的同时融入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的学习研究,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锻炼,更新观念,提高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我校教师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学案例评选培训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头人”培训、潍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课题会议、全省机器人课堂教学展评和培训研讨活动等。老师们培训回来后都写好培训心得并在全校范围内做了二级培训,从而把新的教学、教育理念带入校园,使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平时能对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动态及时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结合广大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应用及技能的专项培训,使全体教师了解计算机的有关操作与应用,也使青年教师更好地将电教媒体服务于教学,从而促进了学校现代化教育的有效开展。

  四、数字教育资源覆盖及使用情况

  我校认真领会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根据我校研究课题“班班通工程建设”,利用好“电子书包”。近年来学校办学模式逐年扩大,学生人数增加到20xx多人,教师人数也增加到100多名,我校现有教学班48个,每个班级都配备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每个教室下载安装了电子书包,而且认真记录,及时填写电子书包使用记录表,及时反馈,实现了信息化教育资源“班班通”。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的优势,我们把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的应用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扎实推进信息化资源应用。平时都是学生们看着书本死记硬背,电子书包使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五彩的画面,动听的歌谣,而且用动画的形式再现了一个个情境,形式多样,喜闻乐见,教育效果明显。

  语文课上,学生可以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欣赏到老师搜集的课文背景材料、图片、课文朗读、解说及疑难解析等内容;数学课上,抽象的理论已变成形象的画面,枯燥的知识已转化为丰富多彩、赏心而悦目的立体动态图象,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和不同的体验。现在教师均能自觉使用课件或网络资源备课、上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人人会和堂堂用的比例有了较大提升,课堂教学面貌有了很大改变,整个学校教学呈现出一种新气象。

  信息化应用的最终作用点、效益点在学生,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每班部分学生提供电子书包,供学生课后学习使用,老师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供学生在开放时间内查阅、上网完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各级领导与教育部门大力支持下,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扎实有效,取得一些成绩,能够真正的服务于教学。为了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在我校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此项工作一直开展下去,发挥其在教学中应用的作用,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资源库和资源服务平台,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

  ①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每周的主题网络教研活动。

  ②参与方式:集中时段利用协作组进行。

  4、网络教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

  每周选择一个年级的一个课题或单元做网上集体备课活动,并将后续反思及教学实践实录上传到备课专贴中,也可以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注重每次研究的质量。

  5、注重校际间的交流,内容以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合作备课;专题讨论;经验交流等为主。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室组织的网络教研活动,承担校本教研任务和市县交流展示活动。

  6、学期末进行网络教研成果评定活动。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5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中,教育信息化是推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从内涵上落实教育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必然选择。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的精神,我校根据有关专项督导的要求,认真自查,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做到以合理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为指导方针,围绕信息化环境建设、师资建设和普及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定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把握机遇,加快建设,努力营造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新环境。

  1.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信息化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武器,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在学校的四年规划中,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们提出要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开发,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我们通过网管员的培训,了解了学校网络的建设与促进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网络应用的基本技术,为推进学校全体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提高起了培养作用。通过学习,我们认为信息化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让师生学会使用因特网,掌握计算机技术本身,而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培养出能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具有较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才是我区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所在。

  2.珍惜资源,合理应用

  在区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我们学校现有2间计算机房,面积为90平方米,共有计算机100多台(含库存待处理机器),实际使用学生机50台,教师计算机近20台。学校为教师申请了360云盘,方便教师们储存网上下载的资源,制作课件后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今年搬进新校园后,又为每个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近年来学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经费以万元计。学校拓宽校园网的节点分布,使办公室电脑也能作到联网。我们建立了滠口中学的《教学资源建设管理规范》、《滠口中学“班班通”设备管理使用制度》、《网络设施维护工作管理规范》、《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电教设施管理规范》,使工作有依据,评定有标准。

  3.开发资源,提高效益

  网络作为新兴事物,很多教师都能迅速地接受它,利用它的资源为教学所用,但是只是较多地作为电子白板,于是,我校网管室把“以网上下载,市场购买和自行制作”为建立学校网站教学资源信息库的主要途径,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可以资源共享,学校利用武汉教育云网站也建立了许多的教育网站链结,方便教师浏览和借鉴最新的理论和观念,使“二期课改”的理念成为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撑,成为师资队伍自培途径的一个补充。

  4.扎实培训,优化队伍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信息素养,与网络信息平台具有亲和力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我校通过三方面的工作积极开展教师信息化技能培养的工作:第一是依托教师计算机能力测试和未来因特网教育培训;第二是工会积极开展各种基本计算机能力的校内培训和各项比赛,优胜者进行奖励;第三是通过区校的教学比武活动,促使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进行网络教学,课件制作的自我培训。作到以课件制作驱动,以理论培训支撑,以课程整合发展。

  二、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认为它必须以各种形式,贯穿于素质教育的整个实施过程,促进教育的深刻变革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1.学生学的转变

  在教学思想上必须实现三个转变: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内容设计向过程设计的转变,单学科教学向多学科整合教学的转变,在教学模式上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性学习,协作性学习转变。这些转变使信息化教学成为可能,而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又使网络的教学成为可能。

  实现了教学信息化以后的平台不再是讲台、课本、教师,而是互联网,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进而实现了教学平台的跨越。现在,我们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基于资源性的学习成为可能。而我们有的学生就是在老师布置的课后上网查资料,或者是在学校提供的联网计算机上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对武汉教育云网站和特色学校网站的浏览,都使学生增进了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学习中,老师提供的是交互式的、自主化的学习环境,教师一方面可以示范,一方面可以借助“分组讨论“、“开展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适时地了解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和学习进程,恰当地进行学习过程的调控。

  2.教师教的转变

  课程不再是老师灌输的知识,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比如我们学校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老师都是要求学生在课前、中、后进行相关内容的网上收集,然后按照要求作成小报、PPT等进行展示,进行知识的分享。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逐步推进,我们学校教师对于教学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黑板不是教学板书的唯一,电脑实物投影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的再现,教师手中不再只依赖粉笔。教学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教师帮助他们一起去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教师在应用教学软件或是课件时,将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大屏幕解决,使教学内容及过程形象、直观、生动,易于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生动的讲授加上恰当的现代媒体的辅助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通过信息化的教育,教师可以使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上,老师可以一边利用屏幕演示进行示范遥控演示,一边可以利用监控功能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还可以利用转播功能将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全班解析。这样,将诸多的教学环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学校管理的转变

  由于建立了学校的教育云门户网站,从学校的管理机构来说,资料的上传、下载,教师的学习疑难的解答,网上教研的开展和监控等,都成为学校管理的有利途径。

  ①信息了解的适时性:

  教师能通过学校的门户网站了解学校一周工作安排,通过与教育局网站的链结,了解教研和学习的信息,避免中间环节的拖延,防止遗漏重要信息;而教导处等部门就可以利用网管的优势了解教师平时浏览的网站内容,帮助学校了解老师的所思、所需,提供今后工作开展的思路。

  ②资料上传的及时性:

  由于我校各个组口都建立了下载和上传的窗口,因此每月老师需要上交的资料,有的就可以通过电子文档直接传送给有关部门,不仅可以方面教师,同时可以使管理部门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③论坛应用的亲和性:

  在学校建立的交互式的网上论坛,不仅可以方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家长、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为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的管理层可以通过点击浏览教师之间的学习讨论的内容,还可以参与谈论,及时地解答教师的疑惑,不仅方便,还由于可以使用“昵称”屏蔽自己的真实身份,让领导真正地走入群众的心中,让学校管理更具人性。

  4.课程整合的转变

  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到学习工具的一种阶段发展理念,而不是专门讲授计算机的程序设计,是将计算机结合到我们的课程中去。整合的研究探索最终不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是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为学生直接获取大量信息提供帮助,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的学习作为载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新的课程。

  首先我们要求教师作到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如同教师使用粉笔黑板一样地有机融合。但是不排除传统媒体,该用什么,就用什么。

  其次我们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基于计算机文化的智能知识结构的形成,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学习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我们老师都要求学生学会质疑一个小问题,解决一个小问题的课题小研究开展学习,这种学习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学会归纳和整理,组合应用作品来展示自己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动手实践、创新意识随着课程的开展而不断地发展。

  另外,教师创设虚拟情景,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借助媒体的多元呈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能力,借助论坛和多形式的作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形成个性化的观点和知识结构,提供给学生反馈的机会,调整老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起点及路径。

  最后,充分发挥网络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我们注意到,网络教学注重网上学习和交流,而校园网络是校本培训的一个主渠道。为此,我们在“校校通”工程建成开通后,马上建设开通我校的校园网站。教师学习、培训后能够在我校的校园网上进行相互学习,交流教学设计。教师们的体会是:“信息化教育给我们一种全新的理念,网络时代让我们拥有无限的空间。时代变了,对教师的要求也变了。我们的教师不能像以前所描述的那样“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而应是“挂在互联网上的明灯,不断充电,永放光芒”。

  5. 教师培训的转变

  以前的培训知识依托于上级教育部门,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自主,于是我们积极开展教师计算机培训活动活动,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措施:

  首先,由骨干教师先行培训,协同年轻计算机教师一同摸索成功的经验。在主讲教师的引导下,老师们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技术、教案、作品设计进行交流、切磋,为日后的全员培训开了一个好头。

  第二,加强日常研讨,不断进行反思,使培训效果更趋完善。培训前,我们强调充分的集体备课,着重解决观念转变和技术支持的问题;培训中教师们尊重主讲教师,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讨论,主讲教师针对各个教师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认为参加培训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有利于教师本身观念的不断更新。因此,在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要进行一次“回顾与展望”的研讨活动。研讨活动都以研究为主,有理念的学习,有个案的分析,有决策的探讨。教师们事先进行认真的准备,畅谈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以及遇到一些问题。

  第三,举行竞赛、小结及经验交流活动。我们采取聚餐沙龙、座谈会等相对宽松形式,通过交流和研讨,使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反思心得都能以成果的形式得到收获和交流。让好的老师的作品启发其他的教师,对教师进行技术和思路上的帮助。

  我们觉得,单纯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培训难于直接与教师学科教学融合,在教师培训中往往有隔靴挠痒之感。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培训,并不是直接通过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学习,而是学习者在思想上产生震撼,从而主动探索出一条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途径,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我们立足计算机培训通过启发式、互动式等“大脑风暴”手段,使接受培训的教师通过学习,既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方法,又提高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实实在在地收到了成效。

  三、完善建设,服务师生,推进信息化教育建设

  1. 我校推进信息化工作建设的成果

  ①教学环境得到了优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牵扯到老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的观念得到一个质的跨越,另外学校还要建立一个整合程度比较高的计算机化教学环境,让科学技术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学校配备了计算机房,不仅对学生开放,更欢迎老师来使用,同时学校办公室的计算机进行联网,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上传和下载;教室里配备了电子白板设备等,让教师教学时随时使用;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浏览查阅资料,丰富知识。由于信息化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很多信息具有获取的随意性,因此我们还开展了有关“网络安全”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抵制不良网站,学校网管室还进行了有害信息的技术屏蔽,保障学生的安全。现在,学校的校园网成为了交流的平台,为师生提供信息化处理的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资源,逐步开始实现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

  ②信息化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培养老师和学生的信息化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老师和学生操作能力上,而是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说,既有地方性课程,又有学校性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都牵扯到信息能力的应用、收集和处理的问题,学生从会上网,会收集,到会应用,到最后从信息中自主发现学习和合作探讨学习、实践创造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正逐渐地在我们学校的学生身上体现出来。

  ③课堂的教学手段得到了丰富:

  学校参与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率达到100%,学校工会和区教育局举办了的教学比武评比,十余位教师获奖。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学习了多媒体的技术,就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我们知道把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整合后的教学产生的效果,和那种教师在台上演示电脑,学生在下面认真听的所谓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不一样的,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于是我们就提倡真正的多媒体教学是互动的,学生能参与现场演示和应用的。于是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就自己设计了课件,用FLASH PHOTOSHOP等技术为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服务,呈现出一种数字化的情景,让学生不在是简单地看黑板老师进行演示,而是参与设计、填色、作曲,尝试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④交流的平台得到了拓展:

  电话、家访是老师和家长联络的主要形式;和学生坐下来谈心更是老师常见的交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手段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但是教育信息化也包含了交流的“与时俱进”,而“网上论坛”进行交流不受形式、时间、人数的限制,真正可以在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在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上我们设置了师生、生生、家校交流的平台,还做了教学资源网站的联结,同时学校的管理也能有效地通过网络进行实施。

  2.今后推进信息化工作建设的思考

  信息化教育能适合各种学科并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如何结合现有的教育情况,以超前的胆略和创新的精神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急需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实践、探索和总结 。

  (1)加强师资培训是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础

  在教师培训上,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还要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帮助教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更要增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意识,找到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点,从而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开辟道路。

  (2)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今后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核心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合。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与其把整合称为是一门技术,还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因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除了需要时间和精力外,还要求教师以一种崭新的观念来看待所教的课程,并不断地注意是否有某种技术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了解技术在这方面的能力。要建立每一个教室都有一个整合程度极高的计算机化教学环境,为教师开展整合教学提供环境。如:在教室里配置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设备,方便各学科教师随时使用;学校配备计算机房,使学生能非常方便地使用计算机,通过与计算机对话实施个别化学习;在教室里、走廊上布置计算机角,学生根据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通过浏览查阅资料、丰富知识。最后要找到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点,有效地实施教学,实现技术学习与学科教学目标双达成。

  (3)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我校积极开展的红领巾科学院校本课程中需要学生利用因特网搜集和分析处理信息,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只能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进行,学生的应用能力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不能独立进行,而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标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让学生学会资源利用,主题探究与合作学习还是需要一些时日的。

  (4) 对外交流的平台要扩展

  学校的网站尽管有家长的参与,师生的交流,但是由于很多家长受到经济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参与交流,只是在论坛中作为旁观者或是根本无法独立开机,点击浏览,我们只能通过学校提供资源教会家长初步和网络接触,同时我们认为网络是世界的,是属于外部的开放世界,要积极和社区进行互动,互相交流,这是我们下一阶段要做的。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在校学生。他们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于是我从20xx年开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进行研究,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摸准信息,建立“台帐”,确立工作目标

  我首先对我班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做到四“清楚”: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留守儿童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明确,并及时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

  研究中,确定了我班10名留守儿童为调查研究对象。他们的家庭教育大致有这样几种结构类型:

  1、“单亲教育”型。

  父母双方缺一的家庭我们称之为“单亲教育”型,这样的孩子,我们称为“半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留下来与儿童一起生活,而且父亲外出的比例大大高于母亲外出的比例,“留守儿童”能够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比例太小,如此大面积的缺失“严父”的角色,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2、“隔代教育”型。

  父母双方都外出、儿童不能与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只能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我们称之为“隔代教育”型,这样的孩子,我们称之为“全留守儿童”。

  3、“寄养教育”型。

  父母双方都外出,把孩子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的,称之为“寄养教育”型。调查访谈中我了解到,父母离开时将孩子托付亲戚照管的约占20%,有的亲戚一家人甚至还要照管好几家的孩子。

  二、主要工作措施

  措施一:架设“心桥”,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也无法取代父母之爱。我们的家长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他们经常千里迢迢给孩子寄来钱或许多价值昂贵的物品,却长年没给孩子一个电话、一封信,造成孩子情感饥饿。我通过牵线搭桥,动员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问题,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并为亲子沟通提供条件。

  1、让电话传情。我为“留守儿童”设立公共电话,开通“亲情热线”,让亲子间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

  2、让鸿雁传情。我通过组织学生“与远方的家长说说心里话”和“提倡写思念日记”等活动,让他们把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发泄出去。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又解决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所有这些方式,加强了亲子间的沟通,解决了家庭教育和孩子们感情的饥饿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肖##今年7岁了,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奶奶照顾三个孙子的生活,小肖##我行我素,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常不做,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小,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

  根据肖##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让他的奶奶一定要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就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针对肖##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看到他认真劳动时,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于是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肖##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肖##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

  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班上还很调皮,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有较大的进步。

  措施二:举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提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素质。

  1、举办“祖辈家长学校”。

  祖辈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力军,可他们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却难以适应现代孩子的教育。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我专门举办“祖辈家长学校”,对他们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引导老人们逐步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能够了解和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教育,从而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

  2、家校联系,进一步教育孩子。

  学校的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教学中,我采用家校联系卡,在使用家校联系卡的时候,我时刻遵循着如下的原则:(1)、针对问题,注重及时性——“有事就联系,没事就休息”。(2)、指导为主,注重可操作性——“不是说教,更不是告状”。(3)、及时反馈,注重连续性——“紧抓不放、常抓不懈”。这一种形式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支持,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使我和任课教师工作更加得心应手。(4)、家访制。在一学年内我对每生家访不少于一次。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7

  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全体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现根据《十堰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标准》,我们对照考核标准进行了自评,自评得分86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领导高度重视,建设科学的管理机制。

  自我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以来,学校以及区教育局各级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在开学初的教学工作会中,学校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学校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有具体的任务、措施和步骤,目标明确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为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我校制定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机制,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各科室主任和各学科教研组长、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目标确定、整体规划、相关制度的制定,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学校自创建均衡教育发展以来,一直重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

  要,做到专款专用。20xx年我校就投入20余万元用于教学设备更新、添置、教师培训等方面,逐步加快我校信息化建设步伐。

  本项指标共12分,自评得分10分。

  二、 信息化基础建设稳步进行。

  自均衡教育创建以来,在政府的关怀和学校的不断努力下,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成了十余个功能室,其中就包括能同时供50名学生上课的微机室,全校机生比不低于1:10。每个办公室、科室都配置一到两台办公电脑、打印机一台,每个教室都已安装“班班通”,现如今在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从而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我校的校园网与实验教育城域网相连,网络安全程度高,无网络拥堵的情况。在校园网中设有家长学校专栏,充分发挥家校互动平台作用,保障家庭的知情权、参与权。学校教师的办公电脑都以学校网站为主页,积极应用教育门户网站等平台的功能,达到更好的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的目的。学校由网络信息专管员负责在校园网上传我校最新资源快讯等,让更多的教育系统了解我校教育教学动态,初步实现校际间网络资源共享。

  我校的到校光纤带宽为20兆,所有电脑安装了杀毒软件,能做到维修及时,专用设备做到无挪用现象,并且有信息技术专职教师负责管理和维护,能够及时处理计算机或网络故障问题,能正常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公共电脑方面,全校共有办公电脑约20余台,机师比

  约为1:3,略有不足。

  本项指标共24分,自评得分20分。

  三、应用推动教学,不断提高课堂实效。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电脑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和管理人员必备和必需的工作手段。学校在教师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开展、平时授课、学生学习成绩的核算、学籍管理、文件的传输、学习资料的分发、资料的积累和审核等方面已逐步倾向于依赖网络。教师的新理论学习、教育教学实践和新信息的获得等大都依靠网络获取,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本学期,在区局领导的支持关注下,我校制订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依托网络资源进行备课、教研、上课的电子备课制度,并严格检查教师按规定参加上述活动的各种记录,并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中。由于我校是十堰教育信息化应用云平台的第一批试点学校,上学期我校教师就全部开通了自己的云平台应用空间,本学期全部开通自己的辅导工作室,并有部分教师传上了自己的微课视频,我校一名青年教师还参加了十堰市第一届微课大赛,就是通过云平台上传的参赛作品。而且,我校上学期还向市教科院申请了一个为期两年的关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市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体、音、美等综合学科的应用》。通过这种利用数字化资源与网络协作工具开展教科研工作,在未来一定能有效指导我校教育信息化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本学期还计划

  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技术与任教学科的整合、课件制做、网上下载资源、国家基础教育网的注册及资源应用等,有力加快了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在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方面,我校还处于起步阶段,虽有部分教师在云平台上传了自己的微课或教学视频,但是学校还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资源收集办法;而且我校教师上传的微课和示范课例数量还不是很多,学科跨度还比较单一。

  本项指标共44分,自评得分38分。

  四、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为了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学校安排精通计算机的老师做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兼信息技术管理员,负责校园网信息发布、网络软硬件维护、教育信息化设施维护工作,专业素质高,业务熟练,并负责对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进行定期培训。目前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基本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教师积极参加信息技术等级培训活动,我校专任教师100%已经取得了计算机合格证,这标志着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正逐步升级提高,也为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提供了保障。

  在学校开展的各学科、各年级公开课、教研活动中,我校教师可以经常借助网络资源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任课教师基本能自制简单教学课件并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正常授课,多媒体使用率很高。每位任课教

  师在办公电脑中都有自己的文件夹,里面存放课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等。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中,能及时写下教学反思并坚持每学期写一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文章。 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微机课正常授课并坚持正常授课到每学期末。保证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合理选用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和表达,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技能。计算机课深受学生的欢迎。

  本项指标共20分,自评得分18分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指导支持关注下,在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已经走在了全区的前列。如今,我校成立了公文流转中心、信息下载中心,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教师都摒弃了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传统的教学模式,乐于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乐学,老师易教,老师教学有激情,学生听课有热情,教学效果空前,教学成绩突出。

  五、正视现实状况,明确努力方向

  回顾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点成效,但距离标准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需在信息化建设上加倍努力,敢超先进。我们要继续完善信息化应用的奖惩考核制度,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信息技术设备的更新,软硬件的添置,配置符合标准的专门的资源服务器,不断完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8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求结合收费实际情况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规范收费工作管理

  学校严格落实教育收费责任制。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财经领导小组,对学校财经、收费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对收费工作负总责,学校事务具体责清查核对工作,实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同时,学校制定了完善的收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从而做到层层明确收费责任,切实提高责任意识。

  严格贯彻上级部门相关的文件精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的从教行为,严禁任何形式的教育乱收费,实施教师乱定教辅读物责任追究制,将规范收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绩效工资考核,实行违规收费“一票否决”。

  完善决策体系,重大工作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不决策,没有两上以上方案不决策,没有通过集思广益、教代会的讨论不决策,没有法律法规或事实依据不决策。

  二、严格执行收费标准

  学校收费坚持做到了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开,收费通知单向家长公开,收支情况向教师公开。没有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不符合规定的乱收费行为。无“违反自愿原则、非营利原则收取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的”情况;无购买和使用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用书目录以外的教辅参考书、学习资料、复习资料以及各类试卷现象,没有搭车收费、强制订阅报刊图书、推销商品等情况。无违规补课收费问题,杜绝了教师有偿家教。

  严格按照贫困学生免教科书标准,对低保家庭等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放免费教科书,详细公布学生姓名、性别、所在班级、家庭住址、家长姓名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在收费时直接免除,无先收后退现象。

  三、公开校务接受监督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在每学期开学时,都对各种应收和代收费用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公示,同时向社会公开监督电话,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增强学校收费的透明度,从而保证了学校校务公开的实效。

  成立了校长任组长,教师代表为组员的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确保校务公开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重实效地顺利开展。全面落实校务公开,让我们的财务、决策、评优、职称评聘、都在阳光下实施。

  治理教育乱收费涉及千家万户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也是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客观要求。我校紧密配合价格主管部门把检查工作抓实抓好,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使学校教育收费、校务公开工作将走上更规范的道路,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9

  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我校专门召开行政会研究落实本校的“行评”工作,确保“行评”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能达到优秀。现对我校政风行风工作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坚持正确的政风行风评议的指导思想

  开展行风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教育、建设科学制度、保障群众监督,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以树立良好的政风行风为目标,紧紧围绕解决损害学校、教师和学生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政风行风评议的主要内容,促进教育行业作风建设,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学校成立“行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行评”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保证“行评”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自查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通过家长评、学生评、教师评等方法,通过座谈会、

  问卷调查、设立举报电话和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集社会各方面意见,学校召开领导班子会、干部教职工政风行风分析讨论会,通过征集的意见,查找了本单位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自查情况

  党风、政风廉政工作

  1、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形成氛围

  以加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积极联合创先争优会使,深入开展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对学校党员干部和教职工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师德师风的教育。通过学习文件、看光盘资料、参加法律考试、写心得等形式,使党员干部和教职工树立依法治校、廉洁从教的思想,做到廉洁自律、为人师表。

  2、成立以书记为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为了确保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具体明确了各负责人的分工包项任务。

  3、健全有关制度,从机制上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教代会议事制度”等。

  学校坚持每学期末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通过召开民主

  生活会,加强领导干部之间的理解,统一认识,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校级领导之间既分工又合作,重大事情集体研究决定。凡是学校的重大决策、基建工作和财务收支预决算等都交教代会审议,需表决的,表决通过后再行实施。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

  学校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党内外群众监督,校长外出必须向办公室请假,并将工作向副校长交办清楚方能离校。

  推荐校级干部和选拔聘任学校中层干部,严格按有关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公开公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纪律和程序办事。

  (二)、加强行风建设,规范收费行为

  学校收费是学校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非常重视收费规范化问题。学校领导多次强调,学校要在“三个代表”的指导下,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党群关系、维护教育形象的高度,规范学校收费行为;要把规范收费行为作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学校在规范收费问题上,继续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上级关于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等制度,实行收费项目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由于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收费工作,有组织,有制度,措施得力,无乱收费现象。受到了家长、社会和上级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三)树良好师德师风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师德师风情况查找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写出心得体会,从思想深处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性,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做新时人民满意的教师。

  根据教师的查找问题和学校平时的考察,现将我校师德师风状况综合分析如下:

  值得肯定的方面:我校绝大多数教职工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到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关心学生成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在学校严重缺编的情况下,能体谅学校困难,服从学校发展大局,听从学校安排,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存在的问题:

  个别教师歧视差生,缺乏耐心,纪律观念不够强,上课有迟到现象,对学生不够尊重,语言刻薄,行为欠妥;个别班主任工作不够到位,效果不明显。存在个别体罚学生的现象。在教改科研工作中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个别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还有待增强。干部之间以及干群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协作还有待改进。学校高度重视干部、教职工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四、解决难点、热点问题情况

  学校硬件设施缺乏,教学用房和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生和家长意见教大;教职工没有活动室,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教职工意见较大;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教委的支持,更有待学校努力改进。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10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推进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我校接教体局有关体育和艺术教育专项督导自查的文件通知后,做了认真仔细的自查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组织管理

  学校非常重视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主管教学的秦华同志负责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学校教务处直接管理体育与艺术教育具体工作,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里均有体育与艺术教育的内容,体育与艺术教育能正常运行。

  建立健全我校体育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不断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政策、法规的落实。为此,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的包信中心校体育艺术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夏明月

  副组长:秦华 瓮运华 温学清

  组 员:孙彬 梁彬 邹光耀 唐瑞 赵东方 马超

  二、学校体育工作

  1。加强学校体育健康工作的领导和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学校成立领导组。充分利用行政会、教师会、校会以及黑板报墙报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制定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学校领导负责实施《标准》的部署把握方向;教务处负责实施中的协调工作;体育教师、负责教学活动指导训练,以及测试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分析研究;班主任主要负责实施中的具体工作;政教处少先队主要负责好实施的宣传工作和思想发动工作;体育骨干负责组织经常的锻炼,协助体育教师进行测试等。

  3。保证活动时间,推动经常锻炼。

  我校能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每班每周2节体育课,1节健康教育)。加强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组织,保证出勤率。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能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我校能按照国家、省级分类配备目录要求配备器材和教学需要的各种教具、挂图,能基本保证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安全进行。我校体育老师积极想办法,认真组织课外、校外体育活动,并能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5。每年派出运动员参加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每次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另外每年冬季举行全校冬季越野长跑活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了我校体育健康运动的开展和学生健康体质的提高。

  三、艺术教育工作

  (一)坚持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积极开展艺术活动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和校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校一贯坚持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均有艺术类课程专职教师授课(音乐、美术教师各二名)。为使学校的艺术类课程开课率达到100%,制定了相关规定。如:任何年级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艺术类课程,一旦发现艺术类课程被占用,将扣除艺术类课程任课教师的当月小改奖,并记入专业考核档案,作为年度评优和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而保证了艺术类课程得以顺利进行。

  在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艺术教育类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艺术类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为发展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我校积极开展学校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先后成立了合唱、舞蹈、剪纸、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电脑绘画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小组,做到课外活动有计划、有方案,并按计划、方案实施课外活动,为使这些艺术特长的学生有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才华的舞台,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我校每年的元旦都要举行全校或以班级为单位的“元旦文艺联欢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即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经费投入

  加大对我校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器材配备,是保证我校艺术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我校每个音乐教师均配置了电子琴、手风琴等乐器,教学用音、像资料,录音机,多媒体教学光盘,另有《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以便教师掌握最新的音乐教育动态。每学期都能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应有的、充分的教学材料,注意不断更新教学设置。优越的教学条件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使得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发展。

  (三)我校能按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要求,按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配备了专职的艺术教师(我校配备了 2个音乐教师, 2个美术教师),并按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要求授课。课余艺术辅导与训练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定期举办综合性的艺术活动,我校学生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艺术类比赛经常获奖。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11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xx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市、区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认真组织了自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为确保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在开学之初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了教育收费专题工作会议,强调各班班主任是规范教育收费第一责任人,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谁出问题追究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坚决刹住教育乱收费现象。

  二、落实情况

  1.我校在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工作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级文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执行,遵照先审批后收费的原则进行收费。没有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现象发生。

  2.扎实推进政务、校务、收费公开,做到公开透明。学校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立“校务公示栏”,通过公示,加强公示内容的动态管理,让学生家长在收费前了解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以及收费范围、减免政策、投诉方式,使教育收费在阳光下操作。

  3.学校和教师没有出现以举办“辅导班”“提高班”等为由向学生强制收取费用。

  4.严格执行上级关于中小学教育收费管理规定,没有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课外读物、报刊杂志。多年来一直坚持严把教材、教辅资料入口关。在教材征定上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课程征定,禁止各班统一组织征订教辅资料和搭售教辅资料,更不允许任何班级和教师强制性要求学生购买教辅资料。

  5.认真落实国家救助贫困生政策,对所有接受资助的学生张榜公布,按政策办理。对一些有特殊困难家庭的子女,学校实行了该免则免、该减则减的办法,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减少学生流失。

  6.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组织领导机构健全,实施方案制度、运作流程、监督体系完善,信息公开透明、运作廉洁。

  我校通过开展对中小学收费行为的集中清理活动,有效促进了学校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规范教育收费的要求,对学校杜绝乱收费行为的发生、真正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切实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有着深刻的意义,加快了建设和谐校园、放心校园、人民满意的学校的步伐。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12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中,教育信息化是推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从内涵上落实教育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必然选择。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区《静安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等六个文件的精神,我校根据有关专项督导的要求,认真自查,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作到以合理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为指导方针,围绕信息化环境建设、师资建设和普及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定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把握机遇,加快建设,努力营造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新环境。

  1。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信息化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武器,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在学校的四年规划中,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们提出要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开发,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我们通过网管员的培训,了解了学校网络的建设与促进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网络应用的基本技术,为推进学校全体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提高起了培养作用。通过学习,我们认为信息化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让师生学会使用因特网,掌握计算机技术本身,而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培养出能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具有较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才是我区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所在。

  2。珍惜资源,合理应用

  在区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我们学校现有2间计算机房,面积为90平方米,共有计算机178台(含库存待处理机器),实际使用学生机88台,教师计算机30台,生机和师机比例分别为6:1、2:1。我们学校为了方便教师和学生教学用书和学习用书,打破借阅的常规,我们学校还在总部新建设了一个电子阅览室。学校为上校本课程的教师人人配备了一个64MB的闪存盘,方便教师们储存网上下载的资源,制作课件后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今年一年级二期课改全面推广,学校又为一年级每位语、数教师购买了教学软件,以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近年来学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经费达上万元(初步统计)。学校拓宽校园网的节点分布,使办公室电脑也能作到联网。我们建立新江宁小学的《教学资源建设管理规范》、《教学资源建设人员职责及评比办法》、《网络设施维护工作管理规范》、《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电教设施管理规范》,使工作有依据,评定有标准。

  3。开发资源,提高效益

  网络作为新兴事物,很多教师都能迅速地接受它,利用它的资源为教学所用,但是只是较多地作为电子黑板,于是,我校网管室把“以网上下载,市场购买和自行制作”为建立学校网站教学资源信息库的主要途径,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可以资源共享,学校的门户网站也建立了许多的教育网站链结,方便教师浏览和借鉴最新的理论和观念,使“二期课改”的理念成为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撑,成为师资队伍自培途径的一个补充。

  4。扎实培训,优化队伍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信息素养,与网络信息平台具有亲和力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我校通过三方面的工作积极开展教师信息化技能培养的工作:第一是依托教育学院的计算机能力测试和未来因特网教育培训;第二是工会积极开展各种基本计算机能力的校内培训和各项比赛,优胜者进行奖励;第三是通过区校的教学比武和区“赛马场”活动,促使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进行网络教学,课件制作的自我培训。作到以课件制作驱动,以理论培训支撑,以课程整合发展。

  二、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认为它必须以各种形式,贯穿于素质教育的整个实施过程,促进教育的深刻变革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1。学生学的转变

  在教学思想上必须实现三个转变: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内容设计向过程设计的转变,单学科教学向多学科整合教学的转变,在教学模式上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性学习,协作性学习转变。这些转变使信息化教学成为可能,而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又使网络的教学成为可能。实现了教学信息化以后的平台不再是讲台、课本、教师,而是互联网,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进而实现了教学平台的跨越。现在,我们学校的所有一年级四个教师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基于资源性的学习成为可能。而我们有的学生就是在老师布置的课后上网查资料,或者是在学校提供的联网计算机上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对学校门户网站和科学院特色网站的浏览,都使学生增进了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学习中,老师提供的是交互式的、自主化的学习环境,教师一方面可以示范,一方面可以借助“分组讨论“、“开展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适时地了解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和学习进程,恰当地进行学习过程的调控。

  2。教师教的转变

  课程不再是老师灌输的知识,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比如我们学校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老师都是要求学生在课前、中、后进行相关内容的网上收集,然后按照要求作成小报、PPT等进行展示,进行知识的分享。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逐步推进,我们学校教师对于教学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黑板不是教学板书的唯一,电脑实物投影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的再现,教师手中不再只依赖粉笔。教学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教师帮助他们一起去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教师在应用教学软件或是课件时,将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大屏幕解决,使教学内容及过程形象、直观、生动,易于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生动的讲授加上恰当的现代媒体的辅助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通过信息化的教育,教师可以使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例如在信息科技课上,老师可以一边利用电子黑板进行示范遥控演示,一边可以利用监控功能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还可以利用转播功能将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全班解析。这样,将诸多的教学环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学校管理的转变

  由于建立了学校的门户网站,从学校的管理机构来说,资料的上传、下载,教师的学习疑难的解答,网上教研的开展和监控等,都成为学校管理的有利途径。

  信息了解的适时性:

  教师能通过学校的门户网站了解学校一周工作安排,通过与教育局网站的链结,了解教研和学习的信息,避免中间环节的拖延,防止遗漏重要信息;而教导处等部门就可以利用网管的优势了解教师平时浏览的网站内容,帮助学校了解老师的所思、所需,提供今后工作开展的思路。

  资料上传的及时性:

  由于我校各个组口都建立了表格下载和上传的窗口,因此每月老师需要上交的资料,有的就可以通过电子表格直接传送给有关部门,不仅可以方面教师,同时可以使管理部门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论坛应用的亲和性:

  在学校建立的交互式的网上论坛,不仅可以方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家长、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为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的管理层可以通过点击浏览教师之间的学习讨论的内容,还可以参与谈论,及时地解答教师的疑惑,不仅方便,还由于可以使用“昵称”屏蔽自己的真实身份,让领导真正地走入群众的心中,让学校管理更具人性;

  4。课程整合的转变

  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到学习工具的一种阶段发展理念,而不是专门讲授计算机的程序设计,是将计算机结合到我们的课程中去。整合的研究探索最终不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是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为学生直接获取大量信息提供帮助,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的学习作为载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新的课程。

  首先我们要求教师作到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如同教师使用粉笔黑板一样地有机融合。但是不排除传统媒体,该用什么,就用什么。

  其次我们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基于计算机文化的智能知识结构的形成,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学习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我们老师都要求学生学会质疑一个小问题,解决一个小问题的课题小研究开展学习,这种学习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学会归纳和整理,组合应用作品来展示自己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在这一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动手实践、创新意识随着课程的开展而不断地发展。

  另外,教师创设虚拟情景,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借助媒体的多元呈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能力,借助论坛和多形式的作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形成个性化的观点和知识结构,提供给学生反馈的机会,调整老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起点及路径。

  最后,充分发挥网络在学校本培训中的作用。我们注意到,网络教学注重网上学习和交流,而校园网络是校本培训的一个主渠道。为此,我们在“校校通”工程建成开通后,马上建设开通我校的校园网站。教师学习、培训后能够在我校的校园网上进行相互学习,交流教学设计。教师们的体会是:“信息化教育给我们一种全新的理念,网络时代让我们拥有无限的空间。时代变了,对教师的要求也变了。我们的教师不能像以前所描述的那样“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而应是“挂在互联网上的明灯,不断充电,永放光芒”。

  5。教师培训的转变

  以前的培训知识依托于教育学院,现在学院给了我们更多的自主,于是我们积极开展教师计算机培训活动活动,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措施:

  首先,由骨干教师先行培训,协同年轻计算机教师一同摸索成功的经验。在主讲教师的引导下,老师们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技术、教案、作品设计进行交流、切磋,为日后的全员培训开了一个好头。

  第二,加强日常研讨,不断进行反思,使培训效果更趋完善。培训前,我们强调充分的集体备课,着重解决观念转变和技术支持的问题;培训中教师们尊重主讲教师,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讨论,主讲教师针对各个教师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参加培训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反思,有利于教师本身观念的不断更新。因此,在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要进行一次“回顾与展望”的研讨活动。研讨活动都以研究为主,有理念的学习,有个案的分析,有决策的探讨。教师们事先进行认真的准备,畅谈学习过程当中的体会以及遇到一些问题。

  第三,举行竞赛、小结及经验交流活动。我们采取聚餐沙龙、座谈会等相对宽松形式,通过交流和研讨,使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反思心得都能以成果的形式得到收获和交流。让好的老师的作品启发其他的教师,对教师进行技术和思路上的帮助。

  我们觉得,单纯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培训难于直接与教师学科教学融合,在教师培训中往往有隔靴挠痒之感。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培训,并不是直接通过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学习,而是学习者在思想上产生震撼,从而主动探索出一条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途径,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我们立足计算机培训通过启发式、互动式等“大脑风暴”手段,使接受培训的教师通过学习,既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方法,又提高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实实在在地收到了成效。

  三、完善建设,服务师生,推进信息化教育建设

  1。我校推进信息化工作建设的成果

  教学环境得到了优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牵扯到老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的观念得到一个质的跨越,另外学校还要建立一个整合程度比较高的计算机化教学环境,让科学技术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学校配备了计算机房,不仅对学生开放,更欢迎老师来使用,同时学校办公室的计算机进行联网,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上传和下载;教师里配备了实物投影仪、手提式计算机、投影仪等,让教师教学时随时使用;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浏览查阅资料,丰富知识。由于信息化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很多信息具有获取的随意性,因此我们还开展了有关“网络安全”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抵制不良网站,学校网管室还进行了有害信息的技术屏蔽,保障学生的安全。现在,学校的校园网成为了交流的平台,为师生提供信息化处理的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资源,逐步开始实现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

  信息化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培养老师和学生的信息化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老师和学生操作能力上,而是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说,既有地方性课程--《小学信息科技》和《IT》课,又有学校性课程—研究所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都牵扯到信息能力的应用、收集和处理的问题,学生从会上网,会收集,到会应用,到最后从信息中自主发现学习和合作探讨学习、实践创造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正逐渐地在我们学校的学生生上体现出来。就拿今年的信息科技的测试来说,我们学生的合格率达93%多,高于区的2个百分比。学生制作电脑小报、个人网页,教师制作课件和个人网页的质量和数量正在稳步上升。

  课堂的教学手段得到了丰富:

  学校参与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率达到100%,学校工会和行政举办了的课件评比,十余位教师获奖。参与区的课件评比和信息技术整合,五位教师、两名学生获得了等弟奖。学校网站也曾被评为区优秀网站。上学期,教育局组织的“赛马场”活动,学校几乎每门学科都有教师参加。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学习了多媒体的技术,就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我们知道把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整合后的教学产生的效果,和那种教师在台上演示电脑,学生在下面认真听的所谓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不一样的,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于是我们就提倡真正的多媒体教学是互动的,学生能参与现场演示和应用的。于是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就自己设计了课件,用FLASHPHOTOSHOP等技术为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服务,呈现出一种数字化的情景,让学生不在是简单地看黑板老师进行演示,而是参与设计、填色、作曲,尝试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交流的平台得到了拓展:

  电话、家访是老师和家长联络的主要形式;和学生坐下来谈心更是老师常见的交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手段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但是教育信息化也包含了交流的“与时俱进”,还“网上论坛”进行交流不受形式、时间、人数的限制,真正可以在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在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上我们设置了师生、生生、家校交流的平台,还做了教学资源网站的联结,同时学校的管理也能有效地通过网络进行实施。

  2。今后推进信息化工作建设的思考

  信息化教育能适合各种学科并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如何结合现有的教育情况,以超前的胆略和创新的精神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急需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实践、探索和总结。

  (1)加强师资培训是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础

  在教师培训上,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还要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帮助教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更要增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意识,找到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点,从而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开辟道路。

  (2)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今后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核心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合。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与其把整合称为是一门技术,还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因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除了需要时间和精力外,还要求教师以一种崭新的观念来看待所教的课程,并不断地注意是否有某种技术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了解技术在这方面的能力。要建立每一个教室都有一个整合程度极高的计算机化教学环境,为教师开展整合教学提供环境。如:在教室里配置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设备,方便各学科教师随时使用;学校配备计算机房,使学生能非常方便地使用计算机,通过与计算机对话实施个别化学习;在教室里、走廊上布置计算机角,学生根据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通过浏览查阅资料、丰富知识。最后要找到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点,有效地实施教学,实现技术学习与学科教学目标双达成。

  (3)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我校积极开展的红领巾科学院校本课程中需要学生利用因特网搜集和分析处理信息,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只能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进行,学生的应用能力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不能独立进行,而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标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让学生学会资源利用,主题探究与合作学习还是需要一些时日的。

  (4)对外交流的平台要扩展

  学校的网站尽管有家长的参与,师生的交流,但是由于很多家长受到经济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参与交流,只是在论坛中作为旁观者或是根本无法独立开机,点击浏览,我们只能通过学校提供资源教会家长初步和网络接触,同时我们认为网络是世界的,是属于外部的开放世界,要积极和社区进行互动,互相交流,这是我们下一阶段要做的。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13

  我校自20xx年被授予浙江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至今已经二年,期间,学校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布署要求,对照《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评细则》,认真开展了自查自评活动,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括

  我校是一所乡中心小学,地处衢州市区与巨化集团公司之间的城乡结合部。校园占地654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668平方米,绿化面积为500多平方米。学校有教学楼、科学楼、综合楼各一座,另有师生食堂、教师宿舍等生活用房。拥有多媒体电化教室、电脑房、语音室、舞蹈房、实验室、书画教室等配套教室,另外班班配有29寸彩色电视机、1-3年级每班都有实物投影,学校有闭路电视系统、学校有校校通网络系统、每个教师办公室都有电脑,教师可以上网查资料、校园广播系统等。学校现有教学班13个,学生600余人,教师33名。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21人,占63.6%,本科生3人,高级教师13人,占39.3%,中学一级1人。近年来,青年教师比例逐年上升,他们好学上进,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队伍。

  多年来,学校崇尚“以德立校”的办学理念,自1998年以来,学校先后担任了“省德育试点学校”和“市德育示范学校”等德育试点工作。少先队工作也较为出色,1994年少先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20xx年被命名为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多次在区级获奖。学校96年就被评为市文明单位,20xx年5月被评为柯城区首批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花园乡1998年被评为教育强乡。

  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争当 “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的意识不断增强,教师们积极学理论、搞教研、写论文,并踊跃参加教科研课题研究。目前已有各级获奖论文共40多篇,其中国家级 7篇,省级3篇,市级6篇,区级20多篇,教科研课题结题成果获市三等奖1个,区三等奖4个,一个市一般课题今年11月份结题。20xx年11月通过验收被评为省文明示范学校、20xx年2月被评为区优秀网站、20xx年3月被评为第二届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20xx年5月在中小学“生态环保教育”手抄报比赛中荣获区一等奖、20xx年5月区田径运动会农村片第一名、20xx年6月“六一文艺”节分别获表演和创作二等奖。

  二工作回顾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关怀下,特别是在市、区电教部门的直接关心、指导下,按照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了沟通,学会交际,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共同进步等等,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师各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经过二年的研究圆满地完成了工作目标,逐步实现着“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发展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管理,抓好制度建设

  学校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持续发展,从组织领导、骨干师资力量的配备方面予以加强和保证,并进一步健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项规章制度。近年来,学校组建了新一届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吕雅仙任组长,选调责任心、事业心强、技术水平高的教师参加。同时,还分设了设备管理、音像教材管理、技术管理(校外聘请)、网站维护等组织,配备了相应的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

  2、增加投入,充实设备

  学校有教学楼、科学楼、综合楼各一座。拥有多媒体电化教室、电脑房、语音室、舞蹈房、实验室、书画教室等配套教室。另外,班班配有29寸彩色电视机,1-3年级每班都有实物投影,学校有闭路电视系统、学校有校校通网络系统、每个教师办公室都有电脑,教师可以上网查资料、校园广播系统等。

  3、重视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多年来,学校崇尚“以德立校”的办学理念,结合本校实际提出合适的一些做法,并在逐步实施中。

  学校领导重视对骨干教师的培训,我们每年都要组织相应的教师参加市区电教部门相应的培训,如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培训,计算机维护培训,网站维护培训,计算机等级培训等等,以此来提高相应教师的水平。同时开展传帮带活动,在本校开展全员培训,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培训,计算机能力培训、网页制作培训、课件制作培训,因特尔未来教育教训等。

  目前,大多数老师都能独立的制作教学课件。

  4、重在应用,发挥装备效益

  以常规媒体为主体。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等三机一幕常规媒体是实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主体。我们平时组织人员对常规媒体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据统计,上学期教师电教使用率为60%。

  以教育科研求发展,学校明确每位青年教师上教研课,一律使用多媒体,学校组织力量,从人员到经费上保证了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电化教育》、《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交流信息浅探》在区级交流,《发挥电教媒体优势,减轻学生负担》获全国一等奖。除此以外,还有录像课《有多少人为了我》获区思品课二等奖。

  5、现代教育技术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工具。

  每周二、四开展才艺表演,由学校大队部规范教育重点,通过校园闭路电视向全校直播。利用每天中午休息时间定时播放红领巾广播站等爱国主义系列片;利用广播站开办校园新闻、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三、今后设想

  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和运用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硬件设施达到省标准配备,已经基本上满足现在教学的需要。我们今后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件:

  发挥实验学校的示范,带动周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组织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

  加强师资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观念和技能。

  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网站,充实教育资源,发挥网络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管理智能化,办公自动化,教学网络化,学习个性化,活动多元化,生活信息化。

  四、自评自查

  通过逐条对照《省实验学校工作自评细则》,我们自认为,过去几年,我们在投资现代教育技术的信心是坚定的、持续的、经费落实有保障的,提高装备使用率方面的措施是有效的,教科研方面工作是有成效的,履行实验学校的各项要求是积极的、也是有成效的。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 篇14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晋江市教育局文件晋教监〔20xx〕20号文《关于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严肃教育收费纪律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工作,推动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学校高度重视,根据通知精神,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手,我校开展了一次彻底的教育收费自查自纠工作。

  一、提高认识,成立机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学校领导认真学习了教育局的通知后,充分认识到任何教育乱收费行为,都有损于教育的形象,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工作的重要任务。这次检查很有必要。因此,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收费自查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廖建旺

  副组长:卓瑜瑜

  成 员:余秋莲、王秀贤、陈美纶、陈金妹

  二、自查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学校不存在收取学生学杂费、借读费、择校费的现象,做到零收费。

  2、学校没有以募捐、摊派、服务等形式增加学生家庭负担的收费问题。

  3、学校不存在违规向学生和家长收取转学费情况,学校不收赞助等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费用。

  4、学校没有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辅材料、课外读物等,无强制服务、强制收费现象。

  5、学校没有违反规定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课外读物、学具、报刊杂志的情况。

  6、学校没有违反规定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兴趣班、辅导班、补习班、提高班或变相收费补课等情况。

  7、学校没有违规使用教育收费资金的情况。

  8、学校没有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收费行为。

  三、一如既往,继续规范教育收费

  今后,我校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加强学习和宣传,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认真加以巩固,加强对学校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加强领导,认真检查,严格落实责任制,树立教育新形象,为学生、家长、社会做实事,使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学校教育自查报告08-03

学校教育收费自查报告范文12-02

学校教育收费工作的自查报告范文04-18

学校教育教学自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03-09

2022学校教育自查报告范文(通用17篇)07-27

学校教育经费自查报告(通用6篇)12-27

2021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报告03-19

民办学校教育教学年度自查报告范文12-09

学校教育工会章程09-12